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掉华丽的屏幕,恢复原来的面板!返璞归真吧。”
“物理按键简单直接,屏幕控制复杂多样。”
“你说语音控制汽车好,可是想过场景与情绪吗?”
“到底该不该保留实体按键?”
“汽车要屏幕还是要按键?”
……
关于汽车是否应该强制标配实体按键,保证部分功能不集成于大屏幕的讨论还在继续;网友们观点不一,年轻的汽车用户偏爱全触屏座舱,中年、老年和部分中青司机则偏爱实体按键。于是“年龄”成为分析该话题的关键参考因素,难道真的是中老年司机们无法适应新生代的汽车座舱吗?
曾经在分析该话题的时候,笔者被部分网友评价为“老古董”或“古墓派。”
然而笔者只是中年人,对于新鲜事物的热情不比青年人低。可是对于全触屏座舱还是难以适应,其核心因素全触屏直接我的驾驶专注度。比如在40度的天气中进入车里,首先要把空调风量和温度调到最低,让座舱快速降温;待温度达到理想标准之后,还是要调整回来,否则短时间内过大的温差会令人不适。而在大屏幕里调节空调温度、风量、出风方向和座椅通风等功能,至少要从主页逐层打开三到五个界面,打开每个界面的时候都需要观察,视线难免会从路面转移到界面。
不看路面开车难道不危险吗?
可是不看就调不好。
因为屏幕界面没有触感反馈,根本形成不了肌肉记忆;而且有些车辆屏幕的左右角度是可以调整的,调整之后更难形成记忆程序,所以只有看着屏幕才能准确调整。
这与开车的时候低头看手机有什么区别?
久而久之,不得不养成在开车之前调整空调界面的习惯,想要在行驶中调节则只能拜托副驾驶或者到停车等待信号灯的时候再去调节——作为用户不得不去迁就汽车?这样的用车体验可以说是非常糟糕的。
语音控制能否替代实体按键?
认为全触屏座舱比保留实体按键更好的司机们,其观点中普遍有“为何不用语音控制”的反问。用语音控制当然是方便的,可是语音控制是场景化的,在现实中是有使用限制的。比如商务人士在行车过程中正在与同车人交流,此时哪怕自己不是司机,司机忽然来一句“你好!XX。请把空调调整至20度,将风量调整到3级,将座椅通风调整到1级,将循环模式调整至外循环,将动能回收调整至常规,将……”
感受如何?
不要在不恰当的场景中影响别人的对话,这是基础的礼仪。
可是如果只能依靠语音控制的话,那就没有办法适应全场景;而用全触屏控制的话,行车安全又难以保证,所以这样的组合其实是比较尴尬的。而且车机一旦设置为功能“免唤醒”的话,司机与乘车人的聊天过程中很有可能误控制车机,比如对话提到“下一个”或“关空调”等内容,车机也会冷不丁的回答一句并进行错误指令,这就是更尴尬了。
参考内容:
《Vi Bilagare》机构曾经进行过测试,同时进行温度调节和多媒体等功能调节,只能通过屏幕控制的车辆耗时45秒,带有实体按键的老车却只用了10秒。
两车差的35秒大大增加了前车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
所以在《What Car》杂志的调研结果里显示依然有89%的受访用户表示更喜爱实体按键,调研结果显然更具说服力。可是国内机动车安全运行技术条件并没有对车辆实体按键的详细要求,于是才会出现大量无按键的全触屏汽车;作为汽车制造商会如此选择并不奇怪,因为大屏幕是不得不用的,造车成本是会增加的,在此基础之上能省一个按键就省一个按键,再综合汽车行业白热化的竞争来分析的话,汽车制造商是恨不得连转向或雨刮拨杆都给取消的。这也是诸多汽车开始使用怀挡的原因,在都是电子换挡的基础上,怀挡的换挡杆制造成本最低。
可是任何能影响到行车安全的设计都是坏的设计,任何炫酷的、前卫的、充满科技感的设计也都要为行车安全让步。
汽车终归不是用来看而是用来开的,所以汽车至少应当保留基础功能的实体按键,不能任由汽车制造商去“自由发挥。”
“让速不让道”驾驶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认知,又是否属于违法行为?
买车,别再当北欧的韭菜啦
极狐汽车:全球供应链加持,品质与服务并重
被甩几条街!欧洲电动车碎片化摆烂,自吞苦果?
只管面子选四个圈,面子里子都要选飞行家!
好开 够稳 更聪明 | iCAR V23以全能实力燃爆昆仑决世界格斗冠军赛104
美式豪华给德系套路上了一课,花拳绣腿别来沾边
重燃申城摩托激情,长城灵魂上海旗舰店盛大开业
比亚迪携手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用科技与创新启迪下一代
3名初中生偷走奔驰汽车酿成事故,车辆定损43万元!保险该赔吗?
林肯飞行家拒绝了「浴皇大帝」递来的“糊弄论”鸡汤
4名未成年人盗开一辆凯迪拉克轿车酿成事故,车损达到15万元
奥迪Q7车主:如何假装听不见风噪?
无论是漫画,还是电影,《头文字D》给我们留下的印记,至今都无法磨灭。2025年,在这条‘神之山路’上,代表中国性能家轿出战的,是奇瑞艾瑞泽8 PRO!
新能源汽车捆绑售后究竟有哪些考量,是怕露馅吗?
破案了,理想汽车的公关部这手速,少说单身三十年。
20万买硬派越野,奇瑞iCAR V27性能出色
今天我们又返回到了野牛沟,让后勤车辆拖了三天的油量补给,大部队接着往无人区深处进发......
汽车悬挂:都有弹簧了,为啥还要加个减振器?
小鹏G7如何用AI技术打破性价比天花板?看完我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