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及上半年汽车品牌销量排行榜出炉了,总体来看头部效应显著。据中汽协数据显示,1-6月,前十位企业(集团)销量1315.9 万辆,占总量84.1%,市场高度集中,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加剧,中小品牌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行业进入比拼规模、体系力、资源整合能力的巨头竞争时代。
另外,上半年全国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2.5%,其中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41.4%,增速远超大盘,占比达44.3%,表明新能源汽车仍是中国车市增长主引擎,目前接近每卖出两辆车就有一辆是新能源车,电动化已全面成为主流市场。
单一品牌来看,比亚迪拿下6月及上半年汽车销冠,其中6月销量31.9万辆,同比增长20.6%;1-6月累计销量147.1万辆,份额达13.37%,稳居国内车市第一大品牌。
大众品牌和丰田品牌6月分别以17.5万辆、14.1万辆排在第二、第三位,同比分别增长15.2%和6.1%,两个品牌上半年累计销量分别为93.4万辆和74.2万辆,市场份额分别为8.49%和6.75%。
吉利汽车6月销量约为8.96万辆,同比提升31.7%,上半年累计销量达到62.7万辆,份额5.7%。而吉利银河6月还有7.2万辆、上半年累计销量达到37.16万辆,如果算上这部分销量,吉利整体销量实际上在仅次于比亚迪,半年累销接近百万辆。
五菱品牌6月销量72572辆,同比增长54.3%,上半年累计销量45.5万辆,同比增长29.3%,此外特斯拉、长安汽车、本田、鸿蒙智行也在6月汽车品牌销量前十之列。
可以看到,6月汽车品牌销量前十榜单中,中国品牌占据六席,合计销量占比超四成,反映本土品牌全面崛起。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吉利银河表现强劲,不论6月还是上半年均实现了超3倍的增长,成为上半年中国车市最大黑马。如果再算上领克、极氪,吉利集团上半年整体销量接近130万辆,在此基础上吉利宣布将集团全年销量目标调高至300万辆。
与此同时,海外品牌依旧承压,除了本田、日产、宝马等传统品牌同比下跌超15%,特斯拉今年上半年虽凭借26.3万辆勉强守住豪华电动阵地,但5.4%的负增长显露出其压力。
新势力方面,今年上半年销量前三的新势力品牌分别为零跑、鸿蒙智行、理想,分别交付221664辆、204658辆、203938辆,均在20万量级。此外小米汽车表现也十分出色,上半年累计交付超15.74万辆,目标完成率达42.86%,仅次于零跑的44.33%和小鹏的56.34%。
文|李静文
图|网络
泄密了,泄密了,山海L7 PLUS来了
✅ 独家首发:机械滚轮按摩座椅(非气囊!),复刻万元家用按摩椅触感,连头枕都带石墨烯加热; ✅ 百万级配置下放:零重力SPA模式一键放倒+震动腿托+肩颈分区按摩,座椅自带50W无线充+冷暖冰箱; ✅ 三排逆天空间:座椅前后/靠背可调,实测1米8坐第三排轻松跷二郎腿!
从“中国制造”到“全球品牌”:比亚迪与国际米兰合作的深层战略解码
东风纳米06再获国家级能效认证,为“双碳”目标实现注入新动力
近日,东风汽车旗下的东风纳米06车型成功斩获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颁发的一级能效认证证书
比亚迪下半年8款新车发布,年销550万稳了?
首次OTA就升级超百项功能,东风日产N7比新势力还要新势力?
在新能源SUV市场愈发“内卷”的当下,消费者早已不再满足于“够用就好”。当深蓝S05以3C快充技术吸引眼球,当银河E5用低电耗赢得口碑,零跑B10却用一场“技术普惠”的革命,重新定义了12万级SUV的价值标杆
当同行卷冰箱彩电时,吉利银河A7做了更酷的事: ✅ 用心跳频率破解晕车难题; ✅ 把纽北赛道基因塞进10万级家轿; ✅ 让中国架构在汽车故乡赢得尊重。 当吉利把80%的研发精力投入“看不见的底盘”,他们其实在回答一个根本问题:什么才是真正的豪华? 答案就藏在每一次过弯时扎实的侧向......
官网上“高山9”字样的宣传文案短暂出现又悄然消失,车侧轮廓到内饰细节近乎复刻,贾跃亭的造车梦在“贴牌”争议中迎来关键转折。
炫彩三色、高透光、信号0干扰!途虎养车全网首发琥珀“霓光系列”窗膜
小鹏MONA M03的爆款密码,全被零跑破解了。
岚图知音前脸有两套设计方案,一套是车身同色的平面化设计,另一套是带有无数发光LOGO的黑化内凹中网。但这个立体感丰富的中网设计,在图片和画面上很难看出来。
近期2025年上半年SUV的销量榜正式出炉,从榜单前十名车型的表现来看,燃油车型有6款车型上榜,这也显示出燃油SUV在国内市场的韧性,但从销量上来看,新能源车依然保持领先,接下来我们就来分别看看前十名车型的表现。
韩媒电动汽车火灾事故报道被指“双标”:国产汽车不提品牌名
海狮06正式上市:13.98万元起售,用户心中的全能神车!
魏牌销量看涨,为何依旧要“换防”?
吴艳妮助阵,26款奔腾小马上市在即
212越野车携手滴滴租车打通“体验-购买”双闭环
第五届中国汽车质量技术大会 一汽-大众以创新质量管理体系引领行业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