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是在幸与不幸间游走,这才是人生的最大幸运。”
这句话听着是不是就很有逼格和格局?
它不是我说的,而是中国家电行业的大佬之一,50后一代“传奇人物”黄宏生,对于人生的一席肺腑感言,大彻大悟有没有,像极了哲理名言。
去年12月11日,天美汽车在总部南京,举行了一场以“致敬梦想”为主题的核心媒体沟通会。至此,又一个造车新势力和乘用车新品牌浮出水面,一时间围绕天美汽车、创维及黄宏生的相关话题,在汽车圈激起波浪。
当然,从目前的种种迹象来看,“喷他”的声音明显占据主流和上风,“挺他”的,貌似除了几家核心媒体鲜有发声。
这是个问题。根据笔者个人对于包括黄宏生在内的,一众造车新势力的长期关注和了解,认为2020年了,黄宏生这个业界“网红”大咖的造车故事,有必要端出来捋一捋,且具备较强的行业参考性。
01
苦难童年,磨砺性格
“苦修智慧,难修能力”,和上面那句“幸与不幸”类似,这也是黄宏生经常挂在嘴边,用来勉励同事和激励自己的格言警句。
站在年过花甲的节点上,再来回看黄宏生的前半生(貌似随着科技和医疗日新月异的发展,当代人活个百来岁理论上不是啥问题哈哈),的确是充满苦难。
引用网友们的话,“我太难了”
孩童时代,父亲被扣上“右派”的帽子远走他乡,母亲忙于“学业”等原因也无暇顾及他,所以从小跟着年迈的外婆长大。缺衣少食、缺乏父母的陪伴与关爱,构成了黄宏生的童年主旋律。
上世纪70年代初,年仅十几岁高中毕业的黄宏生,因为时代大环境坐上了“上山下乡”的末班车,在海南某县林场里体验了几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知青”生活。穷困寂寥中,这个日渐长大成人的小伙儿,没有消极度日,而是静静蛰伏和等待。
1977年,是个改变了无数当时年轻人命运轨迹的年份,中断了10年的高考终于恢复,21岁的黄宏生也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华南工学院,攻读的是无线电专业。这为他后来下海经商创办了创维电视埋下伏笔。
常言道性格决定命运。
黄宏生在大学期间好学多问、敢为人先的性格特征,使得十年后1988年其下海经商,创办了今天创维集团的前身(香港创维实业有限公司),瞄准的就是他大学毕业论文时选择的方向——电视机领域,并一步步成为业界“彩电大王”。
02
众叛亲离,锒铛入狱
时至今日,在被外界问及最钟爱的书籍读物时,黄宏生总会不假思索提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万历十五年》。显然,这与他前半生的不凡经历不无关系。
尽管在1988年借着“下海经商”的时代浪潮,黄宏生只身前往香港“淘金”,但在异地他乡创业的头几年,并非一帆风顺,甚至饱受挫折与失败。
直到1991年之后,黄宏生和他的创维公司才日渐起色,并且背靠内地的大市场一步步做大做强,成为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内家电行业的华南“彩电”三巨头之一。
2000年世纪之交,成立已有18年的创维成功在香港主板上市,算是创维最好的“成人礼”,此时的黄宏生可谓迎来了人生的巅峰时刻。
但好景不长,就在创维上市后不久,以陆华强为首、一度带领创维创下销售奇迹的诸多公司高管和大批经理人,因不满黄宏生的管理及“不公平”待遇,纷纷出走跳槽去了竞争对手的公司,其后一段时期创维不仅经历了人事动荡,企业的市场和业绩表现也出现了大幅度下滑。
更加“致命”的打击在于,在2006年前后,因为涉嫌侵占公司财产和金融诈骗,黄宏生及其相关直系亲属最终被香港法院宣判6年有期徒刑,锒铛入狱。这也为其多灾多难和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过,在狱中仅呆了三年左右时间,黄宏生于2009年获得保释低调回归。这个时候,源于法律层面的限制等各种原因,黄宏生接下来的人生轨迹并没有延续创维这一条道走到底,而是以进军汽车产业掀开了新的篇章。
03
从南京金龙,到开沃天美
