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在最近两年上市的新车中,挑选一个影响最深远、最重磅的车型,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第八代凯美瑞。因为在豪华品牌、合资品牌都在通过大幅降价来换取销量的时代,这一代凯美瑞,却订了一个相比上一代更高的价格,而且在几乎没有优惠的情况下,挤进了同级销量前三。
上一次做到这种老款车型大幅优惠、换代之后却价格、销量齐头并进的,还是采用了全新设计语言的新一代奔驰系列。不过奔驰的这一代产品序列,外观和内饰的进步太大了,我们能够轻易地看到新一代车型逆转颓势、迎来巅峰的原因。
而凯美瑞不同,这一代凯美瑞上市初期,并没有展现出对于同级对手的碾压性优势,甚至它的外观、内饰的设计风格也广受质疑。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是相似的,在换代整整两年后,这一代凯美瑞的价格依然十分坚挺,而它的销量已经力压迈腾、帕萨特,今年累计销量达到天籁的两倍,在B级轿车市场仅次于本田雅阁。
而换代都比凯美瑞要晚的雅阁和天籁,目前终端市场上的优惠,已经达到了2-3万元。
说了这么多,今天我真正想聊的,却并不是凯美瑞,而是丰田刚刚换代的荣放RAV4。之所以开头说了这么多凯美瑞,是因为我在4S店看过实车之后,内心最大的感受,就是这款车极有可能复制凯美瑞换代时销量/价格齐头并进的大逆转。
当丰田开始“讲良心”
说实话,丰田在内饰上一直是比较喜欢耍小心思的,它很擅长利用不太高级的材料,拼凑出一种比较高级的表象。之所以说这是表象,是因为你在看到图片时、或者在车内只看不摸的时候,会觉得它的内饰质感不错,而一旦伸手去摸,会发现看着像金属的地方其实是塑料,而看着是软性材质的部分其实是硬塑料。
这种思维在丰田之前的车型中,不分定位高低,几乎都能感受得到。
而在店里看到新荣放实车时,我的第一印象,却是觉得非常有高级感。这种感受和上面说的“假象”不同,比如车子的漆水在不同角度和光线下的变幻,好漆和普通漆的视觉效果是不同的,我在店内看到的“米兰卡其色”双色版,恰恰也是几个颜色中最显高级的一个。
而这种高级感,却并不只是靠漆水实现的。很多人认为新荣放有一种美式SUV的粗犷,这种印象首先可能是那张不太主流的前脸、以及前后底盘护板的造型引起的。没错,新荣放的整体风格确实走的粗犷路线,但这种粗犷却并非粗糙、随意的设计和做工造成的,而是通过很细腻的细节,精心营造出来的。
为何这么说呢?通过这张侧面图就能看出来:
简单看似乎并没有十分特别的地方,但是把目光聚焦到各个细节部位,会发现这款车的车身钣金非常地复杂。例如C柱子到尾门的这段:
而把整个侧面的折线都粗略画出来,就是这个样子:
(原谅我拙劣的线条,大家只需要看懂意思就好。)
新荣放的外观确实有一种粗犷感,但这种粗犷感不会让人觉得粗糙、简陋,反而透着一股细腻、高级,就是因为这些精心设计的复杂型面变化实现的。
而来到内饰层面,这款车让我感到意外的地方,就更多了。
整体来看,这套内饰设计绝对算不上惊艳,常规的布局、常规的设计,再加上那块大到突兀的中控屏,从图片上给人的第一印象,并不好。不过坐到车内后,这种好感度反而大幅度提升。
首先,整体的用料是很良心的,中控台以及前后门板的包覆材料,是大片大片的皮革,再也不是丰田低端轿车上惯用的那种假缝线。
然后是旋钮、按键上的细节,例如控制驾驶模式的大旋钮,侧面有很深的螺纹设计,而且采用的是比较柔软的防滑橡胶材质,而绝大多数车型在这个位置都是有一定防滑纹路的塑料。
空调控制旋钮也采用了相似的设计和材料。
