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治理车圈乱象,等一个实锤曝光

治理车圈乱象,等一个实锤曝光

汽车公社 1079浏览 2025-09-11 IP属地: 未知

“上市72小时订单破6万辆!”


此前,某新能源车上市时的宣传语曾引发市场轰动。然而,该车型上市一年后,销量也没有突破6万辆。而如今,这种虚假营销正是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发起的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所要打击的重点对象。


我们都知道,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正处于巨大的变局之中。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智能网联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使这个行业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然而,在这片繁荣的背后,一些不规范的网络行为也逐渐滋生蔓延。而开篇的这一幕正是不规范的网络行为的冰山一角。诸如非法牟利、夸大宣传、恶意诋毁等此类乱象频发--昨日通过虚假信息非法牟利;今日通过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明日诋毁攻击对手抹黑企业声誉......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让汽车行业的网络环境一片乌烟瘴气。


这些不仅误导消费者,更破坏了行业健康发展的生态环境,让身处行业中的汽车人们苦不堪言,更甚至有人怒喷:网络乱象迟早毁了汽车行业。而眼下,这些荼毒行业已久的乱象,正随着国家出台政策集中整治,有望被逐个“清算”。


013个月,集中整治三类问题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3个月的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


这场为期三个月的全国性整治行动,直指汽车行业长期存在的非法牟利、夸大和虚假宣传以及恶意诋毁攻击等三大类乱象,目的便在于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提升网络乱象处置质效,督促企业规范营销宣传行为,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护航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从《通知》来看,此次专项整治行动有以下几大特点。


首先,是由六个部门联合开展,形成了多部门联动的监管格局。这种协同监管模式能够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形成监管合力,提高整治效果。各部门根据职责分工,从不同角度对网络乱象进行打击,实现了全方位、立体化的监管。


同时,此次行动突出重点精准打击乱象。《通知》明确了重点整治的问题,包括非法牟利、夸大和虚假宣传、恶意诋毁攻击等三个方面,涵盖了当前汽车行业网络乱象的主要表现形式。


在这其中,非法牟利问题矛头直指“水军”账号。


在流量即利益的网络时代,动辄有车企抱怨有“水军”通过制作虚假信息,获取不正当商业利益,甚至利用AI技术大规模产出虚假内容谋取非法利益,其危害性和隐蔽性都大大增强。


而虚假宣传则主要针对车企。


近日就有汽车博主曝光汽车行业普遍存在“小订过万”的数据造假行为,车企巧妙地将“小订”与“大定”数据玩弄于股掌之间。所谓“小订”,是指客户预付数千元可退款订金,用于向市场和投资者展示产品受欢迎程度,但其中含有大量“水分”。


更有甚者,品牌内部员工被要求在新车发布时“自愿支持”一个订单。一位供应商曾透露,光他一个人就曾为某品牌下了20多个意向金订单。


恶意诋毁攻击是第三类被重点整治的乱象。


一些企业以打压竞争对手为目的,诋毁攻击汽车企业或者汽车产品,抹黑企业声誉或者商品声誉。同时,组织、操纵网络水军、“黑公关”、“黑嘴”及“饭圈”粉丝,联动发布涉汽车企业及企业家的虚假、负面信息,煽动网民情绪,打“口水战”,恶意抹黑竞争对手。甚至汽车企业高管也利用自身影响力在网上“拉踩”引战,严重扰乱了行业竞争秩序。


而这种有针对性的整治措施,能够精准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提高整治效率。


另外,《通知》不仅要求开展集中整治,还强调要构建长效机制。通过组织企业自查、畅通举报渠道、深入分析研判等措施,建立汽车行业网络环境治理的长效机制,防止乱象反弹。


在此期间,也强化平台责任发挥枢纽作用。因为网络平台是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也是治理网络乱象的关键环节。因此,《通知》要求网络平台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加强对采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等的网络水军的甄别管控,健全平台涉企侵权信息投诉举报、争议标签、一键关联辟谣内容等产品功能,防止虚假信息误导公众。


02网络乱象的背后

汽车行业网络乱象的背后,是价格战不断,企业长期亏损,大批新能源车企被淘汰出局的残酷现实,以及行业竞争的焦虑、流量的利益驱动和行业自律机制不完善等多种原因造成的。


截至2025年9月,中国汽车市场降价规模和降价力度显著。其中,新能源车型价格战持续,8月新能源乘用车降价车型平均降幅接近2万元,降幅直逼15%,部分车型最高降幅接近腰斩,新能源汽车已普遍处于亏损销售状态。


基于此,2024年汽车行业利润同比下降7.3%,利润率仅剩4.4%;2025年一季度汽车行业平均利润率仅有3.9%,创十年新低。


生存压力下,焦虑情绪不断作祟。毕竟,汽车行业正经历从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型的关键时期,市场格局面临洗牌,新旧势力激烈交锋。在这种背景下,一些企业面临巨大竞争压力,产生了焦虑情绪,试图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竞争优势,从而催生了各种网络乱象。


加之在流量即收益的网络时代,一些为了追求流量和商业利益,不惜制造和传播虚假信息。又因为网络传播具有速度快、范围广、隐蔽性强等特点,给监管带来了巨大挑战。


汽车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行业自律机制和规范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一些企业缺乏长远眼光,急于求成,忽视了商业伦理和社会责任,参与或纵容了网络乱象的产生和蔓延。


而在这场网络乱象中,最大受害者无疑是消费者。有报告显示,部分7万元以下新能源车型为压缩成本,取消气囊、改用低成本控制器、甚至省略OTA升级功能,车辆质量问题正在显现。有汽车消费投诉数据显示,质量问题在投诉总量的占比呈走高趋势。


通过此次专项整治行动,汽车行业的网络环境有望得到显著改善,包括非法牟利、夸大宣传、恶意诋毁等乱象将得到有效遏制。同时,清朗的网络空间有利于汽车企业集中精力进行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汽车公社 0粉丝    1041作品 关注 速度 态度 深度
推荐作者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华南车市资讯 关注
立足华南区域,打造本地化的汽车资讯,接地气的专业汽车报道。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