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上海车展,被誉为是一场没有硝烟的“世界大战”。众多来自海外金发碧眼的汽车人,在反复端详和审视中国品牌的新车后,无奈地在小本本上写下了一句话:世界汽车产业的权力中心,已经转移到了中国。
甚至是在长期被西方美学主导的汽车设计领域,中国车企也拿到了反转的剧本。一场重塑汽车设计美学的革命,正在本届上海车展中悄然发生。中国汽车行业也终于从过去的卷技术,到现在以设计和技术双驱动。由此可以看出,设计,这个在产品竞争中一直被低估的环节,正在成为品牌竞争和破内卷的重要阵地。
从跟随、觉醒到爆发
1997年,当乔布斯重返苹果公司出任CEO时,曾经说过一句话:“设计是制造产业最根本的灵魂。”而乔布斯真正的伟大之处也正是在于,当竞争对手还在堆砌技术参数时,苹果却早早地意识到,“美”才是第一生产力。
20年前,绝大多数中国汽车企业缺乏自主制造能力,彼时还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他们,自然无暇也没有能力考虑设计这种太过遥远的“文明”。中国汽车也注定在很长的时间里,无法绕过对西方产品模仿的过程,早期的中国汽车设计在“彼唱此和”的轨迹中,艰难完成了原始积累。
从2009年开始,中国市场连续15年蝉联全球汽车产销量第一,成为世界上当之无愧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制造业也迅速完成了从“追赶”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奋进轨迹。
另一个深刻的变革是,在中国汽车工业从“规模红利”向“技术红利”的转变的同时,中国汽车设计也完成了从跟随,觉醒,到爆发的过程。消费者对美的认知,已经不再一味被西方所左右。
中国汽车设计迎来全面自信和崛起,是时代赋予的绝佳机会。国力强盛和技术领先所带来的,一定是审美的自信,文化的自信,以及设计的自信。让中国审美成为全球汽车设计重要审美风格,正逢其时。
比如在这次上海车展中,吉利星耀8来自“西湖断桥”灵感的D柱以及源于故宫国宝的“霁海蓝”车色;广汽传祺向往S9“藏锋于润”的设计;比亚迪仰望标识灵感源自甲骨文“电”字……中国品牌汽车集体迸发出自信的姿态,共同打出“中国设计”的牌,汽车设计领域仿佛迎来了一场“文艺复兴”,引发着全球设计范式新的嬗变。
与此同时,大量海外设计大拿来到中国,在思维与观点交锋和碰撞的各种设计论坛上,他们不仅看到了中国汽车设计正在经历从文化符号搬运,到中华美学重构的质变过程,同时也由衷意识到,基于电动智能时代的全新场景,都在依靠中国设计去定义与描绘。
这是从旧时代切换到新时代,设计交接的关键时刻。
设计升维,吉利始终领先半步
今年的上海车展期间,一场主题为“美美与共”的设计论坛,被直接搬到了车展现场。与会嘉宾围绕新能源汽车在“同质化困境”中,如何找到破局大法展开讨论。事实上了解行业的人都知道,早在2023年吉利设计团队就已经在全行业率先提出,要“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和同行一起打造中国好设计。
看得出来,当技术的同质化,将存量市场争夺的参与者,反复推入“产品同质化→价格战→利润压缩→研发投入不足→创新乏力→加剧同质化”的恶性循环陷阱中时,大多数中国车企都会意识到,设计正是应对挑战、打破内卷的“答案”。
只不过从时间上来说,早在十年前,吉利就已经开始了对设计体系化的思考,并开启了对中国原创设计的追求和打磨。
“设计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2015年,当大部分国内品牌还在沉迷于对西方审美模仿的时候,吉利以极具辨识度的中国汽车原创设计,推出了被誉为“大美中国车”的博瑞,用祥云、回字纹和水波涟漪等经典的东方元素,开启了吉利的“中国原创设计”之路。而那一年,也被称为中国自主品牌在设计上崛起的元年。
博瑞之后,博越、全新帝豪等为代表的一批大美中国车相继亮相,设计也成了吉利在燃油车时代一张重要的名片。
一直以来,吉利内部都在探索“将设计价值转化为商业价值”,对于设计的觉醒和升维,吉利始终领先于竞争对手半步,2023年,对于吉利设计进化史是一个极具含金量的年份。2月吉利新能源战略发布会上,吉利首创提出“开辟中国设计新范式”;同年12月,吉利在当年的国际汽车设计论坛暨吉利设计十周年活动中,呼吁中国汽车设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一起构建中国设计话语体系。
2024年,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分管吉利全球设计业务的陈政,提出了“设计即战略”。放眼整个中国汽车行业,能够将“设计”升维到战略高度的中国汽车企业,吉利应该是第一个。但事实上,全球商业历史中,一个好的设计战略帮助破局制胜的商业实践,其实并不鲜见,“苹果”就是最好的例子。
后来的故事也在反复证明,吉利早于行业将设计升维的正确性。
2023年吉利推出的银河系列,在短短两年时间内爆款迭出,到今年4月底,银河系列累计销量已经超过93万辆,距离百万辆只差临门一脚,这意味着吉利银河仅用25个月,将成为最快达成销量百万的新能源品牌。
