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降价不再稀缺时,多数品牌就会陷入降价却换不来销量的泥潭。但周遭一片水深火热,广汽埃安却在3月份创下了3.4万辆的单月销量记录,实现环比、同比双增长。
广汽埃安在3月份再次刷新记录,是埃安霸王龙、埃安RT和埃安UT三款全球战略车型的协同发力。其中,尤其是前些时上市的埃安UT,这款起售价近6.98万元的“精品小车”,一方面让广汽埃安避免陷入牺牲品质换降价、牺牲价格换销量的无底洞,另一方面也揭示了一个颠覆性事实:
消费者需要的不是“低价”产品,而是“高价值”产品。
在央视近期对埃安智能制造产业链的深度报道中,“科技普惠”被多次提及。登上央视,不仅意味着埃安“三龙”得到了权威媒体的认可,更意味着整个广汽埃安确确实实做到了让高品质产品用亲民的价格惠及普罗大众。
以埃安UT为代表的埃安“三龙”究竟为何能够撕开价格战的口子,重构市场规则?广汽埃安又为何能避免陷入降价不提质、提量的“怪圈”?
用断层级产品力,打破降价“潜规则”
2024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低价车型扎堆涌现。然而价格的下降并没有让消费者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体验的提升,绝大多数产品的智能化、安全性、舒适性配置都有不同程度的缩水。
消费者自然将这一切尽收眼底,低价低质的“潜规则”催生的产品也往往销量不济。而埃安“三龙”尤其是埃安UT上市1个月就能拿下2万台销量,是因为三款产品拒绝“潜规则”、用低价高质甚至是越级的实力实现了反向破局:
就以新能源客群极为看重的智能化为例,埃安RT搭载了同级别首个激光雷达高阶智驾,埃安霸王龙则是20万以内行业唯一带激光雷达的SUV。用同样的价格能买到中高端产品才配备与提供的硬件与体验,这不正是消费者喜闻乐见的真正的“降价”么?
埃安UT亦是如此,整车搭载了14.6英寸中控屏+8.8英寸液晶仪表盘,首次将L2++级智能驾驶系统下放到该价位区间,并且配备同级别唯一的倒车AEB功能。
埃安“三龙”用高出同级别产品的智能化软硬件,重新定义了15万级左右及以下的主流车的智能化标准。
近几日,新能源汽车安全性尤其是电池安全再次成为了舆论的焦点。消费者们再一次深刻地意识到,原来“安全”有时候只存在于营销话术和发布会ppt上,并不存在与现实中。品牌说的话还可信吗?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营销话术和品牌言辞的可信度如今自然是断崖式下滑,现实与权威媒体央视的双重检验,才更加可信。
央视报道中,埃安“三龙”搭载的新一代弹匣电池,即使被扭成麻花电芯温度仍然保持稳定,未触发热失控。数据显示,搭载弹匣电池的埃安车型截至目前累计行驶超过480亿公里,至今仍保持“0自燃”记录。
埃安“三龙”的安全性无需修饰语,经得住现实的检验、有央视的认可。
众所周知的是,消费者就是会更偏爱空间更宽敞的产品,可目前行业内存在着一个“潜规则”,即:大空间=大车。想要选择宽敞的空间,消费者往往需要选购车身尺寸更大级别也更高的产品,这在无形中增加了消费者的购车成本。
埃安“三龙”的出现,打破了这一陈规。埃安RT和埃安霸王龙的轴距有2775mm, 埃安UT轴距则达2750mm,后排腿部空间超过900mm,这一数据甚至超越部分20万元级SUV。
埃安“三龙”空间“越级”并非简单依靠尺寸堆砌,而是基于广汽全球研发体系打造的纯电平台优势。通过电机、电池包的集成化设计,埃安“三龙”在有限成本下实现了空间利用率最大化,让大空间不必和高价格大车绑定。正如央视报道所强调:“埃安的智造能力,让科技普惠不再是一句口号。”
用产业链高效协同,破解“性价比”密码
多数品牌之所以降价换不来销量,还顺带损伤了利润,是因为这种降价是不理智的、没有产业链支撑的。而广汽埃安之所以敢为高品质的埃安“三龙”尤其是埃安UT定下普惠的价格,是因为品牌对产业链的极致掌控。
正如广汽埃安肖勇所说:“汽车主要就是规模经济,它不形成一定的规模,卖多少钱其实都是亏的。”
那么,广汽埃安是怎么形成规模的?
