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深挖洞、广积粮

深挖洞、广积粮

证券市场周刊 964浏览 2025-04-15 IP属地: 未知

文丨张桔 编辑丨谢长艳

关税博弈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针对美国对华关税的一再加码,我国采取了强有力的反制措施。全球资本市场剧烈震荡,但A股、港股平稳落地,且“深蹲”又为投资者提供了入场的好时机。

在关税博弈的背景下,两条主线变得更加清晰:一是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具体包括国产芯片、国产算力、光刻机等细分赛道等;二是消费内需,具体包括旅游、酒店、乳业、新能源车等。

而恰逢四月财报高峰,投资者亦能找到具体的财务指标,以此去支撑这两条主线中的优秀标的。

整体看A股上市公司的质量,依然有很强的韧性。

截至4月10日,A股已累计有1325家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年报,其中1146家盈利,179家亏损,合计营收为39.69万亿元,同比增长0.36%,合计净利润为4.11万亿元,同比增长6.4%。从净利润变动幅度来看,754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加,571家净利润同比下降。

从净利润来看,269家公司净利润超10亿元,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排名居前。从净利润增幅来看,237家公司净利润增幅超50%,广西能源、华北制药、安迪苏排名居前。

核心龙头股交出的更是一份份优异的答卷,比如贵州茅台,2024年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741.44亿元,同比增长15.66%;利润总额1196.39亿元,同比增长15.41%;归母净利润862.28亿元,同比增长15.38%,公司实现日赚3.28亿元。

回看历史,四月往往是题材股退潮和价值股上位的时期。国产替代和消费内需两条主线,短期谁能带领大盘到达更高的点位,就看资金的喜好以及随机出现的事件刺激。而国产替代下的科技板块胜算概率更大,毕竟在国家政策大力扶持的当下,科技板块中的重要突破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涉及机器人、国产算力、大模型、半导体、端侧芯片、光刻机、AI医疗等多个细分领域。人工智能时代,AI+的思路亦如当年的互联网+场景。

长期看,两条主线谁能走得更长远,就看谁的基本面更胜一筹。放眼消费内需,无论是新能源的固态电池、受政策力捧的传统大消费,还是在产业层面突破的创新药,当前均呈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

或许价值与成长的天平会在较长时期呈现势均力敌的状态。投资者若想在熟悉的领域寻觅风景,可以在上述领域抱紧龙头股,期待闻到夏日的芳香。

四月未央,宜深挖洞、广积粮。 

(本文已刊于04月12日出版的《证券市场周刊》。文中提及个股仅作举例分析,不作投资建议)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证券市场周刊 9粉丝    259作品 关注 职业投资人之选
推荐作者
肆哥车讯 关注
购车无小事,选车无难事。
R视觉 关注
资深汽车摄影师、喜欢用视觉的角度来诠释一台车的魅力。
AM车镜 关注
AM车镜是中国汽车行业具有影响力的资讯提供者。
明白说车 关注
明明白白了解车,轻轻松松驾驭车!明白说车,坚持原创!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