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8日,上海滴水湖南岛会议中心,地平线年度产品发布会以“征程所向,远超想象”为主题,揭开了中国智能驾驶领域的新篇章。在这场兼具科技深度与战略高度的发布会上,地平线不仅推出了L2城区辅助驾驶系统HSD,更与奇瑞集团达成量产合作,标志着中国智能驾驶技术从概念验证迈向大规模普及的关键转折。透过这场发布会,地平线展现的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一场关于行业理性、用户信任与生态共赢的深刻思考。
从“软硬结合”到“逼近真相”
地平线创始人余凯博士的演讲中,“软硬结合”被反复提及,这不仅是地平线的技术信仰,更是其十年发展的核心战略。回溯历史,每一代计算平台的崛起——从PC时代的微软与英特尔,到移动时代的ARM与安卓,再到AI时代的英伟达——无一不是软硬件深度协同的产物。地平线推出的征程系列芯片与HSD系统,正是这一理念的集大成者。
HSD基于征程6P计算平台,算力高达560TOPS,通过端到端算法架构实现了从传感器输入到车辆控制的全链路打通,在城区复杂场景中展现出类人的决策能力。余凯将这一技术逻辑称为“逼近世界真相”,即通过算法与硬件的持续迭代,无限接近人类驾驶的本质规律,而非依赖有限的数据堆砌。
这一技术路径的背后,是地平线对行业现状的冷静判断。当前智能驾驶市场充斥着过度包装的“情绪价值”,例如炫酷的交互设计或华而不实的功能噱头,而用户真正需要的“功能价值”——安全、效率与信任——却常被忽视。地平线提出的“用户智驾信任度公式”(信任度=安心度×专业度×亲密度/夸大度),直指行业痛点。以HSD为例,其通过防御性驾驶算法提前预判风险,通过强化学习优化博弈能力,甚至在水杯试验中验证乘坐舒适性,均是以技术理性重新定义用户体验的尝试。
不在悬崖边跳舞
地平线的十年发展史,堪称一部“反内卷”教科书。余凯在演讲中坦言,地平线的战略核心是“在没有竞争的地方竞争”和“不在悬崖边跳舞”。前者体现为早期放弃手机芯片、云计算等红海市场,转而押注机器人计算平台;后者则表现为对现金流、技术冗余与生态开放的极致谨慎。例如,在2019年行业普遍追求L4级自动驾驶时,地平线却砍掉非汽车业务,聚焦L2-L3级辅助驾驶的规模化落地。这种“以慢打快”的策略看似保守,实则暗含对技术成熟度与商业本质的深刻洞察。
这种战略定力在当下的智能驾驶行业尤为稀缺。当前,不少企业陷入“技术平权陷阱”——依赖开源框架或通用芯片快速推出功能,却因缺乏底层创新而难以建立差异化优势。地平线则通过自研BPU架构、构建百万级场景库、推出“弹夹系统”等“苦活累活”,构筑了真正的技术护城河。其推出的Horizon Cell弹夹系统支持硬件模块化升级,让车企能够像更换电脑配件一样迭代智驾平台,既降低了用户使用成本,又为技术持续进化提供了物理载体。这种“长期主义”思维,或将推动行业从“功能堆砌竞赛”回归到“用户体验竞争”的本质。
理工男与科技狂的惺惺相惜
地平线与奇瑞的合作是一大亮点。奇瑞董事长尹同跃将双方的合作称为“理工男与科技狂的惺惺相惜”,而“猎鹰方案”的推出则体现了中国车企与科技公司协同创新的典型范式。HSD系统将率先搭载于奇瑞星途品牌,并于2025年9月量产,后续还将扩展至奇瑞旗下四大品牌。这一合作的意义不仅在于技术落地,更在于验证了开放生态的可行性——地平线提供底层计算平台与算法支持,奇瑞整合制造与场景数据,双方共同优化用户体验。
