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智驾混战升级:合资车企靠什么逆袭?

智驾混战升级:合资车企靠什么逆袭?

科技财经局 1166浏览 2025-03-19 IP属地: 未知

智驾战场的硝烟从未如此浓烈。2025年开年,比亚迪以7.98万元的海鸥点燃价格战火,吉利随即推出"千里浩瀚"计划,特斯拉FSD中国版仓促上阵。而当市场以为新势力与科技巨头将主导战局时,合资车企却突然发力:东风日产N7携Momenta推出一段式端到端智驾方案,广汽丰田铂智3X同样搭载Momenta高阶智驾系统登场,沉寂已久的合资军团正上演绝地反击。智驾市场的竞争格局走势,霎时间变得迷雾缭绕。

技术革命重构竞争逻辑

谁曾想,三年前还被视为奢侈配置的城区NOA,如今已下探至15万级市场,“全民智驾”的时代说来就来。这场技术革命的背后,是算法迭代与成本下探的双重驱动。行业数据显示,高阶智驾硬件成本正以每年40%的速度下降,预计2025年底至2026年初城区NOA硬件成本将压缩至5000元区间。这种断崖式降价正在改写市场规则——智驾功能不再是豪华车的专属标签,而是成为像“三大件”那样的基础配置。

技术路线之争同样激烈。传统分模块架构正在被"全流程AI驱动"的端到端模式取代,这种整合感知、决策、控制的全新范式,训练成本最低可缩减至百分之一。目前除特斯拉外,Momenta、理想等企业已实现量产落地,华为ADS4.0也在加速转型。如此巨大的技术代际差,让选择合作伙伴比自研更重要。

合资突围的双重密码

面对智能化转型,合资车企迫切需要破解两个方程式:既要突破技术壁垒,又要平衡成本压力。以东风日产N7为例,其搭载的视觉方案无需激光雷达,通过端到端算法就能实现高速领航NOA、城市记忆领航NOA以及全场景智能泊车的高阶智驾能力,这在三四年前需要百万级硬件支撑。这种"轻硬件重算法"的路线,让高阶智驾实现“好用、敢用、爱用”的体验,正是合资车企弯道超车的关键。

数据合规性成为另一道护城河。特斯拉FSD入华后的水土不服,暴露出海外方案的本土化困境。相比之下,Momenta等企业基于中国复杂路况构建的数据闭环,能精准应对公交车道分时管控等特色场景。这种本土化优势,让合资车企得以规避数据跨境风险,快速适配市场需求。

生态重构催生新格局

第三方数据显示,2024年城市NOA市场前五供应商占据99%份额,其中Momenta以60.1%占比领跑。这种马太效应正在重塑产业格局:上汽智己、奔驰等中外车企不约而同选择技术外援,小鹏、理想等新势力也开始采用"自研+外购"双轨策略。

对于合资品牌而言,与头部供应商结盟意味着三重红利:缩短2-3年研发周期,降低30%以上单车成本,保持月度OTA迭代能力。这种敏捷开发模式,使其能专注整车制造与市场运营,在智能化赛道轻装上阵。

智驾平权时代来临

当15万级车型开始搭载城市领航,智驾技术真正步入普惠阶段。东风日产N7的预售,预示着合资阵营正式加入普及大军。这种技术下放不仅带来市场洗牌,更催生数据飞轮效应——每辆搭载Momenta系统的汽车,每日可贡献数万个有效场景,持续反哺算法进化。

在这场全球智能化的马拉松中,中国供应商已从追赶者变为领跑者。当奔驰、丰田等国际巨头选择中国方案,这不仅是对技术实力的认可,更是产业话语权转移的明证。对于消费者而言,这场竞赛的终极价值,在于用更低的成本享受更安全的智能出行——而这,才是智驾革命的真正终点。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科技财经局 39粉丝    132作品 关注 纵深科技数码汽车财经领域的评测试驾分析达人,资深行业分析师。
推荐作者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明白说车 关注
明明白白了解车,轻轻松松驾驭车!明白说车,坚持原创!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大付撕车 关注
大付撕车是汽车视频类栏目。栏目主张正确的选车观,为重度选车纠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那啥车 关注
每一台车都有自己的灵魂;那啥车?对!我的车。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