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中国月用电量过万亿!欧洲充电还要等创业公司?

中国月用电量过万亿!欧洲充电还要等创业公司?

xuser19468529 2335浏览 2025-08-25 IP属地: 未知

各位小伙伴应该还记得,前几年每到节假日出行高峰,高速服务区“抢桩”的新闻就会层出不穷。

但最近这两年,尽管新能源车卖得越来越多,这类新闻却明显少了。

这背后,一方面是车企联合宁王等电池厂商在技术上下了大功夫,纯电、增程车型的续航都越来越长,车端的充电速度也越来越快;

另一方面,和充电桩同样有着很大的关系。

2018年公社刚成立那会儿,大多数服务区的国网桩都是60kW的,还往往跑不满,但现在基本都升级到了120kW。充电桩的数量,也是越来越多。

至于增长的幅度有多夸张……咱们直接上数据:

中国月用电量过万亿!欧洲充电还要等创业公司?

根据中国充电联盟的统计,截至2025年6月,中国充电桩总数达到1477万根,比2022年底的521万根多了两倍,而且大部分都是直流超充桩。

桩变多了,大家能充电的地方多了,需要“抢桩”的时候自然大大减少。

中国月用电量过万亿!欧洲充电还要等创业公司?

然而这种“基建狂魔”带来的补能体验,到了其他国家,可就不一定享受得到了。

大洋彼岸的美国,大家如果想出门充电,都得靠特斯拉的超充网络兜底。

新能源占比更高的欧洲要惨不少,依然存在充电桩少、充电速度慢、流程还特别麻烦的囧境。

于是,前特斯拉的充电团队站了出来:准备把美国的“先进经验”带到欧洲,闯出一片天!

中国月用电量过万亿!欧洲充电还要等创业公司?

01. “倒数第二给倒数第一补课?”

先简单交代下背景。其实无论是搞充电基建的意愿,还是对电动车的接受程度,美国都远不如欧洲。

毕竟美国地广人稀,汽油便宜,大多数人还是喜欢内燃机。

同样是到2030年,欧盟的目标是铺设350万根公共充电桩,但美国只有50万根,只是欧洲的零头;

2024年,美国新能源的新车渗透率还不到10%。到了今年二季度,更是因为特朗普取消税收减免政策,让新能源销量迎来了罕见的下跌……

那么,在美国开电车该怎么充电?当然是找特斯拉了!

中国月用电量过万亿!欧洲充电还要等创业公司?

特斯拉在美国,其实有点像国内的蔚来。多年来一直在铺超充站,拥有美国覆盖面最广、建设和运营能力最强、同时也是美国唯一的全国性充电体系。

像是BBA、沃尔沃等豪华品牌,也在北美先后接入了特斯拉的充电网络,给自家用户提供超充服务。

正因如此,去年马斯克一口气裁掉特斯拉超充团队500人的消息,传出后才如此令人震惊——

这可是有能力搞定全美超充网络的技术大牛,说裁就裁了……本就压力山大的美国电动车行业,更是雪上加霜。

中国月用电量过万亿!欧洲充电还要等创业公司?

不过这个明星团队肯定不会闲着,跑到了英国成立了一家名为Hubber的公司。

该公司的三名创始人,都是被马斯克裁掉的前特斯拉超充团队成员,他们在特斯拉工作期间,曾在英国和爱尔兰两地,参与建设了100个超充站共1200根充电桩。

中国月用电量过万亿!欧洲充电还要等创业公司?

漂亮的履历,让他们创立仅一年的新公司,轻而易举就获得了6000万英镑融资。

当然,作为一家致力于“解决城市充电缺口”的公司,Hubber所设想的充电场景也是英国最急需的。

英国城市道路交通环境是什么样?道路狭窄,越是市中心,地段越是寸土寸金、改建困难。

这就导致,尽管英国大城市有设置在街边的充电桩,但充电速度不能保证、车辆停留也很麻烦。尤其对于充电比日常家用车频繁5倍的网约车、出租车来说,实在不够方便。

中国月用电量过万亿!欧洲充电还要等创业公司?

