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与东风的合并传闻,至今有了最官方也是最透彻的解答。
在刚刚结束的长安汽车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长安汽车释放了两方面的重要信息,一方面是去年的业绩,一方面就是长安与东风合并的最新进展。
先来看说明会的主题,长安汽车过去一年的经营情况。在价格战与全球化扩张的浪潮中,长安汽车交出了一份喜忧掺半的2024年成绩单。
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一年中,长安汽车全年营收增长5.58%至1597.3亿元,而净利润却同比下降35.37%至73.2亿元,“增收不增利”这个困扰多数车企的问题,也成了长安为转型和市场份额的扩张付出的代价。
外界最关注的还是第二项,长安与东风的重组事宜。令人有些惊讶的是,在业绩会上公开回应“合并”一事诸多关键信息的,是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他公开表示“方案已基本完成”,这也是双方高层首次对外公开回应合并相关信息。
无独有偶,在长安业绩说明会开始的不久前,长安汽车刚刚宣布重大人事变动,总裁王俊宣布辞职,并且一同辞去长安汽车第九届董事会董事、战略与投资委员会召集人职务。目前王俊在长安汽车内部不再担任任何职务。
由此可以猜想,长安与东风两大央企接下来的合并工作,很可能进入快速发展期。
营收涨利润降,长安难逃价格战魔咒
从表面看,长安汽车在2024年似乎延续了增长势头。过去一年,其总销量达到268.4万辆,创下近七年新高,海外市场更是以53.6万辆的出口量实现57.9%的营收增长,东南亚基地的投产与欧洲渠道铺设初显成效。
此外,不得不提到的是长安汽车表现尤为亮眼的新能源板块,深蓝、阿维塔等品牌贡献73.5万辆销量,同比增长超五成,启源Q07等车型搭载的智能驾驶技术也一度出圈成为热议话题,在华为加持与自身努力下,其新能源的增长在“国家队”阵营中显得尤为突出。
然而,长安汽车的增收背后仍未能摆脱价格战的阴影,营收增长5.58%的代价是净利润下滑,毛利率从17.2%跌至14.9%,扣非净利润仅剩25.9亿元,较上年缩水三成。
尽管2024年“卖得越多亏得越狠”并不是长安汽车一家的问题,但这也暴露出长安汽车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依然处在投资周期,深蓝、阿维塔等子品牌尚需持续输血,距离获得像理想、赛力斯那样的利润回报还有相当的距离。
另外,由于长安汽车在2024年进行了诸多重大投资举措,其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锐减75.58%至48.5亿元,主要原因包括供应商付款政策、付款账期和海外出口关税增加,导致“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较上年增加。
在过去的2024年,长安汽车通过阿维塔成为了华为引望的第一个加盟股东,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不久前也正式宣布兼任引望副董事长一职,这些变动虽然为长安汽车后续新能源发展带来了更多遐想空间,但在2024年的财报上也体现出了不少压力。
数据显示,长安汽车2024年长期股权投资变动幅度为34.37%,主要原因是增资联营企业阿维塔,而阿维塔方面在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53.48亿元,净利润为-40.18亿元。同样依然尚未走通盈利路径,因此,2025年的表现将成为其2026年开启IPO的关键。
朱华荣定调合并:进展顺利,但细节仍引人遐想
东风与长安的合并重组速度,或许比外界想象中更快。这是长安业绩说明会中隐藏的信息。
今年2月,东风汽车股份和东风科技曾发布公告称,其间接控股股东可能发生变更,而长安汽车也同样表示间接控股股东兵器装备集团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可能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发生变更。
3月29日,国务院国资委相关负责人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表示,下一步将对整车央企进行战略性重组,以提高产业集中度,暗示东风与长安之间的合并事宜正被上层全力推动,而在当前骤变的国际局势下,这一变革又有了新的推力,不排除在各方力量下进一步提速的可能性。
这场合并不是简单的规模叠加。长安在智能化领域的积累与东风在商用车市场的底蕴,若能形成技术协同与产能互补,对于各方而言都有增益。
