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又双叒叕爆单了。
昨天上市的全新小鹏P7,只用了7分钟,就拿到了1万台大定:
作为参考,月销2万+台的小米SU7,去年上市时1万台大定用了4分钟;月销1万+台的小鹏MONA M03,去年上市时1万台大定用了52分钟。
如果大家还有印象的话,2020年初代小鹏P7上市时,采用的就是颠覆性的设计+三电+智能的打法。
如今的全新小鹏P7,只不过是在延续基因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了性价比。
只不过在当时,有些人认为小鹏的智能化并不是“原创”。
就比如马斯克就曾激情评论,暗指小鹏抄袭特斯拉的代码:
何小鹏的回应也是针锋相对,称“造谣无法打击对手”。“明年开始,中国自动驾驶会把特斯拉打的找不着东”。
如今再提起这场隔空互怼,何小鹏的态度已经淡然许多,表示当年“觉得是因为信息差吧,各种各样的原因”。
“我们(现在)是隔空尊重。”
两位CEO也不再火药味十足地互呛,而是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相同的技术路线。
5年过去,小鹏从力挺激光雷达的典型代表,变成了纯视觉路线的坚定支持者。
全新小鹏P7预售发布会后,何小鹏再次表态视觉上限远超激光雷达,并认为到2027年自动驾驶技术路线之争会消失,旗帜鲜明地和马斯克站在了同一个战壕里。
巧的是,就在前几天,马斯克也再一次为纯视觉方案而站台。
他公开表示,“激光雷达和雷达实际上降低了安全性”。
原本是竞争对手的两人,如今却对外传达了相同的观点。难道激光雷达真的会成为辅助驾驶的“累赘”?接下来,又有谁会抛弃激光雷达,站上“纯视觉的贼船”?
01. 纯视觉表现欠佳,
是因为算力不足?
和上次干架的理由一样,马斯克这回给纯视觉方案代言,也是为了直面竞争。
只不过,当时争的是“谁是最智能的电动车”,现在争的则是“谁是最强的robotaxi”。
前几天,Uber CEO在采访中表示,他目前仍倾向于Waymo所采用的带激光雷达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固态激光雷达的成本仅为500美元,为何不使用激光雷达,来保证人力不可及的安全性呢?我们的所有合作伙伴都在使用摄像头、雷达和激光雷达的组合,我个人认为这是正确的解决方案。”
当下美国robotaxi市场上,Waymo是特斯拉最有力的直接竞争者,二者在扩大robotaxi服务范围上你追我赶。
7月14日,特斯拉在奥斯汀的服务范围刚刚超越Waymo,几天后Waymo就立即扩大在当地的服务范围以超过特斯拉。紧接着8月27日,特斯拉再次扩大服务范围,反超Waymo……
眼瞧着,双方正式开启了军备竞赛。
这个节骨眼上,Uber CEO公开说激光雷达的好话,也被不少人认为是暗戳戳地吐槽,特斯拉的纯视觉方案不够安全、不够高级。
因此马斯克在X上,立即对此观点进行驳斥:
“激光雷达和雷达等传感器有时会与摄像头的数据不一致,这时候该听谁的呢?这种传感器之间会打架的不确定性,就会导致系统误判、增加风险。”
从行业发展来看,激光雷达融合感知方案的数据量远远高于纯视觉方案,对算力和算法也有着极其严苛的要求,现有的技术手段无法解决,这个观点确实站得住脚。
也正因为认同这点,小鹏汽车才会选择ALL IN纯视觉方案——
“小鹏汽车在前年就做出了决策,我们的辅助驾驶、自动驾驶,甚至未来的无人驾驶都会坚持纯视觉路线。”
正如何小鹏所说,随着技术的发展,视觉方案将能够更好地处理各种复杂场景,包括目前激光雷达被认为有优势的暗光、眩光等条件。
比如,视觉系统以后能识别路上可能扎胎的钉子、被挪动的沙井盖等细节,而这些是靠测量激光发射及反射时间差来获取环境信息的激光雷达,所很难做到的。
