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梅赛德斯-奔驰设计总监戈登·瓦格纳(Gorden Wagener)在接受外媒采访时直言,旗舰纯电轿车EQS“或许早来了10年”,因此其激进的水滴型外观尚未被主流消费者普遍接受。瓦格纳坦承,EQS从一开始就不是按照传统礼宾轿车的标准来设计,若当初将其定位为“未来派CLS或S级Coupé”,或许市场反响会截然不同。
EQS于2021年上市,肩负“电动时代S级”重任,却迟迟未能复制S级在豪华轿车市场的成功。尤其在中国,尽管终端价格腰斩,今年1月至5月累计销量仍不足200台。
而EQS的问题或许并非只出在外观上。宝马i7与7系设计基本一致,沿用了经典的三厢造型,优惠幅度更是比7系更大,但从国内销量来看,i7的销量仍然只有7系燃油车的十分之一。看似解决了设计难题,却依旧难撼燃油旗舰的地位。
国内品牌同样如此。蔚来ET7、ET9的市场表现远不如同级燃油车;刚上市的享界S9,也是依靠增程版车型销量才略有起色。
事实证明,在豪华车这一细分市场,电动化的浪潮迄今尚未真正掀起风暴。
对自动驾驶过于乐观
与其说EQS的设计早了10年,不如说它“赌”的是10年后自动驾驶真正落地的那一天。
为追求更低的风阻系数,EQS采用极致流线型车身,代价是3210mm的轴距却依然无法为后排乘客提供与S级相当的头部和腿部空间。根据笔者的亲身体验,EQS的后排空间并不比长轴C级车更加充盈。因此在十分重视后排乘坐空间的中国市场,仅这一条几乎就可以断定EQS的结局了。
奔驰的本意,是用“科技先锋”标签来弥补礼宾属性的缺失——L3级辅助驾驶量产上车。然而,几年过去,该系统依旧只在德国、美国极少数路段可选装使用,对天气与车速限制更多,自动驾驶距离真正普及还差很远。
同样的误判也发生在蔚来ET7上。蔚来创始人李斌曾在一次媒体沟通会上直言,在2020年做ET7产品定义时,对智能驾驶过于乐观,错误判断了“二排将很快失去意义”。这直接导致首发版本后排配置明显低于行政级预期。
意识到这一问题后,蔚来在2024年推出了ET7行政版,大幅提升二排座椅舒适度与娱乐配置;奔驰也在EQS年度改款时将最初选装的后排座椅电动调节、通风加热升级为全系标配,并在最新款车型上增加了“后排舒适增强套件”,以强化二排舒适体验。
而另一款电动旗舰——宝马i7则稍具优势。这款车在外观设计上与7系几乎没有差异,同时保留了后排舒适、行政配置并搭载31英寸后排悬浮影院屏,这也令i7在机场贵宾接驳与五星级酒店礼宾车的行列中频频露面。
可以说,过度押注自动驾驶、忽视传统豪华车核心场景,是不少纯电旗舰共同的定位失误。
电动化只能给豪华车带来问题?
从用户价值角度看,电动化带来的优势对豪华车主并非硬需求。
人们常说,一旦开过电动车便“回不去了”。电驱天生扭矩大、加速快、噪声低。然而,这更像是一种体验平权——豪华燃油车的这些体验本就十分出色。大排量发动机只需搭配轻混系统,便可实现出色的动力与灵敏响应;双层隔音玻璃、主动降噪与悬架液压隔振使NVH表现反倒胜过不少电动车。
至于节省油费这一点,更不是豪华车用户所关心的,他们更在意出行体验而非电费与油费的差异。
甚至在前不久国产豪车尊界上市时,许多网友都表示这款车的售价过于便宜了。因为在商务接待中,往往是7位数的豪车才能撑起接待方的“精神气场”。
智能化曾被视作电动车的“护城河”,但随着燃油车逐步更新电子电气架构,这道壁垒也将不复存在。宝马今年发布的全新一代智能电子电气架构,通过四台“超级大脑”控制整车,实现了车辆的智能化升级。而该电子电气架构将逐步覆盖宝马全系车型。
奥迪推出的PPC 豪华燃油平台也采用了与PPE豪华纯电平台相同的E3 1.2电子电气架构,在该架构的支持下,奥迪多款燃油车型也搭载了华为提供的辅助驾驶系统,大幅提升了智能化水平。
反观电动化的弱点,在豪华车的用车场景下显得更为突出。为降低风阻,提升续航表现,不少电动旗舰轿车都采用溜背或水滴造型,不可避免会压缩后排头部空间;底盘安置大电池又抬高了地板,使乘客坐姿偏高、腿部承托不足。
这种设计同时还影响了旗舰车型的外观形象。圆润的造型令车辆失去了传统行政轿车“四平八稳”的气度,在一些商务场合注定难担重任。
在补能方面,即便是最快的800V高压系统,也很难和加油速度相比较。如果赶上节假日出行,还将面对排队充电的问题。
