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记得给你的新能源电动车“降降温”。
乐逗汽车注意到,今天(5月18日)下午开始,从微博到各大汽车相关微信群,广汽新能源Aion S自燃起火一事,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没记错的话,这不仅是广汽新能源Aion S的第一起自燃,也是整个新能源车市,2020引发大伙儿普遍关注的一起电动车自燃事件。
影响之大,不容小觑。
01
首先,此次事件的主角,即发生自燃的车辆是广汽新能源Aion S。
众所周知,在一众国产车品牌当中,广汽干自主一开始就是高起点和高定位,所谓“高举高打”策略。
广汽旗下的燃油车业务,传祺是这样,到了新能源领域,广汽新能源依旧是这样。
Aion S,正是广汽传祺Aion系列的首款战略型产品。
无论是产品定位还是定价,在同级别同价位细分市场,姿态都是较高的。从Aion S到Aion LX,广汽新能源在Aion系列的产品高定价上,背后体现的也是对自家产品的“迷之自信”。
这就好比,如果你听到小米或者oppo等手机厂商,发生了手机电池“爆炸”,估计顶多也就当个普通新闻听听得了。
而当你听到三星Galaxy Note系列,或者苹果手机爆出了电池“爆炸”事件,你会觉得“神马情况”,并且也会更加容易引发公众广泛关注。
当然,广汽新能源显然还算不上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三星和苹果,更多的,只是它们向来习惯以高起点和高定位自居。
其次,一如上面所言,时下正值夏天来临之际。从过去几年的情况来看,炎炎夏日正是新能源电动车自燃起火频发的季节。
在这个时间点上,广汽新能源Aion S率先“爆出”第一起自燃起火事件,无疑给整个新能源车行业“天干地燥、小心火烛”敲下了警钟。
02
围绕Aion S自燃起火一事,目前笔者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关注和讨论点:
其一、起火自燃的是广汽新能源Aion S,它自身烧毁了不说,或将还要连带停在其旁边的奥迪、甚至凯迪拉克等社会车辆,也跟着倒霉。
万一奥迪、凯迪拉克等停在其旁边的车辆,不幸被连带着起火烧毁,车主该找谁赔?以及怎么个赔法呢?
按理说,这是个法律问题,找谁赔以及怎么赔,应该都有相应的规定和标准。
作为非法律相关背景的,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及吃瓜群众来说,这些不是我们该“操心”的事儿。
但是!作为一个行业观察人士,以及一个普通“热心”网民,我个人对于这个“争论点”还是有自己的观点要表达:
1、甭管旁边无辜“躺枪”被烧的车辆,自身有没有向保险公司购买自燃险,就事论事,罪魁祸首是广汽新能源Aion S。
广汽新能源应该主动给这些连带被烧的车辆的车主,赔付一辆全新的车。
别说什么,需要根据车辆的新旧情况来定损(这种事发生在你身上你希望咋赔)。而且如果车主车内还有重要证件及财务等,还应当额外赔付。
2、建议工信部等行业主管部门,针对近年来自燃起火事故频发的新能源汽车领域,出台专门的政策法规。
即以后凡是出现类似新能源汽车自燃起火事件,所产生的“次生灾害”(比如连带周围的车辆被烧),对应的新能源厂商首先要为此买单。
至于起火具体原因,是主机厂和问题还是动力电池等供应商的问题,再另行实事求是地进行明察与判决。
总之一句话,出现这种新能源汽车自燃起火(是自燃起火而非人为起火),品牌主机厂应当担起第一责任。
道理很简单,你家的车辆安全性不过关,给社会造成损失和危害,你不买单谁买单?!
03
其二,聊完了上面这个“该谁赔、该怎么赔”的问题。
下面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另一个问题,即广汽新能源Aion S的这一“烧”,该留给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哪些思考,甚至是反思!
在乐逗汽车看来,这显然不仅仅是广汽新能源Aion S的自燃起火事情,它直接将让更多的行业内外人士,再一次将目光聚焦到“新能源电动车安全性”,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上。
之所以说老生常谈,因为近几年我们见了和听了,太多的类似新能源车自燃起火的报道,之前的上海某地下车库特斯拉自燃起火一事,更是闹得沸沸扬扬全民皆知。
紧跟特斯拉脚步,新造车明星车企蔚来汽车,旗下的ES8发生自燃起火事件,也不是一例两例了。
关于新能源电动车自燃起火的话题,我们以前报道和分析谈论过很多次,在此不另行展开赘述。
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关于我们以前的报道,或者直接通过公众号后台或者直接添加微信等方式,与我们进行更加深入的交流探讨。
在此,结合广汽新能源Aion S这款车,我们主要就继续强调一点:
抛开当前动力电池技术发展水平、及消费者的实际用车需求等客观因素于不顾,一味地盲目甚至激进地追求超高续航、将续航作为核心卖点的不良行业风气,该休矣!
