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2020年的雷诺,大概对莎士比亚剧中这句经典台词有着很深的感触。
彼时,雷诺集团深陷成立120年来的最大危机:全年净亏损80亿欧元,营收同比下滑21.3%,中国市场业务几近 崩 盘 。戈恩事件引发的联盟裂痕、疫情冲击下的供应链断裂,以及盲目追求销量扩张导致的利润缩水,共同将雷诺推向悬崖边缘。
生死存亡之际,雷诺集团开启了一场依托“Renaulution”战略的全方位变革。挑战重重,这注定是场逆风局。
四年来,雷诺到底经历了什么?2025年3月28日,雷诺集团发布的纪录片《重返巅峰》(Anatomy of a Comeback),以四年跟踪拍摄的视角,完整呈现了这家百年欧洲车企从濒临破产到逆势崛起的历程。
百年车企绝境逢生
可以说,无论雷诺收获怎样的结局,《重返巅峰》这部纪录片都大概率会成为一部经典:如果雷诺变革失败,这部纪录片便记录了法国老牌车企大厦坍塌的过程;如果变革成功,这将会是一个绝境逢生的伟大故事,这种经典好莱坞式剧情,“吃瓜群众”们喜闻乐见。
时间回到2020年,当雷诺身陷危机时,转机始于卢卡·德·梅奥(Luca de Meo)的临危受命。这位新任CEO提出“Renaulution”革新战略,将雷诺集团的战略重心从追求销量调整为追求价值创造。
“Renaulution”革新战略分为三个阶段:复兴、创新、变革。三个阶段依次重点关注企业利润率和现金增值能力、更新并丰富产品矩阵和提升品牌盈利能力,以及将商业模式转向科技、能源和出行领域,使雷诺集团成为全新出行价值链的领跑者。
据了解,第一阶段原计划持续至2023年,已提前完成;第二阶段原计划持续至2025年,已锁定结果。
在此期间,雷诺积极推动电动化转型与品牌重塑。官方赋予经典车型雷诺5以电动化生命,推出雷诺5 E-Tech,这款车以复古设计与高性价比成为欧洲电动车市场的黑马。
此外,卢卡·德·梅奥致力于复兴雷诺旗下的高性能品牌Alpine。并以该品牌征战F1和勒芒,以赛道成绩反哺民用市场口碑。
随着雷诺改革的深入,这到底是一个巨头陨落,还是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故事?答案逐渐开始显现。
雷诺2024年的一组财报数据相当有说服力:雷诺集团全球销量达226万辆,收入达到562亿欧元,同比增长7.4%;营业利润绝对值达43亿欧元,净收入达28亿欧元,同比增长21%,自由现金流达29亿欧元。
截至2024年底,汽车业务净现金财务状况创纪录,达到71亿欧元,较上一财年几乎翻倍。
看来,雷诺是幸运的。
“完全对中国关上大门将是最糟糕的回应”
《重返巅峰》让外界看到了雷诺日益好转的经营状况,与此同时,纪录片所展现的另外一些细节,则让不少人感到意外:在中国市场已经没有太多存在感的雷诺,实际与中国市场合作密切。此次雷诺崛起过程中,中国生态合作伙伴的助力功不可没。
中国市场及生态系统合作到底有多重要,先来看看卢卡·德·梅奥(Luca de MEO)的表态:“我们不能放弃与包括电池超级工厂、顶尖工程师以及原料精炼能力等在内的生态系统合作机会”“完全对中国关上大门将是最糟糕的回应”“欧洲人必须本着合作精神与中国对话,链接到中国电动车行业生态”。
在卢卡·德·梅奥(Luca de Meo)看来,在电动化、智能化时代,欧洲企业与中国企业的关系是“竞争又合作”“共同向前发展”。基于这样的战略思维,雷诺与吉利、东风、宁德时代、文远知行等企业建立“下一代合作伙伴关系”。
在这种合作关系下,雷诺与中国合作伙伴的技术协同,已经取得不错的成果。比如在2024年,吉利、雷诺首款合作车型雷诺大科雷傲(Grand Koleos)在韩国市场推出,迅速赢得消费者青睐,上市四个月该车型销量达到了22000辆。
更多合作项目正在稳步推进:雷诺与宁德时代合作开发高密度电池,与文远知行推进L4级自动驾驶商业化。