综合来说,电动化不仅没能给豪华车带来更多亮点和全新体验,反而在舒适性、便利性和形象上不及燃油车。同时,由于电动车结构更简单,600匹电机与100匹电机的成本差价,远远比不上内燃机中V8和直列四缸的差价,因此电动车更是鲜有理由抬高自己的身价。
而市面上出现的增程或插混旗舰,看似兼顾里程与电驱体验,但本质上是造车新势力绕开发动机、变速箱技术限制的一种手段,对于传统豪华品牌来说意义有限,不仅会提高开发、制造成本,也很难为用户带来更多价值。
写在最后:
电动化时代最常被提及的关键词是“平权”——让更多人轻松拥有曾经高高在上的大马力、高性能与舒适体验。但这些,向来就是豪华车用户的日常:几十年前的旗舰轿车就已配备“冰箱、彩电、大沙发”,如今才在主流市场得到普及。
真正支撑豪华旗舰价值的,不只是动力参数与花哨的配置,而是三大底层能力:第一,体面的礼宾属性;第二,能够长时间稳定舒适运行的可靠性;第三,品牌赋予的社会价值。
从目前来看,电动化车型无法在这三点上提供更多增量,却在续航、补能与后排空间等关键问题上暴露出了新短板。
除非监管对传统内燃机采取更严苛的排放限制,或电池技术在能量密度与充电速度等方面上实现颠覆式突破,否则电动旗舰想跻身豪华车金字塔塔尖,仍需漫长的等待。
领克900护航百人援疆越天山
见证比亚迪又一历史时刻,比亚迪巴西工厂首车下线
奥地利大奖赛迈凯伦赛车展现了绝对优势,双车统治了比赛。由于迈凯伦车队允许自由竞争,本站两位车手缠斗成为焦点,赛场上的双龙会以诺里斯的获胜而结束。
长三角地区四大汽车经销商商会联名发函:敦请涉嫌违法主机厂自律
纳米06的第一口电 充电体验怎么样?
2025年7月3日,广汽昊铂宣布,昊铂HT/GT同步推新上市,2025款昊铂HT共推出4个版本,售价为18.99万-22.99万;2025款昊铂GT共推出2个版本,售价为17.39万-18.59万。聚焦纯电用户出行痛点,双车共迎四大产品升级,针对安全系统、颜值设计、座舱交互等维度......
2025年7月2日,坦克品牌正式发布销量数据:截至6月30日,全球累计销量已突破70万辆大关,成为最快且唯一实现70万销量成绩的中国越野品牌。
闻 “汛” 速援,爱暖榕江!骆驼蓄电池驰援贵州抗洪一线
销量快讯:一汽丰田6月销量72209台,同比增长14%
在大众汽车ID.3和ID.4的中期改款中,大众汽车将重新启用实体按键
玛莎拉蒂正面临严峻挑战,2025年前五个月中国市场销量仅384辆,同比暴跌44%。电动化转型滞后、产品线断档和营销策略混乱是主要原因。母公司斯特兰蒂斯集团对其表现不满,可能将其剥离或削减资源。玛莎拉蒂亟需加速电动化、优化产品结构并重塑品牌形象,否则将难逃被淘汰的命运。
沃尔沃在吉利体系内面临严峻挑战,2024年中国市场销量下滑8.2%,新能源车型占有率仅0.56%。电动化转型缓慢,技术优势丧失,定价与国产新势力重叠但智能化落后。吉利已多次减持沃尔沃股份,若无法通过2025年新车型实现突破,沃尔沃可能被列为“非核心资产”,面临资源缩减的风险。
7 月 1 日,巴西卡马萨里市,比亚迪巴西乘用车工厂首车下线仪式在此举行,一辆崭新的比亚迪海鸥驶下生产线,这一时刻不仅是比亚迪全球化征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更预示着中国汽车在海外市场的扩张进入了全新阶段。
即将于7月12日-21日盛大启幕的长春汽博会,重磅打造了前瞻性十足的“未来出行展区”。这绝非普通的技术陈列,而是一场顶尖智慧汇聚、“含新量”爆棚的沉浸式科技盛宴。现场将描绘出一幅关于未来出行的壮丽画卷,观众也将提前感知智慧出行、移动生活的澎湃脉动。
7月1日,长安汽车发布2025年上半年成绩单:半年累计销量135.5万辆,创近8年新高
特斯拉6月销量实现双增长,新车型Model Y E80曝光
车坛快报|超10家车企发布7月购车优惠,小米汽车2027年考虑出海
全新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开启预售 限时26万起
2025上半年,上汽大众累计终端销量52.3万辆,同比增长2.3%。
从北京到天津:一汽丰田战略重塑后的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