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开放生态的理想,真是“活雷锋”吗?

开放生态的理想,真是“活雷锋”吗?

车壹条 2421浏览 2025-03-31 IP属地: 未知

开放生态的理想,真是“活雷锋”吗?

又一家车企,举起了“开源”大旗。

在3月27日开幕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上,理想汽车CEO李想正式宣布自研的汽车操作系统星环OS将正式开源。3月29日,在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李想又进一步讲解了有关星环OS的更多技术细节与优势。

此次理想开源的星环OS涵盖了智能车控OS、智能驾驶OS以及通信中间件与工具链。李想在会上表示,开源后的理想星环操作系统可以全面替代AUTOSAR相应功能。

开放生态的理想,真是“活雷锋”吗?

用户日常并不会直接接触到汽车的底层软件系统,因此大多数人对此并没有一个清晰地认识。以智能驾驶OS为例,可以简单地将其理解为日常使用的Windows系统,而智能驾驶的软件算法则相当于电脑上安装的应用。

因此,理想此次开源的仅为部分底层软件,而非上层应用,不能直接复制其智能驾驶能力。不过,从公布的信息来看,开源的仅是系统中的部分软件,用以取代AUTOSAR CP的功能。

开源软件是否真正有意义,还取决于是否有人能够实际应用。但目前看来,理想开源的部分软件难以对行业产生深远影响,不过这或许与理想的转型密切相关。

开源软件,打算让谁用?

李想在微博上表示,开源的理想星环OS可以帮助任何一个品牌每年节省千万甚至上亿的成本,并且让汽车操作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事实上,这只是一种理想化的预期,其他车企想要采用理想的软件系统并非易事。

主流车企大概率不会采用理想的星环OS。原因在于,一方面,大型企业在面对上亿元支出时,更加关注背后的风险。例如,若理想未来停止对部分软件系统的更新和开发,车企在产品安全上可能陷入“裸奔”局面。

开放生态的理想,真是“活雷锋”吗?

另一方面,非自主可控的研发系统对于主流车企来说,并不一定能实现成本节约。在软件定义汽车时代,自主可控的软件不仅是为了守护技术“灵魂”或防止“卡脖子”,更需要与硬件高度适配,才能发挥更高效能,从而降低制造成本并提升产品竞争力。

此外,当前市场上能够站稳脚跟的新势力车企大多拥有自己的底层软件系统;而部分处于转型期的传统车企则出于舆论考量,不愿意借助开源软件,以免显得技术上“示弱”。因此,这些传统车企更倾向于采用与供应商联合开发模式,不仅可以实现自主可控,还能避免在研发过程中仅充当“抄袭者”的角色。

开放生态的理想,真是“活雷锋”吗?

对于小型车企来说,能否有效消化和整合理想的软件则成为关键。

小型车企在研发能力上与理想存在较大差距。此次,理想仅提供部分底层软件OS,车企需将其移植到自有操作系统中,并与现有硬件适配。尽管李想表示其芯片适配范围广且灵活,但这体现的是理想的技术优势,而非小型车企所具备的能力。

开放生态的理想,真是“活雷锋”吗?

对于软件研发能力较弱的车企而言,这份开源软件更像是一份“抄不动的作业”。开源软件与购买解决方案不同,后者通常附带专门团队提供支持与适配服务,有时团队规模甚至可达上百人。

说白了,这就像是一个学习不好的学生,需要的是有人教,而非直接抄作业。

因此,从目前情况来看,理想这套开源软件对行业产生深远影响的可能性较小,但它或许能成为理想转型为供应商的起点,为研发能力较弱的车企提供更为完善的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从而提升收益。

理想要当供应商?

车企当供应商并不是新鲜事。在燃油车时代,不少车企便会对外出售发动机等零部件。

进入智能汽车时代后,造好一辆车不仅考验机械与硬件能力,更在于软件实力。大众与小鹏、斯特兰蒂斯与零跑这两组合作,无不看中了中国新势力在汽车软件方面的优势。

开放生态的理想,真是“活雷锋”吗?

对于这些新势力品牌而言,技术变现意义重大。因为它们大多自始至终坚持“全栈自研”路线——从智能座舱到智能驾驶,再到底层软件架构均由自主研发,这虽然有助于控制风险,但同时大幅推高了研发成本。

此外,新势力品牌的销量与传统巨头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这使得它们难以在短期内通过规模效应摊薄庞大的研发成本,因此亟须通过售卖技术来获取资金,实现盈利。

虽然理想是最早实现盈利的造车新势力,但现状并不乐观。2024年全年,理想汽车收入总额为1445亿元,同比增长16.6%,而净利润仅为80亿元,同比下降31.9%。随着产品结构由售价较高的L9/L8向价格较低的L6/L7转变,理想的利润不断被压缩,单车售价和利润呈下降趋势。

开放生态的理想,真是“活雷锋”吗?

目前,理想最大的竞争对手是华为鸿蒙智行。今年,鸿蒙智行推出了新款问界M9和问界M8,其中尺寸与理想L9相近的问界M8预售价仅为36.8万元起,比L9起售价低约4万元;目前问界M8已获得8万份小额定金订单,这无疑给理想带来了更大压力。

开放生态的理想,真是“活雷锋”吗?

从理想目前主推的新业务方向来看,今年计划推出包括理想i8在内的两款纯电SUV,以丰富纯电产品线,但其在纯电领域能否取得成功仍存不确定性;而在AI领域,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主要以高投入为特征,暂不追求盈利。因此,理想有必要寻找新的业务方向,以降低整体风险。

转型为技术和软件供应商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此次开源或许是理想野心迈出的第一步。

写在最后:

用开源来带动新业务,短期来看,这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切入口。借鉴特斯拉开源的成功经验,网络上曾流传“没有特斯拉开源,就没有中国电动车”的说法,这无疑凸显了开源在塑造企业先进性方面的作用。

然而,在当下车企愈发注重“灵魂”,高调以开源入局也可能使部分潜在客户望而却步。毕竟,合作伙伴通常更倾向于通过低调而稳定的方式获取专属技术支持,而不希望其投入的研发成果被外界误解为单纯依赖开源方案。这种市场反应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在高端市场的定位和客户信任。

总体来看,若理想能够通过技术售卖实现盈利,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技术形象,还能为企业带来可观收入,是一举两得的策略。但与此同时,是否有足够的合作伙伴,也将成为检验其技术实力和企业形象的重要试金石。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车壹条 9粉丝    323作品 关注 一个在碎片化信息时代推崇深度阅读的汽车新媒体。
推荐作者
明白说车 关注
明明白白了解车,轻轻松松驾驭车!明白说车,坚持原创!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新车部落 关注
与新车部落一起玩转汽车行业!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