理想汽车最新推送的OTA 7.1中,最大的变化就是AD Max V13版本的推出。
按照理想汽车的说法,理想AD Max V13版本的训练数据量提升到1000万Clips,MPI平均接管里程增长30%,可以实现百公里零接管的智能驾驶体验。同时,AD Max V13的通行效率显著提升,一个是变道丝滑程度继续提升,第二个是具备多岔路场景的稳定通行能力,减少走错路的概率。而这些变化在我们接下来的测试中都会看到。
可以说,凭借训练数据量提升至1000万Clips,理想汽车将智能驾驶的成熟度推向新高度。驾仕派通过成都城区和二环高架两段实际道路测试,深入体验了这套系统,一个结论就是:
理想AD Max的安全性进一步得到提升,系统在非高峰时段的可用性进一步得到提升,但同时一些过于保守的策略或许也给下一次更新带来了升级空间。
01
城区道路:从容应对复杂场景
AD Max V13在城区道路的表现堪称稳健。从狭窄街道起步时,V13版本对占道车辆和物流三轮车的绕行处理非常自然;无保护左转这一种场景已经不算难题,理想L6 Max转向流畅,几乎全程无需人工介入。并且在十字路口等待时,界面也会提示决策信息,如“等待行人通过”或“加速通过”,能让驾驶者更加安心。
多岔路口的精准导航是AD MaxV13的提升点之一,我们在测试过程中只在一个路口出现了可以复现的失误。
首先是有一个走立交桥下右侧岔路的考验,可能很多人即便看导航地图都会走错。这次理想处理相当流畅,在距离岔路口差不多30米的地方先变道,而前面的车辆甚至差点走错了。这时我们这台理想稍微减速然后打灯向右变道,很顺畅的走到了辅道上。这个岔路口的场景识别非常不错,变道和跟车都很精确。
还有一个场景是在人民南路立交桥下,我们需要先从左侧下匝道,然后连续变两根车道上右转匝道。理想下匝道的处理还是非常丝滑,然后运气很好,后方没有来车,跨越两条车道很顺利上了右侧匝道,而没有走到辅道上。
而出问题的情况是,在一个辅道上有上高架桥的匝道,但是这根匝道恰好处于两条地面道路中间。结果我们尝试了两次,车辆都避开了上匝道的那根车道,直接走的辅道,结果造成路线错误。我们猜测这个地方可能是导航GPS和智驾位置发生了一些偏移,始终无法找到准确的进入点,而后在另一个条类似车道上就可以顺利上匝道。
在无车道线的十字路口,车辆能通过环境感知自动调整轨迹,并在与旁车博弈时准确把控时机,展现了较高智驾水平。比如有一次和一辆岚图在十字路口做了一个博弈,理想留出的空当比较大,岚图已经起步了,但是理想没有停车,还是很顺利过了,车内视角看略微有点激进。可能在车外看距离都没有问题。
此外,部分场景下系统对红绿灯读秒的预判存在偏差,导致车辆偶发“闯黄灯”,未来或需进一步优化算法来对齐红绿灯的读秒。
02
效率与保守的平衡
高架封闭道路场景中,AD Max V13的变道丝滑程度显著提升,但问题在于高架道路行驶时,系统倾向于保守选择右侧车道,虽确保了安全性,却牺牲了部分通行效率。比如长时间跟在左侧慢车后面,而旁边车道就算没有车辆也不会变道超车,或许系统认为72km/h的行驶速度已经合适了,不用去变道来维持更高速度。
同时,在城区道路行驶,AD Max V13版本也会选择最右侧车道长时间行驶。比如在一个场景下,理想L6始终不进入左侧车道,直到要进入隧道才向左并线。其实左侧车道都没有什么车,而右侧车道很多车并不走隧道,这样就影响了通行效率。
还有一次则是始终跟着吊车在最右侧车道行驶,完全没有向左变道超车的意图,直到等到十字路口才完成超车。
另一个场景是,理想L6大概提前50米就看到右侧有一辆停在路边的车准备并道进来,而我们需要去往右侧车道进行右转。这时候理想就开始减速了,提前减速让行,让那辆刚刚起步的车辆先往主道汇入完成,理想L6才驶入右侧车道。怎么说呢,确实很有礼貌,但是通行效率有点下降。
礼让行人也是V13强调的亮点之一。测试中,车辆在斑马线前会有主动刹停的动作,待确认行人无通过意图后才继续行驶,体现了“安全优先”的设计理念。但这一策略也带来了效率问题:明显放慢了行车节奏,使得前往目的地的时间会增加,虽然可能也就多了两三分钟。
03
驾仕总结
总体而言,理想AD Max V13的体验还是很令人印象深刻。
全程测试中,系统仅因施工路段和一次高架入口误判需人工接管,城区道路接管率接近“百公里零接管”目标。
还有就是VLM(视觉语言模型)功能值得肯定,实时识别公交车道并提示限行信息,实用性极强,比如最近成都恰好更改了一些公交车道的限行时间,VLM就可以比人类驾驶员更好的分辨。
但是AD Max V13保守的策略也暴露了通行效率的短板,如车道选择偏向右侧、变道时机偏晚、起步比较慢等等。虽然保守的智驾策略确保了更高的安全性,但是我们相信大多数用户会觉得V13版本在路上花了更多的时间、尤其是在交通顺畅的时段没有必要那么保守。
在驾仕派看来,理想下一阶段的迭代应该更多面向导航协同、场景预判和效率策略,AD Max 才能兼顾安全与流畅的标杆级智驾系统。
对于理想汽车的用户而言,AD Max不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是一场关于“信任”的积累——当车辆在复杂路况中越来越像一位“老司机”,那么理想产品的价值才会越来越高。
(END)
腾势N9:买中大型SUV要看转弯半径,大车也能玩转小弯!
