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预售烈马(Bronco)60周年复古纪念版”......
自从福特官宣这消息,我的朋友圈里就没少出现“爷青回”、“为情怀买单”之类的字眼。
虽然一定会有人不明白,为什么在“冰箱、彩电、大沙发”已经成为中国汽车标配的时代,福特还要倾尽全力去复活一款诞生于60年前且浑身散发着汽油味的纯燃油越野图腾。
讲个热知识,叛逆本身就是福特的传统,要不然烈马也不会被复产,还被捧上“做越野界的保时捷”的高位。
在万物皆可OTA、人人皆谈智能化的今天,依然有一种原始的、机械的、未被驯服的激情值得被守护和传承,这听起来就很浪漫、很硬核、也很“福特”,对吧!
作为一款纯粹的硬派越野车,烈马在机械层面的造诣是能打的:G.O.A.T. 全地形智能管理系统、越野蠕行模式、智能前防倾杆断开功能......都算黑科技。
当初江铃把烈马的旗舰车型直接干到43.88万元跟Jeep牧马人、丰田普拉多掰手腕,也不算太离谱。
烈马在“纯粹越野”和“极致可玩性”上做到了极致,最经典的就是可以拆下来放进自家车库里的车顶和四扇车门。
到这里你应该可以理解,拥趸们为什么说烈马让改装变得像搭积木一样简单,它把“玩很脏”这件事从心理负担变成一种“今天又玩爽了”的仪式感,在竞品里很独特。
这不比什么“讨论天窗大小”和“移动电站”的话题有趣多了。
定价上的Freestyle有很大一部分也是这种极致化产品设定带来的,典型的“品牌溢价”+“情怀税”模式。29.98万起售、49.88万顶配,买的不仅是钢筋铁骨也是“Bronco”这个名字背后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图腾,它的价值更多体现在“我是谁”的身份认同上。
类似豹5、坦克400 Hi4-T这样的友商,走的是“成本定价”+“科技普惠”路线:20多万买一套价值不菲的插混系统+智能底盘+各种高科技配置,用更低的价格享受到曾经百万级豪车才有的技术和体验,获得感=“我得到了什么”。
不过你如果告诉我国产烈马是一场精心布局的割韭菜大戏,我也不会意外,因为确实“水土不服”。
此处应该会有人跳起来Diss动力系统,我觉得吧,V6猛兽漂洋过海来到中国立马变身四缸小马,还真是找什么理由都说不过去。
原版的2.7T V6双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声浪多迷人啊、动力多澎湃啊、246kW的最大功率和562N·m的峰值扭矩多好看啊,怎么国产就“双标”到只给一台2.3T EcoBoost四缸机呢?
没错,202kW+429N·m的账面数据不算难看,但跟海外V6版本相比分别缩水18%和24%......就像你点了一份“战斧”,服务员却给你端上来一份“西冷”,能吃,但大快朵颐的满足感没有了。
结果,隔壁1.5T插混豹5的系统综合功率505kW、综合扭矩760N·m,2.0T插混坦克400 Hi4-T也有300kW+750N·m的成绩。
豹5的零百成绩只要4.8秒,足够让很多小钢炮汗颜。
在如此绝对的动力差距面前,但凡销售跟你谈什么“机械质感”、“线性输出”,你都会觉得智商被侮辱了。
人家豹5和坦克400的车主多潇洒,纯电模式出行安静如鸡,还有绿牌政策的便利,只有烈马车主要默默忍受11.26L的市区综合油耗。
豹5的亏电油耗是7.8L,坦克400是9.52L,算下来,烈马的用车成本比友商高了不止一点点,这类量级的结论在多家平台的测试汇总里很一致。
原因嘛,福特的说法是“为了适应中国的排放法规”。
可以理解,毕竟国内部分城市一张蓝牌的获取成本与绿牌不可同日而语,上海蓝牌的拍卖价格长期在9万元左右。
