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小米公司发言人官微发布的消息,“2025年3月29日22时44分,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行驶过程中早于严重交通事故”。
对于遇难者的遭遇我们深表惋惜,目前“小米SU7高速碰撞爆燃致人员伤亡”事件仍处于调查阶段,在官方公布调查结果对整件事一锤定音之前,任何站队和带节奏的行为都是不理智的。
而此次事故中,目前网友有三个比较关心且值得咱们理性探讨的问题。
问题1:为何高速NOA提示接管时间短,AEB等主动安全功能又是否触发?
首先需要简单梳理一下造成事故的原因,根据小米公司发言人官微的回应,事发路段因施工修缮,用路障封闭自车道、改道至逆向车道;事发时车辆开启NOA智能辅助驾驶功能以116km/h的时速行驶,最终以大约97km/h得时速撞击水泥护栏。
从小米汽车提供的数据来看,当晚22:44:24 车辆NOA发出风险提示并减速,到22:44:26—22:44:28之间发生碰撞,留给司机的反应时间约为2-4秒。按照116km/h的时速计算,两秒钟大概可以行驶约64.44米,而小米SU7标准版官方给出的百公里刹停距离为33.5米。
考虑到夜晚能见度低、司机反应时间、测试状态与实际道路环境存在偏差等因素,这个刹停距离也只是理想状态。
不过实际情况下并不需要刹停,在此前某汽车网站进行的64公里/小时40%重叠正面碰撞、80公里/小时70%重叠追尾碰撞和56公里/小时30%重叠钻入卡车碰撞测试中,小米SU7均未发生碰撞起火的现象,如果车速降至60km/h左右或许有很大概率生还。
从司机的角度来看,很大概率存在操作不当,首先是进入人工接管后制动踏板的开度是31%-38%,制动力稍显不足;同时,短时间内方向盘先往左转角22.0625度,后往右转角1.0625度的操作也很慌乱。
根据交通规范,施工路段应提前150米以上设置醒目标识,虽然暂不能确认该路段标识是否缺失,但目前大部分导航地图都会在1-2km左右的距离时提示前方道路有施工,因此司机存在分心驾驶的可能。
至于主动安全距离未触发的原因,首先司机接管车辆后,NOA功能会自动退出,不会继续减速;其次,根据小米汽车的最新回复,小米 SU7 标准版具备碰撞预警 (FCW) 和紧急制动 (AEB) 两个子功能,作用对象是车辆、行人、二轮车三类目标,无法响应锥桶、水马、石头、动物等障碍物。
总之,目前小米智驾算法对于非标障碍物的识别和应对措施还存在一定短板,而对于各种NOA功能,车主还需要保持谨慎态度。
问题2:车辆碰撞后,车门是否能打开?
关于遇难者家属质疑“为什么车门会锁”这个问题,目前其实并不能证实。
因为相关事故视频资料并没有提及是否有人尝试援救无法打开车门;而小米汽车第一时间联系上的车主并不在车内。同时,根据小米汽车最新的回复,目前其尚未接触到事故车辆,就事故时车门是否能打开,还没有准确的结论。
所以这里讨论这个问题的意义不大,倒不如关注一下什么情况可能导致车门无法打开?
目前新能源车多采用电子按钮开门,如果车祸中线束等被撞断,或者保证信号传输的蓄电池以及备用电池遭受撞击后无法工作,这些都可能造成车辆解锁信号无法传输,导致电子车门锁无法触发自动解锁。
在这样的情况下,乘员需要依靠车内设置的机械把手打开车门,以小米SU7为例,机械拉手设置在车内储物格内。但实际情况下,车主并一定会仔细阅读和了解使用手册,而且在时速97km/h的状态下发生碰撞,车内乘员大概率丧失行动能力,很难实现物理解锁车门。
最糟糕的情况下,剧烈碰撞还可能导致车门框架变形,同样无法打开车门。
从现场的图片和视频资料来看,发生碰撞的小米SU7车头基本全毁,防火墙已经部分侵入座舱,以上三种情况很有可能同时发生。
问题3:车辆发生事故后,电池为啥会燃烧?
