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巨亏6709亿,暴跌70%,日系双雄迎来至暗时刻

巨亏6709亿,暴跌70%,日系双雄迎来至暗时刻

牛车网 1534浏览 2025-05-14 IP属地: 未知

用「至暗时刻」一点都不夸张。

当东京都港区的本田遭遇业绩地震时,位于横滨的日产迎来成立92年以来最高的亏损记录。

5月13日,日本两大汽车巨头相继发布了年度财报。

先看本田汽车,2025财年(截至2025年3月)营收21.69万亿日元,同比增长6.2%,但是,净利润同比锐减24.5%至8358亿日元。财报中最为恐怖的是,本田预计其2026财年净利润将进一步暴跌70.1%至2500亿日元。

巨亏6709亿,暴跌70%,日系双雄迎来至暗时刻

本田认为,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的冲击远超预期,因此本田决定推迟加拿大工厂建设,北美市场产能调整导致预期利润损失达1800亿日元。在关税与汇率夹击下,本田对2026财年利润前景预估非常谨慎且不乐观。

日产汽车2024财年(截至2025年3月)合并净销售额为12.6万亿日元,同比下滑0.4%;但是,营业利润为698亿日元,同比下滑87.7%,营业利润率只有0.5%,比多数中国车企还惨。净利润由盈转亏,亏损高达6709亿日元(2023财年净利润为4266亿日元)。

巨亏6709亿,暴跌70%,日系双雄迎来至暗时刻

巨亏6709亿,暴跌70%,日系双雄迎来至暗时刻

为自救,日产决定在去年11月全球裁员9000人的基础上,再追加1.1万人,计划将全球17家工厂合并(关闭)至10家,削减20%产能,计划取消位于日本九州的LFP电池工厂,计划削减研发投入…

“预计净利润暴跌70%”与“年度亏损6709亿日元”,暴跌与巨亏的背后,折射出的是日系巨头在地缘政治困局下的被动局面,更揭示了它们在电动转型时代的战略迟缓。

当然,这两份日本车企巨头的财报,也用数据直观解释了,为什么石破茂政府难得一见地会对漂亮国发起的关税战如此“强硬”。

本田汽车在北美营收占比超过40%,日产汽车的全球第一大市场同样在北美,日产有60%在美销售车辆从日本/墨西哥进口,关税压力迫使生产回流美国,推高成本,日产直接押注纯电,错过混动窗口期,在皮卡文化盛行的美国错失过渡期需求。

欧洲市场,本田和日产电动化处于慢半拍的节奏,本田在欧洲销量增长20%,但依赖燃油车;日产聆风因续航落后于大众ID.3,市占率持续萎缩。

亚洲市场,则面临着中国车企的“降维打击”。本田在印尼、泰国销量下滑9%,日产联盟伙伴三菱年销量55万辆,但面对比亚迪海豚、五菱、欧拉、埃安等更具性价比的电动车的冲击,燃油车基本盘面临冲击。日系品牌“高性价比”、“高品质”的标签正被中国车企重构。

中国市场,已经从“利润奶牛”变为“转型烤场”。本田2024年在华销量同比跌30.9%至85.2万辆,创2014年以来新低;日产销量下滑12.2%至69.7万辆,主力车型轩逸月销跌破万辆,终端均价更是大幅下跌。

巨亏6709亿,暴跌70%,日系双雄迎来至暗时刻

东风日产今年1-4月销量仅为15.66万辆,同比大幅下滑近30%。日产新推出的纯电轿车N7以11.99万元的“破局价”上市,单日订单破万,成为其近年来罕见的数据亮点。

巨亏6709亿,暴跌70%,日系双雄迎来至暗时刻

有日本汽车行业的分析认为,这或许成为是本田和日产合并重启的新契机。众所周知,就在几个月前,本田与日产合并谈判因控制权争夺破裂。

结语:

把本田和日产放到一起来讨论,对本田会有一些不公平,毕竟无论战略转型或是财务状况,它都要比位于隔壁横滨的日产汽车更好一些。但不可否认,他们面临着类似的困境,全球市场格局重构带来的不稳定性,中国新能源车在亚洲甚至全球的冲击,战略转型中的相对迟缓等等。

作为全球top10的汽车巨头,本田和日产有过在北美、欧洲、中国、东南亚开疆拓土的辉煌战绩,也有被欧美本土品牌按在地上摩擦的波谷遭遇,甚至日产还经历了1999年的破产危机。本田、日产那都是经历过风浪,穿越过周期的存在,只不过这一次的风浪比以往都要大。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牛车网 1.2万粉丝    1万作品 关注 牛车网是汽车互联网江湖的挑战者,立志打破汽车与消费者之间信息
推荐作者
柿柿车 关注
汽车媒体编辑,参与C-NCAP试验报道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AM车镜 关注
AM车镜是中国汽车行业具有影响力的资讯提供者。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