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造车新势力的一场极端车祸,引发了业界对智驾安全和“何为车辆底线安全?”的讨论和思考。而汽车安全问题,向来是汽车行业关注的重点,在新能源+智能化汽车当道的现在,安全性从来都是那个“1”,智能化和其他才是后面的那些“0”。
因此无论是哪家造车新势力企业,无论官方鼓吹的智能安全上限有多高。一旦出现一场在极端情况下的交通事故,底线安全便就成为了全社会热议的话题。在这个后浪拍前浪的市场行情下,造车历史更久的汽车大厂似乎总能给人一种安全感。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传统汽车大厂的一贯做法,比如已经在国产豪华车市场深耕近40年的一汽奥迪,有着德系品质加持的它,所打造的新能源产品或许没新造车玩家出品的那么炫酷,但绝对安全可靠——在舆论中可能没赢过,但实战中从来没有输过。
新能源车的底线安全:拼的就是电池安全?
在很多新能源事故中,起火常常令人心有余悸。要想尽可能的规避起火燃烧的概率,就非常考验一款产品的电池制造水平。在这方面,一汽奥迪有着自己的考量,无论是电池的结构安全、热失控管理,还是测试环节,一汽奥迪都是领先行业般的存在。
先来说说这个结构防护,以奥迪Q4 e-tron为例,一汽奥迪为电池模组特别设计了单独的铝合金保护框架,辅以特殊的冷却系统和结构加固,确保在碰撞发生的时候,可以最大程度保护电池不会因极端环境、外界挤压碰撞而发生自燃,从而减少起火的发生。
除了在结构防护上下功夫,在电池本身的热失控管理上,一汽奥迪也十分考究。比如在电芯周围采用陶瓷隔热阻燃材料,以减少电芯之间的连锁反应,降低热扩散影响;比如在电芯结构上,将防爆阀朝下布置,当电芯发生热失控时,电芯内部热量及压力可以向电池底部倾泻;比如在水冷板中间预留铝材质的泄压槽,以避免电芯高温时,压力过大从而导致电池包爆炸起火,同时热量排放的方向是非驾驶舱方向,这也为驾驶员及乘客提供了足够的逃生时间。
正是因为在电池热失控管理上的多重防护设计,也让一汽奥迪的电池包可以顺利通过穿刺实验和火烧实验,将车辆的起火概率降到最低。
此外,一汽奥迪对电池包的测试环节也很严格。像针对电池包的实验就高达197项,比国标还多179项,并且在此基础之上,一汽奥迪还增加了包括EMAST振动、带温度冲击的浸水、低温短路、热扩散、滑车实验、外部火烧等在内的多项极限实验,以保证电池包的安全性。
在生产过程中,电池包还要经过下线检测,并在国标基础上还增加了300余项严苛实验,每块电池都需要通过436项检测,并且保证生产制造全程品控在线。
从一汽奥迪对待电池包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一个老牌德系车企的严谨、细致,而这份原汁原味的德系品质,也是一汽奥迪收获消费者信任的关键所在。
新能源的品质安全:由全过程质量体系护航
作为较早一批进入中国市场的豪华品牌,一汽奥迪在中国市场已经深耕了37年,其销量也累计突破了900万大关,这是中国市场上第一个且唯一一个取得如此成绩的豪华品牌。
得益于37年的历史经验,一汽奥迪在国内已经建立了十分全面的全过程质量安全体系,覆盖研发、生产、测试等产品全生命周期,而这正是很多新势力们望尘莫及的高度。
作为德国汽车的代表,一汽奥迪在生产工艺上有着极高的品质追求。就比如冲压环节,一汽奥迪采用的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伺服压机生产线保障零件质量,可以实现机盖与翼子板间隙2-3mm,可能单看这个数据没什么概念,我们以问界M7为例,其机盖与翼子板之间的间隙甚至无法做到5mm以下,且间隙不均匀,如此对比就可以看出老牌大厂的强势所在了。