公开数据显示,出狱后的黄宏生及妻子于林卫平2010年抛售了创维1亿股股份,共计套现9亿港元,成立了创源天地投资公司,并在南京注册了开沃新能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其后在2011年重组收编了,处于困境中的南京金龙客车,黄宏生出任南京金龙董事长,由此正式开启了他的“汽车梦”。
按照黄宏生现在的说法,早在2009年前后,时值国家开始大力倡导和试点新能源汽车(现在业界经常说的“十城千辆”工程,堪称是我国近些年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源头),当时他就已经灵敏的嗅到这将是巨大的机遇。
于是也就有了成立开沃和控股收购南京金龙,并且壮士断腕一般推动了南京金龙全面的“弃油转电”。
实践证明,在经历一段时期的艰难转型后,南京金龙从2014年左右开始,日渐尝到了全面“电动化”给企业带来的效益和活力双提升。借助前几年的新能源汽车如火如荼的巨大“风口”和高额补贴,南京金龙一度冲到了国内新能源客车销量前三的位置。
黄宏生通过“二次创业”成功,进一步增添了他个人的传奇色彩。
南京金龙自主研发的创源电池(图片源自官网)
然而,客车及物流等商用车领域的“小”成功,似乎远不足以支撑起黄宏生的“大”抱负。按照他自己的说法,过去这么些年之所以通过南京金龙“蛰伏”于新能源商用车领域,正是源于他对于造乘用车的敬畏之心,
“南京金龙利用七八年时间,完成的是一个由小学快速读到大学的过程,为我们进军乘用车领域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据黄宏生透露,从2011年收购南京金龙之后的七八年时间,母公司开沃汽车集团相继围绕新能源汽车的核心“三电”等产业链,进行了大量的缜密布局。
譬如,迄今为止开沃汽车集团已经先后成立了中央研究院、大客车研究院、轻型车研究院、物流车和乘用车技术研究中心,并且在包括南京、武汉、西安等全国多地建立了新能源车制造基地。
在此基础上,集团从2017年开始正式进军乘用车市场,实施“商乘并举”的发展战略。
其中,一个颇具标识性的成绩在于,2017年5月开沃汽车正式获得工信部乘用车准入资质,并于同年年底获得新能源乘用车准入资质验收。
至此,开沃已经成功摘得了进军乘用车市场的“双重资质”认可,造新能源乘用车也就成为了顺理成章之事。
04
天美蓄势待发,真的是“黄粱一梦”?
一如文章开头所言,当不久前天美汽车以召开媒体沟通会的形式,提前(按照规划天美汽车会在今年择机正式对外发布)向外释放了“天美降临”的信息后,一时间外界各种不解和质疑声如潮水一般涌来。
质疑很简单,眼下早已经不是新晋造车者的“春风得意时”,包括蔚来这种此前呼声极高的造车新势力,都在“寒蝉过冬”、随时面临资金链断裂坍塌的风险。
蔚来都不行的话,你黄宏生的天美汽车算哪根葱?于是诸如“天公不作美,黄粱一梦”之类的论调甚嚣尘上。
老实说,经过前面一番分析介绍,不难发现,尽管天美汽车是个比蔚来还晚四五年“出世”的新生儿,但有了以南京金龙为核心的开沃汽车集团过去多年的铺垫和蓄势,如今降临的这个天美汽车,跟蔚来这种互联网跨界造车的新兵蛋子,还真不一样。
且不论蔚来在2014年宣布成立之前,更多的只是凭借李斌在互联网领域的创业经历及其强大的投资人“朋友圈”,蔚来此前并没有在造车领域有过一丝积累和实践。
更加让许多人不看好的原因在于,蔚来一开始选择的造车路线便是效仿大洋彼岸的特斯拉,采取的是高举高打的策略。
殊不知,这种高端路线注定一开始所能面向的用户群较窄,维持企业的长期运转和品牌高逼格,需要的是源源不断的投资人/资本市场的“输血”。
实践证明,蔚来的这种高端路线放在前几年,国内宏观经济尚且充满活力、包括资本市场在内各行各业泡沫还没有被“刺破”的时候,还行得通。但放到时下经济寒冬大背景下,注定其要面临如今这般各种裁员节流、找投资无门等各种窘境。
反观天美汽车,在其正式浮出水面之前,外界有多少吃瓜群众知道,包括南京金龙在内的开沃汽车集团,已经为其前后准备和实践了长达七八年之久。
实际上,在正式推出天美汽车之前,开沃已经以开沃之名造过非常接近乘用化产品的,纯电动“面包车”(创业者)和MPV车型。并且,在包括动力电池在内的核心三电产业链,进行了广泛布局。
这还不说黄宏生个人,过去三十年的商海沉浮创业经验,及背后的创维集团的支持与背书。