而实际上,当我伸手去关车门时,意外地发现拉手内侧也有类似的防滑材料。从功能上来讲,这些位置采用普通的塑料并不会引起抱怨,丰田在新荣放上肯在这种细节上花心思,和之前我们熟悉的那个丰田,确实是有些不一样了。
而在一些真的有必要做防滑的位置,这款车更是没有偷工减料。例如副驾驶前方中控台的储物槽:
主驾驶左侧的小储物槽:
换挡杆前方存放手机的位置:
这些地方应该做防滑吗?应该,但并非所有车企都会这么做,而在用料上一向“节俭”的丰田更是如此。而打开配置单之后你会发现,丰田的“良心”,并没有局限在内外的用料上。
除此之外,尾门拉手的位置,还专门做了适应手指的波浪造型,而且在尾门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了一个拉手。这种细节说不上有多高级,但确实能让人看出厂家是用心的,而且反映在大规模的生产上,这种设计也是会切实增加成本的。
从全系无低配,看出丰田拔高品牌的决心
两年前换代时,凯美瑞的配置策略就曾掀起过一阵热议,一向在配置上并不慷慨的丰田,在新凯美瑞上却全系标配了10个气囊;此外天窗、LED大灯、全车四门车窗一键升降等配置也都出现在了入门版本上,而从19.98万的豪华版开始,车道偏离预警、主动刹车、自适应巡航、无钥匙进入/启动、电动座椅调节等同级车型大多仍局限在顶配、次顶配的功能,也都出现在了配置表上。
对比换代晚半年的本田雅阁,上市时最低配和次低配依然只有4个气囊,其余版本也只有6气囊;大灯远光灯的光源除了22.98万的旗舰版之外,其余都是卤素;车窗一键升降除了25.98万的锐·混动顶配之外,其余都只局限在前排两个车窗。
而换代晚一年的日产天籁,全系都只有6气囊,自适应巡航从26.58万的次顶配才开始出现,17.98万的2.0时尚版和21.58万的2.0T智领版,大灯光源依然是卤素,车窗一键升降的功能,全系都只局限在了前排。
对比换代时间很接近的两个日系竞品,凯美瑞在配置上就显露出提升价格竞争力的决心,如今当雅阁、天籁的终端优惠达到2、3万元时,凯美瑞在大多数地区,都依然保持着几乎原价的销售。
而相比凯美瑞,新荣放的设计、用料层面显得更舍得“下本儿”,一些本来没必要追求极致的细节,还给到了超出普遍预期的效果。而在配置方面,这款车的高配策略和凯美瑞如出一辙,只是时隔两年,一些更新的配置也成为了新荣放的标准配备。
例如车道偏离预警、车道保持辅助、主动刹车、全速自适应巡航这一整套主动安全配置,在荣放上成为标配,直接将合资紧凑级SUV L2级自动驾驶的门槛,拉低到了17万元的级别。
LED大灯、全车四门一键升降同样全系标配,而从19.48万的次低配开始,360全景影像、天窗、无钥匙进入、主驾电动调节、10.1英寸触控屏等功能系数出现,不过它和17.48万的入门版有着2万元的价格差距,消费者想从入门版跳到次低配版本,还是很难的。也可以说,19.48万的版本,才是新荣放真正的起售价格。
这样看来,新荣放的售价其实并不便宜?没错,和当时凯美瑞换代时一样,人们看到指导价时都觉得价格订的有点高。当时同级别的其它合资车型,在市场上都有着动辄3、4万元的优惠幅度,而对于当时品牌力并不强势的凯美瑞来说,相比德系、美系低一头的价格、然后终端再放出一定的优惠,才能符合大部分人的预期。
然而市场做出了选择,新凯美瑞曾经被认为有些冒险的定价策略,最终保持两年依然坚挺,销量、价格齐上升,这在近两年换代的新车中,几乎是绝无仅有的。
有了广汽丰田凯美瑞的成功先例,如今新荣放换代,一汽丰田也可以更加放手给出更好的用料和更丰富的配置,从而将这款车的主销价格,在上一代的基础上大幅拔高。一旦成功,这种策略带来的好处,就远比雅阁这种依靠优惠冲击销量第一的策略要多得多。