在焊装方面,一汽奥迪的焊装车间自动化率高达93.8%,车间内共有1123台机器人,全部来自于德国KUKA集团,所有操作精准快速、质量稳定、一气呵成,且整个焊装车间大量采用激光焊接技术,可以使车身更加坚固,强度也可以提升30%,这样可以使车辆在发生碰撞时不易变形断裂,从而为驾乘人员提供更安全的保障。
与电池安全相类似,一汽奥迪在整车测试上也有着极为严苛的标准。为了模拟更极端、更真实的驾车场景,一汽奥迪不仅打造了亚洲最大的综合性汽车试验场——农安试车场,还涵盖了黑河寒区试验场、吐鲁番热带试验基站等,秉持着绝对不会拿用户练手的理念,一汽奥迪通过“一场两站”的严苛测试环境与测试项目,全过程模拟用户可能遇到的每一种驾驶路况,以验证车辆的稳定性,让一汽奥迪的任何一款车型在投放市场前,都经得起推敲。
除了超高品质的产品,一汽奥迪早在2000年就在中国市场引入了全球统一的4S销售服务体系,由此开创了豪华汽车品牌的高标准服务体系。根据官方数据,截至目前,一汽奥迪已在全国247个城市,拥有615家经销商网络服务体系,实现一二三线城市的全覆盖,尽可能让每一位一汽奥迪车主能随时随地地享受高品质的售后服务。
“造车是百年赛道,绝无捷径可言”,一汽奥迪执行副总经理李凤刚曾如此说道。这句话无论是放在燃油车当道的过去,还是新能源车当道的现在,都是适用的。或许在时代洪流中,老牌车企总会给外界一种大象转身难的错觉,但历史沉淀下的那份高品质,一定是新势力车企难以追赶的存在。
做中国的超豪华标杆,仰望打定主意了。
猛士M817试图以“智能+越野”的双重标签,同时吸引越野狂热者、城市精英及华为粉丝三大群体。
固态电池传“喜报”!千伏电压续航超1000Km,东风官宣2026年装车
淡季不淡,7月车企销量榜十强同比全涨,比亚迪与上汽又现冠军之争
2025年8月2日,贵州贵阳迎来了一场盛大的开业庆典——鸿蒙智行授权用户中心·贵阳孟关大道店正式启幕。以智慧之名,为林城开启全新的出行篇章。
禁止进口和销售这四个品牌的车型。
新央企、新长安、新深蓝。
技术与场景双驱动 星程耀高端房车助力文旅产业升级
在新能源汽车竞争步入“淘汰赛”的关键节点,一家央企背景的“新势力”正以全维度的战略布局开启升维之路。8月1日,东风奕派汽车科技公司以一场战略发布会,不仅宣告了“央企新势力”的正式启航,更以“未来之翼”战略为蓝图,展现出一条融合央企底蕴与科技创新的独特发展路径。
六连涨!岚图汽车7月交付12135辆 双爆款战略的惊艳开局
从8月份开始,购车补贴变天了,变得越来越暴力
2025年8月1日,星程耀高端房车品牌北京CBD展厅开业揭幕仪式圆满举行。
东风奕派科技发布“未来之翼”战略蓝图,锚定全球化布局
北京越野BJ40燃油版的低价策略,无疑是对一年内高价购车的老车主们的一次沉重打击。
要说2025年上半年车市的大赢家,腾势D9绝对算一个,它不光在国内MPV市场稳居榜首,更重要的是,腾势D9摘得多国豪华MPV销量桂冠,像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这些地方,上半年豪华MPV销量第一都是它。
奕派科技振翅——央企造智能车,这次不谈颠覆谈靠谱
2025年上半年车市尘埃落定,腾势D9摘得多国豪华MPV销量桂冠,在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这些地方,稳稳拿下上半年豪华MPV销量第一。
高端装备成份股业绩分化,其中,半导体公司业绩持续好转,而光伏设备股虽然业绩不佳,但基本面已现拐点信号。
近日,汽车门网公布了2025年7月份投诉指数数据,SUV的投诉指数为8133.45,环比上涨40.34%。整体来看,上榜的车型中,新势力占了50%,自主车企占了50%。
7月销量68034辆,同比增长3%,“合资新力量”成色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