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2日,江苏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纸工商变更信息,让沉寂一年多的中国高端电动车品牌高合汽车重回公众视野。一家名为EV Electra Ltd.的黎巴嫩电动车企,以69.8%的持股比例控股新成立的江苏高合汽车有限公司,原母公司华人运通仅保留30.2%股权,创始人丁磊则从核心管理层中消失。
这场跨国资本联姻,被视为高合汽车从破产迈向“复活”的关键转折。据悉,在停产超400天后,高合汽车盐城工厂已启动复工环评,计划维持年产15万辆的产能,并召回部分员工。若顺利复产,高合将成为中国首个“死而复生”的新势力车企。然而,这场看似充满希望的浴火重生背后,却交织着诸多深层挑战。
高合暴雷回顾
在介绍高合复活事宜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该品牌的暴雷经过及现状。
高合汽车的崛起与陨落,堪称中国新能源狂飙时代的缩影。2017年,前上汽通用总经理丁磊创立华人运通,以“科技豪华”为旗号推出高合品牌,首款车型HiPhi X以68万起的售价,成为当时国内最贵的电动车之一。凭借展翼门、可编程大灯等炫酷设计,高合2021年销量达4237辆,一度跻身50万元以上豪华电动车市场前三。
然而,其高举高打策略很快遭遇市场反噬。2022年推出的第二款车型HiPhi Z售价61万-63万元,全年销量不足千辆;2023年推出的HiPhi Y虽将价格下探至33.9万元,但全年销量仅8681辆,远未达到支撑研发与运营的规模门槛。至2024年初,高合汽车资金链彻底断裂,2月宣布全面停工停产,员工工资拖欠超3个月,创始人丁磊承认经营策略失效。从高光到崩塌,高合仅用了 4 年。
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8月,高合母公司华人运通系52家公司合并负债高达157.81亿元,债权人申报债权总额更达228亿元,资产总额仅59.83亿元,资产负债率超260%。盐城地方政府与国资企业成为“救火队长”,2024年8月,法院裁定合并重整,剥离原有债务;盐城悦达集团与东方投资注资3亿元维持售后体系,并推动工厂复产环评。但地方输血仅能“续命”,真正的转机需依赖外部资本。
金主下场
在相关方的共同努力下,一家名为EV Electra Ltd.的外国公司向高合汽车抛来了橄榄枝,于是便有了我们开篇提到的故事。
据悉,EV Electra Ltd.为黎巴嫩与加拿大背景的电动汽车初创公司,由黎巴嫩裔加拿大籍巴勒斯坦商人Jihad Mohammad于2017年创立并担任董事长兼CEO。此次双方合资成立的江苏高合汽车有限公司,由EV Electra 持股 69.8%、华人运通持股30.2%,前者出资 1 亿美元,成为实际控制方。值得关注的是,高合 HiPhi X、Y、Z 三款车型已登上 EV Electra 官网首页,这似乎意味着双方合作进入深水区。
然而这次突如其来的外援却让人心生疑虑,要知道中东土豪虽然财大气粗,但在投资国内车企这件事上,却一向雷声大雨点小,况且之前中东资本之前押注过的前途还一地鸡毛,而正在押注的蔚来和小鹏还尚未盈利,又怎会有闲钱和意愿去拯救一家奄奄一息的过气车企呢?正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在深扒新控股方EV Electra Ltd.的资料后。我们发现该公司的背景充满争议。
这家2017年成立于黎巴嫩的电动车企,曾宣称推出电动跑车QuDS Rise、收购瑞典NEVS的Emily GT车型,但无一实现量产。其创始人Jihad Mohammad更被指控盗用其他车企设计、涉嫌加密货币诈-骗,公司多次陷入“PPT造车”质疑。
其次,此次入主高合,EV Electra Ltd.承诺出资1亿美元,并计划未来三年每年采购10万辆或价值30亿美元的车型。然而,高合债务窟窿超200亿元,这一投资规模显然杯水车薪。有业内人士分析,EV Electra Ltd.的真实意图或是借高合现有产能与设计资产,快速切入中东及欧洲市场,规避自建工厂的高成本与长周期。
而从高合方面来看,该品牌的本次复活之旅亦是面临多重现实阻碍。首先是供应链重建,高合已经停产一年多,其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或已转向其他车企,电池、芯片等关键资源需重新谈判。其次是员工流失,部分员工虽接到复岗通知,但昨日场景犹在眼前,并且大多数员工早已再谋出路,这意味着其新团队稳定性存疑。最后是信任危机,此前高合未交付车辆的定金退款仍在进行,品牌溢价能力因停工事件严重受损,又会有多少车主愿意选择这样一家依旧岌岌可危的车企的产品呢?
车叔总结
EV Electra Ltd.与华人运通的 “联姻”,是产业资本的精准抄底,还是跨境资本的腾挪游戏?目前尚无定论。但可以确定的是,高合的复活已进入“倒计时”。盐城工厂的环评公示、用户定金退款的启动、员工复岗的推进,都在释放积极信号。然而,巨额债务的重压、EV Electra Ltd.的信用瑕疵、市场竞争的残酷现实,仍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
这场中国新能源汽车史上罕见的“复活实验”,最终答案或许要等到高合新公司首款量产车下线时才能揭晓。但无论结果如何,高合的故事都为行业敲响了警钟,在技术迭代与资本浪潮中,唯有建立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才能避免成为被拍死在沙滩上的“悲剧人物”!
比亚迪618也来了,22款智驾车最高降5.3万
最近,比亚迪直接晒出了“刀片电池”的超强安全成绩单,想象一下,用一根粗钢针去刺电池,这算得上最严酷的安全测试了。
MONA M03 Max来了!集MONA优点为一身,还带来了AI智能辅助驾驶
5月29日,岚图汽车与清华大学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核心聚焦人工智能领域,展开深度战略合作。
市北区“消费指北”新车首发季启动仪式暨鸿蒙智行授权用户中心青岛重庆南路开业盛典成功举办
端午佳节,艾草飘香,龙舟竞渡的时节,正是家人团聚、共享天伦的美好时刻。
10 万车主的热爱,方程豹汽车交付量正式突破10万台!
品牌全球化再提速 长城山海炮Hi4-T正式登陆澳洲
6月新车风暴,丰田/奇瑞等多款重磅车型抢滩新能源
问界M8定位在大型SUV市场,在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系统方面都落地了最新配置。新车最近一周(5月19日至5月25日)的交付也开始上量,成功登顶40万以上车型销售榜首。#问界M8#智驾网#智驾开箱
有汽车厂商要暴雷?下一个“恒大”在中国汽车品牌中出现?从事实依据出发,看清目前国产汽车品牌发展情况,还原事情真相。
雪后的楚拉山,高海拔挂壁悬崖碎石路况,难以想象到底有多难,捷途山海T1能否轻松应对?
如何圈粉年轻人,北京现代放出了“玩”的大招
比亚迪发布兆瓦闪充技术
20万级纯电轿车优等生,底盘三电超毛豆3!
狂赞!比亚迪成为CCTV科技强国战略合作伙伴,科技实力太顶
一辆电动车上,如果有一个零部件“最惨”的话,那它一定是电池。装车前,被火烧、水泡、撞击、跌落各种蹂躏;装车后,还要经历极热、极寒、剐底各种酷刑考验。即便如此,还没完。
现代汽车 IONIQ 5 N(艾尼氪 5N)试驾体验,主打一个性能到位
直降5.3万!比亚迪又开始掀桌子了,友商这次顶得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