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8月,升任上汽集团总裁一个月的贾健旭,在年中干部会议上讲了一段“不穿防弹衣,有子弹打也要讲”的逆耳直言。
这番讲话创下国企老总第一“敢说”纪录(想了解讲话内容的朋友可以上网搜索),也让这次会议成为了上汽集团的“遵义会议”。
对于上汽集团的“一号工程”智己汽车,贾健旭给出这样的指示:“担创新、强声量、上规模”。在强敌环伺和“围剿”中摸索了四年的智己,确立了新的方针路线。
2025年5月13日,全新智己L6上市,这是智己今年打响的第一枪,据说后面还会有一系列产品动作,围绕九字方针,目标清晰明确。
乐观、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积极去做,向来都是成功的关键。但回到当前切实处境来看,身为上汽“唯一高端品牌”,智己的翻身路还要经历不少“浴血洗礼”,才能最终在高端品牌阵营站稳脚跟。
“一号工程”的欲与罚
都说智己含着金汤匙出生,上汽的“一号工程”,不折不扣的嫡长子,身后除了上汽还有张江高科和阿里,背景硬、实力强。这一说法不无道理。
上汽有60多年的专业造车经验,技术积淀深厚,零部件体系完善,全球化布局也很领先。而且,智己诞生的2020年,上汽已在中国第一大车企位置上坐了15年,充足的资金储备也是令人艳羡的。
最关键的,上海滩的开创思维一贯领先,这从上汽在2014年率先提出“汽车新四化”,就可窥一斑。这也使上汽较早就建立起电动智能化产业联盟,比如和阿里、英飞凌、宁德时代等合作,以及和中国移动、华为在5G技术网络方面的合作等。
如此优势和资源托举智己,不难想象上汽“一号工程”身具怎样的意气和殷期——首款车智己L7直接对标保时捷Taycan,聚焦操控和底盘优势,外观和内饰采用当时最新潮的设计,定价直指40万。
这是不是最佳出场姿势呢?或者说在小米雷军预言“智能汽车会蜕变为一个消费电子产品”的时候,智己作为一个高端电动品牌,还在凸显底盘和操控,是不是一种不合时宜与思维落后呢?
总之这确实让智己吃够苦头,“我们低估了建设一个40万元豪华电动新品牌,想要占领中国消费者心智的难度”,智己联席CEO刘涛曾如是说。
而那会的中国电动车市场,消费者正在为特斯拉的智能领先集体狂欢,正在被新势力的科技标签,被前所未有的用户运营模式带来的尊贵体验,被冰箱彩电大沙发带来的舒适性平权所吸引,也正在为比亚迪领先的电池技术而买单。
中国消费者沉浸在新事物、新模式、新技术、新业态,一切新东西带来的冲击和新鲜感中。新的市场逻辑和新的话语体系也迅速建立,成为汹涌的电动智能化浪潮的一部分。
人们似乎乐见新秩序颠覆旧秩序,那些来自央国企的“二代”们,包括智己、岚图、阿维塔、极狐、昊铂,似乎天生就带着旧秩序上位者的“原罪”,还有那些电动化转型不够迅猛和决绝的传统车企,都在“智能汽车会蜕变为消费电子产品”的信仰中遭到了惩罚。
然而有意思的是,那个喊出“智能汽车会蜕变为消费电子产品”的宗教般的人物,也带着小米汽车去纽北赛道刷了圈速,也用小米SU7 Ultra对标了保时捷Taycan,定价52万。
更令人没有想到的是,随着吹过头的辅助驾驶导致车祸惨剧的发生,随着一些虚假宣传被戳穿,中国车市的熵增正在被削弱,行业和消费者的理性正在回归。
这是天道对那些过速的、过分的、过错的欲望的惩罚,它告诉我们,一切欲望都需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去实现,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纠正。
需要新款L6重开好头
智己的检验和纠正,在智己L6这款车上有很大体现。一年前,智己L6首发上市,这是智己的第四款产品,面向20万-30万价格区间纯电市场。
中国车市发展至此,20万-30万价格区间已成为电动车竞争最激烈的主战场,至少有百款以上车型跻身其中。细分到纯电,领头羊即是特斯拉Model Y/Model 3、小米SU7。
