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新能源销量半年报:折腾了半天,电车还是“杀不死”油车

新能源销量半年报:折腾了半天,电车还是“杀不死”油车

汽车公社 1173浏览 2025-07-10 IP属地: 未知

此刻,2025年已然过半。


作为中国汽车行业一路走来的见证者,一直在想究竟应该如何总结这暗潮涌动的180多天,思考片刻后我给出的答案是:“充满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新能源销量半年报:折腾了半天,电车还是“杀不死”油车


前一部分,更多代指的是随着电动化转型浪潮的愈演愈烈,整个大盘的未来到底在哪里,其实已经渐渐变得一目了然。


后一部分,更多代指的是虽然电车来势汹汹,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终端消费者所接受,但由于使用场景的多样性,油车依旧具有很大的份额,并没有迎来预期中的快速坍塌。


也恰恰基于这样的背景,试图把“充满确定性与不确定性”进一步翻译,则有了今天文章的标题:折腾了半天,电车还是“杀不死”油车。


短短十几个字,便是最由衷的感触。当然,空口无凭,还得搬出具有说服力的数据来佐证。


刚好,就在本周,乘联会公布了6月及半年新能源销量成绩单。从很多维度,都能清晰发现,油电之争仍处在战况颇为激烈的僵持阶段。


不过,所谓的“渡江战役”,基本盖棺定论。


 响起涨声一片


首先,让我们把视线聚焦6月。


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达到120.0万辆,同比增长28.3%,环比增长2.0%;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124.1万辆,同比增长27.0%,环比增长1.6%;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达到111.1万辆,同比增长29.7%,环比增长8.2%;新能源乘用车厂商出口达到19.8万辆,同比增长116.6%,环比下降1.0%。


新能源销量半年报:折腾了半天,电车还是“杀不死”油车


整体来看,响起涨声一片。


而大家都颇为关心的渗透率方面,6月新能源车厂商批发渗透率49.8%,较2024年6月提升4.6个百分点;新能源车在国内总体乘用车的零售渗透率53.3%,较去年同期提升4.8个百分点。


尤其是含金量满满的后一项,继今年前5个月分别为41.5%、49.5%、51.1%、51.5%、52.9%,成功创下了历史新高。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更是达到夸张的75.4%。


与此同时,6月乘用车批发销量超两万辆的车型共有23个。


前十名分别为:比亚迪宋的59,026辆、比亚迪海鸥的51,295辆、特斯拉Model Y的51,253辆、吉利星愿的41,046辆、比亚迪海豹06的29,346辆、五菱宏光MINI的27,735辆、奇瑞瑞虎8的25,705辆、小米SU7的23,225辆、红旗H5的23,126辆、吉利星越的23,116辆。


剩余十三名分别为:大众朗逸的23,016辆、比亚迪海豚的22,924辆、吉利博越的22,644辆、问界M8的22,327辆、比亚迪秦L的22,195辆、大众速腾的22,036辆、比亚迪秦的21,847辆、奇瑞瑞虎5X的21,819辆、奇瑞瑞虎7的21,433辆、日产轩逸的21,023辆、丰田RAV4的20,786辆、吉利帝豪的20,598辆、特斯拉Model 3的20,346辆。


简单统计下来,电车占据13个位置,油车占据10个位置。但从均价来看,明显电车的质量要更高一点,反之油车还在通过低价与降价固守份额,而这恰恰也是油电之争的现状。


新能源销量半年报:折腾了半天,电车还是“杀不死”油车


另外,6月纯电动批发销量达到77.1万辆,同比增长39.2%,环比增长1.5%;狭义插混批发销量达到34.8万辆,同比增长10.1%,环比增长2.2%;增程式批发销量达到12.2万辆,同比增长13.6%,环比增长0.3%。


6月新能源批发结构中:纯电动占比为62.1%(同比+5.1%,环比-0.1%)、狭义插混占比为28.0%(同比-4.0%,环比+0.1%)、增程式占比为9.8%(同比-1.1%,环比-0.1%)。


是不是和预想中的完全不同?


