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以钠为核,突破桎梏,宁德时代开启电池多核时代

以钠为核,突破桎梏,宁德时代开启电池多核时代

智行汽车 2829浏览 2025-04-23 IP属地: 未知

中国新能源市场正陷入一场集体幻觉。车企高喊着“续航破千”“充电五分钟”,参数榜单越拉越长,用户却陷入更深的困惑——当年轻人为通勤选购电车时,是否要为一年两次的长途自驾支付数万元溢价?当北方消费者面对-40℃环境下缩水50%的锂电池续航,是否该继续相信“电车不过山海关”的魔咒?当高端玩家手握百万预算,为何仍找不到一款兼具续航与极致性能的车型?

这场幻觉的根源,是行业对“技术本位”的盲目崇拜。三元锂与磷酸铁锂的二分法,让车企沦为化学体系的囚徒;而实验室里不断刷新的参数,则与用户真实生活场景渐行渐远。与此同时,锂资源的地缘政治困局,让70%的产业命脉悬于南美“锂三角”。

直到宁德时代在其超级科技日上发布钠新电池、骁遥双核电池、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用钠新电池撕开裂缝,以"多核架构"实现全场景覆盖,让光照进这个精心构筑的“楚门世界”。

钠新电池:资源自主权的战略支点

在当下,无论是三元锂也好,磷酸铁锂也罢,各种各样的动力电池都绕不开一个关键材料:锂。甚至可以说,如今的电池王国,就是由锂来搭建起来的。

但锂真的是电池的终极答案吗?答案显然不是。如今新能源车各种各样的自燃事故,长期无法突破的低温难题,其背后都是锂的材料特性带来的桎梏。更何况,全球锂资源的七成集中在南美“锂三角”,能源乃是国家命脉,如此集中的锂资源分布对于任何国家而言都是一把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既然锂已经成为了制约电池发展的绊脚石,那电池材料的下一个方向在哪?钠成为了替代锂,带动电池技术发展的新答案。对于用户来说,钠电池有着良好的低温特性以及安全性,宁德时代钠新电池做到了在-40℃的环境下电芯能量保持率仍达90%,让电车跨越山海关的无形高墙;而稳定的化学特性让其即使是在电钻穿透、锯断电芯、多轴向挤压等极端滥用测试下依然不起火、不爆炸,打破用户心里对于电池安全的最后一点顾虑。

不仅是优异的性能表现,在锂资源分配极度不均的现状下,宁德时代同步推进的钠电池战略更像一场“阳谋”——通过钠资源替代部分锂需求,既破解地缘政治风险(中国钠资源储量占全球22%),又为多核架构提供低成本基础单元。

规模化量产后,钠电池30%的成本优势将持续反哺双核系统。正如宁德时代研发体系联席总裁欧阳楚英所言:“钠不是来替代锂的,它是来解放锂的。”这种资源组合策略,将推动国内新能源行业首次握有“技术+资源”的双重主动权。

骁遥双核:一场颠覆产业逻辑的“化学革命”

如果说传统电池是单一乐器演奏,骁遥双核就是交响乐团的指挥家,通过设置主能量区和增程能量区,打破了化学体系间的物理壁垒,让钠、铁锂、三元锂等材料首次实现“跨物种协作”。这种颠覆性不在于参数突破,而在于重构了电池设计的底层逻辑——从“追求单项冠军”转向“动态场景适配”。

技术内核:重新定义电池的“人格化”属性

骁遥双核电池的设计中,率先引入了创新“自生成负极技术”:通过金属元素沉积替代传统石墨负极,显著提升能量密度。在同等体积下可容纳更多电量,有效延长续航里程。这项突破性技术实现了电池性能的全面提升,能够满足多场景使用需求,让技术创新真正转化为用户的实际续航体验。

因此骁遥双核电池的主能量区可以根据用户的驾驶习惯与场景,适配不同化学体系的电芯,满足日常用车需求;增程能量区可采用高比能自生成负极技术,提供更大的电量,以满足用户的长途出行需求。

宁德时代超级科技日现场展示了三种骁遥双核电池解决方案:

· “钠+铁锂”极寒组合,通过钠电池和磷酸铁锂自生成负极电池的性能融合,取长补短,电量可突破75度电,总续航突破700公里!为用户带来“不止低温,更要远航”的极致体验

· “铁锂+铁锂”省钱增程方案,通过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与磷酸铁锂自生成负极电池的搭配,不仅让主能量区拥有峰值12C的充电体验,还可以让整体综合续航突破1000公里,做到通勤省钱,远行无忧

· 三元体系“超长待机”方案,三元电池与磷酸铁锂自生成负极电池组合或者三元电池与三元自生成负极电池组合,主能量区可提供1兆瓦强劲动力和峰值12C的充电倍率,增程能量区更可以支撑最高1500km的续航。

用户价值重构 车企觉醒

对于用户来说,骁遥双核带来的是购买决策链的根本性改变,无需为偶尔需求购买高价车型,降低决策成本。而对于车企来说骁遥双核电池带来的不仅是技术方案,更是一套全新的产业操作系统。这场变革的深层意义在于:当电池学会“组合技”,汽车产业的创新重心正从“动力总成”转向“能源管理操作系统”。 车企可基于双核架构定制产品,如经济型车兼顾性能标签。双核乃至多核未来的应用领域不止于此,未来可以也会覆盖包含商用车、电船、飞机等更多领域。

超充革命:重构用户时间感知的“隐形战争”

第二代神行超充的12C倍率、5分钟520公里补能等参数背后,是宁德时代对用户心智的精准打击。当充电速度突破“1秒2.5公里”阈值,用户的时间焦虑开始瓦解:“充电”从需要刻意规划的事项变为无感行为。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家庭用车结构的改变:某第三方调研显示,超充普及会使家庭唯一用车选择电车的比例从38%跃升至67%。

产业终局:当电池从“主角”变为“配角”

当黑龙江用户不再关注冬季续航数字,当年轻人不再为充电速度焦虑,当高端玩家忘记电池类型而专注驾驶乐趣——这些场景的实现,才是多核架构的真正胜利。它标志着新能源产业终于跨越“技术炫耀期”,进入“体验无感化”的新纪元。

此刻回望,这场发布会或许正在改写历史:一个由用户生活场景定义技术方向的多核时代,已拉开帷幕。而那些仍在参数内卷中狂奔的企业,终将成为旧时代的注脚。

文章标签:
技术解析
 
相关推荐
智行汽车 0粉丝    677作品 关注 播报热门车讯,汇集车品好物。
推荐作者
型车志 关注
通过独特的视角,创造有型、有趣的汽车评测视频和故事。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21世纪车评 关注
21世纪专业汽车资讯,改装资深专家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