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一汽、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长安汽车、广汽集团、赛力斯、吉利汽车等多家车企宣布,将严格按照国务院修订后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要求,自即日起将对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压缩至60日以内,以实际行动推动产业链资金高效流转,助力中小企业发展。
这是对6月1日国务院发布修订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正式施行的积极响应。
随着央企、国企等头部企业执行国家要求的账期新要求,上游零部件供应商终于可以松一口气,反内卷已经取得初步效果。央企都已经下场表态,接下来就看有谁不跟进。
央企、国企、头部民企积极响应
具体情况如下,中国一汽发文称,将通过完善机制、优化流程、技术赋能三大举措确保“60天付款”要求落地,确保每一笔应付款项按期支付;东风汽车宣布,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切实行动推动上下游资金高效流转,助力产业链良好协同发展;长安汽车宣布,携旗下长安启源、长安凯程、深蓝汽车、阿维塔,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广汽集团称,将一如既往,坚持以不超过60天的供应商账期,保障供应链资金高效周转;赛力斯发布关于共同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倡议,表示一直以来,赛力斯按照与供应商的合同约定付款,正常货款账期60天,实现主机厂与供应商双赢;吉利汽车集团承诺账期统一为60天内,保证产业链稳定。
6月1日,国务院发布修订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施行。《条例》第二章第九条规定,机关、事业单位从中小企业采购货物、工程、服务,应当自货物、工程、服务交付之日起30日内支付款项;合同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但付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0日。
双方对逾期利息的利率有约定的,约定利率不得低于合同订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未作约定的,按照每日利率万分之五支付逾期利息。
客观来说,中国新能源汽车能够实现弯道超车,产销规模节节攀升,一方面是众多车企在产品和技术方面实现了突破,另一方面则在于完善的供应链关系支撑。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这个道理。一款汽车的生产可不只是在车间生产完成组装,更多的是一系列供应链通力合作的结果。这才保证了汽车从设计到交付的每一个环节都能高效、准确地完成。
因此,供应链和主机厂本是通力合作的关系。现在情况却是,主机厂死死拿捏供应商。重要原因是,在新的商业模式下,汽车产业正在经历巨大变革,不仅是产品形态发生了改变,由传统燃油车向电动化和智能化进化,供应链的生存状态也发生了改变。极少数的供应商成长为主机厂都无法匹及的巨头,比如华为和宁德时代,而更多的供应商则是丢掉了原有的话语权。
特别是价格战正处在水深火热的当下,主机厂自己也是苦不堪言,非头部供应商的日子就更加难过了。这会影响整个行业供应链的稳定性,再严重一些,还会损害中国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甚至让这几年新能源汽车的优势付之一炬。
长账期挤压供应商生存空间
中国汽车价格战已经打了两年多还看不到终点,降本的压力从市场传导到车企再一层层传到上游供应链。
据统计,当前中国汽车行业应付账款平均周转天数达182天,远超国际车企的90天水平。有媒体报道,16家上市中国车企中,有6家车企周转天数在180天以上。海马汽车周转天数最长为298天,北汽蓝谷次之,达到252天。看起来是不是很魔幻呢。
市场为什么这么看重账期天数,这是因为账期天数越长,意味着企业占款时间越长(无息债务),支付速度越慢。长账期会导致中小供应商应收账款激增,被迫通过高成本贴现融资,利润空间被压缩。供应商可能因资金链断裂减产、裁员甚至破产,例如某新势力车企300天账期导致32家供应商倒闭,引发20亿元断供损失。
