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贾健旭和余承东的联袂,与工信部严管智驾有同一个底层逻辑

贾健旭和余承东的联袂,与工信部严管智驾有同一个底层逻辑

汽车公社 1785浏览 2025-04-17 IP属地: 未知

4月16号,汽车行业最关心的话题恐怕就是两件事儿。


一件是华为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问界M8和享界S9增程正式公布价格,上汽尚界首次公开。另一件,则是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强化对汽车智驾的管理。



旋即,又有小道消息传出后者的“纪要”,给出一些细节,例如用“(组合)辅助驾驶”的名称指代当前的智驾,而不能用“自动驾驶”、“自主驾驶”等。


果不其然,各种讨论喧哗的浪潮又开始涌动。有慨叹“上汽还是倒向华为”的;有关联到前不久小米事故、担心可能造成汽车智能化放慢脚步的;有将华为这次发布的智能化功能如手势召回车辆,与传闻中禁止的细节进行对立的。


然而,实际上贾健旭和余承东的同台联袂,乃至上汽同华为的协力发展,与工信部严管智驾有同一个底层逻辑:发展需要合理的节奏,在猛冲破界之后,脚步放稳,才能行稳致远。


尽管端到端-世界模型的审核会放慢以至于延后,尽管眼花缭乱的炫酷展示会减少,然而供给端和消费端都将对汽车智能化有着更为正确的定位和认知,技术才会由炫技和营销的噱头,升格为安全和便利的工具。


成熟的果实,必然以绵厚悠长的清甜,取代青涩时刺激味蕾的劲酸,那才是华为的利好,上汽的利好,智能化的利好,以及整个产业的利好。


01还在说智能,智能更可靠

“是不是以后发布会都不能说智能化了?”


“你看这次华为不是说了吗?”


……


但是,华为鸿蒙智行对智能化的介绍,越发有一种“这才是正规智能化技术”的范式。


华为消费BG董事长余承东展示的多段视频里,不乏与智能化技术相关的内容:


高达150km/h时速,问界M8的AEB依然还能奏效;而新推出的eAES可以紧急辅助转向,并且比ESA等前辈功能控制更为精准,也不需要等候司机拧动方向盘才能启动。


余承东还用测试对比视频,演示问界M8智驾水平明显高于特斯拉Model X,不会闯红灯、压实线。


享界S9增程版的各种功能配置中,令现场惊呼声最高的,当属手势控制召回车辆。


透过现象看本质,就像“问界被大货车高速撞翻之后的表现,气囊正常打开,车门可以开启,AB柱不变形”那段视频一样,现场四座惊呼只是表象,而内在的实质在于,智能化也好,高强度车身也罢,内核追求在于“安全”、“可靠”,手势控制召回车辆,是为了用户的“便利”。


仔细咀嚼品味“安全”、“可靠”、“便利”,这一组关键词,不正是汽车产品百年来亘古不变的底层价值观吗?由此可见,智能化技术被华为引入到更为正轨的路径上,为用户的“安全”、“可靠”、“便利”而服务。


除了智能化技术聚焦到安全便利,实际上“安全是最大的豪华”,已经被余承东反复强调过多次,也贯穿了这次的发布会全场。


在近期的智能车安全事故中,“打不开门”和“电池起火”成为从消费者到专业人士都忧虑的焦点。



这次发布会上,余承东针对性地重点介绍了问界M8有三重开门机制,包括内外机械解锁、断电能开门的冗余等,同时还强调,截至2025年4月15日,鸿蒙智行累计交付超过70万辆,没有一辆车因为电池问题发生过燃烧,累计避免碰撞超过170万次。


再回看同一天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组织召开的会议内容,实际上强调的核心在于“切实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安全水平”,而不是“不得发展汽车智能化”。因而重点是“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同时杜绝夸大和虚假宣传,严格履行告知义务。


甚至连网传的细节,虽然爆料“L2不能用接管称谓”、“不要使用自动驾驶”等,但并不等同于“不能发展L2”,以及“不能发展更高阶的L3/4/5”。


明确功能边界、落实车企的教育义务和用户的学习义务,用技术和标准给安全便利保驾护航,这才是汽车智能化发展的正道。


于是,我们记住的不只是“问界M8起售价35.98万元”,不只是“享界S9车内实用空间3.46米,甚至大于奔驰S级和宝马7系”,更是“智能化并非为智能而智能,是为安全便利而智能”。


