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车产业在电动化浪潮中加速洗牌,各家车企都在寻找自己的出路。
而日产这家拥有90多年历史的全球化车企,正进行着一场自上而下的变革,试图在新的竞争格局中站稳脚跟。
Re:Nissan计划,扭转颓势的关键一步
2025财年首季度的财报,让人们看到了日产变革的初步成果。
数据显示,日产汽车全球销量为70.7万辆,合并净收入达到2.7万亿日元。虽然合并营业亏损791亿日元,但这一成绩已经大大优于此前预测的2000亿日元。
能有这样的改善,主要得益于产品组合的优化和固定成本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亏损压力。而这一切,距离日产启动Re:Nissan计划仅仅过去了几个月,足以证明这份答卷远超市场的预期。
面对全球销量下滑和成本带来的巨大压力,日产汽车新任管理团队展现出了雷厉风行的作风,在2025年5月果断启动了Re:Nissan计划。自计划实施以来,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成效逐渐显现。
在成本削减方面,专门成立的总交付成本(TdC)转型团队已经构思出大约4000个降本方案,其中1600个方案已经准备好付诸实施。仅 2025 财年第一季度,固定成本就削减了300亿日元。这样的执行力,让外界看到了日产变革的坚定决心。
更引人关注的是全球生产基地的重组进程。在7个计划整合的基地中,已有5个明确了整合方案。这种果断决策的魄力,和众多新势力车企所采用的轻资产模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可以说,日产现阶段所采取的一系列初步举措,如削减成本、重新规划产品和市场战略、加强关键合作伙伴关系等,都充分兑现了新任CEO伊凡?埃斯皮诺萨“以更强的紧迫感和更快的执行速度推进自我革新”的承诺。
除此之外,日产目前拥有充足的资金储备,为变革之路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公司手握3.1万亿日元可流动资金,其中包括2.1万亿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储备和1万亿待偿还的销售金融公司贷款,同时还有1.8万亿日元的未使用信用额度。这些充足的可流动性资金,让日产在变革过程中步伐更加坚定,也为企业的转型提供了充足的“能量”,使其有能力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挑战。
产品革新,打开市场的金钥匙
产品是车企立足市场的根本,日产汽车也深知这一点,正集中精力推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车型,以此推动收入增长。6月,全新第三代日产聆风全球首发,一经亮相就引起了广泛关注。作为日产在电动车领域的经典车型,第三代聆风的推出承载着市场的诸多期待,也展现了日产在电动化领域持续发力的决心。
而在中国市场,一款名为N7的车型更是成为了合资车企中的“现象级”产品。这款由中国团队主导设计、研发和生产的车型,上市仅50天,大定数量就突破了2万台,6月份更是以6189台的销量登顶合资新能源销量榜首。N7基于东风日产天演架构开发,它的成功不仅充分展现了日产汽车在华研发团队主导开发的能力,更有力地验证了日产“在中国、为中国、向全球”战略的正确性。
N7的成功并非偶然。主要购买人群是35岁以下的年轻家庭用户,而首购或来自其他品牌增换购的用户占比高达70%。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N7产品定位的精准性,也进一步表明了这款车型在全球市场的巨大潜力。
作为日产首款“中国首发、全球布局”的战略车型,N7将依托日产全球经销商网络,在一年内走向世界,补充并丰富日产的全球产品线,为日产在全球市场的拓展注入新的活力。
深耕中国,从“参与者”到“定义者”的跨越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对于任何一家想要在电动化浪潮中占据优势的车企来说,中国市场都至关重要。日产汽车正在中国市场完成从“参与者”到“定义者”的角色转变。
在上海车展期间,日产宣布在华投放的新能源车型将从8款增加到10款,其中日产品牌的新能源车型将从5款增加到9款。这样的扩充速度,充分显示出日产对中国市场的高度重视和坚定信心。
