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美国关税政策生效,全球汽车产业巨震

美国关税政策生效,全球汽车产业巨震

汽车公社 1604浏览 2025-04-03 IP属地: 未知

4月2日,这一天注定会被铭刻在全球汽车产业的历史长卷之上。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开启对不同的美国贸易伙伴征收独特的全面关税的计划,从最低互惠关税10%到高达49%不等,但汽车不属于互惠关税计划的一部分。


虽然早在一周前,美国方面已经预告了对所有进口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加征25%关税,但一周后针对每个国家和地区更细化的关税政策,犹如引爆的一颗重磅炸弹,在全球汽车产业乃至全球贸易和经济领域掀起了惊涛骇浪。


根据新闻发布会上展示的图表,关税从英国商品的10%到柬埔寨商品的49%不等。中国产品将被征收34%的关税,对韩国征收25%关税,对欧盟将征收20%的关税,来自日本的商品将征收24%的关税。


毫无疑问,这个被特朗普称为“解放日”的公告,是美国不断扩大的贸易政策的又一次升级,这些政策旨在通过设置外国公司的竞争壁垒来保护美国工业。



然而作为美国全球贸易中最重要的部分,汽车和相关零部件的关税,这是所有国家都非常关注的问题。此前,美国仅对进口汽车征收2.5%的关税,如今在特朗普的关税大棒下,这项税收几乎翻了10倍。


之前特朗普明确表示,若汽车在美国本土制造,则无需缴纳关税。这一机制旨在推动汽车产业链向美国本土回流,但也为跨境贸易和供应链的复杂性埋下了新的变量。


要知道,美国一直以来都是全球汽车市场的重要参与者,2024年其进口汽车总量达到800万辆,占其国内汽车总销量的50%,包含零部件在内的贸易总额高达4740亿美元,这一数字占据了全球汽车贸易总量的28%。如此庞大的份额,使得美国汽车市场的任何风吹草动,都足以对全球产业链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让长期依赖美国市场的各国汽车产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生产成本的增加,跨国车企市场的丢失、利润的下滑,汽车消费的迟滞,汽车价格的上涨……随着强硬的关税政策正式生效,新一轮全球汽车产业格局,正在迎来新变化。


01股价暴跌,跨国车企迎来重创

一周前特朗普的关税预告,已经对汽车行业带去了强大的震荡,资本市场首先做出了剧烈的反应,汽车股成为这场风暴的重灾区。


看上去是利好美国本土车企,但在全球化一盘棋的大背景下,通用汽车股价暴跌超过7%,福特跌幅超过4%。一方面,进口零部件成本的增加,将直接导致其生产成本上升;另一方面,美国市场竞争格局的改变,也让其面临着来自本土和国际竞争对手的双重压力。


作为全球汽车工业重要发源地之一的欧洲,保时捷、奔驰、宝马、大众等车企的股价跌幅均超过5%。而对于更加依赖美国市场的日韩系车企,更是成为动荡的重灾区,丰田汽车股价累计下跌9.4%;日产汽车股价下跌9.3%,现代汽车股价下跌11.2%。



显然这些在全球汽车产业拥有重要地位的汽车企业,他们的股价大幅下跌,不仅反映了投资者对其未来在美国市场业绩的担忧,也对整个欧洲和日韩汽车产业的信心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这项政策让海外车企在美国市场的发展前景变得扑朔迷离,迫使着他们的市场发展战略也需要重新调整。


以欧盟为例,对美汽车出口额达到384亿欧元,占其汽车总出口量的19%。其中德国的宝马、大众等品牌约13%的产量依赖美国市场,奔驰、保时捷等豪华车近三成收益来自美国市场。这意味着美国市场对于德国汽车产业来说至关重要,一旦美国市场承压,德国汽车产业将遭受重创。


据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分析,关税实施后,德国这些产品的单车成本预计增加1.2万-2.3万美元。欧洲汽车供应商协会也发出警告,跨大西洋供应链涉及数千家企业,关税将导致零部件流动受阻,最终推高终端售价15%~20%。这是因为德国汽车的生产高度依赖全球供应链,许多关键零部件需要从世界各地进口,而加征关税后,这些零部件的进口成本大幅增加。


