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燃油车,欧洲汽车产业将彻底完蛋!”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奔驰CEO康林松的肺腑之言。
在一次媒体采访中,康林松直白地表示:如果欧盟坚持要在2035年全面实行“禁燃令”,整个欧洲汽车业要迎接的,就是集体“全速撞墙”的现实。
事实上,随着电气化转型的日程表逐渐推进,欧洲汽车产业的日子是一年不如一年。
前不久,几大欧洲车企纷纷拿出了利润大幅缩水的上半年财报:
奔驰净利润下降56%、宝马集团净利润下降29%、大众营业利润同样下降32.8%......
Stellantis集团更惨,2023年狂砍180亿净利润、荣膺欧洲最赚钱汽车制造商的盛景,仿佛犹在眼前。但今年上半年直接扭盈为亏,净亏损竟高达22.56亿欧元!
而据欧洲车企所说,不挣钱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卖新能源远不如卖燃油车挣钱。
那么,究竟是欧洲车企出了问题,还是欧盟的环保政策出了问题?未来的全球汽车市场,难道燃油车还会卷土重来?
今天,我们就借着这个机会,和大家好好聊一聊。
01. 遇事不决,甩锅中国?
几大欧洲车企的财报中,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中国市场失利带来的影响。
很长时间以来,欧洲车企(尤其是德系)的最大市场都是中国。
但从2023年开始,局势似乎迅速发生了扭转——
随着新能源渗透率一路走高,自主品牌的市占率已经超过50%。到了今年上半年,更是来到了64%的高位。
相对应的,自然是欧洲品牌市场份额日渐萎缩:不少豪华品牌的销量降幅超过10%,法系甚至逐渐“跌没了存在感”。
与此同时,燃油车的终端售价也在一路走低,以至于“豪车税”的起征点都从130万下调到了90万,利润变薄也就成了理所当然。
(想了解的小伙伴,可以戳这篇:晚买3天怒亏10多万!“豪车税”门槛降低,高端国产车的春天来了?)
如果说燃油车还能勉强维持,新能源这边似乎比燃油车还要难办。
在燃油车时代,欧洲车企的内燃机技术、底盘调校水平有着极大的优势。
但到了电气化时代,欧洲车企缺了智能化这条腿,又不敢贸然打破燃油车的产品分级体系,那就只能放弃品牌溢价,优惠卖车。
很多人没想到的是,国内最便宜的“带空悬”的车型,其实是办齐不到20万的宝马i3;奔驰EQE这类高端车型,甚至能给出接近20万元的终端优惠。
这样一来,跟赚钱就更沾不上边了……
想要破局,唯一的出路就是深度拥抱中国供应链:降低成本的同时,补齐智能化的短板。
而这,是一个对欧洲车企来说无比头疼的难题。
自家花大钱研发出来的电动车,不仅没能弥补燃油车萎缩的生态位,反而要再追加投入、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或是和供应商伙伴深度合作。
进,得投钱;退,更不挣钱。
(宝马上海研发中心)
可以想象欧洲车企的决心,下得有多艰难。
然而中国市场带来的压力仅是一方面,让欧洲汽车制造商们头疼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
一个不小心,自己的欧洲老家,也被中国汽车品牌给偷了!
02. 起火的后院
有一说一,今年上半年欧洲市场的新能源转型,还是有好消息的。
据路透社报道,这半年时间里,欧洲纯电车的销量为119万辆,同比增长25%。
与此同时,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统计,欧盟今年上半年纯电动车市占率来到15.6%,比之去年同期的12.5%有所提升。
放在欧盟今年上半年新车销量下降1.9%的大盘里,这一表现尤为难得。
这其中,自然有欧洲车企们的贡献。
宝马集团今年上半年在欧洲市场的纯电+插混车型,销量同比攀升至34.8%;
雷诺品牌在欧洲纯电车销量同比增长57%;
西欧地区对奥迪纯电动车订单增长率高达70%,整个大众汽车集团手头的电动车订单更是排到了今年四季度……
但是,以上涨幅,都赶不上中国汽车在欧洲的冲势。
今年上半年,中国品牌汽车的销量同比增长91%,远超欧洲新能源车的大盘增量。受此影响,中国品牌汽车在欧洲的市场份额已经来到5.1%,成了不可忽视的力量。
可别小看这5.1%,要知道奔驰在欧洲的市场份额,也不过5.2%!