而在车企想方设法削减成本、并以大幅优惠换取销量的大环境下,丰田不但没有进一步发挥自己在节约成本上的小聪明,而是由内而外都给出了超出市场预期的产品力,并进而成功守住自己的价格区间,在口碑和销量上获得双丰收。这种策略,确实值得其它车企的思考和借鉴。
总结
我去4S店探店前,已经预感到订车会有一定的等车周期了,但现在全款订车,需要明年2、3月份才能提车,即便是承担5千元的手续费进行分期购车,最早也要到明年1、2月份才能提车。如果说这种周期对于进口的雷克萨斯尚能接受,但对于一台国产车型来说,就让人不得不怀疑丰田是在搞饥饿营销了。
2025上海车展成了增程大舞台,各种增程概念车、增程量产车、增程技术纷纷亮相。作为曾经的“落后技术”,增程到底香在哪?又为什么有些车企坚决不做增程呢?今天这个视频帮你搞清楚。
【英俊的车车报道】当电竞的激情碰撞文旅的魅力,一场属于全民的狂欢盛宴在荆楚大地璀璨绽放。5月2日-4日,2025王者荣耀电竞派对暨第十一届王者荣耀全国大赛总决赛在湖北孝感盛大举行。这场规模最大、分布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全民电竞赛事,跨界融合“电竞+音乐”双舞台、沉浸式互动剧场、千......
5月6日,为期6天的2025第二十四届中国沈阳国际汽车工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沈阳国际汽博会”)圆满闭幕。据不完全统计,本届展会展出总面积近13万平方米,吸引了120余个汽车品牌参展,展出车辆达1000余台,现场召开新车上市发布活动20余场,共吸引省内外观众达59.32万人次。展会......
近日,倍耐力P Zero系列作为保时捷911全系车型的标配轮胎,如今再为保时捷首款混动车型911 GTS提供量身定制版本,搭载于保时捷911 GTS,采用倍耐力研发中心模拟器开发的P Zero R轮胎,显著提升了这款创新混合动力车型的性能表现。
小米SU7全系“智驾”更名“辅助驾驶” 此举为更精准的功能描述
拆解全球车企财报:高负债背后的真相与启示
随着近日车企陆续发布2024年财报,有媒体整理国内车企高管年薪,结果发现根据已有财报,目前收入最高的是理想汽车董事长李想,达到了惊人6.39亿元,而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仅有167.7万元,不到前者的3%。
智能技术不应削弱驾驶乐趣,而应成为它的放大器。
央企总裁亲自下场卖车!消费者会给面子吗?
合并之后,极氪的失败固然可怕,但领克的成功更令人揪心。
从丰田到日产,再到接下来的大众,合资车要开始比国产车更便宜了。
零跑真的实现领跑了
“我买的是豪华品牌,却享受了‘丐版’的续航!如果要检测,沈阳还没有资质,得把车拖到大连去,费时费力,太闹心了。”这是沈阳的凯迪拉克车主孙先生近期遇到的烦心事。指尖新闻、沈报全媒体记者曾对此事进行过独家报道。
近日,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1633.SH,02333.HK,82333.HK;以下简称“长城汽车”)发布2025年4月销量数据。
电车问题:理想智驾再次失效?险些酿成大祸
采埃孚推出新型商用车电动空压机
沃尔沃4月全球销量下滑11% 纯电车型销量骤降32%
石油之国遇上柴油猛兽:成功汽车角马沙特版全球首发
6.4亿元年薪震惊车圈!新势力车企高管薪酬差距悬殊
2025年一季度,比亚迪成为中国香港、新加坡的全品牌销量冠军。 在巴西、意大利、泰国、澳大利亚,比亚迪是一季度新能源销量冠军。 在英国,比亚迪一季度销量同环比增长均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