实际上,面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海外车企已经有所动作,力所能及地尽可能减少关税对企业和运营带来的冲击。作为已经在美国开展业务超过25年的欧洲公司,梅赛德斯奔驰高管前几天表示,他们已经加紧在关税生效前在美国囤积库存,以避免尽可能长时间地为外国制造的汽车和零件支付高额加价。



有消息表示,奔驰有可能会将其GLC SUV搬迁到美国进行生产。去年奔驰向美国经销商售出的30余万辆汽车中,约有三分之二涉及进口,包括在美国组装的GLE和GLS,仍然使用来自欧洲的发动机和变速器。


梅赛德斯奔驰预计,25%的关税将对奔驰总利润产生约2.5个百分点的影响。而根据经纪公司的预测,关税政策可能会使梅赛德斯奔驰公司损失约17亿美元,占预期营业利润的14%


同时梅赛德斯奔驰方面也担心,在美国制造的这些车型,差不多只有三到四成的销量在美国本土销售,其他产品基本上向非美国等全球市场出口,因此这些产品可能会面临全球各进口地报复性关税的打击。


另外伴随着关税加征之后,汽车价格上涨的问题,有消息称奔驰可能会考虑在美国停止销售更多入门级汽车产品,因为关税政策会让这些低价汽车迎来亏损的可能,这也迫使梅赛德斯奔驰放弃销量,只能在美国市场发展高端车型。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还预测,关税可能导致欧洲车企在美国市场份额下降8—12个百分点。这一预测并非空穴来风,随着关税的实施,欧洲汽车在美国市场的价格优势逐渐丧失,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会更加倾向于选择价格更为亲民的本土品牌或其他进口品牌。


02连锁反应,带来的腰斩危机

以经济性著称的日韩企业的困境,可能比以奔驰为代表的欧系车企更为严峻。AFS预测,关税可能导致日韩车企在美销量下降40%~60%,毛利率将被压缩至5%以下,这对于依靠高销量、低利润模式运营的日韩车企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特别是对日本车企的影响更是巨大,根据海关数据,汽车是日本对美国的最大出口产品,2024年占日本对美出口总额的28.3%。有咨询公司认为,丰田因其在美国的巨大销量,受到的冲击可能最大,其在美国市场的销量一直名列前茅。


数据显示,2024年全美销量前八大车企中,亚洲品牌占据六席。丰田以198万辆的年销量位居榜首,超越美国本土汽车巨头福特和通用雪佛兰。日本本田与日产分列第四、五位,韩国现代和起亚紧随其后,斯巴鲁排名第八。



而根据企业财报,上述亚洲车企的大部分收入都来自北美,这意味着任何关税影响都不太可能轻易被抵消,毕竟2024年韩国和日本出口美国的汽车分别达到140万辆和130万辆,排名美国进口汽车国前二和前三。


尽管丰田、日产等巨头在美设有大型生产基地,但其扩产规模远不足以抵销关税影响,且即便汽车制造商希望将生产转移至美国以避免关税,但工厂搬迁也并非“一夜就能完成”,而且需要耗资数十亿美元。


如果说欧盟和日韩车企影响的是销量、利润和市占率,就算有影响也会有全球其他市场进行兜底,那对于侧重在供应链和制造层面的加拿大和墨西哥,所遇到的情况就更加严峻了。


加拿大和墨西哥作为美国的邻国,与美国在汽车产业上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构建了北美汽车产业供应链。2024年在美国工厂生产的所有1020万辆汽车,都是使用大量进口零件制造的,主要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2024年,加拿大生产的130万辆汽车中,86%销往美国,墨西哥生产的400万辆中,61%出口至美国。



然而,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却让这条供应链面临着“腰斩”的危机。


墨西哥《经济学家报》数据显示,墨对美汽车零部件出口占美进口总量的42.8%,关税将导致墨西哥汽车产业损失120亿美元/年。然而,关税的增加使得墨西哥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成本大幅上升,订单减少。一些企业甚至不得不考虑将生产基地转移到其他国家,以降低成本和规避关税风险。


