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吴佩锐评7月工信部新车

吴佩锐评7月工信部新车

吴佩频道 1827浏览 2025-07-22 IP属地: 未知




奥迪A6L e-tron

仔细看尾标,从一汽奥迪到奥迪一汽,很多人不理解翻来覆去的意义:其实这是一家新公司,这一次一汽的股份来到了40%,而奥迪+大众(中国)的股份来到了60%,与一汽-大众截然相反。这也表达着双方对这块市场的需求度——现阶段,奥迪比一汽更需要对方。

(海外版A6 e-tron)

给大家找来了一张原版A6的照片,前脸有些变化,为了容纳中国版华为ADS的两颗激光雷达,前脸不得已有些变化——我个人更喜欢德国版,但德原奥实在是缺了一些重要的东西,没有智驾在今天的中国就像是手机没5G一样。

对于中国的电车市场来说,A6的定位显得尤为难受——一方面,20万价格区间的SU7等网红车正在重塑电车的价值,毕竟有科技、有操控、有吸睛力的轿车的标杆已定;另一方面,高端品牌电动轿车并没有热销款,以德国人的调性,要接受问界尊界享界是需要一番心理建设的,但倘若今天在百度输入“A6L”,第一个拦截广告就是享界S9;此外德国人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是油车奥迪A6L已然卖到了30万以内,油车电车的关系如何来摆正。

这道题很难啃,好在合资品牌有一个缓冲区,MSRP和TP之间的价格总是浮动的——MSRP价格负责美丽如花,TP价格负责赚钱养家。


基础参数:

长宽高5073/1942/1522mm,轴距3076mm,宁德电池+800V高压平台,快充10分钟补能310km,单电机后驱260kW。



特斯拉Model Y L

马斯克赚这么多钱了都舍不得开发一款新车来满足六座需求,抠是真抠。

相比之下中国很多车企,一个月卖几百辆,不照样做一款又一款新车,哈哈哈哈!

我不是在阴阳怪气说反话,我始终坚信如果真的需要一个六座车的话,最合理的方法还得是重新做台车,而不是在现在的这种“加长大法”。

人家李想发了个微博,我觉得这辆六座版Model Y很可能荣登下半年各款6座SUV的发布会——当靶子。

六座车的需求,来自于大家庭,在中国市场上,把“大家庭”和“特斯拉”两个标签做个重叠的话,用户大概还有一个共性就是:“不差钱”,至少不差多掏十万买个MPV的钱。

退而求其次,斌哥都把乐道L90的BaaS价格干到19.39万了,我实在找不到一个理由非得选这台特斯拉。

难道是FSD?但FSD好像也就这样吧?六座版的问界M8纯电不好吗?六座版超大空间的小鹏X9不好吗?

留个字据,以后挖坟用:这六座特斯拉割不动韭菜,卖不好,肯定买不好,一个月超过500辆我都会怀疑我智商。


基础参数: Model Y L 4976mm车长+3040mm轴距,塞进6个座位,轴距甚至比Model X还长7.5cm,双电机(142kW+198kW)。


享界S9T

以前 BBA 时代旅行车一直是个小众市场,但是到了新势力新能源时代,这个市场反而被打开了。而且享界 S9T 应该是目前在售的车长最长的旅行车,达到了5160mm, 纯电和增程两种动力形式以及四激光雷达的版本都会有,纯电版的续航超过800km,增程版则是1305km,什么诗和远方,直接跨国旅行都不怕了。

按照鸿蒙智行做产品的逻辑,后排的核心硬点应该不会重新调整,所以后排空间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后备箱里玩玩场景倒是很有可能,比方说储物格,比方说宠物空间等。

昨天去深圳坂田聊了聊S9T的定位,得到这样一个观点:她说享界S9T大家可能想复杂了,又是格调又是猎装又是这场景又是那场景,她说其实还是从痛点出发:有人觉得三厢S9空间不够,所以思考的原点从这个痛点出发,简单质朴。

