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财圈社&道哥说车李雅萱】当固态电池量产落地改写续航规则,当智能驾驶监管新规重塑行业秩序,当油电同价浪潮席卷主流市场,中国汽车产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在这场关乎未来生存权的博弈中,五菱汽车以2025款星光EV的震撼发布为支点,在2025上海车展期间抛出了一道耐人寻味的命题:当新能源渗透率突破50%,当L2级辅助驾驶成为10万-15万元车型标配,这家曾以“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闻名的车企,将如何在政策红利消退与技术军备竞赛的夹缝中,开辟一条属于国民品牌的突围之路?
锚定中型车市场,安全、智驾与续航三重突围
“我们希望用户买到我们车之后尽可能开得远一点,电池容量是一分钱一分货。”上汽通用五菱产品营销中心五菱市场总监思行在谈及星光EV的续航策略时直言,610公里的保守标定背后,是69.2kW・h大容量电池的扎实支撑。
上汽通用五菱技术中心智能平台首席技术官邵杰则解释道,“通过第二代第三代电机效率提升,结合风阻优化至0.22Cd,最终实现百公里12kWh的超低电耗。”这种实在的产品哲学,在电池安全领域体现得更为突出——采用问顶技术解决极耳焊接隐患,搭配MUST航架式电池包结构,使电池包强度提升60%,远超2026年实施的新安全标准。
而在智能驾驶赛道,五菱选择了差异化突围路径。上汽通用五菱技术中心智能架构高级技术官林智桂强调:“同级少有的双目摄像头方案,让我们在通用障碍物识别上具备天然优势,比如对静止车辆、横穿行人的检测精度提升30%。”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跨层记忆泊车功能,作为行业首个实现该技术的品牌,五菱已将记忆路线长度拓展至2公里,支持坡道、地库复杂场景,“我们不追求功能数量,而是把高频使用的泊车场景做到极致”。
这种场景优先的智驾开发理念,与思行提到的“智能化做长板”策略形成呼应——星光EV的高速领航功能经过2000多公里跨7省实测,在车道保持、自动变道等基础体验上完成127项细节优化,确保“辅助驾驶打开后是真的有人在帮忙开车”。
“不要”性价,要“硬核普惠”
面对“如何打破低价标签”的追问,思行提出了五菱的向上三步曲:依托商用车160万用户的信赖基盘,借宏光MINIEV积累的新能源认知,通过星光系列切入主流乘用车市场。
“我们不做30万元以上的高端,而是聚焦10万-15万元主流区间,用‘减法思维’把核心体验做到100分。”林智桂透露,五菱正在研发的机械车位泊车功能,已针对金属挡板、台阶等23种细分场景进行适配,“技术成熟度比算力堆砌更重要,我们要确保用户敢用、爱用”。
研发模式方面,五菱正构建“自研+生态协同”的双轮驱动。邵杰揭秘的一二五工程显示,五菱已拉动电池、芯片等12家核心供应商在柳州建厂,本地化生产使零部件成本降低15%。
这种产业集群效应为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的落地奠定了基础,五菱联合欧阳明高院士团队攻关的固态电池预计2027年实现上车,届时能量密度将突破500Wh/kg,成本较现有电池降低40%。
面对增程技术争议,邵杰则强调五菱的开放态度:“技术没有对错,我们三条路线并存,关键是用五菱的品质基因打磨体验——比如增程车型会延续商用车的可靠性优势。”
靠年轻化破局?思维年轻才是关键
当被问及“高端化与年轻化如何兼得”,思行给出了五菱的破局之道:“年轻化是表象,本质是抓住90后‘颜值即正义’的决策逻辑——60%的星光用户因外观设计买单。”这种设计哲学体现在2025款星光EV的内饰焕新上,悬浮中控屏、零压座椅等元素,精准击中年轻群体对“精致感”的需求。
而在渠道端,五菱正推进“商乘分离”战略,将乘用车门店向体验化转型,将在高速上演示领航功能,变为聚焦泊车场景。
产品矩阵规划方面,五菱展现出清晰的架构化思维:基于全球银标架构,除已发布的星光EV,8月底前将推出星光S插电混动版,后续还将衍生SUV、MPV等车型。
“集团给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向上、向上、向上。”思行强调,这种向上不是盲目冲高,而是通过架构共享降低成本,让用户“花同样的钱买更大空间,花更少的钱享更优技术”。例如,星光EV的灵眸智驾系统,通过规模化采购将成本控制在同级1/3,实现“高阶智驾平权”。