但接不接受就另说了。
插混最大的BUFF就是“全场景通吃”:通勤用混动或发动机直驱保证续航,越野需要的攀爬能力电动机在低速时又能瞬间爆发扭矩。
这也是烈马机械四驱的劣势所在。
虽然G.O.A.T系统很智能,但四驱模式的切换依然受到机械结构的限制。举个例子,高速行驶时你无法挂入4L模式(扭矩放大3.06倍),而在一些需要快速在两驱和四驱之间切换的场景(如沙地)机械分动箱的响应速度也不如电控系统来得快。
豹5的“豹式掉头”可以把最小转弯半径做到3.4米,完全是另一种脱困逻辑。加上烈马的底盘调校偏硬朗,在铺装路面上对细碎颠簸的过滤不够彻底,导致某些核心功能直接矮了豹5和坦克400一截。
话说回来,燃油系统结构相对简单,没有复杂的电池、电控、电机系统,硬核玩家肯定更喜欢,至少容错率更高。起码,在郊区找一个懂修福特发动机的师傅容易,会修三电系统的专家就未必能在太阳下山前赶过来了。
烈马比较偏科,“玩具”属性更强一点,它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做到了极致,只是无法适应其他生活场景,就像前边我提到的可拆卸的车顶和车门,横向对比起来越野乐趣倒真是独一无二,何况它还有自带的原厂35寸MT胎+原厂升高,简直懒人玩家的福音。
所以没什么烈马车主憧憬带着家人长途旅行,始终后排空间太局促了(座椅又硬又直,“宠物专座”就是这么来的),后排舒适性配置也几乎为零,后排安全性还有争议。
题外话,安全性争议最开始出现在美版身上,也就是老炮们津津乐道的IIHS碰撞测试。
这场测试的结果是什么呢?正面碰撞项目里,烈马对后排假人的胸部保护评级仅为“M”(边缘),存在较高的受伤风险。
同批次测试的平价家用车丰田普锐斯,在所有安全项目上都获得了“G”的最高评级。
很典型的“美式快餐”风格,区别在于这是一台起售价接近30万的车。
抠不抠门不好评价,但态度肯定有问题,要不然也不会连座椅都用的仿皮包裹,像极了舒适性与实用性的“反向升级”——30万的车,10万的内饰。
同价位的坦克500,人家可全系标配Nappa。
等后来大家发现国产版本竟然减配了海外版SYNC 4系统中备受好评的“越野路书导航”等核心功能,似乎也能平静接受了。
缩水是“美式快餐”的常态了,黑粉们更在意的是“江铃福特能不能撑起烈马的售价”。
福特的故事是在美国文化背景下讲述的,偏偏江铃多数时候跟工具车深度绑定,让一个长期扎根于中低端商用车领域的合资品牌去运营一款顶配49.88万元、起售价比在北美市场高出约7%的高端个性化SUV,这本身就需要很多市场教育,何况渠道与服务还存在断层式脱节,要不然解答不了买家“我为什么要花40多万买一辆江铃造的福特”的疑问。
Jeep牧马人是很好的示范,虽然产品力同样槽点满满,但图腾地位以及“不是所有吉普都叫Jeep”的强大品牌心智足够收割愿意为高昂溢价买单的忠实用户。
烈马在中国缺乏的就是这种深厚的品牌积淀和用户认同。
至于新能源方面的龟速布局,烈马的纯电和增程版要到2026年才能实现量产,按照油车时代的行情,同批服役的仰望U8、坦克500 Hi4-T、豹5已经快要到换代的时候了。
当然,绿牌版的烈马可能没什么人期待,毕竟核心的电池和电控部件都是外购的。
这也是“拿来主义”的弊端,现役烈马超过40%的零部件依赖进口,在关税压力下几乎没有降价空间,反倒是豹5上市半年后从容官降5万元,进一步挤压烈马生存空间,背后的道理是一致的。
愿意买一辆纯粹且几乎没有家用属性“玩具”的中国老板,向来不多,这就让将自己定位为“纯粹越野玩具”的烈马显得尴尬,倔强如普拉多,也不得不在KPI面前默默加上了L2+级智驾和后排娱乐屏。
