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从标杆到垫底!BBA三款车型为何降价也难挽颓势?‌

从标杆到垫底!BBA三款车型为何降价也难挽颓势?‌

汽车点评车叔 2021浏览 2025-05-19 IP属地: 未知

2025年4月,中国汽车市场迎来结构性转折,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50%‌,传统豪华品牌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奔驰A级、奥迪Q4 e-tron、宝马iX1作为BBA旗下代表车型,集体陷入销量寒冬。即便目前奔驰A级的起售价已降到12万多,奥迪Q4 e-tron优惠超12万元,宝马iX1裸车价跌破20万元,也仍难掩销量颓势。其中,奥迪Q4 e-tron月销仅521辆‌,奔驰A级和宝马iX1勉强突破千辆‌。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它们的销量如此惨淡?

从标杆到垫底!BBA三款车型为何降价也难挽颓势?‌

北京奔驰A级

指导价:25.13-27.57万元

奔驰A级作为奔驰品牌旗下的入门级豪华轿车,目前起售价格从25.13万元直降至12.56万元,降幅达到50%,但大幅降价未能挽救销量,反而导致消费者对品牌定价体系失去信心。价格“腰斩”后,用户形成“越降越观望”的恶性循环,且经销商陷入“卖一辆亏一辆”的困境。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销量为1460辆,相比3月份2411辆下降了39.44%。这款曾以“20万买奔驰”改写豪华车市场规则的入门车型,最终在电动化浪潮与价格战中中黯然失色。

从标杆到垫底!BBA三款车型为何降价也难挽颓势?‌

从产品力来看,当奔驰A级终端裸车价跌至12.56万元起,与降价后的大众速腾、丰田凯美瑞等合资B级车价格重叠时,其“豪华车”身份已名存实亡。更致命的是,同价位还有众多新能源车型可选,比如比亚迪秦L、海豹06 DM-i、长安启源A07等,在空间、配置、性能上全面碾压A级。比如动力方面,奔驰A级搭载的1.3T发动机,不仅动力弱于竞品,且频发漏油、故障灯异常等问题,严重影响使用体验。此外,采用的扭力梁非独立悬架,进一步削弱驾驶品质。

从标杆到垫底!BBA三款车型为何降价也难挽颓势?‌

空间方面,奔驰A级作为紧凑型轿车,轴距与空间劣势明显‌,无法与B级燃油车或中型新能源车竞争空间实用性。此外,在新能源时代,年轻用户更关注自动驾驶、智能生态比如车载KTV、AR导航,而非传统豪华品牌的光环。奔驰A级仍为燃油车架构,缺乏电动化技术储备,其车机系统被吐槽“卡顿如十年前手机”。而国产竞品已标配L2+级智驾、语音交互等高感知配置。

从标杆到垫底!BBA三款车型为何降价也难挽颓势?‌

国产车企通过电动化实现“降维打击”。比如比亚迪汉EV以更低价格提供3.9秒零百加速、高阶智驾功能,小米SU7则整合生态链优势,直接吸引年轻科技用户。奔驰A级既无性能优势,又缺乏差异化卖点,消费者当然更倾向于选择“高配国产车”而非“低配奔驰”。随着消费者购车理念的逐渐改变,品牌溢价的套路已经撑不了多久了,在这种情况下奔驰A级的销量下滑,不过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汽奥迪Q4 e-tron

指导价:28.99-36.71万元

作为奥迪电动化转型的“试金石”,Q4 e-tron曾被寄予厚望,但其销量却持续低迷。数据显示,2024年,奥迪Q4 e-tron累计销量仅8685辆‌‌,比热门车型半个月的销量还低。进入2025年更惨,月销量只有几百辆,即便目前最高可享受12.48万元的优惠,最低起售价已降低到19.13万元,但还是没有多少人愿意为其买单,其中,4月份为521辆,相比3月份810辆下降了35.68%。要知道,奥迪Q4 e-tron在国内车市诞生之后,虽然销量并没有过于出彩,但是其单月销量成就也能够稳定在2000辆以上。

从标杆到垫底!BBA三款车型为何降价也难挽颓势?‌

与昔日的销量成绩相比,今年4月份,奥迪Q4 e-tron仅521辆的销量成绩,确实难言精彩。这样的销量成绩,用“惨淡”来形容都算是轻描淡写。在奥迪的整个产品线中,奥迪Q4 e-tron仅占据了1.53%的份额,与同级别中热销的SUV相比,其差距可谓一目了然,令人不禁为其前景担忧。从产品实力上看,比起奔驰EQA来自油改电平台,一汽奥迪还是有些诚意的,奥迪Q4 e-tron是基于大众MEB纯电平台打造的纯电动车型。其长宽高分别为4588/1865/1626 mm,轴距达到了2764mm,比奔驰EQA更大。

