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一场由数百名小米SU7 Ultra车主发起的退车风波正在全国范围内迅速蔓延,将这家跨界造车的科技巨头推入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这场风暴的核心矛盾聚焦于小米汽车在高端车型SU7 Ultra上涉嫌虚假宣传与性能缩水——标价4.2万元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被证实为功能缺失的装饰件,而车辆宣传的1548匹最大马力则被系统更新人为锁定,需完成赛道挑战才能解锁。
这场风波的直接导火索源于2025年5月7日小米汽车发布的一则姗姗来迟的致歉声明。该声明试图为SU7 Ultra车型存在的宣传与实物不符问题“灭火”,却意外点燃了车主们积蓄已久的愤怒情绪。车主们发现,所谓“赛道级空气动力学设计”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实际上是一个连纸巾都吹不动的装饰件,与宣传中的高性能形象形成强烈反差。
碳纤维前舱盖的功能性争议已成为这场风波的标志性事件,在小米SU7 Ultra的官方宣传中,这个标价4.2万元的选装件被赋予“完全复刻纽北赛道原型车”、“实现前部空气高效导流”、“制动系统专属散热通道”等技术光环。雷军本人在直播中更是强调:“我们不能只做个外观,所以我们内部的东西也都要改”,并声称“双风道直接导向轮毂,支持轮毂散热”。然而,当首批车主拆解实车后却发现,这个高价选装件内部结构与普通版无异,既无导流槽设计,也未与任何散热系统相连。有车主用鼓风机模拟气流测试,发现纸巾在开孔处纹丝不动,彻底戳破了这一“性能神器”的谎言。
与此同时,小米汽车对车辆性能参数的操作进一步激化了矛盾。5月1日推送的Xiaomi Hyper OS 1.7.0车机版本,将原本宣传的1548匹最大马力设置为排位模式,车主需在官方认证赛道刷出指定圈速才能解锁全部性能,否则只能使用约900匹马力。这一“游戏副本”式的设定让花费52.99万元购车的用户倍感愤怒。尽管小米汽车随后暂停了该更新并承诺在4-8周内解决问题,但车主们的信任已严重受损。
随着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全国范围内的车主维权行动迅速升级。据媒体报道,全国多地车主自发组建维权群,300余名车主联合录制视频要求无损退车,更有车主委托律师启动集体诉讼程序,要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主张“退一赔三”。
面对汹涌的民意,小米汽车给出了官方回应:对于未交付的订单,提供限时改配服务,可以改回铝制前舱盖;对于已提车和在限时改配结束前选配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的锁单用户,赠送2万积分(约合2000元)以表“诚意”。然而,这一补偿方案与车主4.2万元的实际损失相去甚远,被舆论批评为“用2000元打发60万的车主”。对于要求退车的用户,小米汽车的最新表态是“可以协商取消订单,但不能退回定金”。
从法律角度看,这场纠纷的关键争议点在于小米汽车的行为是否构成“虚假宣传”。有律师表示:“如果前舱盖存在虚假宣传且没有宣传中所述功能,那么至少前舱盖部分是可以退换的。但是整车是否能退换则存在疑问,关键在于是否能认定为虚假宣传。”
这场看似突然爆发的信任危机,实则揭示了小米汽车营销策略与产品实力之间的深刻矛盾。多位行业观察人士指出,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本不在SU7 Ultra的量产计划中,却因用户对纽北原型车外观的呼声被仓促推出,这种将消费者当试验品的做法,在汽车这种涉及生命安全的耐用消费品领域显得尤为危险。
小米SU7 Ultra的案例反映了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普遍困境。在资本裹挟下,部分企业陷入参数焦虑症,将百公里加速时间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把电池放电倍率炒作出金融产品般的热度,却在最基础的功能实现上弄虚作假。碳纤维材质沦为装饰贴纸,空气动力学设计变成平面设计稿,消费者有理由怀疑:那些标榜“重新定义汽车”的豪言壮语,究竟有多少是货真价实的创新,多少是精心设计的营销话术?
领克900护航百人援疆越天山
见证比亚迪又一历史时刻,比亚迪巴西工厂首车下线
奥地利大奖赛迈凯伦赛车展现了绝对优势,双车统治了比赛。由于迈凯伦车队允许自由竞争,本站两位车手缠斗成为焦点,赛场上的双龙会以诺里斯的获胜而结束。
长三角地区四大汽车经销商商会联名发函:敦请涉嫌违法主机厂自律
纳米06的第一口电 充电体验怎么样?
2025年7月3日,广汽昊铂宣布,昊铂HT/GT同步推新上市,2025款昊铂HT共推出4个版本,售价为18.99万-22.99万;2025款昊铂GT共推出2个版本,售价为17.39万-18.59万。聚焦纯电用户出行痛点,双车共迎四大产品升级,针对安全系统、颜值设计、座舱交互等维度......
2025年7月2日,坦克品牌正式发布销量数据:截至6月30日,全球累计销量已突破70万辆大关,成为最快且唯一实现70万销量成绩的中国越野品牌。
闻 “汛” 速援,爱暖榕江!骆驼蓄电池驰援贵州抗洪一线
销量快讯:一汽丰田6月销量72209台,同比增长14%
在大众汽车ID.3和ID.4的中期改款中,大众汽车将重新启用实体按键
权威头条指南:快3手机版免费下载安装
玛莎拉蒂正面临严峻挑战,2025年前五个月中国市场销量仅384辆,同比暴跌44%。电动化转型滞后、产品线断档和营销策略混乱是主要原因。母公司斯特兰蒂斯集团对其表现不满,可能将其剥离或削减资源。玛莎拉蒂亟需加速电动化、优化产品结构并重塑品牌形象,否则将难逃被淘汰的命运。
沃尔沃在吉利体系内面临严峻挑战,2024年中国市场销量下滑8.2%,新能源车型占有率仅0.56%。电动化转型缓慢,技术优势丧失,定价与国产新势力重叠但智能化落后。吉利已多次减持沃尔沃股份,若无法通过2025年新车型实现突破,沃尔沃可能被列为“非核心资产”,面临资源缩减的风险。
7 月 1 日,巴西卡马萨里市,比亚迪巴西乘用车工厂首车下线仪式在此举行,一辆崭新的比亚迪海鸥驶下生产线,这一时刻不仅是比亚迪全球化征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更预示着中国汽车在海外市场的扩张进入了全新阶段。
即将于7月12日-21日盛大启幕的长春汽博会,重磅打造了前瞻性十足的“未来出行展区”。这绝非普通的技术陈列,而是一场顶尖智慧汇聚、“含新量”爆棚的沉浸式科技盛宴。现场将描绘出一幅关于未来出行的壮丽画卷,观众也将提前感知智慧出行、移动生活的澎湃脉动。
7月1日,长安汽车发布2025年上半年成绩单:半年累计销量135.5万辆,创近8年新高
特斯拉6月销量实现双增长,新车型Model Y E80曝光
车坛快报|超10家车企发布7月购车优惠,小米汽车2027年考虑出海
全新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开启预售 限时26万起
2025上半年,上汽大众累计终端销量52.3万辆,同比增长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