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首次挺近月销量前三
11月份,从厂商排行来看,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仍是月度零售量冠亚军,市场份额双双超过10%;吉利汽车晋级为本月销量季军;上汽通用和东风日产仅两千辆之差分别居第四、第五位。本月长安汽车急起直追,成为入榜企业中增长率最高的企业(20.8%),奇瑞汽车退居其次(19.7%),五家日系车企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11月零售市场表现虽有季节性回暖,但仍属偏弱走势。从车系版块看,中国汽车品牌环比回暖较快,但同比表现仍偏弱;大众汽车11月销量再现高峰,一汽-大众及上汽大众11月零售销量超40万辆。另外,日系品牌年末走势相对稳健,这源于近期经济走势不强,人们本着“过日子”的想法更多选择日系品牌轿车而非国产SUV产品。
SUV:七个国产车上榜,CS75势头强劲
榜单15款车型,其中国产车占据7个名额,德系上榜4款,日系车型4款,国产车目前依旧占据半壁江山,而德系和日系平分秋色。
在榜十五款车型,只有三款较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下跌,而其余12款车型涨幅均超2位数,其中长安CS75、比亚迪宋、大众探岳、大众途岳四款车型更是出现了同比大增超3位数的强劲势头。
在11月,哈弗H6凭借41071辆的数据,再次登上SUV细分市场的冠军宝座。而长安CS75在CS75 PLUS车型的助力之下,长安的双车战略成功,继10月后,将大众探岳甩在身后,再次跻身榜单第二名。位列第十二名的长安CS35也因CS35 PLUS车型的助阵,同比增幅明显。
同理荣威RX5和RX5 MAX以及吉利博越和博越Pro,比亚迪宋和宋Pro,这些国产SUV老将,都在全新车型的助阵之下,销量有明显的回暖和提升,新车型的到来,双车策略奏效,满足更多样化的需求,销量重回往日巅峰水平,甚至有还有明显的增长。另一款国产车哈弗M6本月位列榜单第十,月销15890辆,靠着价格和空间的优势,跻身爆款畅销行列。
大众探岳的到来,直接接棒途观,成为卖的最好的合资SUV,月销稳定在2万上下,较去年同期相比有657.8%的激增,途岳的前景也非常可期,是榜单中为数不多的增幅超3位数的产品,和探岳一起在接替途观的同时,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而从数据来看,大众多生孩子好打架的策略也的确是奏效了,不过因为自家兄弟的竞争,途观本月掉出榜单前十,位列十一名,销量有明显下滑。
在国产车和德系SUV的发力之下,日系SUV本月销量表现平平,CR-V曾位列榜单第二,本月排名第七,但依旧是销量最高的日系SUV。逍客和奇骏紧随其后,销量表现中规中矩。缤智排名略靠后,但是涨幅相对出色。
本月奥迪Q5L靠着终端价格的优势,成为榜单中唯一的豪华SUV,月销破1.4万大关,和刚上市时的销量相比近乎翻了一倍,降价对销量的刺激作用显而易见,在较大的降幅之下,宝马X3和奔驰GLC都不是对手,看来11月高档SUV排行榜冠军非Q5L莫属。
轿车:三缸销量火热?
本月朗逸和轩逸双双突破5万大关,月销量较去年同期相比有明显增长,其中朗逸更是增幅超两位数。11月冠军争夺战,朗逸凭借不到两千余辆的优势险胜,而且从目前累计销量来看,朗逸已经突破44万大关,比起轩逸刚过41万的销量有明显的优势,在最后一个月的时间显然轩逸反超的希望不大,按照目前的趋势来看,年度轿车销量冠军宝座将继续由朗逸承包。
但其实朗逸目前的日子并不好过,至少十四代轩逸展现出来的产品力和强劲涨势不容小觑。要知道目前朗逸终端有着出色的优惠力度,靠着2万左右的降幅,保证了稳定的销量表现。而与此同时,轩逸终端经典版车型(国六标准)降幅不到2万,2020款新车降幅只有几千,力度远不及以往,却能够带来超5万的月销量数据,的确令人惊艳。不难想象,随着后期轩逸终端放价,降幅和朗逸不相上下的时候,很有可能取代朗逸的销冠宝座,朗逸目前的冠军之位坐的并不安稳。
同样刚完成换代,终端降幅并不算出色的卡罗拉,在11月位列第三,重回往日销量水平,甚至有20.5%的增长,日系车型集体向上,来势汹汹,给此前一家独大的大众品牌带来不小的压力。
宝来和速腾排名位次变化不大,销量较去年同期也有明显的增长,英朗排名和10月一致,销量环比和同比都有明显增长,再破3万大关指日可待,英朗的销量回升,也体现了消费者对于三缸发动机车型的接受度有明显提升。科鲁泽是榜单中唯二的美系轿车,月销16796辆,对一款上市不到一年,全系三缸发动机的产品来说,这个数据表现非常出色,也再次证明了价格合适,三缸机也不愁卖。
帕萨特销量再创新高,月销破2.5万大关,和雅阁相比有近6千辆的差距,同比大涨102.8%,环比10月也有明显增长,坐稳B级车市场销量冠军宝座。看来此前中保研测试帕萨特差强人意的表现,并未对销量带来影响和波及。思域表现中规中矩,稳定月销两万,在运动家轿领域中表现抢眼,涨势稳定。
