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兜转转,奇瑞放映了20年的上市“连续剧”终于播放到了大结局。
9月7日,港交所官网最新信息显示,奇瑞汽车已通过上市聆讯,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华泰证券和广发证券香港。这意味着奇瑞汽车长达二十年的上市长跑即将正式抵达终点,成为中国主流自主品牌车企中最后一家登陆资本市场的企业。
从2004年首次尝试IPO至今,上市已经成为了摆在奇瑞面前的一道最漫长、最艰难的考题。正因如此,最终时刻的到来才显得格外珍贵。作为中国自主品牌的“最后堡垒”,奇瑞汽车此次成功叩开港交所大门,靠的是什么?
二十年坎坷上市路,终迎破局时刻
回顾奇瑞汽车的上市征程,堪称中国汽车工业最艰难的一场“马拉松”。早在2004年,奇瑞就首次启动IPO,但当时因股权纠葛等因素最终无疾而终。随后几年,奇瑞在上升期始终面临高额的资金缺口,几次试图启动IPO,但都因盈利波动等问题而无法正式进入流程,上市成为了一个遥远的梦想。
除了自身发展之外,奇瑞的上市阻碍中还不乏“外界因素”的作祟,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导致国内股市低迷, 证 监 会 一度暂停IPO,奇瑞的上市计划再次搁浅。2009年,奇瑞通过出售股权引入战略投资者曾被视作IPO前奏,但因关联交易问题,最终未能成行。
时间来到2016年,这一年,奇瑞新能源开始尝试通过海螺型材“借壳上市”,却赶上了监管对于跨界重组问题的严格限制而失败。
2019年,青岛五道口出资196亿成为奇瑞第一大股东,但后续无力解决百亿摘牌资金,导致上市再次卡壳,最终被迫放弃。
最终,当时间再次过去五年,2024年奇瑞再次被传出计划在港交所启动IPO的新闻时,外界所持有的观望态度也愈发强烈。过去的经历让奇瑞的上市变成了“不可能的任务”,而这一次情况却不同。尽管过程并非绝对的一路绿灯,但此次奇瑞在港交所IPO的前后经历却仍称得上十分顺利,或者换句话说,终于收获了“应有的”结果。
那么,在这次成功的背后,是什么因素的改变扭转了那个关键结局?
首先,此次成功有着“天时地利”的因素,曾经成为阻碍的政策这次站在了奇瑞的一边。今年以来,2024年4月,中国 证 监 会发布五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包括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为奇瑞、宁德时代、赛力斯等一系列汽车行业龙头赴港上市创造了先决条件。
2025年8月27日,中国 证 监 会 发 出备案通知书,同意奇瑞发行不超过6.99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批准18名股东将合计约20.16亿股境内未上市股份转为H股。这一举措实现了“全流通”,将奇瑞的历史遗留的股权问题一次性解决,也为后续引入国际资本铺平了道路。
更重要的是,奇瑞近年来的业绩表现与五年前相比也早已不可同日而语。2022年到2024年,奇瑞营收从926.18亿元猛增至2698.97亿元,净利润从58.06亿涨到143.34亿。2025年一季度继续发力,营收682.23亿元,净利47.26亿元,增长势头没有中断,这也让资本市场看到了其长期发展的潜力。
此外,终于理顺的股权结构也是此次过会的必要条件之一。2025年1月,奇瑞完成“股东下沉”混改,真正理顺了关系。奇瑞控股将其持有的42.32%的奇瑞汽车股份,按比例分配给其自身的股东,包括芜湖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芜湖建投)、瑞创投资(员工持股平台)和立讯精密等,为上市扫清了障碍。
综合以上因素,奇瑞此次港股IPO过会,既是意料之内,也是情理之中。
上市之后,奇瑞的市值走势将会如何?
