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长城汽车还能赢多久

长城汽车还能赢多久

汽车K线 2237浏览 2025-04-10 IP属地: 未知

长城汽车财报背后是魏建军的人间清醒

没人会想到,竟是这家公司拿下2024中国本土传统车企单车净利润第一。

有时候一条道走到黑也许就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长城汽车有时候就是如此。“现在汽车的发布会,我认为就非常不接地气,根本就不是以用户为中心。

”前不久,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再次开启“愤青”模式,炮轰很长时间以来,汽车圈的发布会乱象。

正如魏建军吐槽的那样,在一声声“遥遥领先”、“行业最佳”、“同级最优”中,消费者的头脑被绕得“五迷三道”,车企也逐渐“上头”。唯有血淋淋的事故,才引发全行业对于企业营销的一番反思。

此时,人们愈发觉得,看上去固执的魏建军,才是真正的人间清醒。可在规模化起决定性作用的汽车行业,财报业绩亮眼的长城汽车还能赢多久?

01

面对行业“智驾军备竞赛”的狂热,老魏曾直言:“造车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万米长跑”。

这恰似长城汽车2024年财报的隐喻,在行业价格战的血海中,时隔十年单车净利润再度突破万元大关,宣告汽车行业“利润逻辑”对“规模焦虑”的胜利。

3月28日,长城汽车发布2024年财报显示,全年实现营收2021.95亿元,同比增长16.73%;归母净利润达到126.92亿元,同比大增80.7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之后,净利润仍达到97.35亿元,同比增长101.4%。

净利润增速大于营收增速,营收增速远大于销量增速,一个非常良性的正向循环再现。

如此盈利规模,在已公布2024财报的中国主要上市车业中,仅次于比亚迪与吉利汽车(小米集团汽车业务亏损)。

对此,长城汽车在财报中解释到,海外销售增长、国内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带动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不过,财报发布后,受到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等多重利空消息影响,长城汽车A股股价遭遇四连跌,截至4月7日收盘,已从3月28日收盘价26.42元/股跌至22.52元/股;其港股亦从14.2港元/股跌至11.24港元/股。

02

不过,令投资者足以感到兴奋的是,长城汽车2024年实现单车净利润约1.03万元,较2023年的0.57万元提升超80%。

「来源:长城汽车2024财报

这一成绩不仅超越了比亚迪(约0.94万元)、吉利汽车(0.76万元)等销量规模更高的民营车企翘楚,更以全年123.45万辆(同比增长0.37%)的销量规模,创造了近127亿元归母净利润。

在饱受价格战摧残、企业盈利能力普遍受限的行业市场大背景下,长城汽车的表现堪称汽车行业奇观。

这不得不再让人想起魏建军一年前所说:“亏损严重的,适度销售,或者不做、少做;不亏、微亏或者利润较高的,大力推广。

在魏建军这一产品策略的推动下,纯电动品牌欧拉在2024年减产超40%,这种“断臂求生”似的决策,换来的是长城汽车2024年单车收入达到16.38万元,同比增长16.25%。

「来源:长城汽车公众号

其中,两个高端品牌——坦克与魏牌,2024年合力销售28.77万辆,占到长城汽车全年销量的23.3%,使长城汽车很大程度上避开了低端市场的绞杀。

民生证券在最新的研报中提到,长城汽车以坦克为主的高端化产品表现强劲,有望拉动毛利率,打开盈利空间。银河证券则表示,魏牌正接力坦克,成为长城汽车高端品牌销量增长新动能。

另外,在研发投入连续三年超百亿的同时,长城汽车通过供应链垂直整合、提升自研能力,使得整车成本和零部件成本在总成本中的占比,较2023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可以说,魏建军的“人间清醒”正将中国汽车产业的价值评判标准,从“量”的野蛮扩张,扭转为“质”的理性回归。

03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长城汽车海外业务收入大幅增长。

2024年,长城汽车海外销量达到45.41万辆,同比增长44.61%,海外累计销量已突破180万辆。由此,长城汽车全年海外业务收入高达802.5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1.11%。