尤其随着去年9月,吉利控股集团发布《台州宣言》,对“战略聚焦、战略整合、战略协同、战略稳健、战略人才”五大核心举措的落地,推进回归“一个吉利”,相信在战略整合和资源整合的大背景下,吉利技术、创新等维度都将迎来一个新的台阶,而设计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依托集团战略整合所带来的赋能作用也将进一步凸显。
如何设计一台中国车?回到这个问题,吉利或许已经找到了答案,并从2023年开始,自觉扛起建立中国自己的设计话语体系的责任。
“用十年时间,建立中国汽车的设计话语体系”。这是陈政在2024年对全行业发出的建言。从十年前,作为先行者开始对设计进行持续的思考和投入,到呼吁以十年为期共创“中国好设计”,吉利设计所坚持的长期主义,与吉利集团多次强调的“坚持长期主义”经营理念一脉相承,在近30年的造车历程中,吉利一直在证明着这套长期主义方法论的有效性。
从一时之美,到“各美其美”
业内人士预测,这一轮汽车智能化竞争,就像手机智能化的2023年,最晚到2026年智能化的时间窗口会关闭。
未来汽车设计的竞争,必然不止是简单的造型与算力的比拼,更是文化编码能力与价值输出能力的较量。只有将设计思考和产品定义高度集成,中国汽车设计范式,才能从一时之美,到真正引领一个时代之美。
所以从今年上海车展可以看出,中国的所有车企都意识到需要根植于技术趋势的沿革,在原创设计的路上走得更远。
“中国新能源市场是好设计诞生的优质土壤,是未来非常值得期待的高价值设计孵化场。如今中国新能源设计发展已经是天时、地利、人和,万事俱备。中国汽车现在就是构建中国设计话语体系的最好时机。”
很显然陈政更早已经洞悉到了这一时机,但他深知,“中国设计新范式”的崛起绝不是一家之言,需要联动产业内外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推进。这也是为什么在吉利,设计被置于重要战略位置,同时也一直在承担引领者的责任,搭建“国际汽车设计论坛”这样的权威舞台,创造世界设计大拿与中国设计领域对话的机会,一同畅聊汽车行业的设计未来;另外,吉利还牵手中国美术学院推出了行业首个《中国汽车设计话语体系研究白皮书》,以系统的设计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汽车设计的逻辑和故事。
接下来几年,中国汽车将会向着世界级车企的席位发起集体冲锋,为世界贡献智能电动时代的“中国答案”。那么,从Made in China时代,进入到Desinged by China时代,世界又将如何重新认识中国产品?
“我们倡议所有中国品牌,都能够围绕这一个观念来发力,大家拧成一股绳,形成力量,众创智能电动时代设计的未来,让中国设计新范式成为中国汽车工业自信崛起的里程碑。”陈政在此前某论坛上说,“我有一种生逢盛世的酣畅感”。
这种酣畅感,不仅来源于时代赋予了一位汽车设计师改变历史最好的时机,也源于吉利设计正从独行者到拥有一众同路人,中国汽车设计此刻真正进入到了百花齐放、美美与共的时候。借着这场跨越百年的能源革命,中国设计力量的火力全开,势必将会让中国汽车更快、更稳地站上世界舞台中央。
注:图片部分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二排超有面子,买MPV一定要看它,体验广汽传祺向往M8 乾崑系列
整车购买起售价338,000元,蔚来 新ES6、新EC6 全面进阶上市
艺术与科技的跨界交响,阿维塔012 Kim Jones限量版快闪亮相杭州湖滨银泰in77
兰博基尼跟杜卡迪又玩起来了?
比亚迪荣登2025凯度BrandZ全球汽车品牌榜第六名
福特Ranger游骑侠和大通星际X:我们试车后发现功能差别真不小!
31.80万起+配置升级!捷尼赛思G80涨价上市,是固执还是策略?
此次新推出的长安启源Q07长续航145尊耀型、长续航145尊荣型两款车型,价格分别为12.98万和13.98万元。
路过一家小米汽车门店的时候,发现展厅里摆放了一辆小米SU7 Max的璀璨洋红颜色的展车。这颜色确实很亮眼,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借着这个机会,我又一次体验了一下小米SU7 Max的静态。
4月18日,以“征程所向,远超想象”为主题的2025地平线年度产品发布会在上海滴水湖举行。地平线重磅推出L2城区辅助驾驶系统——地平线HSD,构建体验“类人”、用户“信任”的城区辅助驾驶新解。同时,地平线与奇瑞达成HSD首个量产合作,以全栈实力助力智能化量产迈向新征程。
全新沃尔沃 XC70 内饰谍照曝光!预计 9 月上市
技术领先+全球破局双引擎 1-4月比亚迪汽车销量超128万荣获销冠
2025中国汽车知识产权年会成功召开
重塑高端出行 领克900上市交付品鉴会·天津站圆满举行
八大全系标配,全新2025款星纪元ES纯电上市,18.98万元起
为爱出发!最长情的马拉松是长城汽车给的!
比亚迪落子布达佩斯,中欧新能源合作再树里程碑
1-4月,比亚迪汽车荣膺销量冠军 以硬核技术续写销量传奇
别克世家内饰谍照首次曝光!定位旗舰车型
吉利银河 M9 实车图曝光!定位 6 座旗舰 SUV,5 月 22 日米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