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大哥“向下”,兄弟们迎难而上

大哥“向下”,兄弟们迎难而上

汽车商业评论 2733浏览 2025-06-06 IP属地: 未知

大哥“向下”,兄弟们迎难而上

撰 文 / 周 洲

设 计 / 琚 佳

玩家们在固态电池的态度上出现了明显分化。

全球最大的车企丰田集团前两年在固态电池上频放卫星,充电10分钟跑1200公里成为刺激到业界的大新闻,这两年却鲜有动静,重点埋头插混和新一代发动机。丰田认为插混是最契合时下市场需求的新增长点。

宁德时代在上海车展前的超级科技日上发布了钠新电池和骁·遥双核电池,董事长曾毓群称固态电池有商业化短板,多核电池能解决这个问题。宁王一系列技术发布利好钠离子电池,这也是宁王随着车企的价格战应势“向下”布局。

大哥们“向下”,其他兄弟们迎难而上。

宝马透露了固态电池进度。5月20日,改装的i7首搭美国电池公司Solid Power的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进行路测。

同月,比亚迪宣布了充电12分钟续航1500公里的全固态电池技术,电芯能量密度达400Wh/kg,搭载海豹EV车型。

长安汽车在上海车展期间首秀出400Wh/kg的金钟罩全固态电池,奔驰早在2月就在改装的EQS上测试了与美国Factorial Energy合作的硫化物固态电池,续航轻松突破1000公里。广汽集团计划2026年在昊铂上首搭400Wh/kg的全固态电池,上汽集团的全固态“光启”电池2027年落地。

大哥“向下”,兄弟们迎难而上

奔驰固态电池系统

电池企业这边,孚能科技预计今年年底小批量交付60Ah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国轩高科建成了0.2GWh的中试线,亿纬锂能今年运营中试线;欣旺达动力专攻低空飞行器,目标500Wh/kg电芯能量密度;宁德时代预计2027年小批量生产。

全球主流车企和动力电池厂商,都有固态电池技术储备,十之有九宣布了量产进度表。

从PPT到装车的路上,有人往东,有人向西。已经审美疲劳的固态电池商业化前景到底如何?

汽车商业评论与业界人士讨论的结果是:还得五年之后,市场上见分晓。

大哥“向下”,兄弟们迎难而上

突围者

国轩高科是固态电池突围者的一个代表。

在5月17日的2025全球科技大会上,国轩高科一口气发布了6项电池技术,涉及乘用车、重卡、储能电池系统及数智化解决方案,其中两项与固态电池相关:全固态金石电池和准固态G垣电池。

大哥“向下”,兄弟们迎难而上

金石电池是国轩高科在一年前的2024全球科技大会上发布的,当日股票涨停。

一年过去,国轩高科建成了0.2GWh的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中试线,同步在开发年产能2GWh的量产线。

在大会现场,搭载金石全固态电池的样车已经开启路测。

大哥“向下”,兄弟们迎难而上

该产品在材料端实现较大突破,采用的超高镍单晶正极克容量达到240mAh/g,是磷酸铁锂正极的140%;三维介孔硅负极克容量提升至1800mAh/g,比石墨负极高380%;硫化物电解质材料离子电导率提升至16mS/cm,D50粒径降至100nm。

据国轩高科介绍,目前该固态电池产品样件单体容量达到70Ah,较前期提升150%;能量密度350Wh/kg,良品率达到90%。同时系统能量密度达到280Wh/kg,实现80%的质量成组率。

良品率是电池厂商是否推进产品上线生产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规模化生产的前提。

汽车商业评论了解到,此前,一些企业虽然展示了1000公里续航的半固态电池产品,但其良品率可能仅为40%,这显然无法满足大规模商业化的要求。

在安全性层面,金石全固态电池研发负责人潘瑞军介绍,金石电池单体已顺利通过针刺、热箱、外短、过充、挤压等安全测试,综合性能全方位提升。

潘瑞军对汽车商业评论说,中试线的建成意味着从实验室到产线规划和预量产的质的飞跃。“这个跨越过程是非常艰难的,涉及很多关键设备的开发。因为全球固态电池大都还是手工样件,距离量产还有一定的距离,相对半固态、液态电池,重叠性相对滞后。”

全固态电池和液态锂离子电池制造工艺差距较大,潘瑞军介绍,目前打通的实验线从动力到设备的改动至少有60%左右,最主要涉及固态电解质的涂布。

固态电池是薄涂,对膜有要求,另外高温化成的工序需要新的设备。

此外,全固态电池是固固界面接触,没有传统的液态隔膜,需要把固态隔膜用涂布的方法做出来,再放置于正负极之间。

仅这点区别,企业研发就得耗时多年。

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曾毓群说过:“所谓的2025年要大规模应用固态电池,这话不负责任。固态电池从实验室样品到量产至少需要8—10年时间。”