要知道,欧洲早就是规模稳定的存量市场了。中国品牌市占率翻倍,无异于在对方嘴里抢肉吃。更何况还顶着欧盟加征关税的不利因素,这滚雪球的速度是真的恐怖。
奇瑞汽车,自打2024年针对欧洲市场推出两个子品牌——Jaecoo和Omoda以来,2025年上半年在欧洲的汽车销量已经超3万辆,同比增长近11倍。
今年上半年在欧洲市场上,对特斯拉销量形成反超的比亚迪,同样收获新车销量超7万辆,同比增长超3倍的好成绩。
在这背后,也暴露了欧洲品牌电动车产品力的不足。
这方面,一直以来很多人都有个误区,认为欧洲用户只喜欢驾驶,不在乎大空间、高智能,实则......这些好东西欧洲老百姓一样喜欢。
当西班牙车评人说出补贴后售价2万欧元的比亚迪海鸥,能越级跟4万欧元的电动车打个来回,恐怕当地用户再喜欢本土品牌,也会用脚投票,选择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比亚迪atto 3、MG4、零跑T03……都是这么一点点打开欧洲市场的。
因此,欧洲车企就不能再基于成本定价,而是要积极应对竞争,提早去推出性价比更高的平价电动车,比如大众ID.2、雷诺Twingo。
而这一点和中国市场一样,又成了死局。
在还没有吃到新技术红利的情况下,就被迫要跟“满级玩家”中国电动车开团:
市面上的电动车渐趋廉价、利润越来越薄,收回高昂的研发成本更是遥遥无期,新能源转型带给欧洲汽车制造商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
从这个角度看,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或许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03. 横插一脚的美国关税
2025年上半年财报一出,宝马CFO也直接开启了吐槽模式:
“美国的关税政策,在第二季度对集团的财务状况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然而,宝马已经是承受多重压力的欧洲车企里,“受伤”相对最轻的那一个。
看看隔壁的友商,保时捷在上半年因关税额外支出约4亿欧元,捷豹路虎因关税冲击损失2.54亿欧元,导致税前利润直接腰斩……
今年4月,特朗普宣布对全世界加征“对等关税”,具体到汽车领域,所有进口到美国的汽车,都面临25%的关税。
回想彼时一票欧洲车企宣布暂停对美交付车辆的发言,真是当时强硬发言有多爽,现在财报就有多痛。
几个月过去,尽管欧盟与美国之间达成了一项新协议,即欧盟进口到美国的汽车关税将从25%降低到15%,但仍旧为欧洲车企带来了许多的不确定性。
如果说电动化转型带来的资金压力、在中国市场面临的营收压力,都是摆在欧洲汽车制造商们的长期课题,是发展的主线任务,那么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就是突发性的无妄之灾,压在欧洲车企盈利表上的最后一根稻草。
毕竟,在没有美国关税影响的时候,电动车化转型也好、中国市场销量下滑也罢,说穿了不过是新旧产品交替带来的产品结构问题。
只要战略上不出现大的纰漏,如stellantis集团那样太过看重短期成本和利润,坚持长期投入、扎根中国市场,难关也能过去。
全球汽车工业百年,传统车企动辄大几十年、百年历史,总归有些家底,不至于熬不过去新能源转型的难关。
所以在欧盟要求到2035年“禁燃”、不断收紧乘用车碳排放量的时候,几家欧洲车企吵归吵、闹归闹,大家都还是奔着解决问题的方向去的。
可谁也没料到特朗普“不讲武德”,一杠子插了个关税问题,直接把手伸到全世界的兜里,间接导致欧洲汽车制造损失20%-60%不等的利润。
那欧盟为环保定下的高标准、严要求,就真成了催命符。
于是才有了奔驰CEO康林松的呼吁,翻译成大白话就是——
“好歹松松口子,现在这情势来看,欧洲车企只有卖燃油车才赚钱,我们也认同要减少碳排放,可日子还得照过啊!保不住利润,那大家只能一起完蛋!”