回来路上我在想,之前的旅行车为了卖个好价钱,确实是给我们灌输太多“生活理念”,好像开个旅行车出去就不一样。



福特烈马新能源


(纯电版)


(增程版)

硬核的烈马粉丝请注意,这车不是非承载车身,定位没有纯油烈马那么极致,但是30°、31°的接近角和离去角保留下来了。

一句话说明白它的定位:穿THE NORTH FACE的人就一定去户外吗?很可能只是为了在CBD里装个X。

同理,穿NIKE不跑步,戴手表不看时间的人多了去了……

你们心心念念燃油烈马的好玩之余,又心疼加油钱。于是江铃福特干脆用一块43.7kWh的大电池,220km的CLTC纯电续航,1200km+的满油满电续航把烈马武装起来,让你彻底玩个痛快。车长5025mm,轴距2950mm,定位中大型SUV。网传售价预计在30-40万之间。

纯电版甚至配备105.4kWh超充电池组,续航达到650km并支持高压快充技术。最最离谱的是,居然还配了激光雷达,想象一下,辅助驾驶有没有穿越丛林模式?

然后的问题就一个:BRONCO这个牌子,能不能撑得起这一生活方式,毕竟前面大G做纯电动都没干好,坦克几台车也是守住了越野的底线……



尚界H5

上汽的目标可不低,知情人士都在算月销两万。

H5这款车从荣威名爵变成尚界来得有点快,但华为该有的都有了:192线单激光雷达+华为乾崑智驾 ADS 4。长度/轴距比Model Y略短,定位中型SUV,做大五座零压力。

纯电655km/增程1300km续航,但不管怎么选,都是宁德时代的电池——上汽和华为都喜欢用宁德时代。

鸿蒙智行系列首次杀进20万的价位,估计还是有一场血雨腥风的,当初鸿蒙智行并不想切入太便宜的市场,但现在“违背祖训”,甚至可能对理想L6都造成冲击。



智界R7改款

定期修缮,跟酒店隔两年搞个装修一个道理,辅助驾驶硬件升级,新增后向固态激光雷达+4D毫米波雷达,实现360°无死角扫描,ADS 4.0上车,主副驾零重力座椅配齐还有8点按摩,21扬声器音响。

R7活了一段时间,渡过平台期又向下而行,要维系住R7的量,恐怕当务之急是理清楚各界的定位,尊界问界走高级范儿的话,智界就要给出“年轻+科技”的品牌心智,要开始做生活方式了,要开始做品牌故事了,要开始拓展出R7的生活场景了。


别克至境L7

别克硬件拉得很满——两年前不知道会怎么应对竞争的时候,产品定义团队选择了“拉满”的做法,无疑这是简单稳妥的办法。

定位中大型豪华轿车,基于“逍遥”超级融合平台打造,划重点,这是通用首个由中国团队主导开发的新能源整车架构。整车车长超5米(5032mm),轴距3米整,比君越还大一圈。

1.5T增程器(115kW),后驱电机252kW(约340马力),纯电续航210km,值得一提的是上汽通用的续航一般还是很准的。

掐指一算,自从上次林荫大道停产,别克就没有后轮驱动的车型了……好在这次是增程,再也不会出现油老虎林荫大道了。

插播一个冷知识:增程车,通用是开山鼻祖,当年雪佛兰Volt就背着个增程器,只是技术今非昔比,当年那个偏向于点工况运转的小发电机被今天一台1.5T发动机替代了。

拉满配置头顶激光雷达,毫无疑问是Momenta的出品,新版软件包括R6飞轮大模型,用来对标华为ADS4,城区跟车、自动泊车全包,高通SA8775P座舱芯片加持。

隐藏门把手+溜背造型,后排隐私玻璃,把高级感玩明白了。

就像前面说的那样,当初选择了大满配的做法,也留下了一个隐患——成本不低,恐怕这款车


智己LS9

这车我去看的时候还是个油泥模型,老实说我觉得它真大,我当时担心他会不会大到不敢开,但后来工程团队应该是把尺寸控制在5.3米内,车高也很高,5.3米,美式全尺寸SUV的派头。

