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俄罗斯认证新规冲击,中国汽车品牌的出海之路面临大考

俄罗斯认证新规冲击,中国汽车品牌的出海之路面临大考

百姓评车 710浏览 2025-08-07 IP属地: 未知

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深度调整的当下,俄罗斯市场对中国汽车品牌的意义正经历复杂转变。2022年前后,欧美车企集体撤离留下的市场空白,让中国汽车凭借供应链韧性与性价比优势快速崛起,市占率从不足10%跃升至近50%,实现从边缘到核心的跨越。

俄罗斯认证新规冲击,中国汽车品牌的出海之路面临大考

俄罗斯认证新规冲击,中国汽车品牌的出海之路面临大考

但随着俄罗斯车市逐步企稳,政策风向已然转变。近期OTTC认证新规要求实验必须在俄本土完成,终结“曲线认证”路径,使认证周期延长、成本激增。这与平行进口限制、关税上调、报废税加码等政策形成组合拳,大幅推高中国汽车进入俄市场的时间与资金成本。随着俄罗斯近期公布的一系列认证新规以及相关政策调整,中国汽车品牌在俄罗斯市场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认证新规下的挑战:成本攀升与份额承压

俄罗斯最新实施的OTTC认证新规,正对中国汽车品牌形成直接冲击。依据新规,认证必须由注册地所在国的实验室完成,这彻底阻断了此前通过第三方国家进行“曲线认证”的路径。由此,认证周期从原本的6-9个月延长至8-12个月,时间成本近乎翻倍。更为关键的是,俄罗斯本土实验室的测试费用远高于中国及其他第三方国家,碰撞、排放、电磁兼容等核心测试项目的成本大幅攀升,直接导致单车认证的资金投入激增。

俄罗斯认证新规冲击,中国汽车品牌的出海之路面临大考

叠加其他政策收紧的影响,中国汽车进入俄罗斯市场的综合成本显著上扬。例如,平行进口渠道逐步被封堵,对于已有官方经销商的品牌,平行进口已被明令禁止;亚欧经济联盟国家进口汽车需补足在其他国家享受的优惠额度,按规定缴纳全额关税与增值税;进口车回收报废税更是多次上调,进一步推高了终端售价。在多重压力下,今年上半年我国出口至俄罗斯的累计整车(涵盖新车、二手车及CKD等)仅18.0万辆,同比大幅下跌62%,俄罗斯也从我国汽车出口的最大单一市场滑落至第三位。

俄罗斯认证新规冲击,中国汽车品牌的出海之路面临大考

市场份额的收缩趋势同样不容忽视。尽管中国车在俄罗斯进口乘用车新车中的占比仍高达77%,但细分数据显示,一季度占比基本维持在80%以上(1月更是达到91.6%),而4-6月已分别降至64.7%、71.1%和73.9%。与此同时,俄罗斯整体乘用车市场受进口车减少、贷款利率高企、通胀压力等多重因素影响持续下滑,上半年总销量为53.0万辆,同比跌幅达26.3%,这无疑进一步加剧了中国品牌的增长压力。

深耕市场的机遇:本土化布局与结构性优势

尽管挑战持续加剧,俄罗斯市场对中国汽车品牌而言仍是不容放弃的战略要地,而积极推进本土化布局正成为突破困局的核心路径。长城汽车已率先迈出关键步伐,在其俄罗斯图拉工厂的现有基础上,于去年年底与卡卢加州的PSMA Rus工厂签署租赁协议,今年2月成功实现哈弗M6车型的本地化组装,6月便迎来第1万辆哈弗M6下线。这一系列动作有效降低了对进口环节的依赖,为持续深耕市场奠定了产能基础。与此同时,哈弗H9、H2等多款主力车型还计划通过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的AMMKZ工厂进行生产,并借此辐射俄罗斯市场,形成以中亚供应链为支点的区域联动格局。

俄罗斯认证新规冲击,中国汽车品牌的出海之路面临大考

奇瑞、吉利等头部品牌也在加速深化本土化渗透。奇瑞充分利用大众、奔驰等国际品牌撤离后留下的闲置工厂,快速扩大本地产能,以支撑奇瑞、捷途、欧萌达等多子品牌在俄的市场供给需求;吉利则通过与白俄罗斯合作成立的合资品牌Belgee工厂,实现了电动车型EX5的本地化生产,并将产能同步供应俄罗斯市场。这种“本土生产+区域联动”的双轮驱动模式,不仅能够规避部分进口政策限制带来的壁垒,还能显著缩短产品交货周期、降低跨境运输成本,从而在政策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增强抗风险能力。

从市场结构来看,中国品牌当前仍占据显著优势地位。在俄罗斯进口乘用车新车市场中,长安、吉利、坦克三大品牌稳居销量前三,市场占比分别达到15.8%、10%和6.5%;单看6月的品牌十强榜单,哈弗、奇瑞、长安等7个中国自主品牌累计市场占比已达41.7%,若叠加星途、理想、极氪等未进入十强的品牌,上半年中国自主阵营的整体市场占比稳定在50%左右。即便面临政策调整带来的冲击,中国汽车在性价比、产品多样性等传统优势领域的竞争力仍未动摇,尤其在新能源赛道,极氪、理想、岚图等品牌已凭借技术特性和产品定位建立起差异化竞争壁垒。

俄罗斯认证新规冲击,中国汽车品牌的出海之路面临大考

此外,俄罗斯市场的长期发展潜力同样值得重视。尽管受多重因素影响,今年乘用车销量预计同比下滑30%至约110万辆,但作为全球主要汽车消费市场之一,其内生性的消费需求依然存在。随着部分国家品牌开始逐步回归(例如Solaris收购前现代工厂并计划复产),未来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这也将倒逼中国品牌加速从“价格优势”向“技术+服务”综合优势转型。通过持续完善本地化研发体系、扩大生产布局、健全售后网络,中国汽车有望在俄罗斯市场实现从“量变积累”到“质变突破”的跨越,从而夯实长期发展的根基,在新一轮市场格局重塑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百姓评车

总体来看,俄罗斯此番推出的OTTC认证新规及一系列配套政策调整,堪称对中国汽车品牌全球适应能力的一场深度“压力测试”。政策壁垒的抬高,客观上倒逼企业跳出依赖进口的惯性路径,转而在研发、生产、供应链、售后等全链条推进本地化建设,这种深度扎根不仅能有效规避政策风险,更能培育起对区域市场的深刻理解与快速响应能力,为全球化竞争积累关键经验。

在这场机遇与挑战交织的市场博弈中,那些能够敏锐洞察规则变化、以灵活策略快速适应新要求,并真正沉下心来扎根本地市场、构建起完整本土化生态的中国汽车品牌,终将穿越短期波动,在持续进化的俄罗斯车市中构筑起更稳固的竞争壁垒,占据更核心的市场地位。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百姓评车 4383粉丝    5001作品 关注 汇聚来自百姓的汽车声音!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肆哥车讯 关注
购车无小事,选车无难事。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大付撕车 关注
大付撕车是汽车视频类栏目。栏目主张正确的选车观,为重度选车纠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