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已进入倒计时,汽车行业即将迎来一个关键转折点。
从4月1日起北京将认可自动驾驶个人乘用车,真正意义上的自动驾驶私家车就要来了;于是有网友问哪些车能够率先迈出这一步,然而笔者无法作答,个人认为短期内不会出现达到L3级或更高标准的私家车。
原因是配套法规尚未完善。
汽车使用自动驾驶导致交通事故之后的定责方法还没有完全一致,依托于保险的智驾系统是否能令人信服也是值得商榷的。
于是网友又提出了第二个问题:
高阶智驾、城市领航,4月1日之后可以放心使用了吗?
这个问题倒是不难解答:
再像人的猩猩也还是猩猩,高阶智驾、城市领航或者L2级加其他后缀都还是L2级;绝不能当成自动驾驶汽车来使用。
以即将在北京实行的自动驾驶个人乘用车的变化为基础,在使用车辆智能驾驶系统的过程中出现问题,确责、赔偿、追偿的流程是明确的——但前提一定是“车辆智驾系统达到L3级!”只有用符合标准的车辆,其产生的后果才能按照对应条例或法规去解决;反之,用“<L3级”的车辆去“自动驾驶”那就是典型的沐猴而冠——因为L2级的对应标准的名称是“组合辅助驾驶。”名称就没有一个字提到“自动驾驶。”所以这些汽车是不可以当成自动驾驶汽车来使用的,其所谓的高阶、领先、超越或“+++”都只是营销文案,不论加多少后缀都还是L2级,和定义上的有限制、无限制自动驾驶是两个完全没有交集的层级。
分级的概念:
L2级就像是非常聪明的猩猩,可是依然没有真正的智慧L3级就像是原始智人,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操作L4级是聪明的“新手司机,”能自动驾驶汽车但依然有些操作无法胜任L5级是“智能老司机,”什么场景都可以完成驾驶操作了现在还敢于把配备L2级系统的车辆当成自动驾驶汽车使用吗?
近期已经有一些业内大咖对相关话题进行了点评,比如卢放直言“不是谁声音大,谁就是老大!”一系列点评对于当下智能驾驶汽车行业的喧嚣分析非常透彻。桂生悦也对一些相关品牌进行了较为犀利的点评,比如“东拼西凑又说自己引领行业。”
智能驾驶的营销过于浮夸了,几乎每一个品牌所推出的智驾技术或者车辆都敢于自称“领先”或“引领。”
而客观事实是目前所有智能驾驶汽车都还在蹒跚学步的阶段,就像是驾考刚刚进行到“内路学习”阶段的司机学员一样——这样的学员自称驾驶技术娴熟,他敢说、敢开,你敢坐吗?这就是目前智能汽车的真实水平,没有一款车够得上真正的自动驾驶。不过有一些车辆是例外,比如近期于上海开放的新一批自动驾驶测试道路,总里程数达到758.62公里,开放道路共计583条!覆盖张江、世博和花木三个重点区域——这又要怎样解释呢?
这些车辆所使用的智能驾驶系统是普遍达到L4级的,可是目前依然在试运营的阶段——即便是在道路基础设施和智能化程度足够完善的上海也不例外。由此可见自动驾驶技术距离成熟还有很大的距离,并且相当一部分城市的交通设施智能程度也难以满足自动驾驶汽车的应用。
想要真正实现自动驾驶汽车普及,至少有三点必须做到。
其一是道路交通法规的修订,否则车辆自动驾驶过程中,司机不能使用手机、车机或者休息的话,要自动驾驶技术又有何用?
其二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也就是自动驾驶汽车发生事故后的定责方向与流程,以及是否需要保险兜底。
其三是道路能否做到三维立体、各行其道,只要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依然共享同一块路面,伦理问题则将是自动驾驶技术普及的关键障碍。
所以自动驾驶汽车的普及其实与普通汽车消费者而言还很遥远,预计未来三到五年内只会加大试点范围,围绕的还会是出行市场;下一阶段则是围绕智能立体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只有打好这个基础才能够稳步推进汽车驾驶智能化。
至于现阶段的用车注意事项相信不用说透,把L2级组合辅助驾驶当成水平高一些的定速巡航使用就好。
2025年的中国新能源商用车市场,正经历着一场静悄悄的变革。根据搜狐汽车今年5月的报道,中国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已提升至20%,正式迈入高速增长的快车道。与此同时,城配物流这个占城市碳排的关键领域,正迎来从政策倒逼到价值自觉的历史性转折。
智能辅助驾驶险来了!到底靠不靠谱呢
bZ5新车进化下线!一汽丰田“双向奔赴”定义合资车企新典范
汽车行业的新规,好像从来没针对过合资大厂。
璀璨如钻,驭世无双——劳斯莱斯库里南的传奇与奢华
5月16日,A股指数震荡调整,而中药板块表现却很强劲,中药龙头以岭药业以5.55%的收盘涨幅高居板块涨幅榜前列。全天成交额超过10亿元,是前一个交易日的6倍多,创下近期成交量新高。种种迹象透露出,有资金正在大举买入。
家庭守护者瑞虎 8L:钢筋铁骨护全家,大考小考都不怕
当夜幕降临,强光眩目、雨雾笼罩、行人突然横穿等风险如影随形,传统车灯仅能照亮前方百米,而视野之外的隐患却难以察觉。
长安汽车罗勇工厂投产,“海纳百川”计划迈入产业出海新阶段
在百年汽车工业的星辰大海中,这艘满载匠心与担当的巨轮,正以中国智造为帆,驶向下一个黄金时代。
一汽丰田“双向奔赴”定义合资车企新典范
据官方数据统计,目前我国货车司机从业人员约3800万人,承担着全国超70%的货运量。随着公路货运的发展,驻车锂电池成为保障长途行车与驻车生活的关键装备。
何小鹏暗讽“蔚理华”,小鹏高管暗讽日产N7,小鹏飘了?
隐藏式车门把手安全争议,工信部启动强制标准制定
坦克品牌书写中国品牌保值神话 荣膺2025Q1双料冠军
用开了十年的旧车做碰撞试验结果如何?来看看奇瑞安全日都干了点啥
夜晚的公路寂静而神秘,但对于驾驶员来说,却潜藏着无数看不见的危险。据统计,约有35%的致命车祸发生于低能见度条件下,这些看不见的危险成为了无数家庭悲剧的导火索。当传统车灯的光芒被黑夜吞噬,当迎面而来的强光让人瞬间“失明”,当团雾突袭导致前路一片模糊,我们需要的是一种能突破人类视觉......
4月SUV销量简析|燃油车逆势回暖,新势力与合资品牌博弈加剧
2025年5月15日,国际权威品牌评估机构凯度(Kantar)发布《2025凯度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榜单,比亚迪连续三年蝉联全球汽车品牌前十,且以144亿美元的品牌价值强势冲入榜单第六名,品牌价值同比飙升43.6%,成为全球汽车行业增速最快的品牌之一,综合竞争力有目共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