要形成规模化效应,得先从生产端做起,单位时间内生产成果更多,生产效率提高,价格自然也便能够降下来。
譬如广汽埃安因湃电池工厂的投产,标志着埃安实现从电芯研发、制造到回收的全链条自主掌控。央视报道披露,该工厂通过智能化产线将电池成本降低18%,同时将交付周期压缩至3天。这种效率直接反映在终端价格上:埃安“三龙”的电池成本占比从行业平均的40%降至32%,却未牺牲性能。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埃安通过产业链整合,将技术迭代速度提升30%,真正做到“科技降本”,进而做到不牺牲产品品质的“科技降价”,而非消费者体验难以得到提升的“为了降价而降价”。
除了纵向的规模,广汽埃安在横向也建立并充分利用了规模化效应。
前些时的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质量排行榜中,埃安第三次登顶。这一成绩的支撑点,是广汽斥资450亿元建立的广汽智联新能源产业园,以及园内“零库存”生产模式——电池、电驱工厂与整车产线直线距离不足1公里,实现分钟级物料配送。这种高度协同不仅降低物流损耗,更让质量问题可实时追溯。
对用户而言,“连续三年质量第一”的数据,比任何广告词都更具说服力。
结语
在埃安UT上市发布会后的采访会上,广汽埃安肖勇给今年的埃安定下了25%的B端销量与75%的C端销量的结构目标。
作为广汽集团“番禺行动”中的首款产品,埃安UT的诞生以及1个月2万台的销量,正式宣告了广汽埃安C端战役的首战告捷。
以埃安UT为代表的埃安“三龙”的成功,本质是一场“用户价值”对“价格战”的胜利。它证明:在新能源汽车的下半场,唯有通过产业链自主掌控、技术普惠化落地,才能真正建立竞争壁垒。当埃安能以低于10万元的价格提供L2++智驾、超五星安全时,行业不得不重新思考——所谓“性价比”,不应是配置表的加减法,而是对用户需求的深度洞察与产业链能力的集中释放。
2025年7月8日,“鉴真章”风云品牌之夜暨风云A9L全球上市发布会在北京首都国际会议中心隆重揭幕。
暴雨天通勤有多狼狈?打工人太懂了!但有了比亚迪,一切都不一样了!拿出手机,轻轻一点,车辆自动驶来,不用冲进雨中、不用淋湿衣服,真正实现“人等车”而不是“车等人”,这就是比亚迪的遥控驾驶功能! 其实为了解决用户的出行痛点,比亚迪在技术上做了很多创新。比如易三方技术让车辆转弯掉头更......
全程无断点,比亚迪天神之眼究竟什么水平,一条视频带你了解
禁止默认单踏板刹停,乘用车制动新国标#特斯拉#单踏板模式
从35岁焦虑到35岁开场 长城引领中国制造价值观突围
比亚迪×上海乐高乐园:用科技与创新启迪下一代,儿童启蒙之旅
销量暴跌,市值缩水,老板作妖,四面楚歌。
天神之眼B能自己过ETC了,首批就是腾势Z9GT跟腾势Z9,话说比亚迪今年路线好坚定啊,就没变过
比亚迪智能泊车保障政策助力消费者信心提升
上市五年交付累计超过100万辆!比亚迪汉产品力到底有多强?
新能源时代,合资反向出口潮迎来新变量?
享界新LOGO发布,与用户共塑豪华新范式
为什么这么多人买?岚图梦想家稳坐新能源MPV 6月销冠王座
今年大概率将成为我国乘用车历史上新能源渗透率过半的元年。
大喜报!王传福C刊发文,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之后再出大彩
江淮皮卡:上半年全球销售3.29万辆,国内国际双线飘红
2025车市半年报:比亚迪领跑、吉利暴增,合资阵营杀回战场
法式六边形战士护航暑期 东风标致新408龘龘款
腾势,不想再做“高端的比亚迪”
众所周知,2025年买车看智驾,智驾已经成为消费者购车时的重要考虑因素。根据国际通用的分级标准,智驾可分为L1-L5五个级别,其中L4可简单理解为在特定条件下,驾驶员可“脱手脱眼脱脑”,事故责任由车企承担。现阶段,智能驾驶普遍存在责任划分界限模糊的问题,车企不会承诺对智驾过程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