一匹未被驯服的野马,就这么被困在了硬派越野的“理想主义”围城里。
写在后面:
烈马是燃油时代硬派越野车的集大成者,它身上纯粹的机械符号太多,可拆卸车顶、裸露铆钉、机械分动箱拨杆......在今天看来,充满了古典主义的浪漫色彩,用某位车主的话来说,就是“开它的人,心里都有一张等高线地图”。
不巧的是,古典浪漫撞上了电气化、智能化浪潮,最终成了不合时宜的边缘人。
烈马身上有一个传统美系、日系硬派越野车都无解的三重悖论,即成本(坚持零部件进口)、场景(越野设定极致)、用户(固守小众硬核圈层),所谓的在华生存困境,江铃福特又做了一次现实隐喻。
最后简单做个总结,爱烈马的,会认为烈马什么都好;不爱的,也总能找出一堆问题。但不可否定的是,在硬派越野这个领域,烈马还是有话语权的。所以,我们还是希望烈马送出最诚挚的祝愿,愿真诚以待、一路走好!
岚海智混的发布,不仅是一次技术迭代,更是一场出行方式的革命。
在15-20万级SUV纷纷以“7座”为卖点的市场中,库斯途以3055mm超长轴距和2+2+3座椅布局打破空间局限。其二排腿部空间达1128mm,三排保留790mm腿部空间,配合同级独有的第三排无感柔风空调、USB接口及后排遮阳帘,让每位家庭成员获得长途出行的舒适保障。后备箱容积可......
中国自主研发智能超混技术 高端新能源技术领域又一重大突破
1-7月方盒销冠对决,iCAR V23凭啥比钛3多卖2万台?
很愧疚地说,在此之前我还没拥有过一辆,能满配带华为全家桶的车款!但从FREE+开始,我就能轻松拥有最新的华为乾崑+鸿蒙座舱。今日欢迎大家陪着我提车,以后就能有更多智驾的内容落地了!而且这次meimei很满意,我就很开心了!
就在前两天,长安正式升格成——中国第三家汽车央企!“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来了!这可不是普通改名,这是国家级的战略布局!而它旗下的深蓝汽车,一出手就甩出两张王炸:一台是即将亮相、搭载全球首款3nm芯片的深蓝L06;另一台,是刚刚上市、直接掀翻15万级智驾天花板的——2026款深蓝L0......
吴镇宇力荐,东风风行星海V9越享系列震撼上市,补贴后14.99万元起
免费充电 + 终身质保,26.98 万起给足 50 万级体验
有颜又有料!2025款钇为3全面展现“好用”车型品质
别克GL8陆尊用大电池、快充、高续航、以及全新的插混平台告诉你,什么是MPV“老大哥”!
继缤果之后,孟子义再成缤果S代言人,展现纯电出行新体验
高端新能源技术领域重大技术突破! 岚图发布岚海智混技术,全品类搭载
新款智界R7/S7首发车外语音泊车功能,动动嘴把车开出车位
重新定义性价比,探店长安CS55PLUS,经济适用
iCAR V23与钛3,谁最会拿捏年轻人那点“小心思”?
运输圈的“硬通货”,祥菱V5凭什么让云南师傅直呼内行?
绝对便宜! 试驾/运损/库存皮卡到底能不能买?
2025年8月,宝马iX xDrive50车型指导价84.69万元,裸车价直降35.93万元至48.76万元,降幅超42%。iX基于CLAR油改电平台,后排头部空间较竞品短40mm。第五代eDrive系统功率密度2.8kW/kg,落后于比亚迪3.5kW/kg。iDrive 8.5......
在电动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手握40万预算的驾驶纯粹主义者们,依然能在内燃机的轰鸣中找到灵魂的共鸣
家用大空间,还得MPV!库斯途:14万交个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