不仅背离了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初衷,前行的路上“栽跟头”也在在所难免。
04
众所周知,和智能手机里面用的锂电池类似,当前的新能源车动力电池也主要是“锂电”为主。
这么多年的发展,锂电池的技术发展瓶颈早已经是业界共识,再牛的智能手机,电池续航能够做到高频使用的情况下,一天一充就已经很不错了。
不用奢想,能够像诺基亚功能机那样,超长续航和待机,神马十天半月一充电。锂电池大屏智能手机,不现实。
能够做到整整一天的续航,已经足以满足绝大多数消费者的日常使用需求了。
智能手机是这样,天生与“智能”挂钩的新能源电动车,亦是如此。
电动车所搭载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无论是三元锂电还是磷酸铁锂等技术路线,能够做到整车300公里以上的真续航(实打实不虚标),其实对于购买电动车的大多数用户来说,已经足够了。
毕竟,现阶段电动车更多的,就是日常上下班代步的定位,充满电单次续航能够做到三四百公里,完全够用了,甚至只需要一周一充或者一周两充。
在锂电池技术本身没有实质性大的突破前提下,盲目地追求超高续航,既不现实也不务实!
因为现阶段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性价比偏低,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动力电池等成本偏高所致,一味的追求超高续航,带来的直接后果,首先是电动车的价格居高不下。
羊毛出在羊身上。
试想,当广汽新能源Aion S续航三四百公里就够用的时候,盲目地去追求五六百公里超高续航,额外增加的几万元的价格成本,最终不还得由消费者买单。
如果续航适当降一降,价格也跟着降一降,对于大多数普通消费者而言,不是好事一桩吗?
退一万步讲,你完全可以针对那些,就要超高续航的消费者,提供超高续航版车型,其余面向更大众化的消费者,300-400公里续航足矣。
乐逗观察:
说白了,有些时候不是消费者,一心想要追求超高续航,而是主机厂们为了“图省事”,在最没有技术难度的“堆砌电池增加续航”这件事上,相互攀比和较劲。
要知道,很多时候消费者是需要被引导的。
需要指出的是,主机厂盲目地追求高续航,给消费者带来的不仅仅是价格上的增加,往往动力电池及整车的“安全性”,也会带来较大隐患。
毋庸讳言,相同条件下,车辆所搭载的动力电池越多,或者是追求的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越大,电池包的整体安全性风险就意味着更高!
一节鞭炮,和一卷鞭炮的潜在危险性,再简单不过的道理,我想普罗大众消费者也都是分得清的。
所以为什么要一味地追求超高续航,在这个巨大“风险点”上较劲呢!
我想,这正是广汽新能源Aion S的此次自燃起火事件,最应当引起的行业大讨论与反思。
为了超高续航而增加续航,不是NB,而是SB。这种行径,于消费者和行业,都是极不负责任的。
希望广汽新能源,不要再过度地去追求和强调,Aion系列新能源产品的超高续航了。
续航第一不好当,守好“安全”底线,方能赢得长远发展。
重磅,吉利换帅,她接替李书福,任董事会主席
上半年销量377821台,同比增长16%,一汽丰田塑造“合资新力量”
上半年销量377821台,同比增长16%,一汽丰田塑造“合资新力量”
2025年7月1日,一汽丰田率先公布6月及整个上半年销售成绩;6月销售新车72209台,同比增长14%;1-6月累计销售新车377821台,同比增长16%;这是继连续两年成为正增长主流合资车企之后,一汽丰田再次创造的月度及半年增长新记录,成为当之无愧的“合资新力量”。
iCAR V23作为本次巡演的独家出行伙伴,继续与品牌挚友苏见信携手,一同为万千音乐爱好者们构建充满摇滚力量的沉浸式狂欢盛宴。
2025年7月1日,一汽丰田率先公布上半年销售成绩;1-6月销售新车377821台,同比增长16%;其中,电动化车型销量185157台,占比49%;TNGA-K平台以上高端车型销量226556台,占比60%,这是继连续两年成为正增长主流合资车企之后,一汽丰田再次创造的半年增长新记......
6月销量72209台,同比增长14%,一汽丰田连续正增长
GCMD成功展示全球首个船载捕集二氧化碳的端到端价值链传递
一汽-大众大众品牌1-6月累计销量436,133辆 同比增长3.5%
7月1日,一汽红旗发布最新销量成绩:6月份,红旗品牌单月销量突破5.2万辆,同比增长29.6%
奇瑞系首款硬派越野,有设计BUG吗?
携手问界汽车建“厂中厂” 宁德时代电池在问界超级工厂投产
发布新战略新标准新计划 美孚1号车养护五周年加速生态圈构建
6月销量72209台,同比增长14%,一汽丰田连续正增长
新势力6月销量丨蔚来逼近小米,理想成唯一下滑?
6月28日,苏见信「尽兴而活」2025巡回演唱会成都站在东安湖体育公园多功能体育馆燃情开唱。iCAR V23作为本次巡演的独家出行伙伴,继续与品牌挚友苏见信携手,一同为万千音乐爱好者们构建充满摇滚力量的沉浸式狂欢盛宴。
佳通轮胎越山向海,以科技实力驭见每一程不凡
本次发布会MG5 2026款与MG Cyberster 2026款的全面焕新更引人关注
嚼着槟榔开宾利?宾利陷“槟榔局”。
智驾奢享新标杆 传祺向往M8乾崑济南盛大上市