因此,Hubber就想出了一个办法:把充电站往远、往偏了建!不挨着主干道、边上没有购物中心都没关系,无论什么旧仓库、加油站,给它改造成具备高吞吐量的充电设施就完事了!

反正用户是来充电的,只要充电够快、车辆方便进出就行,关键是不要耽误师傅们拉活。

况且充电站还可以建几个卫生间、自动售货机等设施,来为用户提供基本便利服务。

没错,这就是特斯拉超充服务站的翻版,相当于原封不动把特斯拉的成功经验,照搬到了英国!

中国月用电量过万亿!欧洲充电还要等创业公司?

在Hubber的构思下,这样的一个充电站不仅可以给网约车、出租车充电,再加服务一些轻型电动货车,将来robotaxi普及之后,还能继续开辟新业务。

这么看起来,商业前景简直好得不得了。

02. 为啥不抄第一名的作业?

目前,Hubber的第一个充电站已经于8月20日在伦敦南部开业,提供150kW、300kW两种功率、共12根充电桩。

但讲道理,以咱们中国新能源用户的视角看,Hubber公司的商业模式……其实很一般。

一方面,华为前两年的液冷超充技术,已经能实现单枪充电峰值功率600kW,1秒充电1公里,今年比亚迪推出的兆瓦闪充,直接将充电功率拔到1000kW,实现1秒充电2公里。

中国月用电量过万亿!欧洲充电还要等创业公司?

这300kW的桩端功率,实在有点不够看。

另一方面,“方便车辆进出”的充电站,在国内充电桩增速堪称迅猛的衬托下,几乎是落后一整个版本的解决方案。

咱们这的最新版本,是专为营运车司机服务的综合性服务驿站,比如上海市嘉定区真新街道栅桥村的“驿路有我”网约车综合服务站。

中国月用电量过万亿!欧洲充电还要等创业公司?

这个服务站的基础是拥有170个充电车位的网约车充电站,现在不仅有24小时食堂,还开了配备洗衣机和冰箱的公寓,三人一间每月650元,直接包办了司机充电、餐饮、住宿等各方面的需求,四舍五入就是个小型社区。

中国月用电量过万亿!欧洲充电还要等创业公司?
中国月用电量过万亿!欧洲充电还要等创业公司?

当下国内类似的为营运车服务的综合驿站,除了有充电公司与酒店这类商业主体的参与,很多也都有基层公安、社区、交通管理部门等角色出现。也唯有这样,才能打通各种环节,给司机提供上述这样的一站式服务。

只不过,此类经验欧美国家就很难借鉴了。

中国月用电量过万亿!欧洲充电还要等创业公司?

不仅是国家电网为代表的央国企,在早期建设了一批示范性充电项目,更是一系列政策的提出,确定了充电基础设施需“适度提前”的建设规划。

有国家定下了方向、打好了样,才有2016年前后大批民间资本、商业公司投入到充电桩市场,市场盘子才开始做起来。

后来到2020年4月,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被明确列为“新基建”的范畴,一系列政策和补贴对此进行倾斜,停车场、社区等多区域充电桩建设,乃至电网与供电配套服务都被纳入到各地政府的规划领域。

中国月用电量过万亿!欧洲充电还要等创业公司?

于是才有了国内充电桩数量的飞速增长。

到现在,国内充电市场早已不再是国家主导的早期发展阶段,而是商业公司占据最多市场份额的成熟阶段。

截止到2025年6月,中国充电联盟数据统计,全国充电运营企业所运营的充电桩TOP5,全部为商业公司,分别是特来电(也有国资背景)、星星充电、云快充、小桔充电和蔚景云,直到第六名才是国家电网。

国内充电市场的发展历程,清晰揭露出这样一个事实:基建硬骨头,还是得国家出面带头来啃。

反观欧洲充电市场,当下十大充电公司全部为商业公司,这些公司最多能获得一些欧盟的政策补贴,却等不来欧盟亲自披挂上阵带头冲锋。

其中在24个欧洲国家有布局、充电网络规模最大的IONITY,本质上也只是宝马集团、梅赛德斯·奔驰、大众集团、福特、现代等车企合资成立的行业联合公司。

中国月用电量过万亿!欧洲充电还要等创业公司?