理论上讲,以97km/h的速度撞击水泥护栏,不管是什么能源方式的车型来讨论问题2和问题3意义都不大,即便是燃油车大概率也很难改变事件的结局。目前能够推测的情况是,事发车辆大概率是外部碰撞导致的起火,而非自燃,当然,一切还是要以最终的调查结果为准。
从相关网站的配置表看,小米SU7标准版的电池供应商包括弗迪和宁德时代,电池类型为相对安全的磷酸铁锂电池。
但实际上,不管哪种电池在高速行驶时,其内部的锂离子都会非常活跃,产生巨大热量,所谓的谁更安全也只是相对三元里电池而言。结合现场资料,不难发现车身已经因受到剧烈撞击发生形变,而碰撞瞬间产生的巨大冲击力集中作用于电池包,可能致使其面临挤压、穿刺等风险,造成电池包内部结构严重受损。
最终的结果则是,电解液泄露与空气接触会氧化发热,热量积聚触发热失控,加上电池内部电路短路可能造成热管理系统失效,进而引发电池起火,这样的案例在新能源车上并不少见。
这里我们再次跟大家明确一个观点,那就是“电车实验室神话≠真实安全性”。
在2020年5月12日发布的GB38031-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中,增加了电池系统热扩散试验,并且明确要求电池单体发热失控后,电池系统在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目的是为乘员预留出必要的安全逃生时间。
但这个5分钟是建立在电池包在实验室测试标准上的,跟实际的整车碰撞存在明显差异。真实情况下,由于电动汽车的电池能量密度高,燃烧时释放热量非常集中,火势蔓延速度非常快,通常在碰撞后的数秒内就会产生明火,整车起火燃烧通常也不过三分钟。
央视网的报道显示,根据过去六年企业报告的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分布,新能源汽车从车辆外部见到明火到驾驶室起火,平均间隔时间仅有64秒。
而为了给乘客争取更多的逃生时间,此前小米汽车还发布了“电芯倒置技术”,在极端状况下,让高温气体和火焰向下排出,而非向上侵入座舱,但该项技术仅在高配车型上应用,标准版并未使用该技术。
写在最后:
此次事故不仅是小米的危机,更是整个智能汽车行业的“安全警示录”。
在调查结果公布前,大家还需警惕情绪化舆论对事实的扭曲,也希望车企能够摒弃避重就轻的回应逻辑,给消费者一个满意的答复。
3名女大学生从湖北自驾小米SU7到安徽参加考试,于德上高速枞阳至祁门路段发生事故,两人当场身亡,一人送医后抢救无效去世。
【英俊的车车报道】3月,丰田全球服务表彰传来振奋人心的喜讯,一汽丰田凭借其卓越的诚信服务,再度荣膺殊荣,荣获“十连冠,十一加冕”(2013、2015-2024年)的卓越成就。自1983年创立以来,丰田全球服务表彰作为全球售后服务领域的大练兵,一直备受瞩目。此次一汽丰田实现“十连冠......
【EV视界报道】在近日举办的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长城汽车CTO吴会肖接受了EV视界专访。这位被称为“长城刘亦菲”的80后技术掌门人,首次全面阐述了长城汽车在智能化转型中的技术路线与战略思考。在长达90分钟的深度对话中,吴会肖不仅回应了与华为合作的传闻,还首次披露了长......
4月1日,由沃尔沃汽车携手大庆市教育局、大庆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共同举办的“小红马安全教育公益行动大庆之旅三年研学计划”启动仪式在沃尔沃汽车大庆工厂正式举行,标志着小红马安全教育公益行动2030计划新篇章的正式开启。
2025年3月31日,比亚迪旗下个性化品牌方程豹推出全新科技潮品SUV钛3并开启预售。这款定位都市家用的车型以星际战车为设计灵感,通过三大核心配置组合和超值定价,重新定义了15万级SUV的价值标杆。
Stellantis汽车旗下高端品牌车型蓝旗亚Ypsilon采用罗姆宝克力® optical HT 制成标志性“光之圣杯”主题照明,以新款旗舰车型宣告蓝旗亚迈向电动汽车领域,代表了该品牌复兴的第一步。
朱民在访谈中指出,中国制造业的蜕变是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积累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前20年,中国以“最便宜”立足全球;后20年,以“物美价廉”赢得市场;而未来20年,中国将凭借“又便宜、又好、又科技”重塑全球产业格局。他以比亚迪为例,强调这一蜕变的背后是技术突破与工程师文化的深度融合。......
中国制造正以技术突破引领新一轮工业革命,比亚迪的三十年,恰是这段历史的生动注脚,其垂直整合模式与技术创新推动全球化布局的发展思路为行业提供了中国“智造”的全新方案。其崛起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成功,更是中国制造业集体向上的缩影。
雷军回应小米SU7高速碰撞爆燃事件:直面质疑,承诺彻查与改进
新能源赛道的革故鼎新,福田汽车争创世界一流商用车企业
操控性和更短制动距离是新一代轮胎的核心特性,得益于虚拟开发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应用。作为全球高端及声望级汽车制造商的首选,倍耐力标志性产品P Zero轮胎现已迈入第五代。40年来,它一直是技术创新的象征
经济学家朱民谈比亚迪落泪:中国制造业崛起是一代人的骄傲
蔚来旗下品牌乐道自发布首款车型L60以来就备受期待,不过从发布会后乐道总裁艾铁成的“订单爆了”,到后来L60销量始终未能达到预期,艾铁成最终还是从蔚来离职。
自动驾驶警示:没有企业能完全避免自动驾驶在复杂现实环境中的失误
事后,都在说“智驾边界”但真的有“边界”吗?
吉利银河3月销量90032辆,同比大增290%持续领跑主流新能源
方程豹钛3和奇瑞iCAR 03两者谁的性价比更高
在3月底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某院士关于增程式技术路线更具优势的观点引发业内广泛讨论。这一表态随即在技术圈掀起波澜,多位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市场上增程式和插电式混动技术各具特点,应当客观看待不同技术路线的适用场景。实际上,插混技术经过多年发展已非常成熟,形成了包含纯电、直驱、......
2025年3月,零跑汽车单月交付量37095台,同比增长超154%。
五年磨一剑,索尼首款量产车居然这么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