根据雷诺集团近期在中国市场的动态,其也在积极推动研发本土化。雷诺集团在中国设立的研发团队—ACDC,聚焦电动化与智能化,正在致力于开发售价低于2万欧元的电动车Twingo,反哺全球市场。目前开发工作正按计划稳步推进。
作为雷诺集团在全球研发中心的重要一环,ACDC也将在雷诺集团上海徐汇滨江的“新家”开启新篇章。
而雷诺集团在华“新家”的落成,也将成为变革的一个象征符号。雷诺中国董事长兼CEO苏伟铭称其为“雷诺集团在中国战略升维的里程碑”“迈向下一代汽车公司的加速器”。
写在最后:
从“Renaulution”革新战略的规划来看,雷诺的转型尚未终局,但其一系列探索,或许已经给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中的巨头们一些启发:在颠覆性变革中,坚持价值创造、持拥抱开放态度、善用生态杠杆的企业,才能真正“重返巅峰”。
3月销售季收官,比亚迪再次交上完美答卷。
小米SU7“事件”引发热议,燃油车的稳定性回归视野,选车请慎思
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特殊涂层,可以实现极快的充电速度,并且即使在寒冷的天气下也不会降低充电范围。这款电动汽车电池在零度以下的低温环境中,仅需短短10分钟就能完成充电,这一突破性进展无疑为电动汽车行业带来了新的曙光。这一奇迹的实现,得益于研究人员精心开发的一种特殊涂层技术。这种涂层不......
近日,汽车门网统计了2025年3月份车辆投诉指数。
风劲势猛,一汽丰田一季度销售新车17万台,同比增长9.6%
最近看了一期央视新闻的《面对面》访谈,接受访谈的是经济学家朱民,当他谈到中国制造业时,居然哽咽落泪了!他说,在参观比亚迪工厂后,深深感受到“这是一代人的骄傲”。 不得不说,咱中国制造业能获得如今的成就,着实不易,而这都是因为工程师文化推动产业领先。特别比亚迪的成功,堪称奇迹,其间......
一季度劲销百万,去年销冠势头依然强劲,比亚迪发布3月销量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消费者对于车辆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哈弗二代枭龙MAX,以其不足20万元的售价,凭借DHT四驱和高阶智能汽车技术,成为新一代中型SUV中的一匹黑马。在关注消费者使用场景与需求的同时,这款车型的推出将为年轻家庭、都市白领和冒险爱好者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
行业乱象困局下,上汽大众以长期主义破题:从终身质保到技术反哺
1-3月,红旗品牌销量突破10.91万辆,同比增长8.8%。
超充、快充等技术能否替代换电,又能否做到与加油同速度呢?
探店第二代元PLUS智驾版,它比老款究竟多了什么?
比亚迪五大子品牌APP将要合并,对于品牌而言是利还是弊?
三人同乘二排!长安启源Q07和宋L谁坐起来更舒适?
中国市场对欧洲车企重要性的凸显,或将增加中国在“反补贴调查”中谈判的筹码。
伴随着智驾技术的飞速发展,车辆对精准、快速响应的制动、转向及底盘控制需求日益增长,底盘作为传统汽车三大部件之一,在电动智能时代也面临变革,而这一次本土底盘厂商或将迎来很大的市场突破。有一家这样的企业,在苏州成立不到两年,专注于纯机电线控系统的科技型企业--坐标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广汽集团(601238)发布3月产销数据公告,3月全集团汽车销量为17.39万辆,环比增长76.2%。
19.58万起即享百万级超品质,阿尔法S6/T6上市六大含金量一文说清楚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中,长安启源本应成为一颗璀璨的明星,却意外地沦为了黯淡的流星。
机械才是汽车安全的底线 皮卡如何自带安全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