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俄罗斯市场下滑44%,差点害惨中国汽车出口

俄罗斯市场下滑44%,差点害惨中国汽车出口

汽车公社 1593浏览 2025-05-19 IP属地: 未知

近年来,中国汽车出口表现持续亮眼。


从2022年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到2023年出口达到522万辆,打破了日本连续七年汽车出口第一的成绩,跻身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在这期间,无论是从销量数据的比重,还是出口声量及其对行业的意义,不断取得突破的出海成绩,不仅巩固了我国世界第一汽车出口国的地位,也成为推动汽车产销增长的重要动力。


到了今年一季度,中国汽车出口再次迈上新台阶,迎来新的结构变化和发展趋势。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汽车出口量达142万辆,同比增长7.3%,延续了近年来的强劲势头。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44.1万辆,同比激增43.9%,成为增长的核心动力,尤其是插电混动(PHEV)车型出口量暴涨160%,达到15.2万辆。



无论是出口量再次提升还是新能源出口尤其是插混车型暴涨,总体表现为新能源引领增长、结构持续优化的态势。


同时,在区域市场方面,欧罗斯市场出现较大波动,一季度出口量同比锐减31%-44%(不同统计口径差异)。而欧洲市场和墨西哥、阿联酋、澳大利亚等新兴市场的补位及时填充了俄罗斯市场的下跌,使得一季度中国汽车出口整体呈上扬的趋势。


01新能源大增,俄罗斯市场骤降


分类型看,一季度乘用车与商用车出口均实现正增长,乘用车出口117.8万辆,同比增长6.1%;商用车出口24.2万辆,同比增长13.1%。


动力类型上,燃油车下滑,新能源大增。在新的结构变化下,一季度中国汽车出口总量中,新能源汽车出口44.1万辆,同比激增43.9%,成为增长的核心动力,且整体呈现出纯电车型与插混车型的双线突破。


其中,插混车型迎来爆发,一季度出口15.2万辆,同比增长160%,占据总出口量的10.7%,增速领跑全品类。相比之下,纯电车型出口29万辆,同比增长16.7%,占出口总量20.4%。当然,纯电增速不如插混的主要原因在于,海外充电设施不足与消费者对续航的焦虑。



另外,一季度中国汽车出口总量中,燃油车出口97.8万辆,占总出口量的68.9%,但也迎来了自2021年以来首次下滑,同比微降3.7%。主要原因是受俄罗斯市场萎缩影响。


在具体市场的表现上,一季度中国汽车出口格局深度重构--俄罗斯市场出现暴跌,但欧洲补位俄罗斯,新兴市场也有崛起的苗头。


首先是在俄罗斯市场暴跌。


目前,俄罗斯虽然拿出15.7万辆成绩,仍是中国汽车出口最大单一市场,但一季度出口量同比锐减31%-44%(不同统计口径差异),3月单月甚至出现腰斩。这主要原因在于俄罗斯政府大幅提高进口税费,如关税增加80%、回收税增加85%、基准利率飙升至21%抑制消费,叠加本土品牌拉达(LADA)的竞争加剧。



在此背景下,奇瑞、吉利等依赖俄罗斯市场的品牌受冲击显著,奇瑞主力车型瑞虎5X出口量下滑15.6%。


与俄罗斯市场表现不同的是,今年一季度中国汽车在欧洲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其中,在英国销量4.25万辆,同比增长59%;在意大利销量2.82万辆,同比增长80%;在西班牙2.25万辆,同比增长173%......


这些欧洲国家成为出口新的爆发增长极,及时有效地对冲了俄罗斯下滑缺口。包括比亚迪、上汽MG等自主品牌凭借新能源技术和本地化运营策略成功渗透欧洲主流市场。


与此同时,由于欧洲市场对插混车型需求旺盛,如比亚迪宋PLUS等车型在售价高达35-40万元人民币的欧洲市场仍受热捧,这显示出中国品牌在高端化方向上的突破。



另外,新兴市场的补位也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俄罗斯市场下滑的销量空缺。其中,墨西哥、阿联酋、澳大利亚等市场增长显著,墨西哥更是以出口量前三的地位成为新支柱。东南亚市场虽未明确提及,但中东市场和南美市场通过低价燃油车实现份额扩张。


整体上,欧洲市场和新兴市场的补位,有效对冲俄罗斯墨西哥、沙特等传统市场收缩,印证中国车企正从规模扩张转向高价值区域精准深耕。


02未来可期,但挑战仍在


在具体品牌格局表现上,中国汽车出口呈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趋势。


其中,奇瑞一季度出口以25.4万辆的成功登顶,虽然受燃油车依赖和俄罗斯拖累增速放缓,但探索06等新车型缓解颓势。比亚迪以同比增长120%的表现出口21.4万辆新车位居次席,体现出新能源技术驱动增长和全球化布局的显著成效。


另外,上汽、长安、吉利和长城分别出口19.4万辆、16.0万辆、10.8万辆和9.1万辆,稳居第一梯队。3月单月出口前十企业排名与一季度完全一致,印证行业集中度提升与头部企业竞争力固化,新能源布局与多区域渗透能力成为关键分化要素。



而在热门车型上,2025年一季度中国汽车出口车型Top 20榜单中,比亚迪宋PLUS以超过7万辆的成绩蝉联出口冠军,且同比增长了170.9%,印证其全球化产品竞争力;名爵ZS出口4.2万辆,同比增长13.4%,稳居第二;但受传统燃油车市场需求收缩拖累,热销车型奇瑞瑞虎5x出口3.3万辆,同比下滑15.6%。


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凭借技术优势与多车型协同,海狮07EV、海鸥、元PLUS、宋Pro这4款新能源车同步跻身Top 20,形成覆盖A0级至B级市场的完整新能源出口矩阵。其纯电与插混双技术路线并行策略,不仅推动单一车型爆发式增长,更标志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从“单品突破”向“体系化出海”的战略升级。



不过,当前影响中国汽车出口表现的因素依然有很多,它们涉及到当地政策、技术适应程度与本土品牌的竞争压力等。


其中,政策风险成为最不稳定、最不可控的因素。例如,俄罗斯关税与回收税政策收紧直接导致成本攀升,欧盟反补贴税谈判虽有进展,即便未来设定最低价格取消关税,但短期仍抑制出口。

   

而在与俄罗斯本土品牌如LADA以及回归外的资品牌如丰田的挤压下,中国车企份额出现波动;在欧洲市场则面临特斯拉和一众本土老牌车企等对手的差异化竞争。


面对此类问题,自主品牌需要在市场结构调整、技术迭代与品牌升级和全球化战略深化上不断下工夫。



在市场结构调整上,例如俄罗斯市场需通过本土化生产规避政策风险,欧洲及新兴市场将成为增长主力,尤其是新能源车型渗透;在技术迭代与品牌升级上,插混技术、智能驾驶等创新将巩固优势,品牌高端化则助力突破发达国家市场;在全球化战略深化上,深化转向“体系化出海”,完善售后网络与本土化运营,应对质量质疑(如俄罗斯市场生锈问题)等。


整体上,2025年一季度,中国汽车出口呈现“新能源引领、结构优化”的鲜明特点。尽管俄罗斯市场骤冷,但欧洲与新兴市场的爆发、头部企业的技术突围,为中国汽车全球化注入新动能。未来,政策适应性、技术竞争力与品牌高端化都将是出口持续增长的关键。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汽车公社 0粉丝    636作品 关注 速度 态度 深度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那啥车 关注
每一台车都有自己的灵魂;那啥车?对!我的车。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