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比亚迪汉L EV上市,高达千匹马力的四驱车型价格只有27.98万元,比小米SU7 Max版双电机还要便宜2万元。在当今竞争白热化的30万元级纯电轿车市场,比亚迪汉L EV与小米SU7的这场较量无疑是焦点所在。
这不仅仅是两款车产品力的直接碰撞,更是两种不同技术路线对不同用户多样需求的深刻回应。接下来,我们将从平台架构、动力性能、电池续航、智能驾驶、安全配置及操控调校这六大关键方面进行详细对比,深入剖析两车的核心差异以及它们各自适用的场景。
比亚迪汉L EV基于超级e平台3.0打造,全域千伏架构是其亮点。1000V高压平台与1000kW峰值充电功率,搭配双枪充电技术,实现“5分钟补能400公里”的兆瓦级闪充。这对于长途出行的用户来说,极大地缩短了充电时间,显著提升了出行效率。同时,冷媒直冷直热技术让电池换热效率提升5倍,既保障了低温充电的稳定性,又兼顾了高能量密度,即便在寒冷环境下,用户也能放心使用。
小米SU7则以Xiaomi HyperOS生态为核心,借助澎湃OS达成车机与手机、家居设备的无缝互联。硬件上的双Orin - X芯片,算力高达508TOPS,为智能座舱带来了卓越的交互体验,精准契合年轻用户对科技感和便捷生活的追求。
总体而言,汉L EV的快充技术为长途驾驶提供了便利,而SU7的生态整合能力则更能满足智能家居用户的需求。
电机性能:极致转速与均衡效能的角逐汉L EV的后电机功率高达580kW,最高转速达到30511转/分钟,位居全球量产车第一。零百加速仅需2.7秒,极速可达305km/h,双电机综合功率达810kW,动力性能极为强劲。
小米SU7 Max版双电机总功率为495kW,最高转速27200转/分钟,零百加速2.78秒,极速265km/h。虽然在功率和转速上稍逊于汉L EV,但得益于轻量化车身,整备质量比汉L低5%,百公里电耗仅13.7度,推重比更优,在能耗方面表现更为出色。
由此可见,汉L EV定义了性能的天花板,适合追求极致速度的性能发烧友;而SU7在能耗与轻量化上取得了更均衡的表现。
电池续航:充电效率与续航里程的权衡汉L EV搭载磷酸铁锂刀片电池,CLTC续航四驱版为601公里,后驱版为701公里。其10C闪充电池对隔膜与内阻进行了优化,在低温环境下充电效率显著领先,甚至支持 - 30℃快速补能,有效解决了北方用户在冬季的充电难题。
小米SU7 Max版配备三元锂麒麟电池,CLTC续航达800公里,在续航里程上更具优势。不过,其低温续航衰减略逊于汉L EV,且800V高压平台的充电速度不及汉L的兆瓦闪充。
因此,汉L EV在充电效率上占据优势,更适合对充电速度有较高要求的用户;而SU7的长续航则适合长途低频补能的用户。
智能驾驶:硬件高配与算法调校的比拼汉L EV采用天神之眼B系统,与Momenta合作方案,配备了1颗激光雷达、5颗毫米波雷达和12颗摄像头,能够支持城市N
OA和代客泊车功能,感知硬件较为全面。
小米SU7搭载全栈自研算法,硬件配置为双Orin - X芯片、1颗激光雷达和11颗摄像头,算力同样达到508TOPS,但毫米波雷达数量比汉L EV少2颗。不过,SU7的全栈自研算法使其在后续的算法迭代上具有更大的潜力。
两车在智能驾驶方面均达到了L2 +级,汉L EV的感知硬件优势明显,而SU7的算法迭代潜力更值得期待。
安全配置:电池防护与主动安全的保障汉L EV的刀片电池通过蜂窝结构提升了抗穿刺能力,内阻降低50%,大大降低了热失控风险,其安全性经过了市场的长期验证。同时,云辇 - C智能阻尼系统能够实时调节悬挂硬度,降低高速侧翻风险。
小米SU7采用宁德时代CTB一体化电池,提升了车身刚性,但未公布具体穿刺测试数据。其标配5颗毫米波雷达,主动刹车响应速度达150ms,主要依赖智能辅助系统来提升主动安全性能。
综合来看,汉L EV在电池安全性上更具优势,而SU7则通过智能辅助为主动安全提供保障。
操控性能:舒适与运动的不同取向汉L EV配备前双叉臂 + 后五连杆悬架,搭载道路预瞄功能,能够提前150米感知路面,滤震表现出色,转向调校偏中性,为乘客提供了舒适的驾乘体验,适合家庭用户和多场景出行。
小米SU7采用相同的悬架结构,但调校偏硬,转向灵敏度高,后驱布局带来了“甩尾”等操控乐趣。不过,由于调校偏运动,后排舒适性相对逊于汉L EV。
在操控性能方面,汉L EV注重多场景的适用性和舒适性,而SU7则更专注于为驾驶者带来驾驶激情。
结论:需求导向下的理性之选
比亚迪汉L EV凭借出色的低温续航和充电性能,更适合北方用户应对寒冷天气;其大空间和舒适性,对家庭用户极具吸引力;极限加速和快充技术也能让性能发烧友为之倾心。
小米SU7则以智能生态优势,赢得年轻科技爱好者的青睐;长续航能力满足南方通勤族减少充电次数的需求;运动调校为操控优先的驾驶者带来极致驾驶体验。
比亚迪凭借垂直整合能力构建了强大的硬件护城河,而小米则通过生态优势开辟了差异化的竞争战场。消费者在选择时,无需执着于“绝对最优”,而应根据自身的用车场景和需求做出决策。是追求“安全与效率”,还是偏好“智能与激情”,答案就在自己的实际需求之中。
凭啥月销33965台?海鸥几万块就给智驾辅助?是飞度平替?
