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懂车帝做了一场中国汽车行业、乃至全球汽车行业有史以来最具参考价值的智能辅助驾驶测试:
接近40款车型——涵盖全球市场上智驾辅助系统最领先的产品——在一条封闭的高速道路上进行了超过200次模拟真实情况的极限测试,与此同时,在城市模拟场景也进行了230次碰撞测试,
再次强调,这次懂车帝所测试的高速和城市道路,都不是测试场地中的模拟道路,而是对高速和城市道路进行了管制封闭来进行测试的。给出的说法则是:“配合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应用工作”,由此可见懂车帝的评测并非完全是媒体的自主行为。
最终,这场测试得出的一个结论是:
过度依赖辅助驾驶存在极大的隐患。
尽管有人对这份测试的流程存在争议,但是作为相对客观第三方的测试、并且也得到了相关部委和国内最权威媒体的支持,懂车帝的这次智驾测试无疑为2025年狂热的智驾浪潮敲响了一记警钟。而要理解这钟声为何敲得如此迫切,则需从测试发起的原点——全民智驾热潮下的行业现状说起。
01
测试背景:全民智驾热潮下的“传播急刹车”
就在懂车帝发布智能驾驶实测结果的当天,央视不仅也有相关专题报道,同时监管部门也即时响应——公安部交管局在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明确表示:“当前国内所有量产车型搭载的智驾系统都不具备自动驾驶的功能,这些车型都还暂时停留在辅助驾驶阶段。车辆仍需人来操控,驾驶人才是最终的责任主体,驾驶人在智驾系统开启的状态下若出现‘脱手脱眼’行为,将面临民事赔偿、行政处罚及刑事追责三重法律风险。”
央视新闻在报道中进一步强调:“懂车帝的事故场景模拟非常有意义,对我们认识辅助驾驶的功能,关注智能驾驶安全起了一个重要的提醒作用。L2级辅助驾驶非自动驾驶,驾驶人需全程监管、随时接管,仍是安全责任主体。”
这次评测之所以获得广泛讨论,根源在于2025年上半年,中国车市深陷“全民智驾”的营销狂欢:有车企创造“L2.999级”辅助驾驶宣传用词,也有车企在宣传时愈发滥用“零接管”等模糊术语,更有车企在直播时演示“脱手驾驶”,诱导消费者放松安全警惕。
从以上智驾宣传热潮可见,懂车帝此次评测已远超单纯的技术测试范畴,而是一场由主流媒体发起、旨在向公众揭示智能辅助驾驶潜在交通安全风险的公共安全警示教育——懂车帝将其定义为“全民科普”。而央视的加入和传播,更将这场技术测评提升为更高层面的安全警示——其核心意义在于向行业提示过度营销带来的安全风险,让汽车行业正视过度宣传带来的安全伦理危机。央视在传播上的放大效应,确保了这场警示能穿透圈层,直达更多潜在购车者,重申“手握方向盘”依然是行车安全不可逾越的底线。
02
高速事故场景测试结果:低通过率带来的风险警示
此次智驾辅助碰撞测试涵盖了36款主流车型的高速事故场景模拟实测,以及26款车的城市事故模拟,其综合结果出乎意料,堪称汽车智驾行业版“皇帝的新衣”。
其中高速事故测试覆盖了六类国内高速道路常见、高事故率的模拟场景,包括“消失的前车”“高速临时施工”“高速惊现事故车”“施工路遇卡车”“高速入口遇野蛮加塞”“莽撞横穿的猪”6项,而测试结果均不理想,尤其“莽撞横穿的猪”成为最强拦路虎,通过率只有惨淡的5%,实际上仅特斯拉Model X过关。
具体来看,特斯拉Model 3/X在6项测试中通过了5项,分别仅“莽撞横穿的猪”和“高速临时施工”项目未通过,其余5大场景表现均稳定可靠,验证了其在对危险判断和训练上的领先。而这一成绩之所以让人“意外”,是因为今年特斯拉在国内推出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之后出现了不少“特斯拉在智驾上落后了”、“特斯拉不适应中国路况”的观点,可事实证明特斯拉依靠全球庞大数据与工程化能力的支撑,在智驾领域依然是第一梯队的。