04. 写在最后
今年3月,欧盟重申了“2035年禁燃”的目标,要求到2035年,车企销售的新车碳排放要达到0g/km。
(法规于2023年通过)
当然,这项法令的制定从来就不顺利,此前也通过了允许在发动机里使用合成燃料的补充法案,算是给保留发动机及其相关产业开了一小道后门。
可问题在于,合成燃料的价格及其高昂,目前并不能替代石油燃料。既然欧洲车企眼下为利润所累,那就更无力去推动合成燃料的降本和商业化。
所以,解决当下困境的最好办法确实如康林松所说,允许车企在2035年售卖新的燃油车,多赚点钱,就能多续点命。
考虑到今年欧盟针对碳排放新规,已经妥协为:只要2025-2027这三年里,平均碳排放能达标,就免去欧洲汽车制造商在2025年要面临的160亿欧元罚款。
欧盟“2035年禁燃”的计划,或许真能悬崖勒马。康林松代表的是奔驰、也是德国汽车工业,而几大欧洲车企以及各个欧洲国家,也在盯着针对禁燃计划的“预期审查”。
老实说,欧盟在提出“2035年禁燃”时绝对没有预料到,欧洲汽车业如今会面临如此复杂且严峻的行业困境。
而不只是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的汽车工业……都需要在当下做出抉择:
既然汽车电气化、智能化的趋势已成定局,究竟应该顺应时势,还是逆势而为?
我想,足够聪明的人,一定能找到答案。
40万级豪华销冠推纯电!双王加持大闹车市!
“半价理想”过的比理想更理想!零跑上半年财报,很“领跑”!
方程豹两周年:以热爱为锚,与豹友共绘用户生态新篇章
混动市场进入“秒充时代”,岚图8月22日将发布岚海智能超混技术
哈弗猛龙2026款,第二代Hi4电混四驱加持,堪称新能源方盒子天花板
篮球巨星库里点赞的长安启源A06,为什么被称为“重庆智造新王牌”
8月20日,丽珠集团(000513SZ;01513.HK)对外披露 2025 年中报。2025年以来,在医保控费、集采扩围以及国际市场竞争加剧背景下,国内创新药企面临多重考验。不过,丽珠集团始终保持战略定力,精准研判行业态势,通过多维度协同发力,凭借自主研发与BD的双轮驱动模式,......
“捷”伴同行,共赴旅途,全球用户共度捷途汽车第八届粉丝文化节
吉利发布行业首个AI座舱,超拟人情感智能体Eva上车
【EV视界报道】随着理想i8的上市,这款热门的纯电SUV,因搭载的VLA大模型成为智能驾驶圈的“新晋顶流”。那么问题来了,VLA是什么?简单说,它让你的车不再是冷冰冰的机器,而是一个能看、能说、能干的“超级副驾”。不得不说,智能驾驶这几年像坐火箭,技术热点换得比潮流还快。2023......
8月20日,吉利宣布聚焦“一个座舱”,通过统一的AI OS架构、统一的AI Agent、统一的用户ID,实现AI座舱All in One,打造全球首个实现“人-车-环境”自主协同的智慧空间
在新能源汽车技术快速迭代的当下,增程式车型凭借 “可油可电” 的灵活特性持续受到市场关注。8 月 19 日,广汽集团在番禺总部举行发布会,正式发布全新 “星源增程” 技术,首款搭载该技术的昊铂 HL 增程版也一同上市。新车提供五座和六座两种布局,共推出 4 个版本,官方指导价在 ......
拥豹热爱 钛行千里 钛3媒体长测试驾品鉴济南站圆满收官
吉利发布行业首个AI座舱,超拟人情感智能体Eva上车
家人们,今天给大家介绍一款2025年的神车——五菱缤果!这小车一亮相,那关注度直接拉满,销量更是蹭蹭往上涨! 走,一探究竟~
红旗HS7 PHEV 闭眼冲! 20.48万起!大六座豪华混动SUV要变天!
8 月 16 日,全球首届豹友大会暨方程豹品牌2周年盛典在比亚迪郑州赛车场圆满落幕。这场以“向前 链接 超越”为核心理念的盛会,不仅是品牌两载成长的里程碑,更是一场因热爱相聚,为梦想同行的用户狂欢。
今天,A股市场又突破阶段新高了,“牛市”一词更加深入人心。同时,不同于去年“9·24”行情的大开大合,本轮A股的走势更为稳定,“慢牛”、“健康牛”正成为市场新的共识。
沃尔沃,填补了“豪华电混”的空白
8月20日晚,百度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数据显示,公司涵盖智能云在内的AI新业务增长强劲,首次超过100亿元,同比增幅达到34%。而财报电 话会披露,百度智能云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7%,Non-GAAP经营利润实现同比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