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在慕尼黑车展上发布了全新纯电GLC,这款车的目的就是让人们消除对于纯电车续航里程这个最为核心的焦虑点,也是目前人们对于电车除了电池安全外最关注的点。这也是目前豪华品牌电车不能够打动消费者的点:价格昂贵不说,体验还远没有燃油车方便。
不论是欧美地区还是国内市场,电车特别是高速路段有着不尽如人意的续航表现。如果遇上寒冷天气续航表现会更加糟糕,这就导致本该服务于人的汽车变得需要被人“服务”,这就是目前很多人对于电车依然有极大排斥的根本原因。
接下来的文章我就从人们对于电车焦虑的本源聊起,并说回奔驰纯电CLC的续航亮点以及未来纯电市场的战略和布局。首先声明我是一个对于新能源车接受度很高的人,也开过了无数的各种类型的新能源车,以下是基于我最真实的体验。
对电车焦虑的本源
一句话,除了续航航更多在于充电的速度。
在高速路段,目前的纯电车型的续航里程依然是没眼看看的。作为对比我那台油箱只有52L的老旧燃油车在高速路段以平均100km/h左右的速度续航里程差不多能有1000km,目前阶段的量产燃油车在这个速度下能有500km的续航就已经非常优秀了。
雪上加霜的是目前要将电量从20%-90%左右普遍还是需要1一个小时左右,而加油一般在2分钟左右。所以续航和补能,必须要有一项出色才行,很遗憾的是目前阶段的电车几乎两项都不尽人意。
可能很多人会说现在充电桩够多并且充电速度足够快,这一点的确不可否认。如果购买特斯拉、小米这样实际续航达成率较高的长续航版电车高速实际续航也能跑接近600km。很多人一天极限也就开四五百公里,看起来很有富余了对吧,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因为电车始终会面临充电,不论沿路充电还是目的地充电,需要根据当前的电量进行规划。比如到了沿路服务区发现实际上没有空余还要排队的时候就会非常崩溃了,再比如到达目的地就算还剩几十一百多公里的续航,但是第一件事就是寻找充电桩再去玩或者吃饭。这种把优先级都给车辆充电的感觉才是人们很反感的一点,把旅程中本该最没有存在感的环节变得极为出戏。可以说油车加油极大的便捷性把人们惯坏了,可以说是由奢入俭难的具像化表现了。
从目前来看现阶段的电车补能时间和便捷度很难解决,而250kW以上功率的超充桩的占比又极少。所以说只要做不到像油车那样的方便,补能体验的落差感就会特别大。
纯电GLC大幅度提升续航里程
奔驰的做法很直接,既然充电问题暂时解决不了,那么就大幅度提升纯电续航里程,纯电GLC在WLTP标准下的续航里程达到了713km,已经超过了目前很多车辆的CLTC续航里程。
WLTP标准更接近车辆的实际行驶里程,特别是高速路段的不会太虚标。而CLTC的续航里程有着很严重的水分,它相比于NEDC标准进一步缩减了高速占比,因此数据看上去非常的可观,实际上一跑高速就露馅儿。WLTP测试大幅度提升了高速行驶占比,所以更为接近实际续航里程。CLTC续航里程一般只有WLTC标准的75%-80%,所以纯电GLC的CLTC续航里程能够轻松达到900多公里,碾压现有量产车型。
再加上奔驰在全新一代的MB.EA和MMA两个纯电平台上都搭载了2挡后桥变速器,能够进一步降低高速巡航时的电机转速,所以纯电GLC在高速路段的续航表现很好,预计超过600km应该是很轻松的。
为什么敢这么推测,是因为我驾驶过多款400V平台并且没有两挡变速器的多款EQ系列纯电车型,它们的实际续航和高速续航达成率已经非常出色。另外四驱车型也不用担心续航,因为车辆可以根据行驶状态在后驱和四驱之间灵活切换,兼顾动力和能效。在加入800V和两挡变速器这两大“省电神器”之后的纯电GLC续航里程必然还会大幅度提升,这一点就敬请期待未来国产上市之后我们的实际评测吧。
纯电CLC远不止续航出色
极为出色的续航里程是纯电GLC最大的底气,但是亮点还有很多。
纯电GLC拥有2972mm的轴距,和目前国内长轴版的GLC相当,后排空间异常宽敞。并且还拥有128L的前备箱,甚至能放下一个20英寸的登机箱。所以不论是乘坐空间还是装载空间,纯电CLC都要比燃油版车型更为出色。
纯电GLC的部分配置还搭载了和S级相同的空气弹簧,可以大范围的调节阻尼和高度,能够完美兼顾舒适性、运动性以及通过性。并且还搭载了双向4.5度的后轮转向系统,低速时有效降低转弯半径,高速时增强车身的稳定性。虽然块头大,但是驾驶感受一定有所保证。
内饰的氛围感依然是纯电GLC的拿手好戏,这一次奔驰将仪表盘、中控屏和副驾屏贯穿连接起来,对角线长度达到了99公分。再加上对比度和分辨率都非常高的mini-LED显示技术,视觉效果极为震撼,是目前最好的车载显示屏也不为过。
除了大面积的屏幕以外,奔驰还有一点做的很好:设计师不会让屏幕称为影响内饰的一个因素,而是尽可能让其融合在内饰氛围当中。在EQ系列上面就能够将大屏幕和内饰设计有机结合,既有出色的功能性(大显示面积),又保证了美感。因此纯电GLC不像同时发布的iX3的内饰那样,有一块突兀的悬浮式平行四边形中控屏幕。