而魏牌蓝山、小鹏G6、问界M9、智界R7、腾势Z9GT EV等构成了第二梯队,通过了3项;AION RT、铂智3X、阿维塔07以2项通过位于第三梯队;小米SU7 Max/Ultra、理想L6、蔚来ES6都是仅通过1项;而包括小鹏P7+、比亚迪汉DM/宋Pro、极氪001/7X、领克900、帕萨特等多款车型通过率均为0。
不过这次争议最大的还是华为系智驾在高速场景的测试表现。虽然位于仅次于特斯拉之后的第二梯队,但在“消失的前车”场景中的集体失分,这也成为华为智驾用户质疑懂车帝测试公平性的主要原因。
针对质疑,懂车帝声明测试结果仅反映特定事故模拟场景下的车辆表现,不代表所有智驾场景,呼吁公众不要以片面信息曲解结论,并表示测试核心目的是提醒消费者“辅助驾驶存在安全边界”,驾驶员需始终保持对生命负责的主动安全意识。
另外,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是:问界、阿维塔、小鹏等不同车型采用了相同的智驾方案,但测评结果却不一致,背后原因可能是智能驾驶的泛化能力不如特斯拉,存在一车一案的情况。
03
城市事故场景模拟测试:中国智驾很懂中国路况
相比于高速事故场景模拟的争议表现,在城市场景测试中,华为系智驾展现出显著优势。面对包括“开进大转盘”、“大转盘内汇入”、“过马路4小学生”在内的9项复杂挑战,参与测试的6款华为系车型均稳定通过5项以上测试,彰显了其智驾辅助系统在城市路况下的综合实力。其中,智界R7与阿维塔12更以7/9的高通过率领跑阵营,仅分别在“开进大转盘”、“平庸的掉头”与“故障车躲不躲”、平庸的掉头”场景中失误。
特斯拉Model X依然以8/9的通过率位列第一,仅倒车难题未通过,猜测可能还是和泛化能力有关。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特斯拉Model 3的表现远不及Model X,在9项测试中仅通过5项。
采用Momenta方案的铂智3X以7/9的通过率和华为系车型同属于第二梯队,但其未通过的测试项目与华为系有显著差异,在华为系未通过的项目中都顺利过关,反而在倒车、斜刺电瓶和儿童过马路项目中未通过,可能是算力方面的问题。其他品牌车型,小米、小鹏和理想则全都是仅有3/9的通过率。
总体来看,无论高速还是城市事故模拟,特斯拉综合表现依然领先,而华为系智驾在处理城市路况时基本上比较稳定,但在极限工况下依然难以避免事故。所以相关部门始终强调,驾驶人才是最终的责任主体。
正如央视新闻在报道中指出,“今年以来,主管部门对车企在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宣传口径、安全边界等提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而从事故场景模拟结果来看,对如何正确使用L2级辅助驾驶的科普很有必要。L2智能辅助驾驶不等于自动驾驶,安全始终掌握在自己手中”。交管部门也在反复强调“目前市面上的车型的智驾系统都停留在辅助驾驶阶段,如果驾驶人在开启智驾行驶过程中‘脱手脱把’,一旦出事,就会面临一定的法律风险。”
此次测试用数据印证了上述警示:当前技术条件下,过度依赖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无疑是将自身置于不可预知的风险之中。当下车企最需要思考的,或许不是测试结果的最终排行,而是整个行业亟需褪去营销浮夸,回归对生命安全的敬畏——毕竟,再炫酷的算法,也抵不过一次真实的碰撞。