毕竟老生常谈,无论道路设计抑或交通规则的制定,都基于人类视觉,纯视觉方案是模拟人类驾驶逻辑,理论上自然更能适应现有的交通环境。
至于为何过去一段时间里,纯视觉方案表现不如带激光雷达的融合方案,何小鹏认为主要是因为算力不够。
“视觉系统看到的图像既没有足够的像素点阵,也没有足够的帧率和时空逻辑。”
简而言之,辅助驾驶系统从摄像头看到的东西都是糊的,肯定难以形成准确决策。
现在则不同,何小鹏表示,“今天的算力看起来比以前的车提高了10倍,我认为5-10年后的算力可能比现在的车再提高10倍。“
算力的巨大提升,让此前困扰纯视觉方案的问题都不再是问题。
不止摄像头变得更加清晰,结合巨大算力所支撑的一系列新技术,也能大大提高辅助驾驶系统的感知距离和识别速度。在以往激光雷达更具优势的夜间、大逆光、雨雪天等复杂条件下,纯视觉方案甚至可以比人眼看得更清楚。
而小鹏汽车对此的关键技术储备,就是自研算力。
02. “小鹏自研算力,
领先行业3-10倍”
靠算力解决自动驾驶难题,看起来是条“力大砖飞”的路线。
在国内车企竞相选择自研芯片的浪潮之前,这一路线的典型代表还是英伟达,即便现在,英伟达的汽车芯片也是各家在推出新车时,会专门拿出来讲的一项重要硬件配置。
然而小鹏汽车的图灵芯片,在算力规模上比英伟达还要激进。
按官方的说法,一颗图灵芯片,有效算力等于三颗英伟达Orin X芯片。
具体到车型上,20万级的小鹏G7,Ultra版搭载3颗图灵芯片,车端有效算力为2250TOPS。
而市场上小鹏G7的同级产品,搭载两颗英伟达Orin X芯片的车型,在硬件方面已算是“堆料”,何况市场上“很多车甚至(只有)100TOPS”算力。
并且,除了算力高以外,小鹏汽车自研芯片还有另一个优势,那就是算力利用率更高。
非车企自研芯片的通用芯片,必然要考虑到适用性和兼容性的问题,不能只有A厂家能用,B厂家买回去用不了,所以就会导致一定程度上的“浪费”——
“它可能做了100个功能,你只用其中的20个,多的80个功能既占成本又占功耗。”
小鹏汽车的图灵芯片,专为应用到自己家产品而开发,自然能规避这方面的问题,并且芯片团队还能与软件团队通力合作,去挖掘芯片更大的潜力,从而实现更强大的功能。
何小鹏打了个比方,就是自研芯片的厂商,能用这一代的产品实现下一代的功能,而使用通用芯片的厂商,只能用这一代的产品实现这一代的功能,前者对后者的竞争相当于降维打击。
所以在第二期《罗永浩的十字路口》节目中,他相当自信地说出,“我们推出的自研算力,是全行业最大的,比行业其他公司的算力平均大3到10倍。”
有了车端具备的巨大算力作为基础,小鹏汽车就能将辅助驾驶系统迭代到VLA大模型赋能的阶段。
所谓的VLA,顾名思义是一种将视觉输入、语言推理与动作输出端到端融合的智能驾驶方案。
简单理解的话,可以借用业界对它的判断:端到端大模型进化出来的2.0版本,能帮助辅助驾驶系统变得更加“老司机”。
得益于此,全新小鹏P7凭借所搭载的全场景VLA辅助驾驶系统,能实时识别水坑深度、行人位置、公交车盲区这些复杂场景,并做出自动降速避让、提前制动的操作。
到今年年底,小鹏汽车的辅助驾驶能力预计将实现跨代式的更新,何小鹏直接放出狠话称,“会比所有的第一阵营强10倍以上!”
而这还不算完。大家都知道,辅助驾驶的终点是自动驾驶,近两年大模型的变化让何小鹏也更新了对自动驾驶落地的预期——“未来2-5年”。
而小鹏会在这个阶段中占据领先位置,“小鹏支持L4的车型将在2026年量产,并且会在拿到相关政策批准后,在部分区域开始试点Robotaxi运营和服务。”
(2022年小鹏G9获广州自动驾驶路测资格)
巧了,马斯克也曾透露,特斯拉的robotaxi车队规模,预计到2026年底将扩张至数百万辆。
这一下子,殊途同归的小鹏和特斯拉,可能又会面临业务“撞车”。
不知道届时,何小鹏和马斯克,会不会又因此而引发新一轮的隔空互怼?