说老实话,我觉得这车出来混社,会很累,一方面这个级别市场已经全面饱和,问界M8/9、理想L8/9,加上极氪9X、领克900、长城魏牌明年的新车,以及阿维塔等都在布局5.2-5.3米大尺寸SUV,这条路势必有一场血雨腥风,偏偏第二方面这又是一个很吃品牌的车型,这对知名度不高的智己、从L6和LS6从低往高做的智己来说,都是挑战课题。

更何况,5.2米市场今年新增了一批20-30万区间的玩家,他们产品力都不错,还很便宜。

腹背受敌,我不知道今天能掏大价钱的用户现在还多不多,我也想知道他们在看完头部几款车以后,会如何给其他车型分配关注度。

造型就这样了,我很少聊造型,太个人主观了,聊点数据吧:

车长5279mm,轴距3160mm,比问界M9还长,可选车顶露营灯+前照灯+电动拖钩,反正就是啥都有。

双电机的动力不弱,160kW+230kW,1.5T增程带双电机,上汽的新机器,热效率很高。但我怎么都没想到这车的电池65.9度三元锂电池,老规矩是宁德时代出品,这也太大了吧,WLTC纯电续航318km,油耗仅6.5L/百公里。

这次也搞了个半幅方向盘,感觉智己的产品经理现在有点魔怔,这款车为谁而造?这些用户会跟小年轻一样玩半幅方向盘吗?是用户需求,还是流量需求,还是产品经理想玩?

不敢做取舍的产品经理不是好产品经理,缺乏对上管理能力的产品经理是平庸的产品经理。


五菱星光560

一言难尽的造型……

算了,我不说造型了,各花入各眼,不能太主观。

定义阶段就很纠结,造型团队也干了很长时间,反正我一直觉得设计师不能凭着自己的喜好去造车,因为你会腻,但用户不一定,所以往往是设计师看腻了过往的自己,开始整活了,开始表达自我了,而用户才刚刚来到欣赏的点上……

有时候,设计师们忍住自己特立独行的表达欲望,是对品牌做出的贡献,毕竟,比“创意”更有价值的,是“好看”。


纯电/插混/燃油三修,7座,按照五菱的思路,不会太贵。

定位紧凑级SUV,车长4745mm,轴距2810mm,提供5座/7座,主打一个“刚需全家桶”,零跑摸着理想的石头过河,五菱再把零跑给平替掉了,定位接近,你一看便知。

动力三选一:燃油版1.5T(130kW,极速180km/h)、插混版1.5L自吸+大一点的电池(省油利器)、纯电版100kW单电机(磷酸铁锂电池)。去年聊过一次这套动力总成,当时A方案是1.5T发动机,但受制于成本,只能给小电池,B方案是不带T,省下来的BOM放给电池上。我把票投给了B,考虑到这款车在高速上以120km/h驰骋的概率不高,考虑到用户在城里平稳驾驶的机会更高,在“捉襟”和“见肘”之间我给出了自己的理解:高速直驱差一点儿很少遇到,但电池亏空发动机轰鸣太让人烦了,更何况这还是把电耗油耗算到小数点后两位的用户。

其实,最合理的做法是引入一台2.0L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完美解决两个问题,但根据多年前签订的合同,上汽通用五菱能够干的最大排量发动机≤1.5。

这么多年了,这规矩该改改了……


文章标签:
试驾测评
 
相关推荐
吴佩频道 33.5万粉丝    7393作品 关注 为深度懂车、玩车人群打造的不可复制的高端圈子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柿柿车 关注
汽车媒体编辑,参与C-NCAP试验报道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华南车市资讯 关注
立足华南区域,打造本地化的汽车资讯,接地气的专业汽车报道。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