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0日-11日,中国一汽、东风汽车、广汽集团、赛力斯、奇瑞、北汽等多家车企集体宣布将供应商支付账期压缩至60天以内,随后吉利、比亚迪、小鹏、小米、理想等多家企业迅速跟进。这场由政策驱动的支付体系变革,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链从“资金压榨”向“价值共生”的关键转型,汽配企业现金流有望改善。
而蔚来汽车的发布则更加有趣一些,蔚来官方微博的发布是在6月11日的上午11点多,核心内容就是其中一句话,“们将持续贯彻60天以内的支付账期,携手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促进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共创可持续和更美好的未来。”看来,蔚来的支付账期已经在60天时间贯彻了很久,值得钦佩。
60天账期成为刚性约束
据悉,此次变革的核心推手是2025年6月1日正式施行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
新规明确要求大型企业向中小企业采购必须在60日内付款,禁止通过商业汇票等非现金方式变相延长账期,并设置每日万分之五的逾期罚息及信用惩戒机制。
此前,国内车企平均账期超过170天,部分自主品牌甚至高达240天,而国际巨头如宝马、大众的账期普遍在30-60天。
政策的刚性约束直接封堵了车企惯用的“3个月账期+6个月承兑汇票”组合拳,迫使行业重构资金流转逻辑。
产业链价值重构:从零和博弈到共生共赢
对车企而言,缩短账期倒逼其优化现金流管理。
以年采购额千亿的车企测算,提前120天付款需额外准备超300亿周转资金,这迫使企业通过数字化系统将付款审批缩短至72小时内,或采用动态现金池管理分散支付峰值压力。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当车企不再向供应商转移融资压力,才能真正建立技术共享、风险共担的伙伴关系。例如,广汽集团将60天账期作为“韧性供应链”的基石,通过联合研发降低零部件成本15%;赛力斯则将账期写入合同,实现主机厂与供应商双赢。
执行依然充满挑战
虽然规定出了,各个企业也表示了决心,但挑战依然存在。
部分企业可能通过延长质保扣款期限等方式变相转移资金压力,此外,在交付时候的拉扯也会增加交付时间的延长,这都需要监管部门建立动态穿透式监控机制。
此外,新能源整车厂平均仍需98天周转,较燃油车企业多38天,这种结构性落差可能引致产业链割裂。从长期看,60天账期或成行业通行准则,但真正的变革需要车企放下“奴隶主思维”,将账期转化为技术迭代的燃料、生态协同的纽带。
比亚迪销量领跑全球市场,背后藏着怎样的出海密码?
莫里斯车行来了“年轻人”
在国家“十五五”规划大力推动汽车产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背景下,中国汽车产业迎来了历史性的重组时刻。经国务院批准,兵器装备集团实施分立,其汽车业务独立为全新中央企业,中国长安汽车集团作为新晋第100家央企应运而生,而长安汽车成为这一平台级央企的核心主体。这一重大举措不仅标志着......
为何硕大的前备箱里装不下备胎,极简主义的内饰容不下物理按键?
一家潜心做技术的企业,为何总被舆论漩涡裹挟?一家践行社会责任的企业,为何善意总被曲解?近期围绕比亚迪的两起舆论风波,让人看到的不仅是一家企业的委屈,更藏着对创新者的不公,对踏实做事者的伤害。
下半年将推5款新车、多项创新技术,吉利汽车集团全力冲刺300万辆年目标
风波中的坚守与不易,比亚迪再被“中伤”,谣言应止于智者
深蓝汽车发布未来新布局,迈入发展新阶段
岚图:伟大的事业都是在下半年完成的
自动驾驶,会延期吗?
岚图FREE+订单持续火爆 品牌第二工厂正式收购
吉利汽车坐拥三大王者头衔
上半年交付同比增长71%,深蓝汽车赋能新央企奔赴新征程
从此更进一步
2025上半年比亚迪领跑全球多个新能源汽车市场
岚图正式收购第二工厂、售后“火线转岗”交付,FREE+热销背后的“甜蜜烦恼”
比亚迪跻身澳洲销量前五,凭实力取得澳洲消费者认可
深蓝汽车新战略规划
当一家企业从行业追随者成长为领军者,伴随赞誉而来的,往往还有看不见的暗箭。近年来,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一路领跑,却频频陷入舆论漩涡。从国足赞助风波到成都天府机场 “失控” 传闻,一场场指向明确的舆情风暴接连上演。这究竟是偶然的争议叠加,还是有预谋的抹黑围剿?背后的真相,值得每......
新央企首份安全答卷!阿维塔06以5倍新国标标准重塑行业安全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