03. “小鹏最近一年半的销量,
是过去9年的总和”
当然,试点robotaxi运营,不意味着小鹏汽车一定会亲自进军robotaxi业务。
8月19日,小鹏汽车在2025年二季度业绩会上表示,小鹏未来也不排斥寻找合作方来面向robotaxi商业化运营。
毕竟小鹏汽车现在与特斯拉不同,特斯拉目前的关注重点,几乎已完全转向自动驾驶和人形机器人,车本身仿佛不再值得继续投入,小鹏汽车却在销量上势头正猛。
何小鹏在跟罗永浩对话时表示,“小鹏汽车最近一年半的销量,是过去9年的总和。”
一份冲天的销量,带来的是一份扬眉吐气的财报:
今年二季度,小鹏汽车总交付量超10万台,创下单季度交付量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41.6%;
总营收人民币182.7亿元,创下单季度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25.3%;
毛利率为17.3%,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3个百分点;
现金流人民币475.7亿元,同样创下现金储备的历史新高。
无论销量还是营收、以及今年4季度能盈利的预期,小鹏汽车看样子都好起来了。
甚至更进一步的,小鹏汽车还锐化出了将来发展的两大关键词:科技和颜值。
不过尽管如此,何小鹏也并没有认为小鹏汽车的未来不再有悬念。
或者换句话说,他认为“每一家(车企)都没有拿到船票,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哪怕是在很多人眼里已经稳了的特斯拉,在今年也面临因马斯克个人政治倾向而引发的销量及品牌形象危机。
所以,不到最后一刻,答案永远无法揭晓。
而小鹏能做的,就是持续研发不断投入,认真做好每一款车,用产品的成功来证明自己的选择。
可能将来5年内会如何小鹏所预测,进行一场激烈的淘汰赛。
但至少,上市7分钟订单破万的全新小鹏P7开了个好头。
接下来,就看小鹏这家科技公司,能否带来更多颠覆性的产品和技术,给行业带来新的惊喜了。
8月29日,当七夕的东方浪漫邂逅七周年庆典,欧拉选择在成都车展以一场极具温度的庆典,向全球52万同频用户献上一场爱的告白,共同书写欧拉“不做瞬间流行,要做时代经典”的坚定承诺。
这一次北京现代EO(ELEXIO)和成都进行了联动,将北京现代EO(ELEXIO)将它的高级感、幸福感和浪漫成分具象化展示。
颠覆新能源轿车审美认知!吉利银河星耀6官图首曝
国产车载智能芯片首个千万里程碑达成,地平线征程量产突破1000万
卷疯了日产N7单月交付破万,官宣玫瑰摩卡新内饰!
8月29日晚间,潍柴动力发布2025年半年报。公司坚持以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为核心动力,全面抢抓海外、高附加值市场与新能源转型机遇,经营业绩表现稳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31.5亿元,归母净利润56.4亿元。同时,公司保持高比例分红政策,拟中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58......
征程芯片量产突破千万 地平线成首个千万级智驾科技玩家
上市37天交付量破万 B01助力零跑汽车持续向上
历万境,自纵横!纵横登陆成都车展,G700全球盲订开启
奇瑞31款重磅车型登陆成都车展,新能源与全球化战略成果全面亮相
站在捷途展台前,我仔细打量这台捷途山海L7 PLUS。它不像那些张扬的新势力车型,却以其扎实的配置和贴心的设计让人忍不住驻足。
奥运冠军刘焕华助阵!悍途PHEV、悍途EV全球上市,15.98万元起售
2026款岚图梦想家已经正式开启预售,预售价格:30.99万元-45.99万元,预售一小时小定订单破万。
征程芯片量产突破1000万,地平线成首个千万级智驾科技玩家
王传福亲自给车主交车,这事不简单
2025年成都车展上,比亚迪秦L EV不仅新增了三款时尚配色,还首次搭载了云辇-C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和TBC高速爆胎稳行系统,重新定义了10万级纯电轿车的价值标准。
近日,梅赛德斯-奔驰旗下养老金信托宣布,将出售所持日产汽车约3.8%的股份,市值约3.46亿美元。发行条款显示,售价区间为每股337.5至345日元,折价幅度在5%至7%之间。
江铃集团易至汽车最近推出了一款,主打家用的纯电紧凑级SUV-羿驰05S,今天咱就来抢先体验一下,看一下它的实力到底怎么样?
在2025成都车展现场,欧拉正式迎来品牌七周年节点。
近日,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卡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重汽济南卡车”)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