对于加拿大来说,其汽车产业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许多加拿大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为美国汽车制造商提供零部件,关税的增加使得这些企业的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下降,订单减少。同时,由于加拿大的汽车产业主要集中在安大略省,该地区的经济也将受到严重影响,大量工人可能面临失业的风险。

03贸易战升级,全球汽车格局震荡

特朗普加征汽车关税的政策,无疑打破了原有的供应链平衡。关税实施后,关键零部件成本预计将迎来35%~50%的大幅上涨。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数据显示,这将导致美国本土车企单车成本增加0.35万-1.2万美元。


加拿大汽车供应商麦格纳首席执行官SwamyKotagiri表示,没有简单的方法可以帮助汽车厂商消化关税带来的额外成本,这些成本最终大部分都将转移给消费者。


有机构预测,这场关税风暴不仅可能重演疫情期间车价飙升20%的历史,更将通过“新车价格-零部件成本-保险费用”的三重传导机制,新车价格首先跳涨,随后原厂零部件跟涨,最终保险公司不得不将理赔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目前汽车保险费已比疫情前高出60%,新一轮涨价潮恐令这个数字再创新高。



而原本打算购买新车的消费者,可能会因为价格的原因,推迟甚至取消购车计划。这将直接导致汽车市场的需求下降,从年增1%转为下降3%。3月份美国市场零售和整体行业销售大幅提振,背后的原因可能就是美国消费者对新车价格,和可用性构成的威胁感到恐慌而带来的透支消费。


专家普遍预测,随着价格上涨,购买速度会放缓,汽车品牌不得不在其他地方寻找保护利润的机会,这可能会使营销和广告预算成为目标。


美国汽车经销商协会指出,关税将使800万家庭推迟购车计划,这800万家庭,代表着庞大的消费群体。他们的购车计划被推迟,不仅会影响汽车行业的销售业绩,还会对整个经济的消费市场产生负面影响。


汽车消费作为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需求的下降,可能会导致相关产业的生产和销售受到抑制,进而影响整个经济的增长。根据标准普尔,预计未来几年美国汽车年总销量可能会降至1450万至1500万辆。


而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美国也在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的转型。然而,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却给美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阻碍。彭博社的分析指出,美国车企为了降低成本,可能会被迫减少在电动化领域的研发投入。研发投入的减少,将直接影响美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使其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当然对于欧盟或者日韩车企,美国的关税政策不得不让他们重新思考对中国这个全球巨大汽车市场的重视程度。在欧洲没有更多增长,美国市场迎来糟糕时刻之际,中国市场将成为全球跨国车企最好的避风港。这不得不要求跨国车企们,重视中国技术和供应链体系,谋求更好的发展和增长之道。



而对于中国而言,虽然鲜有汽车出口美国,但对于逐步开启全球化的中国汽车工业,可能也会带去不小的挑战。


比亚迪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领军企业,一直致力于全球市场的拓展。其原计划在墨西哥投资建厂,旨在利用墨西哥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进一步扩大其在北美市场的份额。然而,关税政策的出台,使得比亚迪的这一计划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


宁德时代作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供应商,也计划在墨西哥投资建设电池工厂,为特斯拉、福特等企业供货。但关税政策的实施,可能会影响到宁德时代的投资决策和供应链布局。


从长期来看,在全球贸易走向脱钩的过程中,中国汽车要进军海外,必须加速本土化布局,以降低关税风险。这意味着企业需要在目标市场建立更完善的生产体系和供应链网络,实现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等环节的本土化。


特朗普汽车关税政策如同投入湖心的巨石,激起的涟漪正在重塑全球汽车产业格局。短期来看,所有参与者都是输家;但从长期视角,这场危机或将加速供应链本土化、技术自主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对于中国而言,如何在这场风暴中巩固制造优势、强化技术壁垒,将成为决定未来十年产业话语权的关键。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汽车公社 0粉丝    468作品 关注 速度 态度 深度
推荐作者
予墨Auto 关注
跟我们一起慢慢懂车!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Soul车 关注
资讯类自媒体
Techtec杨磊 关注
汽车ECU改装高级工程师,汽车改装维修专家。德国Techtec汽车性能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