这种生态模式正在加速中国智驾技术的全球化。地平线已与大众集团成立合资公司酷睿程(CARIZON),计划在2026年将HSD系统导入大众全球车型;比亚迪、吉利等车企的出海战略中,地平线的计算方案也成为“技术护照”,帮助中国品牌满足欧美市场严苛的法规与性能要求。余凯将这一进程形容为“智驾平权”——通过技术普惠让更多用户享受智能驾驶的红利,而非将其局限于高端市场。数据显示,地平线已实现800万套计算方案量产交付,每三台中国智能汽车就有一台搭载其技术,这种规模化效应正推动中国从“汽车制造大国”向“智能驾驶方案输出国”转型。
技术狂飙中的理性之光
站在成立十年的节点,地平线的发布会更像是一份行业宣言:智能驾驶的终极目标不是替代人类,而是通过技术让出行更安全、更自由。余凯在演讲尾声提到:“我们的事业不是一场热闹的派对,而是长期跋涉的征程。”这句话或许道破了智能驾驶行业的本质——它需要的不是短期爆款,而是对技术规律的敬畏、对用户价值的坚守,以及对生态共赢的执着。
HSD系统的量产只是起点。随着征程6系列芯片年出货量突破百万级,以及Vision Mamba等下一代视觉模型的落地,地平线有望进一步拉大技术代差。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其提出的“用户信任公式”“快慢思考模型”等技术伦理框架,或将引导行业建立新的评价标准。当技术狂飙遇上理性回归,地平线的十年探索,或许正在为中国智能驾驶书写一条更具可持续性的发展路径。
以技术创新为引擎,北汽新能源书写智能出行新格局
刷到导演毕赣的剧情长片《狂野时代》会角逐主竞赛单元,才发现比亚迪车队化身行走的「东方名片」,海豹、汉、海狮07EV、宋PLUS DM-i组成顶流座驾天团
5月18日,“春日驾趣 畅享山海——捷途山海T1 & T2全国试驾体验营沈阳站”在白沙岛自然营地圆满落幕。当盛京风光邂逅山海的无限激情,一场关于越野与诗意的对话在沈阳城郊上演。
作为率先在纯电市场发力的埃安品牌,如今却走上了下坡路。
5月16日,一场关于性能与智能的双重挑战,在石家庄查尔达斯马术学院正式上演。方程豹旗下“硬派科技美学SUV”豹5与“城市智驾旗舰SUV”豹8首次并肩登场,在多样地形中释放豹式驾控,诠释从户外到都市的全能应对,这不仅是一场媒体试驾,更是一次对智能出行边界的重新定义。
邀请函配洋葱!深蓝汽车这是啥操作?
5月17日,在阿里巴巴集团公布了2025年一季度美股持仓报告,显示阿里巴巴在今年一季度减持了308万股小鹏汽车的股票,减持幅度达8.13%。
1-4月,比亚迪汽车荣膺销量冠军 以硬核技术续写销量传奇
1-4月超128万辆,比亚迪销冠战绩背后:技术领先+全球破局双引擎
比亚迪4月欧洲销量远超特斯拉,出口太猛了
二季度伊始,比亚迪汽车再度展现新能源汽车领军者的强劲实力,在4月销量持续向好的基础上,1-4月更以128.1万辆的销量,持续领跑新能源汽车市场。
领克900的热卖背后的真正功臣是谁?
在戛纳的亮相,不仅彰显了腾势品牌生而全球的高端品牌定位,也表现出了中国汽车品牌的文化自信,或许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看到腾势和BBA的欧洲大战了,是不是很值得让人期待呢?
5月19日,吉利银河全尺寸旗舰SUV正式定名为“吉利银河M9”,定位“AI科技大六座旗舰SUV”。
10多万预算,吉利银河星舰7 EM-i为何比宋Pro智驾版更值得推荐?
3大场景体验智能泊车!比亚迪宋PLUS DM-i智驾版表现如何?
奇瑞新能源渠道正在扩张。
比亚迪VIP车队成为法国戛纳电影节的“中国顶流”
既省油又省心,“油电混合”汽车却卖不动了,这是为什么呢?
牛!比亚迪4月销量亮点总结:燃爆全场,势不可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