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小米双风道前舱盖事件再升级 多名SU7 Ultra车主维权要退车

小米双风道前舱盖事件再升级 多名SU7 Ultra车主维权要退车

车视头条 2122浏览 2025-05-13 IP属地: 未知

2025年5月,一场由数百名小米SU7 Ultra车主发起的退车风波正在全国范围内迅速蔓延,将这家跨界造车的科技巨头推入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这场风暴的核心矛盾聚焦于小米汽车在高端车型SU7 Ultra上涉嫌虚假宣传与性能缩水——标价4.2万元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被证实为功能缺失的装饰件,而车辆宣传的1548匹最大马力则被系统更新人为锁定,需完成赛道挑战才能解锁。

这场风波的直接导火索源于2025年5月7日小米汽车发布的一则姗姗来迟的致歉声明。该声明试图为SU7 Ultra车型存在的宣传与实物不符问题“灭火”,却意外点燃了车主们积蓄已久的愤怒情绪。车主们发现,所谓“赛道级空气动力学设计”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实际上是一个连纸巾都吹不动的装饰件,与宣传中的高性能形象形成强烈反差。

碳纤维前舱盖的功能性争议已成为这场风波的标志性事件,在小米SU7 Ultra的官方宣传中,这个标价4.2万元的选装件被赋予“完全复刻纽北赛道原型车”、“实现前部空气高效导流”、“制动系统专属散热通道”等技术光环。雷军本人在直播中更是强调:“我们不能只做个外观,所以我们内部的东西也都要改”,并声称“双风道直接导向轮毂,支持轮毂散热”。然而,当首批车主拆解实车后却发现,这个高价选装件内部结构与普通版无异,既无导流槽设计,也未与任何散热系统相连。有车主用鼓风机模拟气流测试,发现纸巾在开孔处纹丝不动,彻底戳破了这一“性能神器”的谎言。

与此同时,小米汽车对车辆性能参数的操作进一步激化了矛盾。5月1日推送的Xiaomi Hyper OS 1.7.0车机版本,将原本宣传的1548匹最大马力设置为排位模式,车主需在官方认证赛道刷出指定圈速才能解锁全部性能,否则只能使用约900匹马力。这一“游戏副本”式的设定让花费52.99万元购车的用户倍感愤怒。尽管小米汽车随后暂停了该更新并承诺在4-8周内解决问题,但车主们的信任已严重受损。

随着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全国范围内的车主维权行动迅速升级。据媒体报道,全国多地车主自发组建维权群,300余名车主联合录制视频要求无损退车,更有车主委托律师启动集体诉讼程序,要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主张“退一赔三”。

面对汹涌的民意,小米汽车给出了官方回应:对于未交付的订单,提供限时改配服务,可以改回铝制前舱盖;对于已提车和在限时改配结束前选配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的锁单用户,赠送2万积分(约合2000元)以表“诚意”。然而,这一补偿方案与车主4.2万元的实际损失相去甚远,被舆论批评为“用2000元打发60万的车主”。对于要求退车的用户,小米汽车的最新表态是“可以协商取消订单,但不能退回定金”。

从法律角度看,这场纠纷的关键争议点在于小米汽车的行为是否构成“虚假宣传”。有律师表示:“如果前舱盖存在虚假宣传且没有宣传中所述功能,那么至少前舱盖部分是可以退换的。但是整车是否能退换则存在疑问,关键在于是否能认定为虚假宣传。”

这场看似突然爆发的信任危机,实则揭示了小米汽车营销策略与产品实力之间的深刻矛盾。多位行业观察人士指出,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本不在SU7 Ultra的量产计划中,却因用户对纽北原型车外观的呼声被仓促推出,这种将消费者当试验品的做法,在汽车这种涉及生命安全的耐用消费品领域显得尤为危险。

小米SU7 Ultra的案例反映了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普遍困境。在资本裹挟下,部分企业陷入参数焦虑症,将百公里加速时间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把电池放电倍率炒作出金融产品般的热度,却在最基础的功能实现上弄虚作假。碳纤维材质沦为装饰贴纸,空气动力学设计变成平面设计稿,消费者有理由怀疑:那些标榜“重新定义汽车”的豪言壮语,究竟有多少是货真价实的创新,多少是精心设计的营销话术?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车视头条 9.4万粉丝    8943作品 关注 一帮热爱汽车的视频人,用时尚、诙谐、专业的视角带来不一样评车
推荐作者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大付撕车 关注
大付撕车是汽车视频类栏目。栏目主张正确的选车观,为重度选车纠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