结合相关部门近日提出的“进一步加强智能驾驶规范管理”要求,懂车帝此次测试具有风向标意义,无疑会对下半年车企在“智能驾驶”领域的营销口径形成强烈约束效应。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当多数车企因成绩不佳保持沉默时,部分测试中表现尚可的品牌却借势发起反向营销。
其中,在高速测试中以3/6通过率排名第三的魏牌蓝山,将自身与特斯拉Model 3/X并列,却隐去了其未通过“消失前车”“夜间施工”等高风险、高难度项目,借机宣传其智能辅助驾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而铂智3X在6项高速测试中仅通过2项,在城市测试中则以7/9通过率与华为系同属第二梯队。该品牌便迅速以“并列第二”为核心卖点,营销时着重突出“唯一一款14万级纯电车型”的价格优势,却未提及其在高速事故模拟测试中的表现和在“儿童过马路”等场景的风险。
此类营销话术的隐患在于,两者用局部成绩掩盖其在特定高风险场景中的不足,可能会误导消费者。当品牌用“并列特斯拉”“比肩华为”的话术营造技术平等假象,实则掩盖了激光雷达车型在假车识别、AEB功能冲突等共性缺陷。
总之,此次测试的目的在于向公众做出重要提醒:安全没有“选择性达标”,营销狂欢更需敬畏生命。消费者应认清 “报喜不报忧”的话术陷阱,哪怕99.99%的场合智能驾驶表现优秀,但剩下0.01%所带来的失误都可能会造成惨痛的代价。
04
懂车帝测试获马斯克点赞,海外反响强烈
对于这次测试,鸿蒙智行在官方微博发布的一条信息表示:“已看到某平台所谓‘测试’,不予置评。 ”
但实际上,这次评测的影响力已辐射至海外。懂车帝在YouTube平台发布的测试视频引发了不少海外网友广泛关注与高度评价。综合海外评论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测试专业性与价值的肯定:
“这是我见过的最全面的此类评测!”
“真是太棒了,这是我在YouTube 上看到的最好的视频之一,恭喜!”
“祝大家一切顺利,因为这些关于ADAS的视频太有教育意义了。太棒了!”
“这是我见过的最全面的此类评测!”
“精彩的视频,对防撞系统进行了全面且完美的测试!全面的分析和清晰的演示让内容引人入胜。非常感谢您提供如此深刻且可靠的内容!”
“感谢您的客观评价!这比现在很多美国YouTube用户和媒体做得好多了。”
“精彩的视频,对防撞系统进行了全面且完美的测试!全面的分析和清晰的演示让内容引人入胜!”
海外网友普遍认为这是“最全面的此类评测”、“精彩且完美的测试”,其“全面的分析”、“清晰的演示”和“深刻可靠的内容”极具教育意义。许多人惊叹于懂车帝能完成如此大规模且专业的测评。其客观性“比很多美国YouTube用户和媒体做得更好”,是难得的非厂商赞助(“纯车主视角”、“非车厂业配”)的权威内容。
2、对技术结果的讨论,尤其是特斯拉的辅助驾驶能力:
“有趣的是,特斯拉纯视觉系统几乎完美地通过了所有测试,即使在黑暗环境下,人们都说激光雷达/雷达会更好。感谢您的客观测试,产品价值简直是天上掉馅饼!”
“看起来没有激光雷达的特斯拉比许多带有激光雷达的系统表现更好。”
特斯拉纯视觉系统在测试中的优异表现引发了热议。网友观察到“没有激光雷达的特斯拉比许多带激光雷达的系统表现更好”,认为这证明了其技术路线的价值。
3、对行业影响的呼吁:
“我不知道你们怎么有预算做这些,但我要把这个视频看100遍,这样你们就能拿到钱了!这是一份无价的工作,而且没有偏见。政府应该要求制造商在销售自动驾驶产品之前通过这类测试!”