02上海的两家龙头,终于正式拥抱

“我们去年就恋爱了。”当余承东邀请上汽集团总经理贾健旭登台时,素以口才闻名的后者,开场就以一贯的幽默风趣抓住了全场,和余承东的演讲感染力,形成当天现场的“双星并耀”。



我以为,华为这次鸿蒙智行发布会的节点安排用了心思:销量担当问界,以新车发布担纲上半场;而规格更高的享界和潜力正盛的智界在中间衔接,还提及了5月发布的尊界——每一个都不能少;与上汽联合打造的尚界,则以“未来之星”和“上海东道主”的姿态,压轴收场,并留给受众更多遐想空间。


有人只记得“不要把灵魂交给华为”的上汽名言,有人只感慨“上汽还是投华”,但许多人忽略了上汽与华为的另一层关联。


作为上海当地最大的整车企业,上汽长期以来都是中国销量最大的汽车集团。一直到2024年,零售销量依然第一,由于需要消除上年库存的缘故,批发销量被比亚迪超过。


魔都整车龙头,决定了上海能否重新争取“工业产值第一城市”的头衔,以及面对深圳、重庆、广州等强劲对手,冲击“汽车产销第一城市”的王座。


在汽车产业链-供应商维度,上海一直是国内头号重镇,全球十大供应商龙头,九家在华总部都位于上海。在2024年,舍弗勒甚至成为上海最强纳税工业企业。但是非常可惜,除了上汽内部的华域,上海还缺乏本土供应商领头羊。尤其是在汽车进入智能化阶段之后,头部智驾供应商如Momenta、地平线、大疆卓驭、元戎启行等,都没有将总部或者最重要的基地放在上海。


华为则是一个特殊的例子,尽管总部位于深圳,但汽车相关业务,以上研院和苏研院承担较大比例,尤其是在上海青浦开辟了新基地之后,有希望成为上海当地最重要的汽车供应链企业之一。


曾经,上汽很骄傲,沉溺于“更快地从合资板块吸收利润”,对华为闭上大门;华为也是“先选择好说话的合作伙伴,先大干快上”。某种意义上,在当时情境下有利于积累前期势能和资源,但以长期主义视角观察,最终依然要回归到更为长远的发展轨道。


因此,贾健旭和余承东的双手交握,既是中国最大汽车集团和汽车智能化供应商的协力,也是上海在汽车产业乃至制造业维度,整车和供应链两大龙头的“井冈山会师”。


03慢即是快,稳即是胜

看似矛盾的操作,其实是从两个不同的出发点,指向了一个方向。


从特斯拉倡导汽车智能化开始,造车新势力推动汽车智驾应用快速普及,是为了汽车智能化尽快“破冰”。



而工信部此次看似“叫停”某些细节,并不意味着“汽车智能化开倒车”,反而更是“正本清源”,给“名不正则言不顺”的汽车智能化“正名”的机会。试想,对于华为这样真正拥有卓越智能化技术的企业来说,究竟是判分严格的考试更容易拉开和其他考生的差距,还是随意判分的考试更能脱颖而出?


慢,并非迟钝或消极,它是长时间里保持审慎和稳重姿态,直至最后冲刺的一刻。曾经年少轻狂,嘲笑过各种版本作品里太极拳初创时期张三丰的言辞,什么以慢打快?什么以柔克刚?天下武功分明唯快不破,唯刚莫当。然而阅遍种种兴衰起落,方才悟得慢的哲学背后的厚积薄发和稳健无失。


就在余承东“安全是最大的豪华”口号里,就在上汽“为尚界投入超过60亿元,团队超过5000人,打造专属超级工厂”的行动力,就在工信部扭转智能化过激风气的平衡操作里,我反而看到中国汽车智能化的脚步迈向了更高的山巅。


不怕被笑失了锐气,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但惟有踏稳每一步,再览旧江山时才不会浑是新愁。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汽车公社 0粉丝    525作品 关注 速度 态度 深度
推荐作者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柿柿车 关注
汽车媒体编辑,参与C-NCAP试验报道
予墨Auto 关注
跟我们一起慢慢懂车!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Techtec杨磊 关注
汽车ECU改装高级工程师,汽车改装维修专家。德国Techtec汽车性能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