与此同时,日产在华合资企业东风日产宣布将追加100亿元扩建技术中心,并赋予本土团队车型开发主导权,这一举措在合资车企中尚属首次。这意味着日产更加信任中国本土团队的研发能力,也表明日产希望通过赋予本土团队更多的自主权,让产品更贴合中国市场的需求,从而更好地满足中国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的角色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中国不再仅仅是日产的销售市场,而是逐渐蜕变为技术输出与产品出口的双中心,更成为了日产汽车电驱化技术的创新策源地。日产在中国市场积累的电驱化、智能化经验,也将成为Re:Nissan计划的关键加速器,助力日产在全球市场的转型进程。
技术积淀,传统车企的核心竞争力
在技术储备层面,日产汽车展现出了传统车企深厚的积淀和强大的实力。日产连续7年征战Formula E赛事,并在本赛季斩获车手总冠军,成为全球顶级电动化赛事中的佼佼者。
89年的赛车运动经验与78年的电动技术研发历程相互融合,催生出了三电系统、能源管理、能效优化三大核心技术矩阵。
这种“从赛道到街道”的技术转化模式,相信在未来会通过民用电驱化产品进一步实现技术下放,让普通消费者也能享受到源自赛车技术带来的驾驶体验提升。
传统车企在技术研发上的积累和沉淀,是其在转型过程中的重要优势。与新势力车企相比,传统车企拥有更成熟的技术体系、更丰富的研发经验和更完善的产业链布局。日产能够将赛车运动中积累的先进技术应用到民用产品中,不仅体现了其技术实力,也为其在电动化市场竞争中增添了筹码。
写在最后
日产汽车用实际行动充分验证了Re:Nissan计划的有效性。同时,这也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传统车企的转型并非一定要推倒重来、另起炉灶,而是可以通过战略聚焦与组织重构,实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正如伊凡?埃斯皮诺萨所言:“现在,我们必须走得更远、更快,才能实现盈利。”对于日产这样的老牌车企来说,变革的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阵痛难以避免。但只要坚持正确的方向,保持高效的执行,就有机会在电动化浪潮中再创辉煌,重新树立起在全球汽车产业中的领先地位。
百年长安启新程:以创新驱动迈向世界一流汽车集团
势不可挡 北京现代7月销量同比增长41.5%
2025上半年比亚迪领跑全球多个新能源汽车市场
上汽7月销量发布
博世高管呼吁高阶智驾收费,企业生存与用户体验的博弈
新央企新长安成立
上半年港股受基本面及资金面共同推动领涨全球,原因在于业绩增长、南向资金流入和政策利好驱动。恒生指数上半年涨幅20%,恒生科技指数上半年涨幅19%,从背后原因来看,港股今年上涨主要来源于业绩增长,基本面改善为其核心支撑。分板块来看,医药、科技AI、汽车消费和红利高股息领涨。&nbs......
上汽7月销量发布
2025上半年比亚迪领跑全球多个新能源汽车市场
长安汽车独立为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一级央企。
“撞赢”卡车后,理想汽车再次回应,态度变
近日,在公认的汽车市场销售淡季,北京现代却再传捷报。据北京现代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继6月份实现逆势增长后,7月份累计销售达到17761辆,同比增长41.5%。销量持续向好,进一步表明北京现代的“品质功底”在竞争中,正在被更多用户接受、认可和信赖。
随着汽车电气架构日益复杂,以及智能化、网联化用电设备的不断增加,起动电池在整车系统中的重要性持续提升。过去,12 V / 24 V 铅酸电池凭借成本和成熟度占据主流。
从年内的调研情况看,食品饮料的恢复尚需时日,汇川技术意外“问鼎”。
神州租车将引进10万辆宁德时代换电车型,电动车产业发展方向要变
铂智3X发起了一场车圈冰桶挑战——要在全国挑战200个魔鬼停车位!
奇瑞集团7月销售汽车22.44万辆,同比增长14.7%
2025年7月,蔚来公司交付新车21,017台,前七个月同比增长25.2%。
8月1日晚间,藏格矿业对外发布2025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在与新控股股东紫金矿业的战略协同下,公司秉持“控本、提质、增效”的工作方针,稳步推进经营计划,实现了氯化钾、碳酸锂和铜矿的多线并进;同时,公司以资源开发、产能布局、技术创新和成本管控等多方面为抓手持续发力,推动经营质效不......
接下来50万市场会变成,增程看问界,纯电看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