20万也已成为纯电高端品牌或高端车型最后的价格底线,这是中国车市连年内卷和价格战的结果。既然是底线,就要想尽办法守住,最好从技术提升和产品升级吸引用户,而不是靠流量或口嗨。这也是市场在往理性回归时,企业应该具备的底层思路。
智己最值得表扬的一点,就在于此。4年多来,不管是在对造车底层逻辑和技术的捍卫中被质疑,还是在不擅长的营销中被嘲笑,智己始终都坚守了技术底座和智能突破。
提最典型的三点:智己在4年多来,完成了灵蜥数字底盘2次迭代,电子电气架构3次迭代,期间与Momenta联合开发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发展到了IM AD 3.0。
智己L6这款车,也在一年内实现全新升级换代。换代后的全新智己L6,全系标配800V高压架构、灵蜥数字底盘2.0,以及实现了线控制动、四轮转向和悬架系统的快速联动。
这让智己L6的高速工况电耗控制在了15.2kWh/100km以内,在480kW超充桩上电量从30%充至80%仅需11分钟。
更让智己L6的转弯半径缩短到了4.69米,后续还会通过OTA升级到4.39米,实现车长近5米的车,转弯半径竟和车长3米的车差不多。
还让智己L6具备200毫秒内识别爆胎,40毫秒内进行转向响应的爆胎稳定控制。而且针对搭载灵蜥数字底盘1.0的老车型,智己也将开放其爆胎稳定系统的软硬件升级纳入了计划中。
智己L6的全场景AEB系统,前向制动范围扩展到了4-130km/h,对50cm高度的障碍物识别准确率,也提升至95%。
除了上述通过技术底座和智能化提升,再次强化了新车的操控表现和安全性优势,全新智己L6也对舒适性体验进行了一些创新升级。比如通过液晶技术,实现了在透光和不透光之间可以调整控制的防晒天幕,比如更舒适的贝果座椅。
说到这里你会发现,从产品力来看,智己L6完全不逊色于竞品特斯拉Model 3和小米SU7,甚至在一些方面,智己L6的表现更亮眼。从价格来看,智己L6也极具竞争力。
说到底,智己L6只缺一个销量爆发了,这是智己必须要面对的考验。智己此前主担销量的车型是同在20万-30万区间的智己LS6,智己L6换代升级的目的,就是在这一区间形成一股新的力量,无论如何,智己L6都需要开好这个头。
“翻身仗”怎么打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中国汽车行业伴随着电动智能化浪潮,一路“口水仗”不少,但对于智己,要打好的必须是“翻身仗”。
上汽集团在董事长王晓秋和贾健旭搭档掌舵后,快速做出了一个非常轰动的决定,与华为牵手打造“尚界”品牌。这一举动掀起了关于智己的一些舆论水花,认为尚界的出现或将动摇智己在上汽集团的地位,甚至恐有尚界取代智己的可能。
老实说这种论调对于智己肯定不利,但好在领导层都及时表态,公开声明了智己对于上汽的地位和重要性。
王晓秋说:“智己汽车是上汽集团的一号工程和唯一高端品牌。这一点从智己立项开始到现在,从未改变,未来也不会改变。”
贾健旭则进一步强调:“上汽集团All in全产业链资源、All in技术、All in生态打造智己。集团所有的前瞻技术,均会在智己车型率先量产落地,确保智己在高端智能电动新赛道的技术领先优势。”
这些表态让外界吃了一颗定心丸,但事实上即使没有这些表态,智己之于上汽的地位也无需担心。尚界可算作上汽与华为的一项合作成果,为彼此的平台带来了增量,但都不是双方的唯一。
而且当有一天“车均华为”时,车企和品牌之间,终将回归到自身的竞争,就像燃油车时代的供应链一样,真是大道至简。
王晓秋已经指出了“上汽将通过智己突破20万以上高端市场”,贾健旭也已经给智己开出了“九字方针”:担创新、强声量、上规模。
关键是,市场的“翻身仗”怎么打?从智己的发展经历来看,智己持续耕耘的底盘操控和智能方面的技术口碑,正在形成涟漪效应,这是好的趋势,将逐渐沉淀为智己的品牌标签。
智己需要不断将长板做得更长,但同时也需要尽快去补足品牌在营销、渠道、服务、细节等方面暴露出来的短板。