此外,视频制作背景也引发好奇,有网友则是介绍了懂车帝为什么有如此强大的资源能力:“你要知道,懂车帝是字节跳动的,也就是抖音和tictok的兄弟公司,经费问题可能是最小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马斯克于7月25日转发了懂车帝高速测试的相关信息,并配文:“由于法律禁止数据出境,特斯拉在没有本地训练数据的情况下,在中国取得了最高成绩。”马斯克表示,正在添加来自特斯拉的世界模拟器和测试轨道的训练数据以实现6/6,也就是测试项目全部通过。
马斯克的亲自回应,进一步放大了懂车帝此次测试在国际范围内的广泛影响力。同时,这场测试本身的价值也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排名,随着公安部拟推动车企宣传规范、法律责任界定等监管措施落地,任何过度宣传都是对消费者生命安全的不负责任。比如在测试之后的第三天,媒体群里面某家企业的智驾术语有所更新,其中「智能辅助驾驶」、「高阶智能驾驶」等被呼吁改为「辅助驾驶」,「智能泊车辅助」改为「泊车辅助」。
同时,科技部官网于7月23号公布《驾驶自动化技术研发伦理指引》,旨在防范技术研发与产品应用过程中的科技伦理风险,推动该领域健康发展。《指引》特别强调,在面对不可避免的交通的交通事故,或极端行车环境时,应确保驾驶自动化系统能高度尊重生命,积极寻求有效应对方法,最大限度降低对人的伤害。与驾驶自动化相关的算法、模型等内容应当被清晰记录、随时可查。
此举与公安部的责任界定形成双重约束——科技部从技术研发源头筑牢伦理底线,要求系统设计贯彻“生命优先”原则;公安部则从产品宣传与责任认定端严控误导性话术,明确事故法律边界。
当政策组合拳直击过度宣传的行业乱象,那些曾被包装成“自动驾驶”的营销话术,正加速退场——测试后三天,已有车企将“智能辅助驾驶”悄然降格为“辅助驾驶”。此时,行业也必须明白:
再精妙的代码,也必须在人类的生命安全面前保持谦卑。
文|李静文
图|网络
灵感无处不在 领启非凡艺境 劳斯莱斯汽车高级定制展盛大启幕
尹同跃再放狠话,奇瑞说到做到?
杭州西溪鉴真章:风云A9L全球真C级旗舰品鉴会,开启豪华新体验
近日,据媒体报道,FF(法拉第未来)旗下第二品牌FX的首款车型FX Super One在7月17日获得了长城魏牌高山合作授权。
打破“技术幻觉”,车企责无旁贷。
近日,汽车门网总结了2025年上半年车型发动机、车身电气以及服务等投诉问题。这其中,2025年上半年车型发动机投诉指数达8525.25,同比下滑了30%。
理想L6给不了的,岚图FREE+给,理想L6照顾不到的,岚图FREE+照顾
近日,英国政府推出一项总额达 6300 万英镑(约合人民币 6.1 亿元)的电动汽车补贴政策,该政策针对售价低于 3.7 万英镑的电动车,依据车辆生产阶段所在国家电网的碳排放量进行评估,符合标准的车辆消费者购车时最高可获 3750 英镑补贴。然而,此政策却将大多数中国制造的电动车......
聚焦安全创新,理想汽车引领“未来乘员保护”新方向
无视品牌溢价,选择用体验征服。
救火队长离职,东风新能源该何去何从?
重要的不是排名,而是对安全的认知与警示。
比亚迪正式宣布合作!这波操作让中国足球看到了希望!
破纪录900小时运转不间断!猛士M817混动技术震撼行业
当地时间7月21日,比亚迪与国际米兰足球俱乐部(国米)举行签约仪式,正式建立为期三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成为国米俱乐部的全球汽车合作伙伴。
拿小米新车对标,现代认真找差距。
捷途山海L7 PLUS官图曝光,预售在即!20万级混动SUV,竞争力强悍!
2025年7月10日,比亚迪正式宣布与“中国足球小将”达成合作。7月19日,“中国足球小将”展开“2034杯”征战之旅,现已进入8强,总决赛将于7月26日在苏州奥体中心举行。
汽车百年以来经历了无数的革新和演变,而车钥匙也随着历史的浪潮不断迭代更新,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那些年我们遇到的奇葩钥匙有哪些?
2025年07月15日,英国交通大臣宣布了一项总额达6.5亿英镑的电动汽车补贴计划,实则另有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