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和星纪魅族终止合作,极星汽车不语,只在一味纯粹

和星纪魅族终止合作,极星汽车不语,只在一味纯粹

汽车网评 1136浏览 2025-04-16 IP属地: 未知

2025年4月,极星汽车宣布与星纪魅族终止在华合资业务,这一决定标志着其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运营尝试再次受挫。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极星汽车累计亏损高达20.16亿美元,2024年上半年净亏损进一步扩大至5.41亿美元。尽管极星多次强调持续深耕中国市场,但其销量的惨淡真的很难让人提起信心。

极星汽车自2017年成立以来,始终以对标特斯拉为口号,定位高端电动市场。然而,其中国市场表现却与愿景背道而驰,2021年至2023年销量分别为2048辆、1717辆、1100辆,2024年上半年仅售出1612辆。这一成绩不仅远低于国内一众新势力品牌,甚至不及部分传统车企新能源产品的单月销量。

极星的产品定价策略被认为是核心矛盾之一。以极星2为例,其起售价超过30万元,与特斯拉Model 3、蔚来ET5等竞品直接竞争,但缺乏差异化技术亮点。2023年,极星2因降价促销引发老车主维权,进一步损害品牌形象。高端定位未能转化为市场认可,反而因价格虚高导致用户流失。


而从品牌上来说,极星最初以“欧洲设计、中国制造”模式切入市场,试图借沃尔沃的技术背书打开局面。然而,沃尔沃2023年减持股份至18%并停止资金支持后,极星转向吉利控股寻求资源,但未能解决根本问题。其中国团队频繁换帅,8年更换7位负责人,管理层的动荡导致战略缺乏连贯性。

更关键的是,极星的本土化策略浮于表面。尽管与星纪魅族成立合资公司,试图强化智能座舱与用户运营,但其车机系统仍被用户诟病适配性差,甚至出现广告牌识别成车的智驾漏洞,这些问题加在一起,很难不让人觉得,这个品牌是否看重用户体验。


而面对诸多问题造成的亏损,极星于2024年宣布全球裁员15%,中国区销售与运营部门裁减约50人。尽管官方称此举旨在优化效率,但裁员背后不难看出极星面对的财务压力。2024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26%,每月现金消耗达1亿至2亿美元。

与此同时,极星的渠道建设亦显乏力。此前依赖合资公司极星科技的门店网络,在合作终止后被迫收缩,部分门店经营权回归极星中国,销售体系也面临重建的挑战。


值得一提的是,极星似乎也没有放弃,其将翻盘希望寄托于新车型。计划2025年推出的极星5与极星7,首次应用800V高压平台与自研铝合金架构。然而,这些技术放在2025年,已经变的稀松平常,极星这时才选择采用,难免让人觉得节奏是否有点太慢了。


此外,极星股价自2022年上市以来暴跌90%,2024年因股价低于1美元收到纳斯达克退市警告。若无法在2025年实现盈利,极星或将面临资本市场的反噬。


汽车网评:极星汽车的当前的状况,是全球化品牌在中国新能源市场水土不服的典型案例。从对标特斯拉的雄心,到销量与亏损的境地,其高端化和品牌调性似乎不怎么起效果。在技术、成本与市场的三重作用之下,想要扭转大局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降价走量,可是这又会让品牌调性,所以压力之下,极星又会如何选择呢?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汽车网评 1.6万粉丝    1万作品 关注 购车、用车、汽车界的八卦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新车部落 关注
与新车部落一起玩转汽车行业!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