汽车商业评论了解到,目前固态电池电芯成本是锂离子电池的10倍左右。

潘瑞军认为,全固态电池性能好,但刚刚出来价格昂贵,需要先适配更高端的应用场景。产业链的健全需要时间,旧产能的淘汰更新也需要时间。

他预判,全固态电池到2030年有60GWh到100GWh产能,彼时的电池需求是3TWh。“当一个产品在市场超过1%的时候就已经成功了。”

依据不同的电解质,全固态电池可分为6条技术路线。

最早的是聚合物,导电率低且需要适配60-80摄氏度条件;然后是易碎的氧化物,遇到液体后导电率迅速衰退的卤化物,遇水产生刺激性气味硫化氢的硫化物,硼氢化物及薄膜固态电解质。

每个技术都有各自优缺点,哪条路线最好,还没有答案。目前布局硫化物路线的企业最多,因为硫化物的离子电导率几乎接近电解液。

对全固态电池来说,目前还在成长初期,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来发展。近几年,半固态电池可以相对快速落地,推向市场。

相较磷酸铁锂电芯200-250 Wh/kg、三元电芯250-300 Wh/kg的能量密度,半固态电池可以沿用原来的工艺,通过材料和设备的微调,实现350-360 Wh/kg的能量密度。

大哥“向下”,兄弟们迎难而上

半固态能否居主流

基本上进军固态电池的企业都有半固态产品。

宁德时代与峰飞航空合作开发eVTOL固态电池,预计今年实现半固态电池技术突破。

比克电池选择了务实路径,保留1%-10%的液态电解液,通过原位固化技术实现半固态方案,其江苏基地的半固态电池产线复用率达80%,二期2.5GWh工厂将于2026年投产。

上汽集团计划2025年年底量产半固态电池;长安汽车计划2026年完成50GWh电芯产能建设,总产能将达到75GWh,为全固态电池铺路。

国轩高科同步布局了半固态及全固态两条路线。除了金石固态电池,在2025全球科技大会上其还发布了G垣准固态电池。

该产品以300Wh/kg的能量密度,将纯电轿车的续航里程推至1000公里。

国轩高科首席科学家朱星宝介绍,已规划建设12GWh准固态电池产线,搭载G垣准固态电池的001号样车总里程已经超过一万公里。

朱星宝称,即使是半固态电池量产也不易。

比如,对现有产线做3%—5%的调整之外,实际量产时,设备添加或者替换调整很大,整个产线要摸索。

但他认为,从技术成熟度来说,五年之内半固态可以相对快速地落地推向市场。

带头大哥宁王在固态电池上肯定不落后,其在钠离子电池的进度上要快不少。

大哥“向下”,兄弟们迎难而上

主打不起火、耐低温抗冻的钠离子电池,已经在商用车上量产,钠新电池的首发车型为一汽解放;乘用车领域的应用将于今年12月量产,纯电续航超过500km,混动续航超过200km。

尤其是跨体系、跨电量和跨电压的骁·遥双核电池,钠-铁双核电量75kWh,纯电续航达700公里;铁-铁、三元铁/双三元续航超过1000公里、1500公里。

就连磷酸铁锂电池,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的峰值充电倍率已做到12C、续航800公里。

在超充桩、换电站补能体系不断增加和完善的情况下,实际续航超过500公里已能满足大部分用车需求。

宁德时代乘用车&商用车CTO高焕称,钠新钠离子电池可用于巧克力换电体系,适用于巧克力所有换电车型,也可用于定制车型。

目前,磷酸铁锂电芯成本约为0.3元/Wh,这也是钠离子电芯的理论成本,受制于产业链成熟度限制,钠离子电芯成本略高于这个价格。

随着商业化越来越成熟,高焕认为钠离子电池将来有机会取代市场上一般磷酸铁锂电池。

目前,磷酸铁锂电池约占新能源汽车装车量的70%,居于绝对主导地位。日韩和欧美企业近两三年也开始从成本较高的三元电池转变,导入磷酸铁锂电池。

而半固态电池还在量产的路上,一块电池等于半辆车价格的全固态电池,还得在现实路况做到实验室里的“不起火”。

也有业者分析认为,低空经济和人形机器人的蓬勃发展,能为固态电池开启增量空间,预计2030年全球需求约为300GWh。

大哥“向下”,兄弟们迎难而上

彼时电动汽车的3500GWh装车需求,不同技术路线的电池能瓜分多少,只有时间来检验。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汽车商业评论 7112粉丝    6492作品 关注 推动新汽车向前进
推荐作者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大付撕车 关注
大付撕车是汽车视频类栏目。栏目主张正确的选车观,为重度选车纠
华南车市资讯 关注
立足华南区域,打造本地化的汽车资讯,接地气的专业汽车报道。
Techtec杨磊 关注
汽车ECU改装高级工程师,汽车改装维修专家。德国Techtec汽车性能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