新款吉利博越L做出了不小的改变,既有新的设计又有同级最强的智能座舱,甚至还听劝地加回了后视镜调节按键。入门车型预售10万出头的价格令人心动。
这辆新款宝马X3的前后防撞梁,相比老款都有不小的提升,不仅更厚,而且结构也更加合理。不过,前翼子板和前门的蒙皮都由铝合金换成了钢板。美版上的主动式进气格栅和最新的毫米波雷达,这辆车上都没有找到,而且可能是为了造型设计,后防撞梁没有凸出于后尾门,不如老款设计得规整。
转弯半径才4.65米,车长超5米2的腾势N9,灵巧性超过海鸥?
五一高峰出游实测,日产N7高速续航达成率是?
为什么说二代哈弗枭龙MAX是新能源混动主流?对比一下就知道
当方盒子遇上潮流设计,捷途山海T1四驱版来了!
日系、德系怎么选?
合资逆袭? 11.99万起,东风日产N7这六点能否吊打新势力?
“合资反攻”观察:卷不赢也躺不平的韩法系……
大型SUV却有两厢车的灵活性,腾势N9做对了什么?
小米太难了?紧急撤回更新或许只是开始!
这辆新款宝马X3的前后防撞梁,相比老款都有不小的提升,不仅更厚,而且结构也更加合理。不过,前翼子板和前门的蒙皮都由铝合金换成了钢板。美版上的主动式进气格栅和最新的毫米波雷达,这辆车上都没有找到,而且可能是为了造型设计,后防撞梁没有凸出于后尾门,不如老款设计得规整。
开大型SUV最怕啥?那必须是地库掉头、窄路转弯,动不动就剐蹭,要是新手更慌得一批!但是腾势N9直接打破常规!车长超5米2的大块头,转弯半径才4.65米,比理想L9、问界M9小一大截,甚至比宝马MINI、比亚迪海鸥这些小车还灵活!
带来情绪与共鸣,是我能给一部情怀车的最高评价。它不用八面玲珑,面面俱到,但必须至少有一个能拨动我麻木心弦的独家本领。关于玛莎拉蒂五代总裁,它的本领,就是来自十字曲轴意大利NA V8的深情歌唱。
吉利银河星耀8”全民开3L“油耗踢馆赛,蜗子从报名者中挑选了十二位参赛者,其中包含新手司机、创业老板、丰田车主、比亚迪汉车主、75岁老司机,以及精打细算的会计师。这些人到底能开出怎样的真实馈电油耗?吉利银河星耀8能否用实力证明馈电油耗:3.36L/100km呢?
打破合资溢价 仅11.98 万起 全新途胜L更值得入手!
上市两周大定就突破了一万台,别克GL8陆尚成为MPV市场现象级的爆款产品。凭借同级最长综合续航、同级最低真实能耗、同级最优宽适空间、全面周到的安全防护,以及值得信赖的品牌口碑,别克GL8陆尚赢得了市场的青睐,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别克4S店客户盈门,订单急增。5月6日,别克GL......
比亚迪海狮07DM-i 正式上市,售价16.98万元-20.58万元,重新定义家用SUV新标杆!
百公里馈电油耗还不到3L!星耀8EM-i能耗控制这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