再配合上11种不同风格的背景主题并且能够与氛围照明相呼应,纯电GLC的设计师甚至让这块大屏幕成为了车厢氛围表达的一份子。再结合上样式和用料都很考究的其余部分,纯电GLC的内饰应该又能入选沃德十佳内饰榜单了。
在未来国产之后,纯电GLC还将在辅助驾驶、舒适度和智能化这三个大层面进一步提升,在明年上半年就将上市,大家可以期待一下。
关于一些争议点的看法
奔驰在燃油车时代是以设计或是说美学共存的品牌,几乎没有可以吐槽的产品。但是在新能源车上似乎有些跑偏,给人一种为了创新而创新的感觉。比如EQ系列全面采用“弓”形设计刻意和燃油车拉开差距,但看上去完全没有美感,失去了奔驰那种流畅和优雅的气质,现如今奔驰自己都否认了这一方案。
在全新世代的纯电车型上奔驰总结经验,不去刻意的追求和燃油车的差异,反倒是起到了好的效果。纯电CLA的认可度还不错,纯电CLC看上去更是协调,完全保留了燃油车的流畅线条。
不过刚去掉了一个争议点,奔驰又带来了新的争议点,那就是全新的中网设计。这个理念来自于之前发布的一款概念车,没想到首先落地是在纯电GLC上面。和宝马iX3前脸一样,都是为了追求复古感。奔驰也在模仿五六十年代W111代号S级的前脸设计,在上面镶嵌了942颗灯珠带来华丽的视觉效果。辨识度的确是高了,但是观感却不是那么的融合。
复古的确是近几年的热潮,卫士、Bronco都是如此,但是融合非常完美,相比之下纯电GLC和全新iX3这两兄弟就有那么点突兀了,不知道未来大众的具体接受度到底如何。当然以上谨代表个人审美,也是目看到的最大争议点,好看与否还需大众评价。
总结
纯电GLC包括前不久发布的纯电CLA都是为了解决续航焦虑而存在的,都有着极高的续航里程,特别是纯电GLC更是达到了713km的WLTP续航里程,在目前量产电车中几乎没有对手。目前奔驰还在纯电技术上有很多的预研发和储备,比如轴向磁通电机和电池技术,为了让电车更快、续航更长并且更加安全。奔驰暂时在纯电车型上的关注度不高,是因为燃油车时代太过耀眼,大家也惯性的认为纯电时代不应该平庸。相信假以时日,我们还是能看到那个在新能源时代依然耀眼的奔驰。
9月9日,一汽-大众全新一代速腾L在成都正式上市
比亚迪“大五座天花板”方程豹钛7火爆上市,售价17.98万元起
方程豹钛7上市,推出4款配置,售价17.98-21.98万元,配置越级,权益丰富,主打家用硬派,满足多样需求。
比亚迪“大五座天花板”方程豹钛7火爆上市,售价17.98万元起
9月9日,一汽-大众全新一代速腾L在成都正式上市,新车推出300TSI时尚版、300TSI精英版和300TSI豪华版共计三款车型,热气腾腾价11.49万元-13.19万元。值此一汽-大众即将达成3000万辆的历史时刻,购买全新一代速腾L限时赠送保险礼遇,现金补贴4000元。
比亚迪“大五座天花板”方程豹钛7火爆上市,售价17.98万元起
11.49万起!一汽-大众全新一代速腾L正式上市
新车推出300TSI时尚版、300TSI精英版和300TSI豪华版共计三款车型,热气腾腾价11.49万元-13.19万元。
9月9日,一汽-大众全新一代速腾L在成都正式上市,新车推出300TSI时尚版、300TSI精英版和300TSI豪华版共计三款车型,热气腾腾价11.49万元-13.19万元。
9月9日,一汽-大众全新一代速腾L在成都正式上市
9月9日,一汽-大众全新一代速腾L在成都正式上市,新车推出300TSI时尚版、300TSI精英版和300TSI豪华版共计三款车型,热气腾腾价11.49万元-13.19万元。
17.98万起售的大五座SUV天花板,方程豹钛7震撼上市
9月9日,一汽-大众全新一代速腾L在成都正式上市
比亚迪“大五座天花板”方程豹钛7火爆上市,售价17.98万元起
曜启东方,遇见中国星,中国星全新东方曜预售价9.97万元起
9月9日晚,一汽-大众全新一代速腾L在成都正式上市,新车推出300TSI时尚版、300TSI精英版和300TSI豪华版共计三款车型,热气腾腾价11.49万元-13.19万元。值此一汽-大众即将达成3000万辆的历史时刻,购买全新一代速腾L限时赠送保险礼遇,现金补贴4000元。
买15万左右的SUV,你是不是总纠结“想要智驾却得加钱,标配的又不好用”?堵车时想有辅助跟车,找车位盼着自动停,可以前这价位的车,要么智驾是顶配专属,要么功能聊胜于无。9月8日深蓝秋季新品发布会上,全新深蓝S07一预售就破了局——它是15万级唯一全系标配华为乾崑智驾ADS SE的......
9月5日,全新问界M7正式开启预订,预售价28.8万起,即刻下订还可享2000元抵5000元购车尾款减免。
以中国研发、德国制造、全球销售为路径,追觅汽车正在以“追觅速度”快速落地。官宣仅10天,追觅汽车的全球化进程再次传出了新消息。 9月8日消息,追觅科技创始人兼CEO俞浩携团队赴德国,为追觅汽车进行工厂选址,这是中国科技企业首次在欧洲高端制造腹地落地综合性工厂
方程豹钛7火爆上市,售价17.98万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