从标杆到垫底!BBA三款车型为何降价也难挽颓势?‌

内饰方面,配备10.25英寸的全液晶仪表盘和11.6英寸的中控屏幕,搭载车载MMI智能系统,支持包括语音识别、车联网以及CarPlay等功能。此外,还配备了360度全景影像和L2级别的辅助驾驶功能。动力方面,提供了150千瓦和230千瓦两种动力选择,配备84.8kWh的大容量电池组,最大续航里程为605公里。尽管奥迪Q4 e-tron在空间、配置和动力上都有一定的竞争力,但在内卷到极致的豪华新能源市场,奥迪Q4 e-tron的竞争力要逊色很多。

从标杆到垫底!BBA三款车型为何降价也难挽颓势?‌

比如智能化方面,智能座舱交互逻辑与燃油车趋同,辅助驾驶需额外选装,与华为ADS 3.0、小鹏XNGP等形成代差‌。续航方面,目前国产品牌已经全面采用800伏高压电气化构架,续航里程被推到了800公里左右。而奥迪Q4 e-tron的续航里程最高只有605公里没有任何优势。此外,在2025年懂车帝冬测中,奥迪Q4 e-tron在极寒环境下续航达成率仅40%,实际续航仅235公里,远低于标称的605公里,暴露电池低温性能缺陷。同时,其加速性能比如顶配版才6.8秒破百,在电动车型中缺乏亮点,难以吸引追求性能的消费者。在燃油市场,要买豪华品牌根本绕不开BBA,但是在新能源市场却完全不同,消费者对BBA没那么强的认同感。因此,比起购买奥迪Q4 e-tron,他们更乐意选择国产高端车型。

华晨宝马iX1

指导价:29.99-33.99万元

‌宝马iX1是宝马旗下的一款紧凑型纯电动SUV‌,自2023年8月上市以来,月销量从来没有突破1900辆。数据显示,2024年,宝马iX1累计销量为12640辆,月均销量为1050辆。而到了今年,1-4月份累计销量为4913辆,其中4月份销量为1156辆。要知道,目前宝马iX1在终端优惠幅度也很大,最高可享受11.94万元的降价优惠,最低起售价已经降至19.13万元,可即使如此,今年最好的单月销量也只有1752辆。

从标杆到垫底!BBA三款车型为何降价也难挽颓势?‌

从产品力来看,不可否认,宝马iX1在外观和内饰设计上都有所突破,其长宽高分别为4616/1845/1641 mm,轴距2802mm,也很好地保证了车内空间。但在配置方面,宝马iX1显得有些吝啬,尤其是许多实用的配置都需要额外选装,比如疲劳驾驶提示、内置行车记录仪、全速自适应巡航、车道居中保持等,而这些配置在同级别纯电SUV中通常都是标配。动力方面,配备了前后双电机的动力总成,最大功率313马力,最大扭矩494牛·米,配合电动四驱系统,0-100km/h加速时间仅需5.7秒,性能表现也不差,但售价33.99万元的车型,CLTC工况下续航里程仅有450公里。

从标杆到垫底!BBA三款车型为何降价也难挽颓势?‌

要知道,20多万的特斯拉Model Y,不仅起步续航就有554km,自动驾驶辅助系统更是要强过宝马iX1很多。显然,面对国内新势力和特斯拉的强势竞争,宝马iX1在市场上的存在感并不强。而且在这个领域里,还有发展势头较强的比亚迪、吉利、长城汽车等自主品牌,都是多品类、多产品、多动力的布局紧凑型市场,不仅技术成熟,且价格更加的亲民。即使是放眼整个合资品牌,还有大众、丰田、本田、别克等旗下纯电车型,也都比宝马iX1便宜不少。

从标杆到垫底!BBA三款车型为何降价也难挽颓势?‌

由此,可想而知,如今想要在纯电动的SUV市场里生存下来,是有多困难了。即使目前19万元出头就能买到宝马iX1,但相比同级车型缺乏亮点,续航表现一般,配置水平较低,尤其是许多实用配置都需要额外付费选装,这使得宝马iX1在同级别车型中的竞争力大打折扣,这左右了很多人的选择,自然销量就好不到哪里去。除非宝马iX1能够在配置和续航方面做出实质性改进,否则很难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车叔总结

奔驰A级、奥迪Q4 e-tron、宝马iX1的销量滑坡,不仅是单一车型的失败,更是传统豪华品牌在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中的阶段性阵痛。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各品牌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市场格局也将持续演变。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环境中,若无法在技术自研、本土化创新与品牌重塑上实现突破,昔日的“德系三强”或将彻底沦为新能源时代的配角。最后,大家怎么看待这些车型在中国市场的未来?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们的想法和见解。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汽车点评车叔 29.6万粉丝    1.8万作品 关注 汽车垂直领域知名自媒体,人见人爱的车叔带你成为懂车帝!
推荐作者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Soul车 关注
资讯类自媒体
华南车市资讯 关注
立足华南区域,打造本地化的汽车资讯,接地气的专业汽车报道。
柳爷评车 关注
你来说 我来测 先来一百款新车 优缺点简单粗暴 没有那么多弯弯绕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