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下调销量目标,端到端负责人将离职,理想为何 “减速”?

下调销量目标,端到端负责人将离职,理想为何 “减速”?

汽车点评车叔 1976浏览 2025-05-27 IP属地: 未知

曾经的新势力领头羊理想汽车,在 2025 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下调销量目标,端到端负责人将离职,理想为何 “减速”?

当行业普遍进入新能源角逐的后半场,当竞争对手纷纷提速冲刺时,理想却选择了 “减速”,不仅将年度销量目标从 70 万辆下调至 64 万辆,还传出端到端负责人夏中谱即将离职的消息。这不禁引人深思,理想这一系列动作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战略考量?

增程基本盘承压

纯电转型迫在眉睫

作为新势力中首个实现规模化盈利的品牌,理想汽车曾被市场寄予厚望,今年年初春风得意的理想也是设定了 70 万辆销量目标。然而,这一目标在 2025 年第二季度便宣告调整。

据相关媒体报道,理想内部已将全年排产目标锁定为 64 万辆,其中增程 L 系列从原计划的 56 万辆缩减至 52 万辆,纯电产品(含 MEGA)则从 5 万辆大幅提升至 12 万辆。

下调销量目标,端到端负责人将离职,理想为何 “减速”?

外界普遍认为,L6焕新版的市场遇冷是理想本次目标调整的导火索。这款被寄予厚望的走量车型在4月上海车展亮相后,并未带来预期中的订单爆发。与此同时,2025年前四月,理想销量相继被小鹏、零跑反超,其4月交付量仅3.39万辆,落后于零跑的4.1万辆和小鹏的3.5万辆,这在理想的发展历程中极为罕见。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增程赛道竞争白热化的当下,理想的基本盘面临失守风险。

增程式技术曾是理想的 “护城河”,但 2025 年这一赛道已成为红海。其中深蓝S09等车型以更低价格切入 20 万 - 50 万元市场,直接挤压 L 系列的生存空间。数据显示,2025 年第一季度增程市场增速骤降至 3.5%,而同期纯电市场同比增长 53.6%,成为拉动行业增长的绝对主力。这种此消彼长的态势迫使理想重新审视产品结构,若理想继续依赖增程,不仅难以维持增长,还可能在纯电转型中错失先机。

下调销量目标,端到端负责人将离职,理想为何 “减速”?

意识到这一问题的理想也开始了相关布局,理想 i8 和 i6 两款纯电车型计划于下半年发布,这两款延迟一年的产品被视为扭转纯电颓势的关键。此外,纯电i系列采用800V高压平台和宁德时代5C电池,技术路线与增程式形成差异化,试图以“高端纯电”重塑品牌形象。然而,这一转型风险犹存,若i系列未能打开市场,理想将面临“增程失守、纯电未起”的双重压力。

智驾路线换道

组织架构动荡

销量目标调整的同时,理想内部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人事地震。端到端模型负责人夏中谱的离职,以及芯片领域高级人才的引入,揭示了理想在智能驾驶战略上的重大转向。

下调销量目标,端到端负责人将离职,理想为何 “减速”?

毫无疑问,夏中谱的离职与理想智能驾驶路线的变更直接相关。作为 2024 年理想智驾的 “关键人物”,他曾主导端到端辅助驾驶方案的落地。然而,随着 2025 年理想押注 VLA模型,夏中谱所负责的技术模块逐渐失去战略价值。VLA 模型被李想定义为 “人类智能” 阶段,其核心在于通过三维视觉和物理世界建模实现更复杂的驾驶决策,相比端到端的 “哺乳动物智能”,VLA 在泛化能力和场景适应性上有质的提升。这种技术路线的调整,使得端到端团队的职能被边缘化,夏中谱的离职也就不足为奇。

与夏中谱离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理想近期引入了一位化名张开元的芯片领域高管。这位职级 22 级、直接向 CTO 谢炎汇报的技术专家,标志着理想在芯片自研领域的深度布局。随着 VLA 模型对算力需求的激增,理想需要从底层硬件到上层算法的全栈控制,以确保智能驾驶系统的高效运行。这种 “弃端到端、投VLA” 的战略选择,不仅是技术路径的优化,更是对未来智能汽车竞争制高点的争夺。

下调销量目标,端到端负责人将离职,理想为何 “减速”?

不过需要我们注意是,本次高层变动可能只是理想组织动荡的冰山一角。早在 2025 年 2 月,李想便将智能汽车战略负责人的职位交由总裁马东辉,自己则专注于 AI 方向的发展。这一调整与 2024 年 “产品与战略群组” 的成立一脉相承,彼时李想已将供应链、销售等职能放权,聚焦产品定义。如今,随着 VLA 模型的推进,李想的注意力进一步转向 AI 大模型研发,甚至被曝正与 DeepSeek 等 AI 公司展开合作。这种频繁的战略重心转移,虽然体现了理想对技术趋势的敏锐捕捉,却也导致内部资源分配的混乱。

车叔总结

总的来说,销量目标下调与高层变动,只是理想 2025 年困境的缩影。在增程基本盘失守、纯电赛道亟待突破的双重压力下,理想选择以销量目标下调换取转型空间,以高层变动推动技术路线调整。然而,这种 断臂求生”的策略能否奏效,取决于三个关键因素,即MEGA 能否成为高端纯电市场的标杆、VLA 模型能否如期落地、组织架构调整能否重塑凝聚力。若这三战皆负,理想或将错失新能源角逐的最后窗口期,沦为新势力洗牌中的 “掉队者”。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汽车点评车叔 29.6万粉丝    1.8万作品 关注 汽车垂直领域知名自媒体,人见人爱的车叔带你成为懂车帝!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GForce车研社 关注
If it isn't fun. It isn't a car.
R视觉 关注
资深汽车摄影师、喜欢用视觉的角度来诠释一台车的魅力。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那啥车 关注
每一台车都有自己的灵魂;那啥车?对!我的车。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