但具体落实到细节来看,营收1500亿级别的长安汽车与营收1000亿级别的东风汽车要如何解决好权力分配,资源协同和品牌发展的问题,并非能够“快刀斩乱麻”的易事。
此外,朱华荣虽然否认了外界流传的具体细节,但朱华荣也再次对外界强调“重组不会影响长安既定的发展战略,包括品牌、技术规划以及全球化战略等。”
然而从不久前东风透露出的一组高度疑似与长安、华为三方合作有关的新车谍照来看,双方在终端领域的合作也呈现出日益加强的趋势,留下了更多的遐想空间。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执掌长安五年的总裁王俊突然宣布辞职,正好发生在业绩说明会的前夕。
今年1月6日,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更新了管理团队信息,其中由王俊担任兵装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此次辞职意味着其完成了职务上的交接,彻底归属于兵装集团。这一步关键的人事变动,实际上也引来了外界很多猜想。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年初,原东风汽车集团总经理周治平调任中国兵装集团,任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因此有坊间传闻称,分别从东风、长安调动而来的周治平与王俊于兵装集团集结,任务之一很可能是统筹兵装集团旗下业务“拆解”,以及长安、东风两家汽车央企合并的大事。
长安汽车控股股东兵器装备集团旗下业务可分为两大板块:一是以长安汽车为代表的汽车业务,另一项为军工业务。
今年2月6日,兵器装备集团高管带队拜访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兵器工业集团”),两大集团随后发布的官方推文称,双方在业务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补性、协同性很强,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广阔的合作空间。
而这一消息,也被外度解读为兵器装备集团于兵器工业集团合并的“前兆”。“军是军,民是民”,这是长安汽车今后发展的必然走向。
写在最后:
站在2025年的门槛回望,长安汽车的2024年可以说是有失亦有得,净利润下滑的同时,新能源转型与渠道扩张工作进行的有条不紊,现金流承压的同时,对引望的投资和海外市场拓荒的努力也为未来的崛起带来了更多可能性,将希望留给未来。
而在最令人关注的东风长安的合并一事中,从各方面信息来看,长安汽车的步伐仍是坚定有力的,当朱华荣将2025年定义为“稳健勇进”之年时,长安在接下来要走的路已经十分明确:既要消化转型与合并带来的阵痛,又要在全球化竞争中加速奔跑,而它的发展,也将成为更多央国企汽车公司转型大幕的序章。
2025年的中国新能源车市,已进入白热化竞争阶段。在合资品牌普遍因“高溢价”饱受争议时,长安马自达EZ-6以补贴后9.98万元起的颠覆性价格横空出世,将B级新能源车的门槛拉至A级车区间,掀起了一场“油电同权”的消费革命。
4月12日,广汽科技日暨昊铂HL上市发布会”上首次公开了“广汽星灵安全守护体系”及12款车规级芯片产品矩阵
这车有点放飞自我了。
【乐阳频道】传统车企与互联网平台激情碰撞:北京现代携手京东养车 打造售后“新物种”
强化中国标签 进军欧洲腹地 腾势在下一盘国际大棋
中美贸易争端下的汽车风云!国产车崛起与进口车困境,美方宣布对中方加征125%关税,没想到影响最大的是这些车?
新能源车变充电宝,赚钱新风口来了吗
技术矩阵发布,奇瑞混动之夜为全球绿色出行赋能!
腾势在下一盘国际大棋,腾势品牌进入欧洲,中国腾势向世界腾势
别克,特斯拉,成为“对等关税”最大受害者!
L3级自动驾驶,上市进入倒计时时间! 4月12日举行的“2025广汽科技日”上,广汽集团首次公开“广汽星灵安全守护体系”。此外,广汽发布了由12款车规级芯片构成的芯片产品矩阵,并正式发起“汽车芯片应用生态共建计划”;广汽旗下高端品牌广汽昊铂全新旗舰车型——昊铂HL也于当日正式上......
平权驱动进阶,共创美好出行:2025上汽之夜的未来宣言
上汽定义智能出行 科技盛宴“懂车更懂你”平权驱动未来 #上汽集团#
2025 年 4 月 12 日,长江汽车供应链生态伙伴年度交流会举行,促成多项合作,聚焦产业新生态与发展方向。
腾势Z9GT惊艳米兰设计周!腾势在下一盘国际大棋!
齐鲁车展探馆奇瑞风云T8,十万级混动市场搅局者!
东风汽车领头!最大规模端到端自动驾驶开源数据集发布
题记:单靠降价无法撼动比亚迪在插混市场的地位。
广汽星灵安全守护体系及芯片产品矩阵首次公开 树立智能汽车安全新标杆
摩托车油耗即将高于汽车,这个观点是对还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