此外,结合此番天美汽车首发“面世”的方式,并非像蔚来这种新势力动辄花个几千万办场发布会,以及在全国各大城市核心商圈建设城市展厅等“大手大脚”的做派。
黄宏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明确说了,开源节流不搞过度营销包装、把省下来的钱体现到产品最终的“物美价廉”定价上,是对消费者最大的诚意。
后记:
记得几年前,在一场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采访中,黄宏生给现场一众媒体留下了深刻印象,健谈、敢言、诙谐、口才绝佳,俨然一个活脱脱的“段子手”企业家。
这使得,相比于大多企业家和被采访者,过于官方和严肃的受访形态,黄宏生称得上是为数不多广受记者喜欢采访的车圈掌门人之一。
当然,这些更多的只能反应,其在历经三十年的商海沉浮及饱经苦难的人生经历后,给人的一种豁达和超脱姿态。并不能由此就断言,黄宏生的天美汽车进军乘用车市场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但按照此前笔者的一贯观点,“造车梦是一样的,梦想无分大小。我们绝不能只从表象上,来对它们进行论断和划分等级,譬如李斌和蔚来的造车梦感天动地,而那些更多的市场营销声量更小、但也在默默造车的,就不值一提。”
由此,无论天美汽车的诞生,是否最终被现实证明是黄宏生的“黄粱一梦”,在此之前,我们不妨多给予它一些鲜花和掌声。至少,那些喊着叫着给李斌和蔚来这类造车新势力打CALL的人,没必要“双重标准”还没开始就给黄宏生的天美汽车,泼冷水。
如题,李斌和蔚来能收获鲜花掌声,天美有何不能?
4月车企销量数据揭晓,市场呈现“冰火两重天”态势:头部车企狂飙突进,新势力排位生变,合资品牌转型承压。在政策红利与技术迭代双轮驱动下,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首次突破52%,但价格战与盈利难题仍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
挡位设计反常规?任何形式的“黑公关”都不应该被接受
连续5小时的“硬碰硬”碰撞实测 安全你可以永远相信奇瑞
东风日产N7大定破万成合资纯电黑马,首批车主交付仪式圆满举行
中国品牌全面压制,欧洲车企退出倒计时
就零跑汽车而言,零跑C10是其绝对的销量担当。官方数据显示,零跑C10上市一周年累计交付突破10万辆,同时该车在今年3月的交付量超过1.2万辆,占零跑汽车当月总交付量的32%。而零跑汽车也计划通过提升零跑C10产品力的方式来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5月15日,2026款零跑C10正式......
“比销量数字更重要的,永远是用户的安全和笑脸”
路极轮胎闪耀华东试验场,赛轮哈萨克斯坦子公司客户体验活动圆满收官
上市热销,极氪007GT迎来第1万台下线交付
挡位设计反常规?任何形式的“黑公关”都不应该被接受
用锗灰色勾勒历史,用湛蓝谱写未来,全新探岳L美学焕新。
从“新人”到“领军者”一场交通事故引发小米对行业责任思考
2025年5月15日,国际权威品牌评估机构凯度(Kantar)发布《2025凯度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榜单,比亚迪连续三年蝉联全球汽车品牌前十,且以144亿美元的品牌价值强势冲入榜单第六名,品牌价值同比飙升43.6%,成为全球汽车行业增速最快的品牌之一,综合竞争力有目共睹......
AEBS自动紧急刹车系统将成为标配,新规强制轻型车辆安装
东风Honda明星车型限时优惠政策来啦~ 思域、CR-V、英仕派优惠奉上,更有“车谷补贴”,闭眼入都很行。
极氪与吉利的新一轮合并加速,不止关于人员和车,还关于多挣钱,扛下去。
挡位设计反常规?任何形式的“黑公关”都不应该被接受
城会玩也野得开?星际X和江铃大道追光者全场景实战PK
独行是觉醒,同行是答案,揭秘中国汽车设计向上之路
小米SU7大灯外框翘边是真是假,如果是真又是什么原因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