在没有上市的这些年中,奇瑞也始终没有停止发展的脚步。尤其在全球市场,始终以“出口量第一”的自主品牌身份,带领中国汽车不断探路,而在上市之后,奇瑞的主要发展方向显然仍将聚焦于这两点,港股上市的身份也将更好地助力其完成这一使命。
2025年上半年,奇瑞累计销售汽车126.01万辆,同比增长14.5%,再创历史同期新高。8月销量更是达到24.3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7.12万辆,同比增长53.1%,出口12.9万辆,同比增长32.3%。
2024年,奇瑞海外收入1008.97亿元,占总营收37.4%,全年出口汽车约114万辆,同比增长21.4%。截至2025年3月31日,奇瑞在海外拥有2958个经销商网点,覆盖超100个国家和地区,连续22年稳坐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头把交椅。
不过,与比亚迪和吉利相比,奇瑞的单车利润率还有一定差距。根据财报数据计算,比亚迪2024年前三季度单车平均利润约为9185元/辆;吉利同期单车平均利润约为8763元/辆。因此,对于奇瑞而言,高端化将是摆在未来进阶道路上的首要问题,这一需求比其他自主品牌来得更加迫切。
针对这一点,奇瑞近年来不断开启加速追赶模式,包括宣布五年砸1000亿元搞研发,瞄准芯片、混动、电池、无人驾驶等前沿技术。研发投入数据显示,奇瑞在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的研发投入分别为36.46亿元、66.64亿元和65.53亿元,累计达到168.63亿元。
今年8月,奇瑞与华为深化智界2.0合作的消息引发了外界关注,这也被外界解读为奇瑞“解放思想”的一大改变。过去,在奇瑞集团的品牌规划中,奇瑞、星途、捷途、iCAR“四大品牌”的基本盘始终不曾改变。但今年以来,智界品牌不仅获得了“名分”,与四大品牌并列,还成立了智界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全面独立运营智界品牌的销售渠道。
这意味着奇瑞对外界合作冲击高端市场的顾虑正在被打破,更加开放的合作态势也为奇瑞后续的发展增添了更多可能性。
从计划来看,奇瑞此次拟发行不超过6.99亿股港股,18名股东持有的20.16亿股境内股份将转为境外流通。上市之初,其估值大概率在1000亿元级别,每股价格超过50元。
而在后续的市值提升之路上,市场对奇瑞的估值天平也将主要围绕两大核心逻辑展开。一是新能源转型,尤其是高端新能源发展“加速度”的溢价,二是海外基本盘的“压舱石”效应。奇瑞需要证明的是自己不仅能跟上行业趋势,还能在某些关键领域形成护城河。
因此,对于奇瑞而言,上市后的估值最有可能的走向是参考吉利、长城等综合型车企,后续是否有望追赶比亚迪,成为汽车股中的龙头,未来三年的改革成果是关键。
写在最后:
综合来看,登陆港交所只是奇瑞的新起点。这次IPO不仅是一场久违的圆梦,更是一场全新考验的开端。而奇瑞的上市征程,映照了中国汽车工业从追赶到并跑、乃至某些领域领跑的不屈历程。正如尹同跃所说,奇瑞已经是“大企业”,但还不够“强”,必须要完成“从大到强”的挑战,奇瑞要怎么将这一期待二十年之久的筹码用在关键点,在上市后的第一年交出一份不负等待的财报?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一汽奥迪创新低!8月竟被鸿蒙智行反超,新能源卖太惨!
8.45度!大容量骆驼三代驻车锂电P525畅享清凉不断电
探店2026款岚图梦想家,这才是高端MPV该有的样子!
电动汽车Faraday Future(纳斯达克:FFAI,简称FF)今日宣布,FFAI顺利完成了所有监督期的合规项,成功通过了纳斯达克的一年监控期,标志公司完成了所有合规项,已经恢复正常上市公司地位。
比亚迪又掀桌了!方程豹钛7以家用硬派全新品类破局而来,真正实现了在细分市场上的“无对标竞争”。它不仅重新定义了家用SUV的形态边界,更以“百变空间”为核心,开创出前所未有的用车玩法。
又是一年教师节, 让我们跟随沃尔沃汽车远程支教项目的四位志愿者老师们, 从城市的霓虹出发,穿过蜿蜒的黄土山路, 抵达甘肃省华亭市上关镇中心小学。 这份关于“静待花开”的爱与坚守,在蓝天下,在教室里,生动地蔓延。
汽车
新石器无人车开始“零首付”,未来无人车如果推广普及了,会不会抢快递小哥的工作?
9.97万元起的“东方曜”,正在重新定义中国燃油车的“豪华天花板”!
和华为合作的车企又有新成员,但最便宜的华为车下探到15万内,未必好卖?
比亚迪领跑欧洲新能源:上半年意西登顶,增速超 320%
业绩大增的东方证券估值较低,投资人期待公司与上海证券合并。
8月SUV销量丨Model Y夺冠,小米YU7进前十,途观L夺合资销冠
八月底,吹来了模拟芯片向好的 “暖风”。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在今年8月发布预测,将2025年全球模拟芯片增速上调至3.3%,且2026年增速将达5.1%。与此同时,作为该领域的优质企业的希荻微(688173.SH),也正式迎来其“十三周岁生日”,并顺势展现出了强劲的......
玩出百变空间新花样
汽车
超越参数的安全感,长安汽车如何用科技构建移动的“安全港湾”
即日起,用户购买2026款别克昂科威Plus在“一口价”基础上,可叠加“0.99%起低息方案”、“1元贷”等专属金融方案;本品/他品置换均可享受10,000元品牌置换补贴,并同时叠加至高15,000元国补。此外,凡在9月10日至9月14日(含)期间下订的用户,还可享受1,000元......
全行业要注意了:工信部等六部门将开展汽车行业网络乱象整治行动
比亚迪方程豹钛7上市:17.98万起的“大五座”能否撼动家庭SUV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