不难发现,五菱的转型逻辑始终围绕“用户价值”展开:邵杰的技术讲解不离“安全、效率、成本”,林智桂的智驾研发紧盯“高频场景、真实体验”,思行的市场策略聚焦“基盘用户、场景痛点”。
这种拒绝空谈概念、坚持技术普惠的务实风格,恰是五菱在新能源红海突围的核心竞争力。
当行业沉迷于算力竞赛或激光雷达军备赛时,五菱选择了一条更贴近用户真实需求的道路——正如林智桂所言:“我们不追求技术有多炫,而是让每个功能都能解决用户的具体问题。”
这种“把100分留给体验,把性价比留给用户”的理念,或许正是五菱从国民品牌迈向技术品牌的关键密钥。未来,随着固态电池、6C快充等技术的落地,这家始终扎根人民需求的车企,或将带来更多关于普惠科技的新答案。
上海车展|华为乾崑展台 汽车黑科技盛宴来袭 上海车展的华为乾崑展台简直是汽车黑科技的宝藏地!今天就带大家一探究竟。 #信赖智能从华为乾崑开始# #华为乾崑智驾ADS4发布# #上海车展智能最前沿#
2025年上海车展,上汽商用车战略重磅发布!以 “年轻创富・美好生活” 为主题,上汽大通携华为乾崑等生态伙伴,开启了商用车行业智能化与生态化转型。
在这次上海车展上,去年整车出口全国领跑的奇瑞又要给来自全世界的经销商和媒体们,带来怎样的小震撼?
捷途纵横以 “心所向 自纵横” 为主题,携全系产品 —— 纵横 G700、纵横 G900、纵横 F700、纵横 G600 等,于独立展台全球首发亮相
丰田用全矩阵证明: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我们全接住了!
2025上海车展:油老虎变身电驱猛兽
通过本次上海车展,华为展示了其在智能电动车时代作为“核心赋能者”的野心。其技术布局不仅指向产品创新,重点在重构行业规则——未来的汽车竞争将不再是单一品牌的较量,而是技术生态体系的对抗。华为的路径若成功,或将开创一个“去品牌化”的技术驱动时代,而传统车企能否在分工变革中守住价值高地......
押注新世代,与中国同频,宝马技术“亮剑”创新先行。
岚图汽车为2025百度AI开发者大会保驾护航
汽车观察家拍到了一只机器狗,不仅能为主人买可乐饮料,还能跳舞。这还不是最为令人惊叹的,更让人感到震惊的是,这狗肯定通人性,还能和老外握手打招呼,把中华民族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发挥到淋漓尽致!
在2025年上海车展这一全球汽车产业的盛会上,新能源汽车无疑成为了最耀眼的主角。随着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在3月达到51.1%,再度反超燃油车,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正持续释放,行业发展迈入全新阶段。
在 2025 上海车展,比亚迪的兆瓦闪充技术大放异彩。其最高充电功率可达 1MW(1000kW),实现全球量产最高峰值充电速度 ——1 秒补能 2 公里 ,5 分钟便能为车辆补充 400 公里续航。基于 1000V 高压架构与 1000A 大电流协同,搭配 10C 高倍率电池,大......
沙特大奖赛在第一圈的时候就发生了碰撞,同时头排发车的皮亚斯特里将维斯塔潘逼出赛道,维斯塔潘从赛道外抢回了位置,但最终被罚时5秒,可以说冠军之争,开局即结局。
上海车展 捷途纵横展台:野性精致,豪华越野!
4 月 23 日,作为全球车企及出行科技企业的合作伙伴,法雷奥将携众多创新解决方案亮相 2025 年上海国际车展,描绘未来出行的新图景。
双品牌布局提速 上汽奥迪“向上,立未来”
主持人:这A股指数很坚定啊,至今都没出现过大的波动。且热点板块持续性都不错。泛舟有没有发现,唯一美中不足的还是老问题,两市成交量较小。
4月23日,智己汽车于上海车展正式发布 “线控数字底盘技术”,为行业划出智能汽车进化新坐标。该技术以全线控架构革新底层逻辑,实现全域数字化控制与 “大小脑” 智能中枢深度融合,补齐智能汽车迈向“具身智能”的最后一块拼图,为用户带来全场景都好开、全场景更安全的颠覆性体验。
全球领先的汽车电子技术供应商伟世通与字节跳动旗下云服务平台火山引擎在2025上海车展联合举办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基于AI大模型的下一代智能座舱解决方案。
2025上海车展正式开幕,老任和海哥一起去现场逛展,看看BBA、大众、雷克萨斯等传统车厂,在车展上有哪些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