然而商业公司都是逐利的,这样的市场格局直接导致欧盟充电市场发展极不平衡。

同样都是欧盟国家,荷兰、德国、法国等少数几个国家,拥有整个欧盟已建成的70%公共充电桩,波兰等大多数国家,可能一百公里都找不到一个公共充电桩。

然而即便是充电桩数量相对占优的几个国家,其内部区域充电桩的布局同样不够合理。

因此,才能让Hubber这样的初创公司找到机会,进而尝试去填补市场上的空白。

从目前的评价来看,很多媒体和用户都认为Hubber的商业模式很聪明,也很期待Hubber给充电市场带来的新变化。

可如果仔细去看的话,Hubber官方对自己的介绍并非“充电公司”,而是“房地产平台”。

中国月用电量过万亿!欧洲充电还要等创业公司?

Hubber的首个充电站,其充电服务是由合作方——充电公司RAW来提供的,Hubber的核心任务是盘活未能充分开发的场地,将其改造成充电站。

而Hubber在这方面的优势,来源于三位创始人在特斯拉超充团队工作时期,为特斯拉超充站选址的经验,公司本身则压根没有建哪怕一根充电桩的能力。

可以想象,Hubber有很大概率能跑通,只是似乎再多几个Hubber,也无法回答这样的问题:

真正的充电基建硬骨头,到底由谁来啃?

03. 悬而未决的问题

8月18日,中国最大规模的高速公路充电站建成投运。

中国月用电量过万亿!欧洲充电还要等创业公司?

这个充电站位于浙江桐庐服务区,采用光伏发电、梯次储能、液冷超充直流快充等多种技术,不止能通过车棚上2260kW的光伏板就地发电,还能通过配套的430kWh储能电站实现电能供应的削峰填谷。

充电速度方面,该站共有108个大功率快充桩,其中40个是最高功率600kW的超充桩,最快充电五六分钟即可补能300公里。

而在此基础之上,还有以比亚迪为代表的兆瓦闪充站正在建设当中,未来中国的电动车用户,还能享受充电5分钟续航增加400公里的便捷补能体验。

中国月用电量过万亿!欧洲充电还要等创业公司?

这一切的背后,除了电池、电动车技术的发展,关键还有电能的稳定支撑能力。

今年7月,中国全社会月用电量已经突破万亿kWh,这在全球历史上也是第一次。

中国月用电量过万亿!欧洲充电还要等创业公司?

当然这一用电量的数据达成,离不开夏季高温需开空调这一用电高峰条件,但数据本身则明白显示了中国电量供应是多么恐怖的存在——

中国一个月,顶了东盟国家全年的用电量。

如果和东盟比大家没什么感觉,那么换个参考对象,去年光中国一个国家,用电量就超过了美国+欧盟+印度的总和。

而且更恐怖的是,从今年7月数据看,我国风电、太阳能、生物质发电量占比接近总量的四分之一,新能源发电占比已然不容忽视。

现在回头再看欧洲电动车的充电问题,会发现这远不是一个创业公司能解决的。

更雪上加霜的,是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今年发出的警告:到2030年欧盟需要约880万个充电桩,而按照目前的建设速度,届时最多只能建成160万个。如果不采取措施,巨大的短缺将迎来“充电桩危机”

中国月用电量过万亿!欧洲充电还要等创业公司?

充电桩的数量缺口是一回事,假使新建充电桩的流程审批、施工都能够顺利完成,欧盟真的能建起足够数量的充电桩,电网的承受能力也需要额外考虑。

电池电量越大、充电桩充电速率越快,对电网的短时冲击能力就越强。

肉眼可见的,如何保证稳定充足的电量供应,并在此基础之上做到廉价,会是欧洲电动车未来发展的长期课题。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xuser19468529 6730粉丝    387作品 关注 重新思考汽车
推荐作者
中国皮卡网 关注
皮卡车垂直门户网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皮卡分会理事单位。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Techtec杨磊 关注
汽车ECU改装高级工程师,汽车改装维修专家。德国Techtec汽车性能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