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奔驰、宝马纷纷“铝换钢”,中国消费者真的是“人傻钱多”么?

奔驰、宝马纷纷“铝换钢”,中国消费者真的是“人傻钱多”么?

车业杂谈 2浏览 2020-03-11 IP属地: 未知

奔驰、宝马纷纷“铝换钢”,中国消费者真的是“人傻钱多”么?

1886年,卡尔·本茨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车。但是这车经常熄火抛锚,卡尔·本茨怕出洋相,没勇气把它开上路。看到这么厉害的发明在车间里吃灰,其夫人贝尔塔·本茨坐不住了,有天早上带着两个孩子将这辆三轮车驶向了100多公里外的娘家。

奔驰、宝马纷纷“铝换钢”,中国消费者真的是“人傻钱多”么?

经历了燃料耗尽、油路堵塞等一系列问题后,贝尔塔·本茨终于在傍晚将车开到了娘家。人类历史上第一位女司机的第一次汽车自驾游,终于让奔驰一炮而红,如今奔驰品牌已经坐稳了豪华品牌第一梯队的位置。历经一百多年,奔驰的造车技术越来越先进了,但是其诞生之初的各种小毛病似乎也遗传了下来。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奔驰品牌在2019-2020年间就质量问题进行了多次召回,涉及车型基本涵盖了其在售车型。其中,因为前轴减振器强度问题召回的E级数量最多,国产E级达299780辆,进口车型达91825辆。年后,奔驰又扩大了进口E级的召回范围。而最近,“铝换钢”事件再次把奔驰送上风口浪尖。

奔驰、宝马纷纷“铝换钢”,中国消费者真的是“人傻钱多”么?

这里说的铝,当然不是一捏就扁的易拉罐那种纯铝,而是指铝合金。其特点是重量轻,密度为2.63~2.85g/cm³,不到钢材的一半。而其强度非常高,比强度接近高合金钢,比刚度超过钢。当然,又轻又硬不可能还更便宜的,作为汽车零部件的话,铝合金部件的制造成本和维修成本都要比普通钢材部件要高。所以,国产奔驰减配已是实锤,而官方回应的“提高用户的维修经济性”也不能算错。

“铝换钢”之后,带来明显的变化是车重的提升。会给消费者带来什么影响呢?我们可以回忆下牛顿老先生提出的第二定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即在动力相同的情况下,车越重,其加速度越小。也就是说在进行急加速超车或转向紧急避险时,越重的车反应越迟钝。所以相比“维修经济性”的那一点点提升,在车辆操控上带来的损失是消费者难以接受的。

奔驰、宝马纷纷“铝换钢”,中国消费者真的是“人傻钱多”么?

以奔驰E级 2020款E 260L运动型为例,其整备质量为1800kg。虽然没有进口E级的整备质量官方数据,但是我们可以横向对比下。指导价同样是42万多的凯迪拉克CT6 2020款 28T 豪华型,尺寸比奔驰E更大,整备质量却只有1755kg。一线豪华品牌反而没有二线豪华品牌用料厚道,是不是有点说不过去?

奔驰、宝马纷纷“铝换钢”,中国消费者真的是“人傻钱多”么?

同样是一线豪华品牌,宝马也在国产车型上出现了“铝换钢”现象。宝马3系的引擎盖和前翼子板在海外车型上是采用的铝合金材料,国产车型则换成了钢制材料。同时,在前防撞梁上增加了两块钢板,以应对中保研的25%偏置碰撞测试。虽然同样是“减配”,但是一方面宝马3系的碰撞成绩确实不错,保证了车内乘员的安全;另一方面,在悬架、摆臂等关键部位,宝马3系还是使用了铝合金材料,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结构强度和车辆操控性。

奔驰、宝马纷纷“铝换钢”,中国消费者真的是“人傻钱多”么?

写在最后:“减配”这个词,其实对中国消费者来说已经不陌生了。中国作为一个年销量破2000万的汽车市场,车企只需随便减配点东西,就能获得巨大的利润,但这其实是在消费自己的品牌口碑。

奔驰、宝马纷纷“铝换钢”,中国消费者真的是“人傻钱多”么?

随着消费者变得越发理性,真正关心消费者的车企才会有更好的发展。车门、翼子板等材质的更换,对于土豪来说可能影响不大,但在悬架、AB柱这种关乎乘员安全的地方进行减配,则是不能接受的。车企们要记住,中国人钱多,但并不傻。

文章标签:
行业资讯
 
相关推荐
车业杂谈 7万粉丝    8129作品 关注 车业杂谈是中国汽车行业最具影响力的主流汽车自媒体之一
推荐作者
肆哥车讯 关注
购车无小事,选车无难事。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明白说车 关注
明明白白了解车,轻轻松松驾驭车!明白说车,坚持原创!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