售价26.98万起,陆地游艇昊铂HL正式上市
限时9.98万起售!第二代秦PLUS EV热泵、智驾、智舱BUFF叠满
近日,比亚迪再放大招!即日起至4月30日,“家轿冠军”第二代秦PLUS智驾版推出限时置换补贴政策,厂补力度加码至6000元,叠加最低4000元的地方以旧换新补贴,综合补贴后能省10000元,甚至更多!
全新汉L来袭,标配激光雷达,2.7秒破百+5分钟闪充,究竟有多强?
在微型电动汽车市场,光是去年前10个月的销量就已经达到了2023年全年的总销量,2024年全年的微型电动汽车零售销量一共达到124.8万辆。这类车型在三四线城市非常受欢迎,其中五菱宏光MINIEV在微型车的销量中保持领先、零跑T03、长安Lumin、吉利熊猫和奇瑞QQ冰淇淋也是热......
这期视频,我们来抢先体验别克全新GL8陆尚,新车应用了1.5T插混,也就是别克的“真龙插混”。新车价格有望实现突破,你认为呢?
日前,知嘹汽车从中国乘联会获取到了2025年3月份(3.03-3.30)B级燃油车销量排行榜。根据公布的数据来看,3月份B级燃油车整体销量表现还是较为出色,共有6款车型销量突破万辆。其中,帕萨特、凯美瑞、迈腾分别位列销量榜一、二、三名的位置。同时,宝马3系和奔驰C级也纷纷进入榜单......
MAZDA EZ-6内饰换新不增价!还送终身零燃险权益!真值!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狂飙突进的第十个年头,行业正在经历一场静默的价值革命。当主流厂商仍在用“冰箱彩电大沙发”构筑配置护城河时,江铃集团新能源以羿驰05与易至EV3 PLUS的组合拳,在南昌科技开放周上掀起了一场关于出行本质的思辨。这场看似低调的产品发布,实则暗含着对产业迷思的深刻解构......
新能源电动汽车逐渐占领中国的主要汽车市场,15-20万级中大型轿车市场已经愈发竞争激烈,各种车型品牌数不胜数。如果你正打算购买一辆15-20万级别的中大型轿车,那么今天我们为大家带来的东风奕派eπ007不容错过,可谓是当前市场的明星产品,不仅外表时尚,更是在性价比方面脱颖而出,接......
揭秘奇瑞风云T11的野心,友商竞品们准备好迎接高端奇瑞的挑战了吗?
近日,上海虹桥仰望中心盛大开业,为消费者搭建了零距离感知仰望U7极致技术的桥梁。
美好出行,羿驰05&易至EV3 PLUS开启安全出行新范式。#易至汽车 #江铃集团新能源
大河车展期间,极狐展台可谓是全车系亮相。除了极狐阿尔法S5、极狐新阿尔法T5、极狐考拉S等车型外,最新上市的极狐阿尔法新6系,极狐阿尔法S6、阿尔法T6也来到了车展现场。
“新E代弯道王”MAZDA EZ - 6也有浅色内饰了,补贴后9.98万起,别错过!#MAZDAEZ6#10万内B级电车就选EZ6#长安马自达 #MAZDAEZ6浅色内饰上新
国内首次联合发布!岚图获“再生材料碳足迹”权威证书
车主日记!埃安UT用车分享,七八万级纯电小车必选项?
售价26.98万起,陆地游艇昊铂HL正式上市
中国品牌的弯道超车,技术实力是底气,提起七八万级燃油车,合资品牌的入门车叠加大降价,看似很香,但苦“丐版配置”久矣,况且论技术实力,2025款第三代逸动换装的新蓝鲸500Bar,足够扯下合资车的遮羞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