与此同时,海外营收占比高达39.69%,较2023年提高超9个百分点,明显高于比亚迪和吉利汽车的28.55%和22.44%。

众所周知,过于内卷的中国市场,已经严重拖累了中国上市车企盈利脚步。这也是为何众车企纷纷走出国门,试图在高利润的海外市场获取更多市场份额,以抵消国内市场愈发收窄的利润空间。

从长城汽车的财报中不难发现,因海外整车项目在建工程的巨额投入,海外营业成本同比上升65.91%,导致毛利率同比下降7.25%。

「来源:长城汽车2024财报

可即便如此,2024年长城汽车海外业务毛利率仍达到18.76%,由此保证整体毛利率较2023年再增加1.36个百分点,达到19.51%,依旧高过比亚迪(19.44%)和吉利汽车(15.9%)。

对此,华泰证券表示,坚定看好长城汽车未来海外市场的盈利能力,2025年年中投产的巴西工程,在降低制造成本的同时为长城汽车补齐生态出海关键拼图。

作为最早开拓海外市场的中国上市车企之一,长城汽车“ONE GWM”的全球化战略,似乎已进入开花结果的阶段。

04

尽管2024年财报数据亮眼,长城汽车在2025年面临的挑战已悄然浮现。

魏建军的“利润优先”战略虽带来短期财务健康,但销量持续下滑、智能化转型滞后、海外市场风险等多重压力,正考验着这一模式的可持续性。

3月产销快报显示,2025年一季度,长城汽车累计销售25.68万辆,同比下滑6.73%。

在《汽车K线》统计的中国主要(上市)车企集团销量排名中,仅排在第9位。与比亚迪、吉利汽车同比分别增长近60%和近48%相比,差距明显。

同时,一季度长城汽车新能源车型销售6.26万辆,占比仅24.38%,凸显长城在新能源市场渗透不足的短板。

「来源:长城汽车2025年3月产销快报

更令人担忧的是,除魏牌和长城皮卡外,余下各业务板块,一季度销量均同比下滑,其中坦克品牌下滑近15%。

尽管2024年净利润增长依赖高端化和海外溢价,但销量萎缩可能削弱长期规模效应,魏建军“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策略或面临市场占有率持续流失的风险。

而且在智能化转型方面,长城汽车与竞争对手也存在着不小差距。尽管魏建军在财报中强调“技术储备先行”,但行业已进入L3级智驾竞赛,长城汽车若不能尽快将高阶智驾下放到更多中端产品,将很可能错失这部分主流用户对智能化体验的迫切需求。

此外,尽管魏建军反复强调“用户思维”,他本人也亲自下场做直播、参与发布会,但在前任总裁王凤英出走小鹏汽车之后,长城汽车的营销思路总脱离不了“工程师式表达”。如此就难免使一部分消费者被包装更为“华丽”的友商所吸引。

View of AutosKline:

长城汽车2024年财报的“利润奇观”,也许是魏建军战略定力的胜利。

然而,2025年的挑战将更趋复杂:如何在守住利润的同时重启销量增长?如何将技术储备转化为用户体验?如何平衡海外扩张与风险管控?这些问题将决定长城汽车能否从“人间清醒”迈向“长期主义”。

正如魏建军所言:“汽车产业的终局,不属于跑得最快的企业,而属于活得最久的企业。”但在新能源与智能化的竞赛中,想要活得久,也要有规模化的支撑。


文字为【汽车K线】原创,内容参考素材源自上市公司公告和行业公开消息(相关公司和机构应有义务对其真实性负责);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号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同时,文章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股市风险大,投资需谨慎!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汽车K线 1.3万粉丝    2419作品 关注 理性客观、独立思考,为中国汽车业建言献策。
推荐作者
型车志 关注
通过独特的视角,创造有型、有趣的汽车评测视频和故事。
肆哥车讯 关注
购车无小事,选车无难事。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21世纪车评 关注
21世纪专业汽车资讯,改装资深专家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