雷凌自换代后迎来了销量春天,产品力全面提升,助力雷凌月销破2万大关,跻身榜单前十名。雅阁表现中规中矩,位列榜单十一名,虽然目前暂时不敌帕萨特,但是和其他竞品,尤其是凯美瑞相比,还是有明显的优势。
帝豪是榜单中唯一上榜的国产轿车,较去年同期有9.5%的跌幅,排名也有所下滑,国产轿车在合资轿车的围剿冲击之下,面临巨大的压力。而与此同时,新兴黑马荣威i5已经数月未曾上榜。奥迪A6L在终端大幅降价的刺激之下,11月销量破1.6万,成为唯一上榜的豪华轿车,消费升级现象犹存,豪车市场销量可期,A6L这款起售价40.98万的车卖的比凯美瑞还高。
榜单共计十五款车型,其中有12款仅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帕萨特涨幅最高,高达3位数,宝来其次,只有桑塔纳和帝豪出现了下滑,也再次证明了11月车市,至少轿车领域有明显的回暖。
MPV销量榜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
吉利“收购”极氪,“风筝收线”打造更抗风险的未来
奇瑞威麟产品战略解码:全球化视角下的新能源皮卡破局之道
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浪潮中,中国车市犹如一片充满活力与挑战的竞技场。各家车企在这片战场上激烈厮杀,不仅比拼产品竞争力、市场份额,更在财务健康状况上展开一场无声的较量。那么,将中国车企与国际车企的财务表现放在一起审视,究竟谁能在这场“财务马拉松”中跑得更稳、更持久呢? &......
丰田与中国五矿、明和产业成立合资公司
看起来很有科技感,用起来一点不方便。
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重塑的关键时期,财务健康状况成为了衡量车企竞争力的重要标尺。国际车企与中国车企在财务赛道上展开了激烈角逐,而深入剖析它们的财务数据,能让我们洞察到中国车企在全球车市中脱颖而出的独特优势。 资产负债率:中国车企的稳健底色 汽车行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行业,......
合资公司成立仪式在长沙举行,丰田中国董事长上田达郎、长沙矿冶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卓晓军、五矿新能源总经理兼党委副书记张臻、明和产业社长吉田毅等各方代表共同出席并致辞。这一合作标志着中日企业在新能源产业链闭环建设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高负债≠高风险,比亚迪负债,其实是高速发展的佐证
赵心童夺冠,成为海狮07 EV车主,比亚迪为何备受名人青睐?
最近国内外车企2024年的财报数据相继出炉了,咋一看,好多车企的负债数字看着都吓人。那么为啥车企都爱“背债”呢?因为车企的规模越大、营收越高,就越需要“借钱搞事”,自然其总负债也就高了。都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别一听负债高就觉得这家车企要玩不转了,重点要看这些车企借的什么钱,......
星愿销量增长解码:何以成为A0级市场“黑马”?
近期,国内外上市车企迎来财报季,2024年报和2025一季报相继出炉。在经济上行压力之下,资产负债率这一关键指标,成为衡量车企财务健康的焦点。汽车产业重资产、长周期的特性,决定了前期需投入巨额资金,回报却相对缓慢,也使得高负债率成为行业普遍现象。
对话 | 石柏涛再回中国:奥迪布局产品大年携两家合资伙伴共同应对在华挑战
吉利银河星耀8上市:以“高价值”重塑中高端混动市场格局
不讲伪情怀,只造真武器!全尺寸火星9越野刀锋版实力破局
终于被莲花找到小米的把柄了!
当前汽车产业正处于电动化投入高峰期,高负债≠高风险。真正考验企业的,是能否将债务转化为技术壁垒和市场份额。当国际车企深陷借钱扩张循环时,中国车企正探索出一条规模与质量平衡的发展路径,这或将成为下半场竞争的关键筹码。
2024年全球车企财报陆续出炉,资产负债率成为焦点。数据显示,国际巨头如丰田、大众总负债均超万亿元,甚至超过同期营收,而国内车企如比亚迪、吉利等负债率显著下降。
近期,全球车企财报季落幕,高负债成为行业共性,但中外车企呈现不同态势。我们都知道总负债与企业规模和营收相关,从 2024 年财报看,国际汽车巨头和国内头部车企资产负债率大多超 60% 。不过,国内头部车企负债率下降明显,比亚迪近半年降幅近 7 个百分点,有望降至 “6” 字头。
工信部将整顿“隐藏式车门把手”,与安全相比风阻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