“油箱”展现出的威力,并没有想象中的炸裂。本以为狭义插混与增程式相加,能够和纯电动在批发销量上掰掰手腕,但后者却悄悄巩固了自己的领先优势,而这同样体现出中国车市技术路径的多样性。


由此望向整个上半年,1-6月新能源乘用车累计生产达到645.7万辆,同比增长38.7%;新能源乘用车累计批发销量达到644.7万辆,同比增长37.4%;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累计零售销量达到546.8万辆,同比增长33.3%;新能源乘用车厂商累计出口达到98.7万辆,增长48.0%。


依旧响起涨声一片。


 何时迎来总攻?


当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稳态突破50%,其实已经打赢了的所谓的“渡江战役”。关于这一点,相信不会有人再去质疑。


而看过了上半年的销量成绩单,又一个新的问题走向台前:何时电车才能朝着油车发起真正意义上的总攻时刻?


新能源销量半年报:折腾了半天,电车还是“杀不死”油车


更直白来讲,油电之争究竟该如何打破目前的僵持?


实际上,按照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的预测,今年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单月最终突破60%没有太大问题。蔚来CEO李斌给出的判断则更加激进,将一举迈过70%大关。


但赛程过半,从整个大盘的趋势来看,好似并没有那么乐观。就像上一段提及的,对于油车具有需求的潜客还有很大一个群体,加之油车本身大打特打价格战,于内于外的固守仍然非常有效。


而下一个破局点,在大多人看来,肯定是自主品牌电车继续祭出摧枯拉朽的攻势,反正总会击溃油车的纵深腹地。


没错,都没有错。


但更关键的“催化剂”,本质上还是合资品牌。毕竟,就拿6月为例,该群体的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仅有5.3%,低到令人发指。


更直白来讲,只有它们彻底的拥抱电动化,电车才会迎来渡江战役后的总攻时刻。不然,僵持仍会持续下去。


读到这里,肯定又会有人发出质疑:“合资品牌舒舒服服卖油车赚钱不就好了?为什么非得花费巨大代价在华寻求转身?”


新能源销量半年报:折腾了半天,电车还是“杀不死”油车


还是那个老生常谈的道理,“潮水来了,谁也挡不住。”


纵使再过努力,油车份额的溃缩无法逆转,只不过是快与慢的问题。站在合资品牌的角度,与其陷入到不断衰落的状态中,不如尽快切入新的赛道,拼尽全力谋求分羹机会。


今年,结束该群体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究竟能攀升到一个怎样的高度,将会是观察中国车市油电之争十分有趣的锚点,也将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个大盘以怎样的表现收官。


另外,还有一个现象必须点出,那就是纵观上半年,纵使油车在销量端维持着“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可在营销端几乎没有任何的声量。试问,你还记得有哪一款油车新品的发布令人印象深刻吗?


如此情景,再次印证了另一个道理,“比死亡更可怕的是被遗忘。”


即便碍于种种原因,今年无法迎来总攻时刻,但随着电车自身不断的精进与迭代,明年、后年冲锋的集结号终会吹响。


这一点,毋庸置疑。


而眼下,油电之争陷入到僵持阶段的根本原因,说到底还是潜在消费者的心智并没有被电车彻彻底底的占领。


虽然在产品综合体验上超越了油车,但想让所有人都打破偏见去心甘情愿得掏钱买单,尤其是诸多内陆与低线市场,依旧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所有主机厂们,只能是“日拱一卒”,等待真正意义上量变引发的质变。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汽车公社 0粉丝    814作品 关注 速度 态度 深度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GForce车研社 关注
If it isn't fun. It isn't a car.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华南车市资讯 关注
立足华南区域,打造本地化的汽车资讯,接地气的专业汽车报道。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21世纪车评 关注
21世纪专业汽车资讯,改装资深专家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