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还有比汽车更卷的行业吗?

还有比汽车更卷的行业吗?

汽车K线 0浏览 2025-04-17 IP属地: 未知

中国上市车企要为低增速做足准备。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中国上市车企“跑马圈地”的同时,更要未雨绸缪低增长的再度降临。

当前全球经济环境最大的确定性就是:不确定。

贸易战、关税政策反复无常,让中国下定决心,全力开动内循环,中国汽车市场也在政策刺激下,销量表现较强。

春节之后,各家中国上市车企火力全开,密集举办发布会,推新车,一度上演同日7款新车扎堆上市的盛况。

4月15日,大江南北,多款新车扎堆再度上演……

2025依然很卷,偶尔躺平可能就没了。

01

4月9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简称“乘联分会”)发布《2025年3月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报告》显示,中国汽车市场在3月迎来历史性突破

「来源:乘联分会

狭义乘用车产量达248.1万辆,同比增长11.5%;批发销量241.2万辆,同环比分别增长8.9%和36.4%;零售销量194万辆,同比增长14.4%,环比涨幅突破40%;新能源零售市场渗透率年内首次突破50%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乘用车生产与批发销量均创同期历史新高,零售销量仅略低于2018年3月创造的198万辆历史高点。

乘联分会在报告中指出,在国家“双新”政策推动下,价格战已逐渐温和,行业内卷状态有所改善,3月的零售同比增速为近10年之最,一举扭转了近10年同期零售增速偏低的局面。

「来源:乘联分会

然而,这份成绩单背后暗藏行业增速放缓的危机

02

3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产量116.5万辆,同比增长43%;零售销量99.1万辆,同比增长38%,纯电动车(BEV)销量占比超60%。

与此同时,燃油车市场呈现“量价双降”的局面。传统燃油车促销幅度达22.1%,但零售同比增速仅为3.8%,远低于新能源汽车的38%。

这种显著分化表明,新能源车仍是市场增长的最强劲引擎。

「来源:乘联分会

中国品牌在3月批发与零售市场份额分别为66%和63%,均同比上涨7个百分点;比亚迪、吉利汽车继续领衔零售、批发销量双榜。

其中,比亚迪零售29万辆,同比增长11.5%,市场份额达15%;吉利汽车零售19.5万辆,同比大涨70.5%,增速远超行业均值,为Top 10之最。

03

合资燃油车在促销幅度达到22.1%的高位后,让合资与外资车企继续在零售销量Top 10中勉强占据半壁江山。

其中,一汽-大众仍位居第3,但零售销量同比下滑7.8%,为13万辆,成为Top10中唯一同比下滑的车企。而上汽集团所仰仗的上汽大众,虽早已不如往日,但3月零售销量同比增长3.9%至9.1万辆,位列第6。

据乘联分会统计,3月,德系品牌零售份额为17%,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日系、美系品牌则分别下滑1.5个、1.4个百分点。

外资品牌在华市场份额持续下滑,似乎已不可逆。

豪华车市场零售销量虽环比大涨68%,但同比下降7%,表现依旧疲软。这还是在奔驰、宝马、奥迪甚至保时捷等豪华品牌,祭出各种优惠促销政策之后的销量表现。

在自主品牌快速崛起,并纷纷开始“向上”谋求高端化的背景下,传统豪华品牌的颓势短时间内很难扭转。

04

需要注意的是,3月份中国汽车销量显著增长,以及整个一季度的强劲表现,有相当一部分功劳要归功于国家层面为提振经济、扩大内需,接连推出多项促销费措施

换句话说,就是国家政策红利和需求透支的双重作用

2024-2025年,国家通过3000亿元特别国债,支持以旧换新、新能源购置税减免等政策,强力刺激消费。

乘联分会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汽车累计零售销量为512.7万辆,同比增长6%,但增速较2024年同期下降7.1个百分点。

随着国家补贴力度很难再像去年二季度开始的那样持续加码,以及2026年新能源车购置税减免政策退坡,叠加近两年置换需求得到集中释放,市场内生动力或将显著减弱。

因此,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预测,如第一季度这般强势增长很难持续,2025年后续时间或将维持在2%~3%的单月增幅,甚至不排除月度零增长的情况出现。

05

价格战逐渐趋于“温和”的背后,则是车企盈利的隐忧。

3月降价车型数量仅23款,而2024年同期为51款。表面看价格战趋缓,实则车企也在通过“年款增配”和“隐性权益”转移成本压力。

数据显示,今年1-2月,汽车行业利润率4.3%,相对于下游工业企业利润率5.6%的平均水平,汽车行业仍明显偏低

已经公布2024年财务业绩的14家主要中国汽车上市公司中,多数上市汽车央国企遭遇业绩下滑。

江淮汽车由盈转亏,亏损近18亿元,成为唯一亏损的“汽车国家队”成员。广汽集团营收下滑近20%,归母净利润降幅达到81.4%,仅盈利8.24亿元。北京汽车同样营利双降,其中归母净利润下滑68.46%,为9.56亿元。

东风汽车集团虽扭亏为盈,但归母净利润不过5800万元,全年营收降幅超10%。即便是盈利能力最强的长安汽车,归母净利润也遭遇35.37%的大幅下滑。

若市场需求再逐步放缓,车企价格战加剧恐让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另一方面,愈发复杂的外部环境,已对中国汽车出口造成实质冲击。

3月乘用车出口同比下滑8%至39.1万辆。其中,自主品牌出口34万辆,同比增长1%,增速较2024年同期下降15个百分点。

尽管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涨幅明显,乘联分会也认为美国单方面提出的“对等关税”对自主品牌影响不大,但终究作为两个全球主要汽车市场,欧洲与美国对中国汽车的限制与封锁,同样会影响中国车企的全球化步伐。

好在欧洲已意识到在特朗普政府发动贸易战后,改善与中国贸易关系的重要性,开始与中国重新就为中国出口的电动汽车设定最低价格展开谈判。

Views of AutosKline:

随着市场增速放缓与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剧,中国上市车企正面临从“规模扩张”向“质量突围”的战略转型。如何在存量市场中挖掘增量价值,成为它们亟需攻克的课题。

比亚迪、吉利汽车这样的头部上市车企,正在基于自身技术优势和体系力,筑起“技术护城河”。2024年实现出色盈利能力的长城汽车,则剑走偏锋,盯上了重卡市场。

谋求港股IPO的奇瑞汽车和重夺月度销冠的上汽集团,纷纷祭出各自的“全球化2.0战略”,试图继续通过深耕海外市场拉动集团利润。

2025年的中国汽车市场,面临政策红利渐退、需求透支隐现、全球化壁垒高筑,对上市车企而言,更要警惕销量“伪增长”的陷阱,切忌盲目重新扩大产能,更应在核心技术、成本和生态方面寻求差异化,方能在存量市场中开辟新增量。


文字为【汽车K线】原创,内容参考素材源自上市公司公告和行业公开消息(相关公司和机构应有义务对其真实性负责);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号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同时,文章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股市风险大,投资需谨慎!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汽车K线 1.3万粉丝    2415作品 关注 理性客观、独立思考,为中国汽车业建言献策。
推荐作者
R视觉 关注
资深汽车摄影师、喜欢用视觉的角度来诠释一台车的魅力。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明白说车 关注
明明白白了解车,轻轻松松驾驭车!明白说车,坚持原创!
予墨Auto 关注
跟我们一起慢慢懂车!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Soul车 关注
资讯类自媒体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