刘涛曾表示2025年智己进入了2.0发展阶段,是品牌的效率比拼期。既然是比拼效率,那就不只是要用更多的技术创新实现更强的产品力,不只是增加更多的车型版本和开拓增程产品来覆盖更多用户,比拼效率还包括尽快弥合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传统车企在新的市场逻辑和话语体系中,天然存在营销短板。为了拉近与互联网企业跨界造车的营销差距,传统车企一直努力学习互联网企业的姿势,却没少栽跟头,被用户嘲笑“鹦鹉学舌”,甚至引起消费者反感。
但中国车市发展到今天还有令人欣慰的一点是,它已经证明了互联网企业的营销打法并非“绝对正确”,炽热的流量很诱人,它也很烫手,转眼就可能将你吞没反噬。靠流量而生,也必然因流量而亡。
传统车企尤其是央国企的“二代”们,不要再眼馋那些泼天的流量和调动流量的营销手段,补自己的营销短板,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来操作,实事求是,找准定位和差异化优势。
按照计划,除了全新智己L6,智己今年还将推出智己LS7焕新版,此外还有全新换代的智己LS6,以及全新智己LS6的增程版车型,10月份还将上市一款六座旗舰级增程SUV。
智己的产品阵营在不断扩充,技术底座和品牌标签在不断夯实,来自集团和供应链的支持和配合也在不断增强信心,若能打好接下来的每一仗,智己翻身成功在望。
这款海狮 07 DM-i 不光是配置出众,16.98万元—20.58万元的价格也是非常的有诚意的
当地时间2025年5月15日,比亚迪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欧洲总部官宣仪式。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维克托、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伟中、中国驻匈牙利大使龚韬、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比亚迪执行副总裁李柯及比亚迪副总裁李巍等出席仪式,并共同见证这一中欧新能源领域合作的重要里程碑。
奇瑞为什么在安全方面这么较真?其实说直白点就是“良心”的问题。
二季度首月,比亚迪宋家族以84088 辆国内销量再度夺魁,连续多月稳坐中国车企主流 SUV 家族市场销冠宝座。在传统销售淡季与市场竞争加剧的双重挑战下,宋家族在中国SUV 市场的领先优势仍无可撼动,持续领跑行业新高度。
从锦上添花到雪中送炭?颜值动力都拉满?小米YU7凭啥力挽狂澜?
魏建军揭秘长城新平台有啥黑科技,可油可电可氢、混动续航400km+
小鹏MONA M03 Max版520官宣 智驾、颜值、续航全拉满
三年之痒
80后夫妻选车记:第四代CS75PLUS Ultra与星越L终极对决
不到12万就有激光雷达,零跑B10怎么样?听听首批车主怎么说
奖励生活的「伊」万种「莓」好!宏光MINIEV×伊利牧场官宣联名
问界M8四月上市至今,预订量超过10万台,已经成为中大型SUV的爆款。虽然它的起售价高达35.98万,但在冰箱彩电大沙发、双腔空悬、双电机、宁德时代电池、HUAWEI ADS智能驾驶辅助的加持下,依然极具性价比。
中匈合作的不断深入,加上欧洲市场的不断突破,比亚迪更坚定在欧洲长期发展的决心,比亚迪也正在成为欧洲乃至全球范围内极具影响力的汽车品牌。
2023年,我们第一次见到魏牌蓝山,当时三排座全家庭化的布局,常接触位置甚至进行抗菌处理,细节让它定调成“为家服务的新能源SUV”。去年,魏牌给蓝山更换了一套全新的内饰,今年新增全新蓝山焕新款,这些改变是想告诉我们,魏牌在为用户改变。
从被动跟随国际标准到引领技术协同,从本土深耕到全球赋能,奇瑞这么死磕安全,也给行业内那些营销式安全、参数式突破,来了一场震撼的“安全教学”——安全不是作秀和口号,也没有捷径,唯有下足“笨功夫”。
工信部频出手,新能源汽车安全放首位
神龙汽车自主新能源品牌“HEDMOS示界”首款车型示界06正式上市
承包“小蛮腰”,买车送婚礼!秦L EV车主太幸福了!
政策东风劲吹,比亚迪化身国家安全 “硬核担当”
吉利银河M9来了,20万左右的大六座!买9字辈千万等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