2024年11月,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曾称特斯拉对供应商的付款周期为90天左右,比2023年有所缩短。2025年1月,上汽通用总经理卢晓在年度媒体沟通会上强调,公司成立28年以来,哪怕在最困难的时候,对供应商平均的付款周期也在40—60天,从未拖欠过供应商货款。
再对比国际汽车巨头,2024年1月-9月梅赛德斯-奔驰、宝马集团和大众汽车回款周转天数分别为47天、42天和44天。日产汽车、丰田汽车和本田汽车三家车企应付周转天数分别为74天、53天和32天。福特汽车和通用汽车周转天数分别达到了62天和70天。
国际巨头账期天数明显偏少,是因为车企总部所在国的商业惯例相关。以德国为例,德国针对商业交易延迟付款现象设有专门立法,一旦超出标准付款期限,债权人将有权以比基本利率高9个百分点的利率获得违约利息。
我们可以认为,国际巨头能够几十年屹立不倒,和对供应商付款周期及时有着非常重要的因果关系。
此次中国车企集体承诺将账期压缩至60天,意味着供应商资金回笼周期缩短近三分之二。有利于推动中国汽车产业供应链更加高效地发展。
事实上,如今的主机厂和供应链正处于资源重组的关键期,需要构建更加稳健和可持续的供应链关系,而不是简单的零和博弈。
百姓评车
市场经济是复杂多样的,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汽车市场更是如此。目前,央企、国企和头部车企都已经表态要遵循新的账款支付周期,意味着有了一个好的开始。
当然,主机厂和供应商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之间的利益需要保持长期平衡。
7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通知中提出,力争2027年年底,全国范围内大功率充电设施超过10万台,并推动其与电网融合发展,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作为超快充领域引领者,浙江浩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极氪......
近日工信部核查了2016-2020年间车企的新能源补贴,有些车企因为车辆的要求并不能满足新能源补贴标准,所以对补贴金额做了核减。
比亚迪6月及上半年销量双夺冠
黄牛的“业务触角”正伸向新能源汽车赛道。近日,某二手交易平台涌现大量高价求购岚图FREE+订单的帖子,甚至有用户发帖“愿用某新势力YU7订单加价交换FREE+提车名额”。这场订单争夺战的源头,是7月12日岚图FREE+的正式上市——全系标配华为乾崑智驾ADS 4.0与鸿蒙座舱5.......
纯电小钢炮,外观足够战斗,年轻人会喜欢埃安UT Ultra吗?
沉没成本和战略转向,该如何权衡?
整体变化不大,还是那些车。
从CBD到无人区, 纵横G700带来了全地形豪华电混越野SUV应有的素质。
比亚迪与足球少年赴梦世界舞台
最近,2025长春车展上的一汽奔腾成了行业焦点。不是因为什么高调发布,而是他们旗下的“悦意双子星”——悦意03和悦意07,上市仅三个月就累计交付突破1.6万辆,这波成绩确实有点惊艳。
吉利控股集团上半年总销量193万辆 同比增长30% 新能源销量超百万
全球化的经验
15万左右的价格下,把“高配”变“标配”,哈弗猛龙燃油版值得选?
2025年6月,中国汽车市场格局持续刷新。无论在集团销量TOP10还是品牌销量TOP10中,自主品牌表现都很优秀,占据半边江山之多。比亚迪表现亮眼,不仅以38.3万辆的集团销量蝉联榜首,其单一品牌销量更以34.3万辆的绝对优势领跑全市场,领先优势显著。
“我介意别人的老婆也长得像刘亦菲。”
我又相信爱情了!看着他们,你也一定相信。这对00后情侣用500天时间,在杭州与上海之间跑出22万公里爱情轨迹,相当于绕地球5.5圈的距离,每天400公里的往返,到底怎么坚持下来的?答案藏在阿维塔12的智驾系统里——18.6万公里的辅助驾驶里程,占总里程的85%,这组数据揭开了长途......
在近期的一次记者采访中,大众集团全球CEO奥博穆谈起比亚迪,说“有比亚迪这样的竞争对手,对我们有正向作用!”。
7月12日,长安福特东南区在杭州千岛湖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试驾活动,专注于福特蒙迪欧“大马力E混动”车型的全场景性能体验。此次试驾覆盖了城市街道和场地试驾,全方位展示了这款E生代混动座驾的卓越实力。
开的越多,越是觉得不对,和特斯拉Model 3差价高达15万,却有不输特斯拉的体验。 高阶智驾、座椅按摩、大空间、高颜值......这真的是2万美元能买到的车?
比亚迪助力中国足球小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